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

合集下载

信息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保障措施

信息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保障措施

信息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保障措施作者:高振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06期摘要:校园环境安宁是实现一切人才培养活动的起点,近年来,本应该是安宁祥和的校园出现了各类违法犯罪的案件,包括侵财类案件、扰乱公共秩序类案件、人身伤害类案件等犯罪成为校园犯罪新的危险点,给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因此,构建信息化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便增强校园违法犯罪事件的风险识别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打击处置能力,提高校园安全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防控体系预警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2(c)-0132-03Safeguard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Campus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GAO Zhenfeng(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854 China)Abstract: The peaceful campus environm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ll talent training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cases of illegal crimes on campuses that should be peaceful and peaceful, the new danger point of campus crime, including the cases of pecuniary infringement, disturbing public order and personal injury,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ampus secur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based campus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risk identification,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triking and dealing with illegal and criminal incidents on campus,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level of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Key Words: Information camp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Early warning; Security management信息化背景下的校園安全防控工作需要在政府、公安机关、教育主管单位、技术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边建设、边应用、边总结、边完善,逐渐提升防控管理效率[1]。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将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标、策略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案。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求。

2. 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3. 实验室信息化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人员。

4. 实验室信息化安全问题突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待加强。

二、目标设定基于以上现状,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高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投入,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

2. 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支持和维护水平。

4. 强化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三、策略实施为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1. 加大投入,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高校应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

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构建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全面、实时、高效管理。

3.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人才培养。

高校应重视实验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培训等方式,提高实验室技术支持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整体信息化素养。

4. 强化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

高校应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实验室信息安全。

2024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2024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2024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所现代化学校,我们深知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2024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二、目标和任务1.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教育软件和工具,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升级,并购置最新的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3. 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通过制定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推动校园信息化管理: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家校合作。

5.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计划1.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讲座,分享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经验和教学设计方法。

(3)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分享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2. 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1)升级学校计算机网络,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2)购置最新的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3)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室,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场所。

3. 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1)制定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

(2)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做法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做法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做法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需要采取具体的做法来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

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教育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网络建设和设备更新,保证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信息化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学校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和软件进行维护和管理。

其次,学校需要推广信息化教育平台。

信息化教育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门户,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化平台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平台建设要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并与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相结合,方便管理和评估。

第三,学校要积极推广信息化教育课程。

信息化教育课程可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教学模式创新的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在线教学平台和互动课堂等方式来积极推广信息化教育课程。

最后,学校要强化师资培训。

教育信息化需要有全面、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需要在教师培训和发展上下功夫。

可以通过课程培训、技能培训和线上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育水平。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做法需要全面,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
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高校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数据泄露 、网络攻击等。
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师生需求,如网站访问速 度慢、系统操作不便等。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01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为高校信息化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技
术支持。
高校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开 设相关课程、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 师生信息素养。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高校建立了多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如 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 管理系统等,提高了管理效率。
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不同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信息 孤岛现象严重。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高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 •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案例 •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实践经验
与启示
01
高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人才培养
高校普遍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校园网、数据中心、多媒体教室 等。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的融合
02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的融合将推动高校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加强源自03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高校将更加注重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工作。
02
高校信息化保障措施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

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篇1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教育现代化,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沁阳市教育局工作要点》(沁教文··1号)和《实验小学工作思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1、构建学校“三通两平台”(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共享优质资源,建设智慧教育。

2、实现“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体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

3、教育管理在线平台应用常态化。

4、提高校园电视台节目质量,每周更新一期节目,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点。

5、学校网站能正常访问,定期更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二、具体措施(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建立FTP服务器(校级资源库),班班通同年级、同学科及跨年级资源共享。

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装修校园电视台,提高录播质量。

4、对网站进行升级改造,添加手机客户端功能,增加《实小风景线》电子版和《网络咨询》两个板块。

(二)推进“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讨,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骨干教师赛课,语数外各推出1至2节精品课,作为样板课,在全校进行推广。

