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事故实例分析
汽轮机事故案例

汽轮机事故案例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热力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汽轮机事故时有发生,给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汽轮机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发电厂汽轮机事故。
某发电厂的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汽轮机叶片疲劳断裂,导致叶片脱落并撞击其他部件,最终引发爆炸。
而叶片疲劳断裂的原因则是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行和缺乏定期检修保养所致。
这一事故给发电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相关责任人敲响了警钟。
案例二,化工厂汽轮机事故。
某化工厂的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振动和噪音,随后发生了严重的事故。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汽轮机轴承故障导致的。
而轴承故障的原因则是由于长期高速运转和润滑不良所致。
这一事故不仅给化工厂造成了严重的设备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案例三,某船舶汽轮机事故。
某船舶的汽轮机在航行中突然发生了故障,导致船舶失去动力,险些造成触礁事故。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汽轮机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
而控制系统故障的原因则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维护不当所致。
这一事故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潜在危险。
综上所述,汽轮机事故的发生往往与长期高负荷运行、缺乏定期检修保养、润滑不良、控制系统故障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在使用和维护汽轮机时,务必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检修保养,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唐集团发电厂汽轮机事故案例分析题

目录一、【案例一】机组启动检查漏项 (2)二、【案例二】检修操作运行设备导致小机跳闸 (4)三、【案例三】辅机跳闸造成全厂停电后烧瓦 (5)四、【案例四】电泵油温高最终引起厂用电失去 (7)五、【案例五】野蛮操作造成汽轮机烧瓦 (9)六、【案例六】检修无票作业造成跑油烧瓦 (11)七、【案例七】小机油箱油位低造成小机跳闸 (14)八、【案例八】真空下降运行人员发现不及时 (15)九、【案例九】表计不准责任心不强造成汽缸进水 (17)十、【案例八】逻辑清楚盲目操作 (18)十一、【案例十一】操作票执行不严格操作随意性大 (19)十二、【案例十二】超负荷运行滑销系统卡振动大停机 (20)十三、【案例十三】事故处理经验不足造成事故扩大 (21)十四、【案例十四】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 (22)十五、【案例十五】违章操作造成大轴弯曲 (23)十六、【案例十六】操作不规范引起真空下降 (26)十七、【案例十七】高排压比低保护动作停机 (27)十八、【案例十八】机组由于功率回路故障处理不当停机 (28)十九、【案例十九】DCS失电 (29)二十、【案例二十】背压高保护停机 (31)汽轮机案例分析题一、【案例一】机组启动检查漏项1、事件经过1999 年4 月12 日,某电厂2 号机组在大修后的启动过程中4 月1日,#2 机组B 级检修结束后,经过一系列准备与检查后,#2 机于4 月12 日15 时55 分开始冲转,15 时57 分机组冲转至500r/min,初步检查无异常。
16 时08 分,升速至1200r/min,中速暖机,检查无异常。
16 时15 分,开启高压缸倒暖电动门,高压缸进行暖缸。
16 时18 分,机长吴X 令副值班员庄XX 开高压缸法兰加热进汽手动门,令巡检员黄开高、中压缸法兰加热疏水门,操作完后报告了机长。
16 时22 分,高压缸差胀由16 时的2.32mm 上升2.6lmm,机长开启高压缸法兰加热电动门,投入高压缸法兰加热。
2024年汽轮机运行所遇事故总结

2024年汽轮机运行所遇事故总结2024年,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多起事故,给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事故的发生主要与设备故障、人为疏忽、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对这些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
1. XX火电厂6号汽轮机失效事故2024年1月,XX火电厂6号汽轮机发生失效事故,造成了数百万的经济损失。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善导致的故障。
此次事故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XX电厂汽轮机爆炸事故2024年5月,XX电厂汽轮机因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机组内部压力不平衡,最终导致汽轮机爆炸。
此次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严重损害了环境。
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XX热电厂汽轮机事故2024年9月,XX热电厂汽轮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机,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电力供应不稳定导致的。
这次事故显示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对汽轮机运行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应加强对电力供应的监测和维护,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4. XX化工厂汽轮机事故2024年12月,XX化工厂的汽轮机发生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爆炸。
初步调查发现,事故可能是由于管道泄漏引起了火灾,最终导致爆炸。
这次事故提示我们,应加强对管道的监测和维护,确保管道的完整性,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2024年汽轮机运行所遇事故主要与设备老化、维护不善、操作人员疏忽以及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加强对管道和设备的监测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案例探讨】8种汽轮发电机重大事故案例详解

