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热门话题作文指导:色彩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那一抹明亮色彩(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那一抹明亮色彩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翻开课本,缤纷的色彩映入眼帘:热烈的红、青春的绿、纯洁的白、宁静的蓝、神秘的黑……这些色彩,不仅引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充盈了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课本上的那一抹抹色彩,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以“那一抹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
【审题】本次作文是“材料+话题”式的话题作文。
作文的话题是“那一抹色彩”。
对于“材料+话题”式的话题作文写作的时候要结合材料的主体内容分析,准确理解话题,进行写作即可。
结合话题前材料“翻开课本,缤纷的色彩映入眼帘:热烈的红、青春的绿、纯洁的白、宁静的蓝、神秘的黑……”可知,色彩是缤纷的,是明艳的,这是社会的色彩,这也是生活的色彩。
结合“这些色彩,不仅引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充盈了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可知,这些“色彩”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之感,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价值。
再来看话题:“一抹色彩”只是表象,是“形”,实质内容是要借“一抹色彩”牵引出定格在自己生命中的记忆,表达出自己的情思。
“一抹”作为数量词,明确了对写作素材数量的限制。
“那”则说明所要表现的是彼时彼地的人生感悟,而非此时此地的。
可以按照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故事和感受,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情或者感受,只要围绕紧紧结合“那一抹色彩”这一话题分析,突出自己所见到的色彩即可。
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根据以上对话题的剖析,至少有以下几个写作方向:方向一:写景。
选取一片难忘的风景,去描写它的色彩,呈现它的诗意,赞叹它的品性。
色彩高考满分作文

色彩高考满分作文生活中,总有很多不顺心的事,让你情绪低落,但那终究是短暂的。
总会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总会有那一抹色彩让你消散心中的愁云。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以色彩为话题的高考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以色彩为话题的高考作文篇1生活是一张白纸,静静地等待,等待你带着我去发掘生活之美。
——题记在你没有来之前,我的生活是黑白的,我是一个被知识枷锁禁锢的孩子,没有欢乐,没有历险,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无拘无束的童年。
只有沉重的眼镜,沉重的书包,沉重的成绩与现实。
我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别人在玩时,我还有一大堆书要复习,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我这样的努力总会有收获。
可到了属于我收获的季节,却没有一颗像样的果实。
我的生活是一张郁闷的白纸,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你。
你不会说话,你同样也是一张白纸,不过上面那色彩斑斓的图画将我吸引,打破了我思维的边框,让我知道了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彩的颜色。
从此,你就嵌入了我那黑白单调的生活。
每每作业完成之余,我都会在自己作业本上画上一些小插图,涂上颜色,再加以文字说明。
我发现这样的你,真美;这样的生活,真美。
后来,我不再满足这样的小涂鸦。
我开始自学写生,描摹书上的画。
也许不太漂亮,但这毕竟是我童真的笔记呀!那一张张五颜六色、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成了我生活的真实写照。
每每晚霞时分,我便背着我的小画板,拿一条小板凳,坐在晚霞的余晖下,一笔一画认真地画着,用自己的认识去描绘这生活的色彩。
长大的我,对你也更加了解。
我不再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而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少女,我开始用各种线条来装饰这张白纸。
我喜欢画马,因为马代表着无拘无束,我会用几个小时来描绘一匹蹄下生风的小马。
我用线条画出它的轮廓,再用那有力的黑色勾勒出它的肌肉。
但我却不再为它上色,因为我不再认为黑白很枯燥,它从此重新成为了我生活的色彩,它是我生活唯美的色彩。
美丽的你,带给我不同的世界。
我把你和书本上的诗歌结合在一起。
读《夏日绝句》,我画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情怀;读《饮酒》,我画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读《夜雨寄北》,我画出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美丽的你,带给了我不同的情感震撼。
高考热门话题作文:色彩

高考热门话题作文:色彩一、色彩的力量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激发。