2、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学校“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专家指导组,对全校教师分学科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将微课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3、全员进行赛课,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课。

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

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

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一、背景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信息化教育教学顺利开展,保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二、建设目标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的建设目标是:1.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高效化;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4.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5.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信息化教育教学体系。

三、具体措施1.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支撑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跨地域、跨时间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

2. 配置完备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的配置是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符合教学需要的硬件设备。

3. 软件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图形处理软件、多媒体开发软件等,这些软件的应用能够方便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

4. 教师培训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还包括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他们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保证信息化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5. 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是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信息化教育教学保障措施的建设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和全面推进,同时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信息化教育教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的保障措施满足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需求,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运行效率。

下面将就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进行讨论。

首先,学校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是学校信息化的基础,是学校各种数字化应用的前提。

学校应该配备高速稳定的宽带,建设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

通过网络,师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交流和共享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校应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

这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智能交互白板等设备。

它们是学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互动性,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多元化学习资源。

再次,学校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学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学校应加强数据保护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同时,学校还需定期进行设备和软件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支持和维护,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

学校可通过组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信息化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学校还应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积极遵守学校的信息安全规定和政策。

学校可以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大家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的防范和警惕。

综上所述,学校信息化的保障措施包括建设网络基础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及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落实以上措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有效推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资源,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主要提供对网络及网络设备进行安全保护的能力。主要有 接入及用户权限的管理,安全审查及安全告警处理。
2020/1/17
17
TMN and Internet management
Integration between TMN and SNMP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and many research groups, in particular groups funded by the European RACE programme, addressed this topic. Integration is usually obtained via a Q Adaptor Function (QAF). The QAF translates between the q 3 reference point, which is implemented as an OSI management protocol stack (CMIP), and the m reference point, which is implemented as an Internet management (SNMP) protocol stack. The most critical task of the QAF is to translate between TMN's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uses the OSI Guidelines for the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 (GDMO), and the Internet's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MI).
