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柳宗元

合集下载

柳宗元《江雪》及赏析

柳宗元《江雪》及赏析

柳宗元《江雪》及赏析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文学赏析柳宗元笔下的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江雪》原文赏析

《江雪》原文赏析

《江雪》原文赏析《江雪》原文赏析《江雪》原文赏析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

千、万:虚指,形容其多。

【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

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

[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

[例] 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

(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①绝:尽。

这里是绝迹的意思。

人踪:人的足迹。

②蓑(suo梭):蓑衣。

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

笠(li立):斗笠。

【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

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 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

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

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

《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

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

《江雪》全诗及赏析

《江雪》全诗及赏析

《江雪》全诗及赏析《江雪》全诗及赏析【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座座高山、千峰万壑,何处有鸟儿的踪影——你这生命的精灵?条条山道、千路万径,哪儿有人的影踪【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蓑笠(suo li梭立)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

【全诗赏析1】读这首诗时,不要忘记它始终描写的是雪中的景象。

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千山万岭上的禽鸟不敢出飞,密密匝匝的雪花断绝了阡陌道路上的人迹。

在这白茫茫一片的天地间,唯有一个人披蓑戴笠,孤舟独钓。

蓑笠翁,夫子自道也。

雪中垂钓显然是一个主动的行为。

为要这样呢?就因为此时鸟不飞人不行,要此独卓也!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期间,不平之气从柳宗元此时的许多诗作中透露出来。

这一蓑笠翁的形象不单是政治层面上反抗者的形象,而是有更深层的象征。

不管人生如何坎坷,都要我行我素。

作者不以不为世人理解为憾,反以清高孤傲为荣。

整首诗贯穿的就是孤舟独钓的精神。

当然这条精神之路是寒冷的,作者只有在世人的冷眼中踽踽独行。

为什么要走下去呢?仅仅是为了反抗吗?他是否在这条道路上寻得了什么——也许那里有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吧?有人说这首诗的境界未免孤寂,我认为“独钓寒江雪”落脚在一个“雪”字上,漫天飞舞的'大雪急急奔向江水,接着化为乌有,这是一个扰人的动态景象,处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心是难以寂静的,也许在蓑笠翁孤寒外表的掩盖下,正有一颗不平静的心在颤动。

【全诗赏析2】此待作于永州,为唐人五绝名篇。

诗中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图。

前二句是背景、远景,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雪景。

这空旷的世界图景隐含着双重意蕴,一是象征政治气候的严寒,以衬托后二句表现的对这种严寒的无所谓;一是隐含封建士大夫的某种人生观念,也就是《红楼梦》十二支曲尤其是《尾声·飞鸟各投林》所表现的看破红尘的观念,实际上也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所以这两句也就成为对人生彻悟的禅境。

《江雪》全诗

《江雪》全诗

《江雪》全诗【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顶着风雪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

【鉴赏】千山里的鸟儿都飞光了,万径上的人踪都消失了,举目四望,看不到一个行人; 只有那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孤独地坐在一条小船上,寂寞地垂钓着一江的风雪。

原诗是柳宗元最为后人传诵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渔翁寒江独钓,孤高清远,悠然显出一种苍凉、脱俗的意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孤身一人在冰雪天或其他时候垂钓的情形。

[例]有时,我也充当柳宗元笔下那“孤舟蓑笠翁”去“独钓寒江雪”,有时,我也像张志和那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吕金华《漓江醉钓》)二、用以比喻遗世独立或孤立无朋。

[例]隐逸这条路为古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黑暗、世道污浊的时候保持人格独立提供了可能。

他们常常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自勉。

(陶东风、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①二句极写大雪中环境的静寂,群山中栖鸟不飞,所有路上行人绝迹。

②蓑(suo):蓑衣,棕制的雨具。

笠(li):笠帽。

【全诗赏析】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以入声字入韵的古体绝句。

它和另一首《渔翁》向来为读者所喜爱。

在《江雪》中诗人以新颖深邃的构思、通俗平易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意境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并通过对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背景广阔辽远,画面安谧冷寂。

一切山岭上的鸟儿都飞到别处去了,所有的道路上都看不到人的踪迹,天地之间完全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