无论是自然界的丰富色彩还是人工创造的瑰丽色彩,都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色彩具有直接影响人们情绪的能力。
例如,红色常常被用于喜庆的场合,如婚礼和节日,这是因为红色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活力的感受;蓝色常常被用于冷静和放松的环境,如医院和图书馆,这是因为蓝色给人们带来了安静和平和的感觉。
色彩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调节和引导人们的情绪,让人们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其次,色彩也具有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明暗对比,来表达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使观者感受到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魅力。
此外,色彩在广告和设计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递产品的特点和信息,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色彩还与文化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不同文化对于色彩的理解和喜好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以红色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更多地与热情和爱情联系在一起。
在社会中,色彩也常被用来代表特定的群体和意义,如红领巾代表少先队员,粉色代表女性权益等等。
色彩的意义和象征给人们带来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了文化身份的一种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直接影响人们情绪的能力,能够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并与文化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应该更加关注色彩的魅力,用色彩丰富和装点生活,创造美好的视觉体验。
二、色彩与个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而色彩能够展现个性中的不同面貌。
首先,个人喜好的色彩选择反映了个性的偏好。
有的人喜欢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这种选择通常表现出个性开朗、活力四溢的特点;而有的人偏爱柔和的色彩,如粉色、淡蓝色,这种选择通常体现了个性温和、内敛的特点。
色彩的选择能够让人们感知到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了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
2015年高考语文 梵高所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的作文示例不分版本

2015年高考语文梵高所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的作文示例不分版本梵高所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的作文例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
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
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慨过,思索过……【解析】【审题解读】通读材料,我们发现,其中的关键词有:贫困交加、振作、信心;关键句有:生活的色彩和心中的色彩不太一致。
显然,此处的生活色彩指的是生活中的窘境、困境、坎坷和苦难等,而“生活中的色彩〞喻指面对苦难生活,我们要内心明亮,坚守对生活的梦想,激发对生活的希望,强调精神生活对物质生存的超越。
通读材料,命题者意图很明显:这是一那么关系型的话题,需要考生思考:面对生活的困境,我们内心的色彩如何?面对“生活的色彩与心中色彩并不一致,很多人为此感慨过,思索过……〞后面这一句补充,为本那么材料增加了一定的开放性。
两种色彩并不一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梵高型〞,直面困境,内心依然拥有阳光,心中拥有梦想;另一种是“现实很饱满理想很骨感〞型,虽然现实很美好,起码是看起来很灿烂,但是,终日不见理想与梦想,心中的色彩一片昏暗,属于悲观型。
但是,在写作中,我们以为,根据命题者意图,从引领价值导向和高考作文写作规律角度,考生最好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写作时内心要充满阳光,即便文中有一丝悲观的色调,但是,在写作结尾最好要上扬一下,让文章亮丽起来。
当然,材料的开放性是一只“由线牵着的风筝〞,即所谓的开放性是有限的。
有些观点,例如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观点,是根据材料往前走了两步,有点过,不主张。
【批卷体会】较之零模的辛迪的那首诗,本那么作文材料显得非常的厚道,表达了高考作文命题原那么之一:让考生有话说。
总而言之,本次作文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真正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出来。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色彩”导写及范文

“色彩”导写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色,给人激情与炽热;蓝色,给人沉静及理智;绿色,给人青春和梦幻。
