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ppt课件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二、合伙(Partnership) 1、合伙的含义 合伙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设立、共 同经营、共享利润的企业 2、合伙企业的特征 原则上不具有法人地位 合伙契约是合伙企业的基础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3、合伙企业的变化形式 少数国家如法国、荷兰等,法律规定合伙 企业也是法人 英国有所谓“两合公司”(Limited Partnership),即有限合伙企业,在该企业 里有两种合伙人,即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 伙人 例如:William & Sons Co.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三、公司(Corporation) 1、公司的含义 按照《公司法》注册登记、进行组织,并以盈利为 目的的企业。 2、公司的主要特征 公司是法人(Legal Entity) 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分离 公司与股东的法律地位相分离,享受独立的权利 和义务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一)公司国籍与跨国经营 例一:尼日利亚法律规定,外国资本必须按 着该国法律组成当地公司,方能营业。 例二:泛美航空公司设在危地马拉的分公司, 因被认为在尼加拉瓜涉嫌违法,结果在危 地马拉被起诉,而由设在美国的总部出面 应诉。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
例三: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Union Carbide)按印度法律在当地注册登记, 开设一家合营工厂。1985年工厂煤气泄漏, 1985 造成当地居民的严重伤亡(即Bhopal Bhopal Accident)。虽然该公司理应自行承担责 任和义务,但印度政府却到纽约州联邦法 院起诉联合碳化物公司。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国际环境

案例:西门子行贿
• 德国分析人士认为,西门子自1989年实行大规模的 公司重组,新建15个分部,它们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自 治权,包括获准进行不受总部监督的财务转结,弱总 部的职能仅体现在对一些重大事务负责。“西门子 中国公司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不向慕尼黑总部汇 报而自行做出重要的投资决定,而西门子在中国地 区的高管们,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慕尼黑总部的管辖, 自行其事。”来自德国方面的消息称,中国高管们 的一些违法行为已引起调查人员的注意。 • 而西门子前CEO冯必乐和柯菲德对于“效率”的过 分强调,在事后也被指责为西门子这场“丑闻多米 诺”的诱因之一。
不同法系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差异
• La porta等( 1998, 1999)在研究法律渊源与 投资者保护的关系时发现: 英美法系国家法 律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 公司股东对 通过表决权和控股权来维护股东权益的依赖 性较低, 因此公司股权集中度较低; 而大陆 法系国家法律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 公司股东对通过表决权和控股权来维护股东 权益的依赖性较高, 因此公司股权集中度较 高。
思考题
• 你怎么看待西门子的行贿策略?
(二)主要内容
8、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价值观、伦理观、宗 教信仰等因素。
语言文字
• 我国生产的芳芳牌爽身粉,出口时用汉语拼音FangFang,作 商标品名。而英文Fang的意思是毒蛇牙、狗牙,英国人感到 恐怖。 • 我国企业向意大利出口White Elephant牌电池,卖不出去。 原来,白象虽然在泰国、印度被当作神物,但在西欧,白象 却意味着累赘而无用的东西。 • 很少有拉丁美洲人会购买雪佛兰.诺瓦(Chevrolet Nova), 因为在西班牙语中,Nova意味着“不动”。 • 我国的蓝天牌牙膏在东南亚一带很受欢迎,但在美国却碰了 钉子。因为蓝天的音译Blue Sky是不能兑现的证券的意思。 • 英国商人约翰· 墨菲成立了一家诺巴马克取名公司。为了防 止绞尽脑汁想出的好名字在另一种语言中含有不雅之意,公 司的谋士们必须将这个名字对照15种主要语种的含义,以检 查其是否有某种贬义。每当要为一种商品命名时,公司通常 列出三四百个名称让顾客挑选。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战略第一节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的战略类型一、珀尔马特的EPRG架构1969年,珀尔马特(Perlmutter)首创EPRG体系。
该体系将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分为四类, 即:E (Ethnocentrism)——本国中心主义; P (Polycentricism)——多中心主义:R(Regiocentrism)——地区中心主义;G(Geocentrism)——全球中心主义。
(1)母国导向战略以母国或母公司的利益与文化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东道国导向战略战略重心在于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环境,更注重东道国的反应。
(三)区域导向战略战略重心是兼顾区域内同系子公司的一体化以及各个东道国的反应,尽可能在区域内各子公司的利益与东道国利益之间取得妥协与平衡。
(四)全球导向战略全球导向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
二、BG(Bartlett 与Ghoshal)和希尔的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一)BG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1、多国组织(Multinational)。
管理程序靠非正式的私人协调及简单的财务控制系统,主要的管理心态是视世界据点为一连串位于不同国家的独立事业。
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这种组织更需要仰赖母公司的新产品、管理程序及各种观念,母公司大量运用正式制度与控制来加强总部与分支机构间的联系。
3、全球组织(Global)。
该类组织实施资产、资源和责任中央集权化,海外分支机构的角色只限于销售和服务,也可能在当地设装配工厂。
4、跨国组织(Transnational)。
追求效率不是目的,而是全球竞争手段。
跨国组织的做法是将总部和各国子公司的资源放在一起,然后才开发出一套世界性的战略规划。
(二)希尔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1、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国际战略就是提供给所有国家的顾客以标准化的产品。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跨国经营策略

