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机械伤害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机械伤害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机械伤害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机械伤害是工作中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往往会给劳动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必须对机械伤害的安全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和普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了解机械伤害的类型和特点机械伤害是指在操作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过程中,由于突然启动、停止、反转、突然间产生活动构件等因素,引起劳动者身体受到损伤的事故。

机械伤害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机器夹伤、碾压、切割伤、冲击伤等。

机械伤害的特点是发生突然、危害大、后果严重、防护关键。

二、掌握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为预防机械伤害的发生,企业应该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劳动者在操作机器时严格按规程操作。

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素包括:机械的安装、调试、操作标准;机械运转时必须实施的防护措施;在机器进行维修、保养时的操作规程;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流程等。

三、学会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时都预留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劳动者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妥善使用这些安全防护装置,比如安全保护罩、安全限位装置等,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

四、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机械设备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出现磨损、松动、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失效,从而增加机械伤害的发生风险。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五、培训劳动者机械伤害防护知识企业应该加强对劳动者的机械伤害防护知识培训,让劳动者掌握机械伤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机械伤害的发生率。

六、建立安全文化企业应该积极营造安全文化,让所有劳动者都认识到安全是第一位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机械伤害是工作中的一大安全隐患,企业必须重视机械伤害的防护工作,通过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加强劳动者的机械伤害防护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机械安全防护知识

机械安全防护知识

机械安全防护知识机械安全防护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时,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随着机械设备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机械安全防护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安全防护的知识。

一、机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1. 保护人员安全: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机械切割、挤压、夹取、冲击等。

如果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2. 保护设备和设施:机械设备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破坏,进而导致生产停工和经济损失。

3. 符合法律法规:各国家和地区均有相应的机械安全法律法规,企业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和经济惩罚。

二、机械安全防护的原则1. 预防优先:机械安全防护应该从预防出发,通过设计、选择和改进机械设备,尽量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

2. 防范多样:机械安全防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机械固定、防护罩、安全开关等,以综合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适度合理:机械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既要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又要保证生产的高效性和便利性。

三、机械安全防护的措施1. 机械设备的设计: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安全性能,如合理设置操作部位、安全开关、防护罩等。

2. 机械设备的选择:在购买机械设备时,应该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并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

3. 机械设备的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或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机械设备的布局: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布局,使设备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防止碰撞和意外伤害。

5. 机械设备的固定:对于容易移动的机械设备,应该进行固定,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位移。

6.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护栏、安全网等,以隔离人员与机械设备之间的接触。

7.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知识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知识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知识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但是机械设备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防护和控制,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测的伤害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知识,以便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1. 防护罩防护罩是机械设备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它实现对机器运动部分的安全屏障,以防止人员接触到危及其生命健康的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和电动机。

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需要确保所有旋转部分都安装了防护罩,并定期检查罩的完好性,必要时进行更换。

2. 安全传感器安全传感器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安全控制设备之一,它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运动状态并实时反馈到控制系统,当机械设备出现异常运动时,安全传感器可以及时发出警报,确保人员及时远离危险区域。

3. 安全开关安全开关也是机械设备常用的安全控制设备,它可以检测门、罩等与安全防护有关的位置和状态。

当安全防护设施被损坏或移动时,安全开关会立即切断机械运转系统的电源,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4.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机械设备的一种被动安全装置。

它可以随着机械设备的运动而自动充气,以保护工作人员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安全退出危险区域。

5. 安全标识安全标识是机械设备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可以通过标识来提醒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建立,增强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标识应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危险物品、危险情况、危险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

预防机械设备事故的方法1. 工作前的准备在工作前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所有机械设备都需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

2. 工作时的安全注意工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的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

操作前需要穿着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万一发生事故时给自己造成危害。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正确操作,避免疏忽造成事故。

3.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防止出现故障带来的人身伤害。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3篇)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3篇)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机械安全是指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人员在接触机械设备时发生危险、事故或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措施。

机械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下面就机械安全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标准是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要求的依据,对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常见的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机械设备的核心要求是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使用人员在接触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和风险,通过合理设计和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2. 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例如,对于需要操作的机械设备,用户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掌握其正确的操作方法,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要求: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必须按照制造商的规定进行,不得擅自进行改动和修理,以免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

除了以上的安全标准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械、爆炸性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设备等,还需要遵守特定的行业和国家的安全标准。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为了防止与机械设备接触时发生危险和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设备的防护罩:机械设备上与人员直接接触的危险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以隔离人员和机械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2. 机械设备的安全开关:机械设备上必须配置安全开关,当防护罩打开时,机械设备必须停止工作,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机械防护及事故2345基础知识