姹紫嫣红,是春的色彩;层林尽染,是秋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诗句)是绚丽的色彩;“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诗句)是壮烈的色彩。
有了色彩,生活五彩缤纷;有了色彩,生命辉煌壮丽;有了色彩,世界精彩纷呈。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恰当取材,中心突出;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色彩种类的多样性,色彩内涵的丰富性,理解把握的多角度,决定了“色彩”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
这几段材料或多或少暗示了一些写作方向,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话题和引发联想的基点。
对此类宽泛话题,打开思路之后,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化大为小,选择最佳切入角度。
如可以写“我最钟爱的一种色彩”,可以写家乡四季的色彩变化,可以写与色彩有关的人,可以写色彩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二是选择自己平时有所积累和感悟的角度。
只有那些平时有所感触的“点”,作文训练时或考场中才有可能灵感突现,闪出思想的火花。
范文展示色彩的背后郑华伟诗人借色彩抒发心志,画家凭色彩挥洒激情,摄影家靠色彩展示灵感——色彩是艺术的凭借。
红色象征美满,蓝色象征博大,紫色象征神秘——色彩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真是个奇妙的魔术师,不同的文化赋予色彩不同的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色彩喜好。
在色彩喜好上,汉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
因为崇尚红色,“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之为“赤心”,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
“赤”本来是火的颜色,久而久之,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女性的盛装称为“红妆”,女子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并以“红妆”、“红颜”代指美女。
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等。
高考作文色彩例文

【例文】:黑白韵白,白得质朴,白得纯洁,白得令人不忍玷污;白得高雅,白得让人心弦颤动。
黑,黑得寂静,黑得深沉,黑得令人屏除杂念;黑得镇定,黑得让人自信坚定。
也许由于天性,我喜欢白色,最爱它给我带来的宁静的恬淡与质朴的高洁。
它纯洁,天然,无世俗污染,污点在它身上显露无遗。
的确,我钦佩它的正直,可有时它却过于耀眼,不够宽容。
我不爱黑色,却欣赏它的包容。
白色只能给人以明亮的视野,而黑色却能笼罩整个世界。
黑色默默地包容一切,宽容着他人的过失。
它毫无怨言地衬托着白色的高洁,毫不艳羡人们对白色的赞美,为一切铺垫着最合适的底色。
可它也太沉默。
黑与白永远是最合适的搭配,两种极端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与自然。
黑色吸收了白色多余的光芒,白色激发了黑色蕴藏着的无尽活力,两者互相补充,和谐得无可挑剔。
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单一总有缺点,因为它势单力孤,无法弥补自己的缺点。
而只有从天地万物间吸取精华,才会组成世上最完美的器物。
由此,我想到了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如白色,纵然高洁,可是如不顾一切地反射阳光以炫耀自己,也会变得令人生厌。
黑色默默无闻,总是作为陪衬,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它内蕴的活力与激情何日才能得以释放?人也如此,力争上游是进取,可只顾自己,不给别人施展才能的空间,却是自私;默默无闻本无可厚非,可一味沉默而不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就是平庸与懦弱。
做人,应该做到尺寸恰到好处。
不要总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学学别人,拥有更多的优点又有何不好?如黑白一样,相互搭配才具有最美的韵味。
做人的原则也正如这黑白之韵,只有集百家之长,才能成一家之美!【点评】作者是要借写“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做人原则的深入探讨。
行文时,由色彩入笔,既写黑白两种色彩各自的优点,又写其不足,以及两种色彩搭配后的珠联璧合,待铺叙一番后,再水到渠成地说出了人“只有集百家之长,才能成一家之美”的道理。
联想贴切、自然,主题启人心智,构思也很巧妙。
黑与白在别人看来再平常不过,可作者慧心慧眼,对其进行了透辟而辩证的理解。
高考作文写作热门话题:青春的色彩

高考作文写作热门话题:青春的色彩此话题与教材的关系高中教材必修二“表达与交流”中的一章是“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这一章的“话题探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于什么是美,从古到今人们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承认美的存在,也不影响我们对于美的追求。
因为人们还是有着大体相同的审美标准,如和谐的形体,悦耳的声音,可口的饮食,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等等,人们都说是美的。