这两句没有提到“雪”,却极为出色地描画出了雪景。

“千山”、“万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在目力所及的广大范围之内,没有人迹,没有鸟鸣,寂寥空旷,十分幽静。

柳宗元的《江雪》翻译和赏析

柳宗元的《江雪》翻译和赏析

柳宗元的《江雪》翻译和赏析导语:《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柳宗元的《江雪》翻译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将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将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将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江雪》全文与赏析

《江雪》全文与赏析

《江雪》全文与赏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经典诗作《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其幽静寒冷的画面。

开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展开,连绵的群山之中,飞鸟绝迹,众多的道路之上,不见行人的踪迹。

“千”与“万”两个字,极力渲染出空间的广阔无垠,而“绝”和“灭”则凸显出环境的极度寂静与冷清。

在这样广袤而又空寂的背景下,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冻结了,给人一种无比孤寂和凄凉的感觉。

接着,诗人将目光聚焦到江面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面中出现了一艘孤独的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他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孤”和“独”两个字,将老翁的孤独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位老翁却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安然自若地垂钓,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或许,老翁是在逃避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争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垂钓并非为了捕获鱼儿,而是在钓一种心境,一种超脱于尘世的豁达和淡定。

也有可能,老翁是在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尽管周围的环境如此寒冷和孤寂,但他依然坚定不移地守在那里,不被外界的困难和挫折所动摇。

这种坚守,是一种对自我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简洁而又深邃。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广阔的“千山”“万径”与渺小的“孤舟”“独钓”相对比,更加突出了老翁的孤独和渺小,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同时,诗人以“雪”为背景,不仅烘托出了寒冷的氛围,更象征着一种纯洁和宁静。

在语言上,《江雪》用词精准、简洁。

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没有丝毫的冗余。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这首诗还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

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困境,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江雪》或许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以老翁自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坚守的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

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

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及注释译文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

钓:钓鱼。

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

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

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江雪》诗意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江雪朝代:唐代作者: 柳宗元类型:记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译文及注释译文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

钓:钓鱼。

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 一蓑一笠一扁舟, • 一丈丝纶一寸钩。 • 一曲高歌一壶酒, • 一人独钓一江秋。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北国风光,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一蓑一笠一扁舟, 望长城内外,惟余 一丈丝纶一寸钩。 莽莽;大河上下, 一曲高歌一壶酒, 顿失滔滔。山舞银 一人独钓一江秋。 蛇,原驰蜡象,欲 与天公试比高。须 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7.蓑笠翁: 3.万径:数量 万径人踪灭。 身披蓑衣, 很多的道路。 头戴斗笠的 孤舟蓑笠翁, 老翁。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 独钓寒江雪。8.寒江:寒冷 江面上。 失(没有了)。
6. 孤独悲愤
环境— 寒冷凄凉
• 借景抒情
• 这首诗中,渔翁与大自然抗争的形 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 越是艰难困苦才越能激发“我”顽 强不屈的精神,不是吗?
思考: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谁
也有这样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的?
沁 园 春 · 雪
毛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5、古诗两首
山行
所 见
清 明
竹石
游 园 不 值
望 洞 庭
柳宗元
我国唐朝著名的文 学家,字子厚,世称 “柳河东”,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 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 家” 。一生留诗文作 品达600余篇,其文的 成就大于诗。
江 雪
【唐】·柳宗元
1.千山:周围 的群山。 2.绝:绝迹,不 存在。
资料二:
永州一贬就是十年。十年来,他除 了继续坚持斗争,更广泛地研究古往今 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 的一些重大问题,还写下了著名的《永 州八记》等作品。《永州八记》 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 名作,生动地表达了 人对自然美的 感受。
课后作业
• 背诵古诗,掌握重 点词句的解释。 • 根据这首诗,联系 实际,发挥联想, 个人拓展写一篇寒 江独钓图,字数 200字左右。
资料一:
柳宗元在长安参加革新失 败,被贬到永州。永州地处湖 南和广东交界处,当时人烟稀 少,一片荒凉,和柳宗元同去 的有他67岁的老母。他们没有 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一间寺 庙里。没有半年,老母病逝, 他的政敌还几次派人对他的住 所放火。残酷的政治迫害,艰 苦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了柳 宗元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