机械防护及事故2345基础知识

机械防护及事故2345基础知识机械防护及事故基础知识包括以下方面:1. 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这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基础。

此外,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因为安全操作规程因设备不同而异,但基本安全守则大同小异。

2. 操作者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

3. 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4. 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现事故。

5. 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使用。

6. 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按装牢固,不得松动。

7. 在机械设备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或用手测量零件,也不得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8. 机械设备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无人处置。

9. 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整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10. 对于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如发电机房,应在危险区域界限设置围栅和警告标志,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入内。

11. 对于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等的重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及按规定落实安全措施。

12. 各类型的机械机具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润滑部位的油路是否畅通,特别是液压系统,其压力表是否正常,密封环是否有效,刹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 带有切削功能的机械、机具必须控制刀具的间隙,应按需切削的工件的厚度来调整其间隙(按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调整)。

14. 焊机设备必须有防护罩,二次降压保护开关、初级、次级的防护罩必须齐全有效,焊机导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少于1MΩ。

15. 所有建筑施工机具(包括大型设备、金属加工设备)必须建立台帐,做好维修档案、自检记录档案,并造册备案。

遵循上述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机械安全相关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机械伤害安全知识

机械伤害安全知识

机械伤害安全知识机械伤害是指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身体损伤。

在工作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因此了解和遵守机械伤害安全知识对我们的个人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伤害安全知识,以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我们应该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可能的伤害。

例如,在操作旋转机械时,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可以避免眼睛和手部受到物体的伤害。

同时,在操作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时,佩戴耳塞或耳罩可以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2. 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在使用任何一台机械设备之前,我们应该熟悉并遵守该设备的操作规程。

这包括了解设备的启动方法、停机方法、急停按钮的位置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等。

只有熟悉了这些操作规程,我们才能更加安全地使用这些机械设备。

3. 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我们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首先,要保持清醒,不得在饮酒、疲劳或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操作机械设备。

其次,要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或心情不稳定时操作机械设备。

最后,要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得随意更改或绕过安全装置。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故障或磨损,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

例如,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有无损坏,轴承是否润滑充足等。

如果发现设备有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我们应该事先了解设备的应急措施,并熟悉设备附近的应急出口。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或设备故障,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按下急停按钮、用灭火器扑灭火焰等,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6. 接受安全培训为了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我们应该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这些培训可以教会我们应对紧急情况的正确方法,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等。

通过接受安全培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机械伤害防护安全知识

机械伤害防护安全知识

机械伤害防护安全知识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和预防机械设备所造成的伤害事故,正确的机械伤害防护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伤害的种类以及如何预防和保护自己。

1. 机械伤害的种类在工作过程中,职工可能面临多种机械伤害。

以下是常见的机械伤害类型:摩擦伤:当身体表面与摩擦力较大的物体接触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划伤或磨损。

挤压伤:当身体被夹入两个较硬物体之间时,可能会造成组织挤压和压碎。

刺穿伤:当尖锐物体刺入皮肤和组织时,可能会导致刺穿伤,可能损害内部器官。

撕裂伤:当身体被拉伸或拉扯时,可能会导致组织撕裂和损伤。

2. 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几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2.1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机械设备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并降低受伤的风险。

2.2 注意设备保养和维修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如果发现任何故障或缺陷,应立即修理或更换设备。

2.3 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

确保正确使用设备,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方法。

2.4 建立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并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操作。

不随意触摸或接近机械设备,不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和操作机械设备。

3. 如何保护自己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以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

3.1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机械设备的伤害。

工作服应符合工作环境的需求,能有效避免接触到危险部位。

3.2 注意周围环境在工作场所,应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确保没有人员或其他障碍物位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内。

保持机械设备周围的通道畅通,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避免疲劳工作疲劳工作会影响职工的反应能力和专注度,增加了机械伤害的风险。

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休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机械安全知识常识

机械安全知识常识

机械安全知识常识机械安全是指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为保护人员、设备和环境免受机械设备事故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了解机械安全知识常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机械安全的重要性、机械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机械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机械安全的重要性机械设备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安全措施,机械设备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机械安全知识常识对于预防事故、保护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安全的基本原则1. 设备的安全设计:机械设备的设计应考虑到人员的安全,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计,如设备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意外伤害。

2. 保护装置的应用:合理使用各类防护装置,如安全防护门、光幕、安全开关等,以防止人员误操作或接触危险区域。

3.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机械设备应具备可靠性,防止因设备故障或失效导致事故的发生。

4. 操作规程的制定: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供给操作人员参考,降低操作风险。

5. 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常见机械安全措施1. 安全防护门:在机械设备的危险区域设置安全防护门,以防止人员接触到危险部位。