”“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是青春美的表现。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本话题下的写作练习有这样一道训练题:“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不想为你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试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
此话题与社会热点的关系: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100周年,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弘扬五四精神,传承爱国主义情怀,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当教材内容与时代热点交织到一起时,那样的话题是很有可能考的话题,只是切入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
这样说来教材中的题目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题目,那么我们可以把“我青春的色彩”作为母题来训练,还可以从这个母题出发,拟出若干个子题来。
下面搜集关于青春话题的四篇作文,拟供本届高三毕业的学生参考。
谁为青春买单走在青春的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微笑着走过风风雨雨,也走过一段平凡而又奇特的青春路。
手牵手,父母伴我们启程走进青春;兼并肩,师长陪我们奔跑追逐青春;心连心,你我他在命运的琴弦上谱写青春。
谁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你无言,我无言,大家都无言。
或许我们都经不起时间的拷问,就匆匆给青春画上了句号,但那不该,不该是我们应有的人生。
风雨无常,父母的手再温厚也只能温暖我们一时半刻而非永远;师长的陪伴也只能定格在仅有的几年情谊;社会,投来的期冀和希望也只是我们青春的一个筹码,青春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永远都幸福的人生。
命题作文“有那样一抹色彩”写作指导及范文

21.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辉映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有那样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有那样一抹色彩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白云在天上泛起层层波浪。
湿润的泥土带着草的清香,朦胧的雾气渐渐散去,鱼肚白色被那么辉煌的金黄色染去。
她银白的发丝变得金黄。
伴着清风翩翩起舞。
那样一抹金黄的色彩竟如此的美。
只记得她躺在一张小床上,手里拿着一把大葵扇轻轻地搭在肚子上。
双腿弯曲的放在床上,脸上只有安宁和祥和,他她淡淡的微笑着,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异常。
从那天她死了。
留给我的只有孤独,只有害怕。
那天我哭了。
“我煮东西给你吃,好不好!”“奶奶,孙女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我趴在她身边哭得泣不成声。
这时候。
一束金黄的阳光穿过云层,在天空正开得灿烂,这一束阳光,不只照射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我就在这正开得灿烂的阳光中,没有生死,没有困惑,一副副画面从我脑海划过。
“奶奶,这太阳的色彩好美啊,比金子还美,我可以拿一个小盒子把他们给装起来吗?“我这傻孙女,这抹色彩,会没的!“奶奶摸摸我的头慈祥地对我说道。
“不行不行,我一定要!”我嘟起小嘴巴撒娇地说。
奶奶纵横交错的皱纹被她的笑荡起一层层涟漪。
“谢谢你!我的傻奶奶。
”说完我们都大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谈着月亮,说着太阳,那样一抹金黄的色彩映衬在我们的背影上,映衬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如今那一抹金黄的色彩依旧洒满大地,可再照不回奶奶的身上。
可那样一抹色彩记录了我与奶奶的点点滴滴,将永远记在我的脑海,带给我勇气与希望。
【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只要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
题目中的“一抹色彩”只是表象,是“形”,实质内容是要借“一抹色彩”牵引出定格在自己生命中的记忆,表达出自己的情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高考热门话题作文指导:色彩2015高考作文热门话题:色彩一、话题设计红橙黄绿青蓝紫,是彩虹的颜色;桃红柳绿花儿笑,是春天的颜色;大树苍翠又葱绿,是夏天的颜色;金黄遍地秋收望,是秋天的颜色;皑皑白雪铺满地,是冬天的颜色。
颜色是季节的服饰,是生命的体现。
颜色也是人生理想的再现。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颜色。
色彩,可以是一种生活元素,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内容,还可以是一种生活追求……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
审题:作文题由材料、话题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中的“生活元素”、“生活内容”、“生活追求”从色彩的作用入手,把色彩与生活、人生联系在一起,告诉我们,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追求多姿多彩的人生,或追求某种色彩的人生。
而“色彩”一词看似普通,实际上内涵丰富。
