2013届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教案8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2.提高学生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 目标:复习物质的分类原理和方法;2. 方法: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做分类练习;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分类问题,完成分类表格。

第二节:化学变化1. 目标: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方法: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反应过程;3. 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反应规律,进行探究讨论。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1. 目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则;2. 方法:讲解方程式的基本元素,示范写方程式;3. 活动:学生自主练习写化学方程式,检查订正。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1. 目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2. 方法: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 活动:学生分组研究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性质。

第五节:化学实验1. 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2. 方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3. 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三、教学手段和资源:1. 授课方式:讲授、示范、实验操作;2. 学习资源:教科书、幻灯片、实验器材;3.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展示交流。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 学生评价:自主完成练习题和实验报告;3. 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化学练习题;2. 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化学实验;3.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准备参加小测验。

六、教学反馈:1. 老师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2. 学生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和问题;3. 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全套教案目录1. 引言2. 单元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 单元2: 化学键与物质的稳定性4. 单元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5. 单元4: 空气和水的组成与性质6. 单元5: 金属与非金属7. 单元6: 溶液与饱和度8. 单元7: 酸、碱与盐9. 单元8: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0. 单元9: 石油和燃料11. 单元10: 化学实验与安全应急引言这份教案是为准备中考的初中化学研究者准备的一份总复教案。

通过系统的总结和复,希望能帮助学生们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本教案内容包括10个单元,涵盖了初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研究目标、知识导引、重点掌握内容和练题等部分。

单元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研究目标-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方法- 了解原子的质量数、电子数和原子序数的概念知识导引- 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分类- 原子的质量数、电子数和原子序数的概念重点掌握内容- 原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分类方法- 原子的质量数、电子数和原子序数的概念练题1. 一个原子的质量数是30,它的质子数是15,中子数是几?2.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有几个元素?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什么性质?单元2: 化学键与物质的稳定性研究目标- 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和特点- 了解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关系知识导引-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和特点- 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关系重点掌握内容-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和特点- 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关系练题1. 水分子中的化学键属于什么类型的化学键?2. 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属于什么类型的化学键?3. 什么是离子键?举一个例子说明。

......(以下省略)。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任时光飞逝,我们辛苦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想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很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体会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复习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运用第4课时:习题讲授2、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随浓郁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4、乙炔与溴水产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浏览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来源:学科网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着落,从而到达分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问点疑问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知道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点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进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进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浏览p28摸索和交换摸索;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中考化学九年级总复习:教案第8讲化学式与化合价

中考化学九年级总复习:教案第8讲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8讲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1.概念:用_元素符号__和_数字__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上:①表示_一种物质__;②表示该物质的_元素__组成。

(2)微观上:①表示构成物质的_一个分子__;②表示物质分子中各原子的_原子个数__。

3.周围数字的含义(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该分子中原子个数__。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该分子的个数__。

4.化学式的读写 (1)单质①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习惯上用_元素符号__表示,其名称一般与_元素__名称相同,稀有气体单质在元素符号名称后面加“气”字,如He 读作_氦气__。

②气体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则在_元素符号右下角__写上一小数字n ,如氧气的化学式为_O 2__,臭氧的化学式为_O 3__;一般读作“某气”,如N 2读作_氮气__。

(2)化合物①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在_后__,另一元素在_前__,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_CO 2__;一般读作“氧化某”,如CuO 读作_氧化铜__,有时需要读出原子个数,如Fe 3O 4读作_四氧化三铁__。

②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金属__元素符号在_前__,_非金属__元素符号在_后__,如氯化钙的化学式为_CaCl 2__;一般读作“某化某”或“某化亚某”,如FeCl 3读作_氯化铁__,FeCl 2读作_氯化亚铁__。

, 化合价)1.定义:用以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价有_正价__和_负价__之分。

2.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_+n__或_-n__表示,如H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2__,记为_H 2O -2__。

3.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氧元素通常显_-2__价,氢元素通常显_+1__价。

(2)金属元素常显_正__价;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或金属元素化合时显_负__价,与氧元素化合时显_正__价。

201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8

201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8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__________(90多种) __________(几千种)(1)常温下一般为_____态(汞为____态),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物理性质: (2)大多数呈_______色(铜为_______色,金为_____色)(3)有良好的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3、金属之最:(1)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_____: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铝>铁)(5)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6)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7)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8)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9)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_____、_____、_____及它们的合金。

1、金属材重金属:如铜、锌、铅等_____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5、合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________,硬度比各成分_______,抗腐蚀性能______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例题1】根据金属铝的下列用途,说说它们各利用铝的什么性质:用铝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铝可以制成电线,是利用它的。