【案例探讨】8种汽轮发电机重大事故案例详解0、前言一般说来,汽轮发电机事故多缘于材料和结构上的缺陷。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轮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攀升,因机组振动等原因造成的汽轮发电机事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特重大事故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给电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下面从事故类型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对汽轮发电机常见事故进行介绍。
1.轴系断裂事故汽轮发电机组的大部分事故,甚至比较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多由振动引起,机组异常振动是造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机组振动会使设备在振动力作用下损坏;长期振动会造成基础及周围建筑物产生共振损坏。
这当中,机组轴系扭振现象是发展大电网和大机组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970年代以前,由于单机容量相对较小,扭振的危害性并不突出;但近几十年来,随着超高压大电网和大功率机组的投产,国内外陆续发生多起网-机谐振造成机组严重损毁的重大事故,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
01.日本海南#3机事故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海南电厂容量为 600MW的#3 机于 1972 年 6 月在试运行中发生破坏性事故。
这次事故在机组发生巨大振动之后的极短时间内即发生。
通常,汽轮发电机振动增大的原因很多,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振动,#3 机#11 轴承(励磁机处)损坏可谓该次事故的起因。
由于#11轴承的轴承盖和轴承座装配质量不太好,试运行中,转速下降时轴振动特别大,磨损了螺栓的螺纹;超速试验时(转速上升到 3850r/min),#11 轴承的轴振动骤然增大,致使轴承盖固定螺栓脱出,上轴瓦脱落;而上轴瓦和挡油环一起飞出后,便无法向轴承下半部提供润滑油,#11 轴承作用消失。
这时,油膜阻尼降低,导致轴系临界转速下降,接近当时的实际转速(3850r/min),引发共振,共振随即导致励磁机轴出现巨大振动(见图)。
在机组发生巨大振动之后的极短时间内,多段轴断裂,零部件飞出,并引发火灾,酿成特大事故。
20起典型汽轮机事故解析

20起典型汽轮机事故一富拉尔基二电厂86年3号机断油烧瓦事故(一)、事故经过86年2月23日3号机(200MW)临检结束,2时25分3号炉点火,6时20分冲动,5分钟即到3000转/分定速。
汽机运行班长辛××来到三号机操作盘前见已定速便说:“调速油泵可以停了”,并准备自己下零米去关调速油泵出口门,这时备用司机王××说:“我去”,便下去了。
班长去五瓦处检查,室内只留司机朱××。
王××关闭凋速油泵出口门到一半(原未全开)的时候,听到给水泵声音不正常,便停止关门去给水泵处检查。
6时28分,高、中压油动机先后自行关闭,司机忙喊:“快去开调速油泵出口门”,但室内无值班员。
班长在机头手摇同步器挂闸未成功。
此时1—5瓦冒烟,立即打闸停机。
此时副班长跑下去把调速油泵出口门全开,但为时已晚。
6时33分,转子停止,惰走7分钟,经检查除1瓦外,其他各瓦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汽封片磨平或倒状,22级以后的隔板汽封磨损较重,20级叶片围板及铆钉头有轻度磨痕。
转入大修处理。
(二)、原因分析1、油泵不打油,调速油压降低,各调速汽门关闭。
三号机于84年9月25日投产,11月曾发生大轴弯曲事故,汽封片磨损未完全处理,汽封漏汽很大,使主油箱存水结垢严重,主油箱排汽阀堵塞未能排出空气。
主油泵入口有空气使调速油压下降。
此次启动速度快,从冲动到定速只有5分钟,调速油泵运行时间短空气尚未排出,就急剧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
过去也曾因调速油泵停的快,油压出现过波动,后改关出口门的方法停泵。
这次又操作联系不当,使油压下降。
2、交直流油泵未启动。
当备用司机关调速油泵出门时,司机未能很好的监视油压变化,慌乱中也忘记启动润滑油泵。
24伏直流监视灯光早已消失一直未能发现。
3、低油压联动电源已经切除。
20日热工人员未开工作票在三号机热控盘进行了四项工作,把热工保护电源总开关断开,工作结束忘记合上,致使低油压未能联动润滑油泵。
汽轮发现机组发电机转子漏水事故案例分析