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①颜色;②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
①为本义,指具体的颜色,如红、黄、蓝、白、黑等;②为比喻义或象征义,如人的某种品质,某物的民族色彩、时代色彩等。
那么,考生选择它的本义与引申意思来写作文都是不跑题的。
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最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话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上展开,而在本义上做文章则是其次了。
二、写作指导:(一)从某种具体的色彩出发来立意:1、“我”喜欢某种颜色及理由从具体的颜色入题,引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来写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把自己的个性、好恶、追求等很好地与“色彩”结合起来。
如,喜欢红色------因为红色热情而温暖,给予人如火一样的激情,使人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光明的,从而表现“我”对生活的热爱。
还可写红色耀眼夺目,让人热血沸腾,象征着火热的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活力四射的青春年华,它给了“我”力量与信念,让“我”更富有青春的激情,燃起奋斗的欲望,从而不断挑战自我,创造奇迹。
如,喜欢蓝色------蓝色天空,广阔高远;蓝色大海,宽广包容。
蓝色给予人沉静与理智,使人像蓝天、大海那样,既有宽广的胸怀,又有宏远的气魄。
此类立意在写作中容易写肤浅,建议运用象征手法,把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其象征意义,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2、把某种颜色同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从具体的颜色入手,在揭示其象征意义时,把它和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来歌颂人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品质,进而写这种品质在社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呼唤更多的人具有这种品质。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将“色彩”巧妙地融合在各种品质中,“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把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作具体的诠释。
如;;白色:清白,纯洁,高洁的象征。
屈原的一生是追求白色的一生,白色是他的颜色。
在那个斑驳陆离的时代,他是那样的清高。
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飘飘游于江畔。
举世皆浊,而他独清,“终不能变心而从俗”。
他是时代的先行者,看透政治黑暗,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肯同流合污。
是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不甘与之俱黑的屈原选择了死亡,“伏清白以死直兮”,汨罗江的清流收纳了他,于是那白衣随着他高洁的灵魂徜徉在天上、人间。
“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肯同流合污”,屈原洁白的生命之色是那样的高洁。
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中正有他的精髓。
红色:可联想到丹心,象征着忠诚。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对朝廷的无比忠诚。
岳飞的生命是红色的。
当年的汤阴少年,一杆红缨,扫遍南北,历经“三十功名尘与土”的磨难,那红一丝没变。
他用自己的生命洒下满江的红色;;浓重的红。
文天祥、岳飞鲜红的生命之色,正是今天中华大地上空回荡的爱国之歌中的一个强烈音符。
(二)从“多彩”出发立意:1、自然界多彩,人类社会某领域的发展要多元。
自然界是五彩斑斓的,正是这斑斓的色彩,才使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上某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促使其繁荣进步,多姿多彩,而不至于风格单一,缺乏生机与活力。
这里,某领域可具体化。
如:(1)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并存,可使古老与现代、典雅与浪漫、传统与西洋等和谐地融为一体,奏出一曲优美动人的建筑交响乐,反映时代的变革与进步。
(2)服饰的色彩、式样由单一向多样化的发展、变迁,折射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包容。
(3)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应倡导多色彩、多元素、多风格、多流派,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温柔的树叶在微风中用绿色来装点大地,绵延的云朵在阳光下用白色来陪衬蓝天,无际的大海在波涛汹涌中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深邃……自然界就是由这多种色彩构成的。
生活亦是如此,生活本身就是七色板。
色彩单一是贫瘠,五彩斑斓才是生活的本质。
自然容纳多种色彩,社会包容多种思想。