【例题2】家用铁制的锅铲尾部加一木柄,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不易导电⑥有光泽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化学方程式)2、金属+ 酸→________+ 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化学方程式)3、金属 + 盐→ ________ + _______(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法冶金”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金属活动性由_____逐渐_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_____,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_(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_____酸、_____酸除外)(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中置换出来。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1一、学情分析:这一级九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很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

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知识·巧学·升华
一、化学式 1.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

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它是由磷(P )元素与氧(O )元素组成的,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2个磷原子,5个氧原子,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 2O 5。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 2O 为例)


⎧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一种物质:水
宏观1)( ⎩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微观)2( ⎩⎨
⎧的质量=1:8质量比:氢的质量:氧表示组成物质各元素的
=2:1之比:氢原子:氧原子中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个分子表示物质进行量的计算)()3( 3.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
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它的组成而得到的,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一般说来,有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

凡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去表示。

有的单质由分子构成,如氢气、氮气、氧气、氯气,它们的每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原子称为双原子分子,写化学式时,先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上数字,例如氢气:H 2。

(1)化学式的书写:
(2)化学式的读法
①固态单质直接读名称:如Cu 读作铜;气态单质在名称后加“气”,如H 2读作氢气。

②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某化某”,例如:ZnS 读作硫化锌。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
素的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深化升华
以水为代表,来体现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水的化学式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还可表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它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还体现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化学符号周围各数字的意义
3.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1)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2价(因为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

氢通常显+1价(因为氢原子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或使一对电子对偏离)。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因为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易得到电子或使电子对偏向)。

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因为氧原子得电子能力很强)。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

例如,在FeCl2、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3,在H2S、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

可变的原因是这些元素的原子在不同
方法点拨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思路:由物质名称→排列元素符号(先读后写)→标出化合价→确定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比(一般是最简整数比)→写出化学式→检验。

绝不能根据化合价随意乱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5.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价为x,则根据化合价法则,+1+x+(-2)×4=0,x=+7,所以KMnO4中锰的化合价为+7。

9.化合价的应用
(1)检验化学式正误(代数和是否为0)。

(2)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要点提示
①只有确切知道某物质存在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而绝不能根据化合价,随意乱
写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②一般把正价元素写在前面,负价元素写在后面,但也有不能这样写的,如NH3,N为-3价,H为+1价。

③如果需标明原子团的个数时,应把原子团加上括号,再把数字写在右下角。

三、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要点提示
解题格式要规范,“100%”不能丢掉,原子个数要统计准确。

在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把所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找清楚,不要漏掉,如例题中每个硝酸铵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因此计算氮的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注意用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2,有时在进行此类题的计算时,通常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一定量的某物质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1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思路:对于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者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些微粒,是经常考到的,就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对后面有关化学式的正确计算提供了保证。

探究:初中化学中主要接触到三种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2)化学式;(3)化学方程式。

对于化学用语,主要从两个方面掌握,一是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二是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一个原子;(2)一种元素;(3)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书写元素符号时要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问题2某铜的氧化物,经测定得知该氧化物的组成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据此你能确定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吗?
思路:由化学式可求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那么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也可推求化学式,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探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可由化学式求出,就是把各元素的相对原子乘以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积的比值(最简化)。

本题已给出该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关键是如何确定氧化物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可先设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 x O y ,再按求元素的质量比列式,求出x 和y 的比值。

设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 x O y 64x ∶16y =8∶1 x ∶y =2∶1 可知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 2O 典题·热题·新题
例1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Ca 2+
②NO 2 ③2NO ④gO M 2
+ ⑤2-34PO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

思路解析:Ca 2+
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NO 2中的“2”表示一个NO 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2NO 中的“2”表示分子个数;gO M 2
+中的“2”表示MgO 中Mg
的化合价为+2;2-3
PO中的“2”表示离子的个数。

4
答案:(1)③(2)①(3)④(4)②
深化升华
明确化学符号周围各数字的含义。

化学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右下角表示每个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正上方表示这种元素在化合物里表现出来的化合价。

例2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2O中,钠原子显+1价,氧原子显-2价
B.在O2中,氧元素显-2价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总显负价
D.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有几种化合价
思路解析: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来的,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应该说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单质的化合价为零,所以B选项也是错的;在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的时候,非金属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所以C选项是错的;对于D选项可用举例说明,如在NH4NO3中,氮元素有-3价和+5价。

答案:AD
深化升华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求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例3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及代谢。

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

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枸橼酸钾(C6H7K3O8)。

下列对枸橼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6∶7∶3∶8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思路解析:从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得出下列信息:①组成元素的种类。

②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进一步可确定。

③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数目。

④各元素的质量比。

A项中,一个分子所
含原子数为:(6+7+3+8)=24,不正确。

B项中,C、H、K、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7∶39×3∶16×8,B项也不正确。

答案:D
深化升华
C60是一种仅含碳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它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从C60的化学式上看,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