汽轮发现机组发电机转子漏水事故案例分析发电厂汽轮机组的发电机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漏水事故,造成机组停机维修。
本文将对该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1.事故背景和过程该发电厂的汽轮机组采用的是水冷发电机,发电机转子是由多个圆筒状的转子段组成。
在运行过程中,发电机转子第二段开始出现漏水现象。
后经检查发现,转子第二段的水封圈出现严重磨损,导致了漏水现象。
该发电机转子已经运行了多年,期间对水封并没有进行检查和维修。
2.事故原因分析2.1设备老化该发电机转子已经运行多年,设备老化是导致水封磨损的主要原因。
长时间的运行和循环冷却,使得水封圈的橡胶材料因老化变硬,丧失了密封效果。
此外,长期的运行也会导致转子表面的腐蚀和磨损,使得水封圈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下降。
2.2维护不及时由于该发电机转子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没有进行水封的检查和维护,导致了水封圈的磨损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如果能够定期检查和更换水封圈,就能够避免漏水事故的发生。
3.事故后果分析该漏水事故导致机组停机维修,造成了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此外,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对发电机转子和水封进行维修和更换,恢复机组的正常运行。
4.漏水事故的改进措施4.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发电机转子的水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避免漏水事故的关键措施。
定期检查可发现水封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水封圈,以保证水封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应注意水封的润滑和防腐蚀处理,以延长水封的使用寿命。
4.2使用新材料的水封在设计新的发电机转子时,可以考虑选用性能更优异的水封材料,以增强其抗老化和密封性能。
一些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的聚合物材料,可以取代传统的橡胶材料,提高水封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效果。
4.3定期维修计划的制定制定定期维修计划,明确检查、维护和更换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操作流程,以确保水封的及时更新。
维修计划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使用寿命和维修记录等因素进行制定,切实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结论通过对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子漏水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是导致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汽轮机事故案例

汽轮机事故案例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能量来驱动转子旋转,从而产生功率的热力机械设备。
它在发电厂、化工厂、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材料缺陷等原因,汽轮机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探讨汽轮机事故的原因及其对应的应对措施。
某发电厂的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故障,导致了严重的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汽轮机叶片断裂,导致转子不平衡,最终造成了设备的损坏。
而叶片断裂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汽轮机长期高负荷运行,叶片材料疲劳寿命到达,加上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最终导致了叶片的断裂。
这一事故给发电厂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这一事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防范和应对:首先,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高负荷运行的汽轮机来说,更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
定期的润滑、紧固、磨损检查等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其次,对于设备的运行参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
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转速、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另外,对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设备的老化,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会逐渐下降,因此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汽轮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因此预防汽轮机事故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考虑。
只有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改造,才能够有效地预防汽轮机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厂生产事故汽机典型事例剖析