因此,我们在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也应倡导多色彩、多元素、多风格、多流派,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先秦文化的繁盛在于思想自由,诸子百家,异彩纷呈;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是解放了思想,尊重个性,倡导多元化,因而才诞生了达.芬奇、但丁等一批巨匠,使思想、文化、艺术多姿多彩,魅力无穷。
2、让心灵充满七彩阳光,努力为自己的生命调制亮丽的色彩。
有些人遭遇了挫折、不幸,于是心灵的天空满是灰色的阴霾,没有亮色。
亲爱的朋友,我要告诉你:如果你嫌秋太萧条,抹一笔春的绿色带给它生气;如果你嫌冬太肃杀,勾一笔夏的粉红,带给它热情和欢快;如果你面临困境,请把“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灰暗,调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快,把“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绝望调成“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希冀。
让心灵充满七彩阳光,努力为自己的生命调制出亮丽的色彩吧!3、平凡人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多彩的,我们要努力调制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色彩,用自己的双手调出生活的色彩,用青春的彩笔描绘我们生命的华章。
(为个性着色)有些人认为自己太平凡、太普通了,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傲人的才华,没有让人艳羡的职业,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缺少色彩。
其实,平凡之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投入,同样会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雷锋、徐虎、李素丽、许振超、王顺友等都是这样的普通人。
4、用心感受多彩的生活,不要因为社会上、生活中存在黑暗、丑陋便否定了社会、生活的美。
生活中有冷色,更有暖色,有暗淡的影子,更有亮丽的色彩。
我们应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多彩与芬芳。
5、写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色彩即乐趣越来越趋于单调,进而探寻生活的本来色彩。
(三)反向立意:不要给生命着色,要保持自己的本来色彩,活出真我风采。
一杯清水,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去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难。
一个人,刚一出生,就如一张白纸,洁白无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应坚持自己纯洁的操守,保持自己的本色,活出真我的风采。
当然,在立意上是可以“色彩纷呈”的。
三、写作注意问题:1、注意材料对话题的限制作用。
在话题作文中,材料与话题的关系主要有四种:①材料引出话题。
②材料解释话题。
③材料限制话题。
④材料拓展话题。
同时这四种关系并不是单独在起作用,在很多题目中,可能是几种关系同时存在。
本次作文题目,材料限制话题的作用比较明显。
正如前面分析时所说,材料中的“生活元素”、“生活内容”、“生活追求”从色彩的作用入手,把色彩与生活、人生联系在一起。
而通过写大自然山水的色彩变化,来谈环境污染问题,就没有吃透命题者的意图,没有注意材料对话题的限制,没把“色彩”与生活、人生联系起来,有打“擦边球”之嫌。
2、选择合适的文体,量体裁衣。
本作文不太适合写记叙文,而更适合写说理或抒情的散文。
如果写记叙文就只能运用象征手法来选择某种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还要扣住“色彩”来记叙事件,这是很难操作的。
3、表述上要紧扣话题来突出主题,而不要偏离话题。
“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刻苦努力,终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这句话没能紧扣话题“色彩”,而是转移到突出“人生追求”上了。
可改为:“为了给自己的生命着上五彩的颜色,他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终成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很多时候,学生能做到扣主题,却在扣话题上不能到位,不能实现主题与话题的完美“接轨”。
一般情况下,开篇与结尾都要做“主题与话题接轨”的表述,分析事例时也要注意扣住话题来突出主题、分析论证。
色彩的相关作文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一眨眼的工夫,生活全变成了绿色。
杨柳吐出了嫩芽,小草探出了绿的脑袋,树枝儿披着绿丝巾挺直了腰……这时,你若静静地伫立于茫茫天际,便会感到生活呀,其实就像一种绿。
一切的绿,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使我们感到生活的色彩。
同时,这一丝丝绿还会使处于低谷的你,挺直了胸,昂起头,去寻找希望,去努力奋斗。
夏天满面春风地跑来了。
一转身,生活变成了红色,花儿绽开了久违的笑容,火红火红的脸蛋儿冲人们一个劲地傻笑。
它一定有什么喜事,要不怎么会这样红光满面呢?此时的你,站在火红的花儿面前,便又会感到生活,就是一抹红,它是那么的绚丽耀眼。
不经意间,你便会看到自己的前程,是那么辉煌,生活到处都充满了吉祥的色彩:红。
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你也会鼓足劲,执著地追求那抹让人心动的“红”。
秋天带着丰收的喜悦笑着、跳着跑来了。
突然间生活又变成了黄色。
黄色是尊贵的象征,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