安全防护门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且能够自动关闭,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光幕:光幕是一种基于光电原理的安全装置,通过发射和接收光束来检测人员是否接近危险区域。

当有人员进入光束时,设备会及时停止工作,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 安全开关:在机械设备的危险区域设置安全开关,当人员接触到安全开关时,设备会停止运行,保护人员的安全。

4. 警示标识:在机械设备上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警示标识应具备醒目、易识别、易理解的特点,确保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定。

5. 定期维护和检修: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磨损、故障等问题,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

2.物体打击:旋转的机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击打操作中飞出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

3.压伤:冲床、压力机、剪床、锻锤造成的伤害。

4.砸伤:高处的零部件、吊运的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

5.挤伤:将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挤住造成的伤害。

6.烫伤:高温物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如鉄屑、焊渣、溶液等高温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7.刺割伤:锋利物体尖端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二、机械伤害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场地环境问题。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1)忽视安全、操作错误;(2)用手代替工具操作;(3)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4)违章操作;(5)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工具;(6)进入危险区域、部位;3.管理上的因素设计、制造、安装或维修上的缺陷或错误,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操作者业务素质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机械设备一般安全规定规定是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血的教训得出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遵守这些规定,就能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1.布局要求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清除杂物,同时也应能够便于维修人员的检修和维修。

2.强度、刚度的要求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1)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2)对于超压、超载、超温、超时间、超行程等能发生危险事故的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限制器、时间断电器等,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标志等。

(4)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搞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联锁装置。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1)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的地方;(2)点击绝缘应良好,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3)开关、按钮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4)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导线连接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5)局部照明灯应使用36V 的电压;禁用220V电压;5.操作手柄及脚踏开关的要求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定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一面掉下的零、部件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而伤人。

6.环境要求和操作要求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

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及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

四、机械设备操作安全要求1.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因设备不同而异,但基本安全守则大同小异。

2.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

3.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使用。

6.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按装牢固,不得松动。

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的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8.机械设备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无人处置。

9.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整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五、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一)压力机械的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1)误操作(2)动作失调(3)多人配合不好(4)设备故障2.安全防护措施(1)开始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和安全可靠。

应把工作台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净以防工作时震落到脚踏开关上,造成冲床突然启动而发生事故。

(2)冲小工件时,应有专用工具,不能用手固定,最好安装自动送料装置。

(3)操作者对脚踏开关的控制必须小心谨慎,装卸工件时,脚应离开开关,严禁无关人员在脚踏开关的周围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应用专用工具取出,不准用手拿,并应将脚从脚踏板上移开。

(5)多人操作时,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好,并确定专人负责指挥。

(二)剪板机危险和防护1.主要危险剪板机是将金属板料按生产需要剪切成不同规格块料的机械。

剪板机有上下刀口,一般降下刀口装在工作台上,上刀口作往复运动以剪切。

某一特定剪板机所能剪切坯料的最大厚度和宽度以及坯料的强度极限值均有限制,超过限定值使用便可能毁坏机器。

剪板机的刀口非常锋利,而工作中操作的手指又非常接近刀口,所以操作不当,就会发生剪切手指等的严重事故。

2.安全防护措施(1)工作前要认真检查剪板机各部分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润滑系统是否畅通,然后加润滑油,试车,试切完好,方可使用。

两人以上协同操作时,必须确定一个人统一指挥,检查台面及周围无障碍时,方可开动机床切料。

(2)剪板机不准同时剪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板料。

禁止无料剪切,剪切的板料要求表面平整,不准剪切无法压紧的较窄板料。

(3)操作剪板机时要精神集中,送料时手指应离开刀口200mm外,并且要离开压紧装置。

送料、取料要防止钢板划伤,防止剪落钢板伤人。

脚踏开关应装坚固的防护盖板,防止重物掉下落在脚踏开关上或误踏。

开车时不准加油或调整机床。

(4)各种剪板机要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适当调整刀口间隙,防止使用不当而发生事故。

(5)剪板机的制动器应经常检查,保证可靠,防止因制动器松动,防止上刀口突然落下伤人。

(6)板料和剪切后的条料边缘锋利,有时还有毛刺,应防止刮伤。

(7)在操作过程中,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完成送料、定位、取件及清理边角料等操作,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三)车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车削加工危险(1)车削加工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是切屑的飞溅,以及车床的附带工件造成的伤害。