电厂生产事故汽机典型事例剖析案例19#3机TV1阀运行中突然关闭事故一、事故经过2004年8月8日,#3机组负荷301MW,主蒸汽压力16.7Mpa,汽轮机顺序阀控制,“机跟炉”投入,高压调门GV1、2、4、5、6全开,GV3开度为19% 。
21:05:15,发现负荷突然急剧下降到247MW,且继续快速下降,汽包水位、主蒸汽量、给水量也随之快速下降,主蒸汽压力则快速上涨,汽机值班员检查发现汽轮机左侧高压主汽门(TV1)关闭,反馈到0,高压调门GV1、2、4、5、6、3全开,“机跟炉”已自动解除,立即通知锅炉值班员快速减负荷。
21:05:40,锅炉值班员打掉#3A磨煤机,同时快速减少给煤量,同时紧盯锅炉给水画面,严密监视汽包水位,以及汽动给水泵出力情况;汽机值班员则密切监视主蒸汽压力上升情况,同时快速浏览EH油系统、汽轮机TSI监视画面,检查汽轮机轴向位移、振动、推力瓦温度、胀差等均正常,无大的变化,但#1、2瓦温度上升较快,由#1瓦温度由79℃上升至86℃,#2瓦温度由74℃上升至81℃。
电气值班员作好切换厂用电的准备。
21:05:51,机组负荷降至235MW,主汽门前压力由最高的18.3MPa (炉侧主蒸汽压力18.65MPa)开始回落,汽包水位最低达-170mm。
就地检查汽轮机左侧高压主汽门(TV1)在完全关闭位置,但其EH油系统无明显异常,保持汽轮机在“操作员自动”控制方式,使右侧高压调门GV2、4、6确保完全开启,继续滑降主汽压。
将#3机组情况汇报值长,联系热工检修人员处理。
21:24分,开启主蒸汽管道疏水、高压导汽管疏水手动门。
同时继续减负荷至184 MW。
#1瓦温度由最高的92.3℃、#2瓦温度由最高的83℃开始缓慢下降。
为防止汽轮机左侧高压主汽门(TV1)突然开启,造成汽包出现虚假水位,以及避免瞬间对汽轮机造成较大冲击,派人去就地关闭左侧高压调门GV1、3、5油动机进油门,将GV1、3、5强制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红色与蓝色为ppt展示可能用到的,蓝色是为了让我们看懂,之后记得删除掉
四.实例分析
汽流激振是影响汽轮机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在我国频频发生汽流激振事故,如下表部分汇总:
这仅仅是部分案例,实际案例远多于此。
下面主要以绥电1000MW 机组汽流激振事故为例。
1.机组简介
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B 厂( 以下简称绥电B 厂) 共安装了2 台1 000 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3、4 号机) ,3 大主机由东方电气集团引进日立技术制造。
3、4 号机组分别于2010年2 月、5 月投入商业运营。
4 号机组主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1000-25/600/600 型汽轮机,由1个单流高压缸、1个双流中压缸及2个双流低压缸依次串联组成。
2.汽流激振情况
4号机组首次出现气流激振为2010年4月12日,当时4号机组准备首次进行满负荷运行,当负荷升到850MW时,1,2号瓦轴开始波动,966MW是震动曲线发散,降负荷后又迅速收敛,当负荷降到
870MW时趋于稳定。
再次升负荷到780MW时又出现波动,940MW 时振动曲线再次发散。
振动相关参数如图表 1 ,本次汽流激振振动过程趋势如图3。
[1]
(这里主要看1X,1y,2x,2y的变化,变化特别明显,代表了轴的振动情况。
说明激
振时轴振严重。
注:轴振有2个测点,在轴承盖的上部有两个测点伸进去,测量轴承上瓦的振动,两测点成90°分布。
从汽机头部看向发电机,左上角的探头侧的是X相振动,右上
角就是Y相了。
)
3.绥电B 厂4 号机汽流激振控制方法:
为解决汽流激振问题,利用机组停运消缺机会对1号轴瓦顶隙及
4号高压调节阀开度曲线进行了相应调整。
a.将1 号轴承顶隙由0. 55 mm 调整至0. 50mm ( 设计值0. 47 ~0. 62 mm) 。
b.修改4 号高压调节门开度函数( 1~4 号高压调速汽门开度曲线如图2 所示) 。
c.机组消缺后启动,当升负荷至800 MW 时振动曲线开始发散,总阀位指令为88%,4 个高压调节阀开度分别为70%、53%、54%、15%,振动趋势及频谱图如图3、图4 所示。
(由波动看出调节后的效果)
从图3 和图4 中可以看出,振动曲线发散时28 Hz 分量迅速增大,工频分量基本无变化,而且与负荷和流量有很大关系,是汽流激振的典型特征。
后将4 号高压调节阀开度函数恢复至设计值(停机前状态) ,振动曲线仍然在800 MW 左右发散。
随后将负荷稳定在500 MW 在线对换1 号和4号阀门开度函数,更换过程中1、2、3 号轴振测点处的轴颈位移: 1 号轴颈向右移动约20μm ( 均为面向发电机) ,2号轴颈向右上方移动约84μm,3
号轴颈向左下方移动约18 μm,变化方向与喷嘴作用力基本吻合。
将机组负荷逐渐带至1 000 MW,1、2 号轴瓦振动基本控制在100 μm 以下,调整前后部分数据如表1 所示。
[2](对比红色数据)
4.效果:
a.通过改变4 号高调门调节特性曲线( 配汽曲线) 后,对抑制汽流激振有一定效果,但是4号高调门满负荷的开启速率仍然很大,1、2 号瓦振动曲线仍有发散的可能。
b.采取将1、4 号高调门调节特性更换后,实质上改变了汽流进入汽缸的方向,对汽流激振的抑制效果明显,运行3个月以上未再发生激振现象。
总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部分抑制汽流激振的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未完全解决4 号机汽流激振问题,如1 号高调门开度
大于35%,仍有激振的可能性等,很多原因仍需继续探索。
[1] 陈正飞,张景彪.绥电1000MW机组汽流激振原因分析[C].//2011年全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1:395-401.
[2]李冬. 绥电4号机组汽流激振原因分析[J]. 东北电力技术,2012,01:26-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