帐务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 帐务管理功能测试电信网中各种业务的使用情况,计算处理使用电 信业务的应收费用,并对电信业务的收费过程提供支持。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功能是对电信网的运行情况异常和设备安装环境异常进行 管理,对网络的状态进行管理。
管理体制保障
建立两级管理体制 为了能在全校范围内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学校还建立和
完善了信息化两级管理体制。 首先,在各部门设信息负责人岗位,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其次,各院系设信息员岗位,由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 员专职担任,人事处给予专门编制。各职能部门设管理员岗 位,由专门人员担任。
组织形式:每年定期、不定期开会,表彰先进
新增业务的部门从属关系、流程等
实现方式:涉及管理流程重组,需要有管理背景和协 调能力
2020/1/17
21
机制保障——服务整合
目标:实现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种类: 网下服务的整合:面向各种用户的是单一部门、
单点柜台 网上服务的整合:统一门户网站、统一身份认
证、个性服务 方式:以技术手段为基础
2020/1/17
26
华东师大的实践
规划保障
教师 本人基本信息维护、科
研成果维护、成绩维护、
相关信息查询等
2020/1/17
5
困难和问题——来自最终用户
服务分散,获取的信息或服务不齐全,成本高
对服务的师生不方便 对学校管理人员和校领导,没有体现管理效率
宿管科分配房间
新进人员
人事处报到
卡中心办校园卡 网络中心开信箱 网络中心开上网帐号
审计的流程化(参照TMN规范) 网络管理和操作及后台基础服务的对象化(参照
CORBA)
2020/1/17
14
Introduction to TMN
The term TMN is introduced by the ITU-T (the former CCITT) as an abbrevi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he concept of a TMN is defined by Recommendation M.3010 . TMN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OSI management , and defines a number of concepts that have relevance for Internet Management .
2020/1/17
2
困难和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建设内容:从基础设施建设期逐步转入应用服 务建设期;
建设目标:从主要为管理和行政服务逐步转向 主要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涉及到几乎所 有的部门和院系;
服务对象:从向部分用户(领导和管理人员) 提供服务转为向所有校内外用户(包括不合作 或不理解的用户)提供服务——开放式服务。
2020/1/17
8
困难和问题——针对信息部门
与职能部门的界线
以谁为主?如何避免扯皮?
服务还是管理 技术、人员、机制、经费、发展 我们的未来
高水平人员留不住,能留下来的不满意 站在工作人员的角度,疑惑 变成学校的“总机”吗?
2020/1/17
9
Source:香港中文大学咨讯服务处梁广汉
数据中心的定位; 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 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统一存储、备份、供电等 误区:不仅仅是"将较小的服务器整合为较大的服务器"
2020/1/17
19
技术保障——数据整合
目标: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和业务数据交换,保证数据 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整合内容:
数据的各部门重复维护问题,减少重复工作量 避免同一数据的多部门维护,避免不一致,确保基础数据唯
关键:如何发挥希望发挥的作用
2020/1/17
24
华东师大的实践
成立信息化建设实体机构——信息化办公室
信息化办公室 校长助理兼主任
网络中心
网络接入、Email、 站点寄放与服务器托管、
用户支持
信息中心
IDC开户注销、 密码恢复、用户支持
校园卡管理中心
校园卡申领、补办、 挂失、解挂
华东师大的实践
2020/1/17
3
困难和问题——来自最终用户
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及系统是否与学校的目标一 致?
例: 现象:教师从科研处得到的本人科研项目信息和从
财务处得到的科研项目信息不一致 原因:信息更新不实时,或是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还是 站在部门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 现象:校领导从教务处获得的学生人数不等同于从
一; 所需数据都有出处,唯一的授权单位(实施中的困难); 变化数据实时动态交换。
整合方法: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包括基础数据 库和业务数据库)
2020/1/17
20
管理保障——业务整合
目标:随手获取业务和服务,无重叠区和真空带 整合内容:
梳理传统业务:
业务:可否外包、精简、合并 流程的合理性 各环节可否精简 不容易、长期性
2020/1/17
22
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目标:将部门和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目标统一 起来
措施:
高举服务大旗:在学校主业务(教学、科研和 管理等)中的地位,支撑、服务
科研和服务:服务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为了 更好服务
方式:个人发展偏向于技术还是行政管理?
2020/1/17
23
华东师大的实践
2020/1/17
15
Introduction to TMN
2020/1/17
16
TMN的管理内容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性能管理是对电信设备的性能和网络单元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 出评价报告的一组功能。包括性能测试,性能分析 及性能控制。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提供状态和控制及安装功能。对网络单元的配置, 业务的投入,开/停业务等进行管理,对网络的状态进行管理。
科学信息平台; 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2术保障
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目标和要求: 安全的、可管理的、可扩展的、高可用性、可
审计的计算机网络传输平台。 安全的、开放的公共信息服务(Public Service)
平台。 为面向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
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2020/1/17
11
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
保障
我们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从技术和机 制两大方面进行,体制和技术两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为信 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保障的目标
以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科研和管理环境为目标; 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保障信息部门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提升管理水平,为学校提供高效、
学生处获得的学生人数 原因:统计标准不一致,信息更新不实时
2020/1/17
4
困难和问题——来自最终用户
服务对象的需求不 一——必须根据用户 角色不同提供不同的 特色服务
我们面临两个对象:
以学生教师为本
以学校的整体利益为 本
服务 对象
所需服务
学生
选课、评教、考试报名、 提交论文、申请课题、 申请宿舍、办理入校及 离校手续、借还图书等
2020/1/17
6
困难和问题——来自最终用户
服务分散,获取的信息或服务不齐全,成本
高——必须提供统一的一站式服务,减少用户 获取服务的成本(时间和金钱);决策支持
校园卡系统
面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