(2)切削过程中形成的切屑卷曲、边缘锋利,特别是连续而且成螺旋状的切屑,易缠绕操作者的手或身体造成的伤害。

(3)崩碎屑飞向操作者。

(4)车削加工时暴露在外的旋转部分,钩住操作者的衣服或将手卷入转动部分造成的伤害事故。

长棒料、异性工件加工更危险。

(5)车床运转中用手清除切屑、测量工件或用砂布打磨工件毛刺,易造成手与运动部件相撞。

(6)工件及装夹附件没有夹紧,就开机工作,易使工件等飞出伤人。

工件、半成品几手用工具、量具、夹具、量具放置不当,造成扳手飞落、工件弹落伤人事故。

(7)机床局部照明不足或灯光刺眼,不利操作者观察切削过程,而产生错误操作,导致伤害事故。

(8)车床周围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不好、切屑堆放不当,也易造成事故。

(9)车床技术状态不好、缺乏定期检修、保险装置失灵等,也会造成机床事故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2.安全防护措施(1)采取断屑措施:断屑器、断屑槽等。

(2)在车床上安装活动式透明挡板。

用气流或乳化液对切屑进行冲洗,改变切屑的射出方向。

(3)使用防护罩式安全装置将其危险部分罩住。

如安全鸡心夹、安全拨盘等。

(4)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应用钩子进行清除,切勿用手拉。

(5)除车床上装有自动测量的量具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到安全位置。

(6)用纱布打磨工件表面时,要把刀具移到安全位置,并注意不要让手和衣服接触到工件表面。

(7)磨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车速不宜过快。

(8)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在车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四)铣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铣削加工危险高速旋转的铣刀及铣削中产生的振动和飞屑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2.安全防护措施(1)为防止铣刀伤手事故,可在旋转的铣刀上安装防护罩。

(2)铣床要有减震措施。

(3)在切屑飞出的方向安装合适的防护网或防护板。

操作者工作时要带防护眼镜,铣铸铁零件时要戴口罩。

(4)在开始切削时,铣刀必须缓慢地向工件进给,切不可有冲击现象,以免影响机床精度或损坏刀具刃口。

(5)加工工件要垫平、卡牢,以免工作过程中发生松脱造成事故。

(6)调整速度和方向以及校正工件、工具时均需停车后进行。

(7)工作时不应带手套。

(8)随时用毛刷清除床面上的切屑,清除铣刀上的切屑是要停车进行。

(9)铣刀用钝后,应停车磨刀或换刀。

停车前先退刀,当刀具未全部离开工件时,切勿停车。

(五)钻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钻削加工危险(1)在钻床上加工工件时,主要危险来自旋转的主轴、钻头、钻夹和随钻头一起旋转的长螺旋形切屑。

(2)旋转的钻头、钻夹及切屑易卷住操作者的衣服、手套和长发。

(3)工件装夹不牢或根本没有夹具而用手握住进行钻削,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松动。

(4)切削中用手清除切屑,用手制动钻头、主轴而造成伤害事故。

(5)使用修磨不当的钻头、切削量过大等易使钻头折断而造成伤害事故。

(6)卸下钻头时,用力过大,钻头落下砸伤脚。

(7)机床照明不足或有刺眼光线、制动装置失灵等都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2.安全防护措施(1)在旋转的主轴、钻头四周设置圆形可伸缩式防护网。

采用带把手楔铁,可防止卸钻头时,钻头落地伤人。

(2)各运动部件应设置性能可靠的锁紧装置,台钻的中间工作台、立钻的回转工作台、摇臂钻的摇臂及主轴箱等,钻孔前都应锁紧。

(3)需要紧固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安全的工件,必须牢固地加紧在工作台上,尤其是轻型工件更需加紧牢固,切削中发现松动,严禁用手扶持或运转中紧固。

安装钻头及其他工具前,应认真检查刃口是否完好,与钻套配合表面是否有磕伤或拉痕,刀具上是否黏附着切屑等。

更换刀具应停机后进行。

(4)工作时不准带手套。

(5)不要把工件、工具及附件放置在工作台或运行部件上,以防落下伤人。

(6)使用摇臂钻床时,在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站人,不准堆放障碍物。

钻孔前横臂必须紧固。

(7)钻薄铁板时,下面要垫平整的木板。

较小的薄板必须卡牢,快要钻透时要慢进。

(8)钻孔时要经常抬起钻头排屑,以防钻头被切屑挤死而折断。

(9)工作结束时,应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可伸缩式防护网。

(六)刨削加工危险和防护1.刨削加工危险直线往复运动部件发生飞车,或将操作者压向固定物,工件“走动”甚至滑出,飞溅的切屑等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2.安全防护措施(1)对高速切削的刨床,为防止工作台飞出伤人,应设置限位开关、液压缓冲器或刀具切削缓冲器。

工件、刀具及夹具装夹要牢固、以防切削中产生工件“走动”,甚至滑出以及刀具损坏或折断,而造成设备和人身伤害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