中国入世加速了外资家电企业进军中国的步伐。随着日、 韩、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家电企业将生产基地加速向中国 转移,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家电公司全球家电版图争夺战中 的战略性中心。除了本土家电企业外,以日、韩、美、欧为代 表的四大外资家电军团,已成为中国家电市场一支重要的生力 军。在目前中国家电业,尤其在彩电行业几近崩盘的状况下,
该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知名度较好,一般只与一 个企业合资生产中方企业本身就有的主导产品,而不进入全新 的领域,比如三洋与荣事达合资生产荣事达的强项洗衣机,与 科龙合资生产科龙的强项冷4家,东芝有
20多家,松下也有41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日资 企业的一个高招。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发现中国家电企 业的制造能力非常强,但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能力较差,日 本的多家跨国公司纷纷跟中国不同的企业成立了一些生产家 用电器关键零部件的合资企业。像杭芝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电
多数家电企业忙于在严冬里突围之际,跨国家电企业在中国市 场无疑如鱼得水,已经拥有了天时之利。回顾和分析这些跨国
家电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行销模式,不仅可以探究外资家 电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沉浮之迷,同时亦可以给中国 的本土家电企业甚至别的行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指 导。本文即试图达到这个目的。
例如长虹的彩电生产线就是从东芝引进的,其2001年底在媒 体上炒得火热的背投也基本上从日本引进的。
韩企: 韩企:后来居上 与抢先登陆中国的日资跨国企业相比,用“后来居上”形 容韩国企业一点也不过分。当然,“后来”是有其背景的:中 国与韩国到1992年才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在这“居上”之中, 确实有许多可圈点之处。事实上,韩国的LG和三星也只是近几
开拓难度要远远的高于先进入的日本家电公司。在中国市场 上的韩国合资企业在品牌策略上,基本上类似于日本的家电 公司,大都采用韩国的自有品牌。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一、填空题1.跨国经营指数(TNI)是、和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指数值越高说明该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程度?。
2.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3.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4.跨国公司全球性组织结构主要有、、和等几种形式。
5.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向着、和方向发展。
二、选择题1.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在()个国家或地区以上拥有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分支机构才算是跨国公司。
A 2个?B 3个?C 5个?D 6个2.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简单一体化战略?D 复合一体化战略3.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区域战略?D 全球战略4.在任何地方营运的任一子公司都可以独自地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简单一体化战略?D 复合一体化战略5.职能一体化战略最高级的形式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简单一体化战略?D 复合一体化战略三、是非题1.凡是在2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2.规模越大的跨国公司其国际化经营程度就越高。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跨国购并是推动跨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
()5.根据价值链原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是根据价值链上各环节要素配置的要求,匹配全球区位优势,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四、名词解释1.跨国公司2.价值链3.职能一体化战略4.跨国经营指数5.网络分布指数6.世界经济一体化五、简答题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
2.简述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变。
第三章跨国公司经营的其他环境

深入( 多国 中)
几个 与外企 国家 同经营
较少( 有限 低)
一个 通过中 国家 介经营
经营 差异
大
一般
相似
•17
(二)多中心主义和中心主义: 1、多中心主义:企业管理人员夸大国际和国内商务的差
异,而按照完全不同于国内的经营模式进行经营,从而产 生了管理模式的多中心主义。弊端: 1)放弃熟悉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2)抹煞本企业的经营特点; 3)削弱公司总部对国外企业的控制力; 4)影响企业的总体经营和资源调配效率等。 2.中心主义:国际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外界环境的变化及其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把国内经营目标作为国际经营的目标 ,根本不考虑国外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营目标,从而形成 中心主义。弊端: 1)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导致企业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2)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3)企业忽视一切的发展模式,可能引起东道国的不满, 甚至政府的干预;
列。而绝大多数北欧语言(包括德语、英语和斯 堪的那维亚语)都是低情景语言。 2.非语言沟通 ——体态:指相互交往使用身体姿态、面部表情 、神态、手势和活动等非语言沟通 ——空间语:指人们怎样利用空间来沟通 下图展示了一个日本办公室的典型布局,该办公 室有一位部门经理、群体领导者和若干工人的位 置。
3.导弹式的组织文化: 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各个 角色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平等相处,并最终达 到目的的组织文化模式。
4.孵化器式的组织文化: 是一种组织从属于个人实 现目标行为,崇尚“存在先于组织”理念的组织文 化模式。
•11
特朗皮纳斯的文化模式
•平等制度
•孵 •化 •器 •式 •的 •模 •式
•个人导向
•等级制度
•家庭式模 式
•埃 •菲 •尔
第三章跨国公司ppt课件

•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 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 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 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 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 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 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即价值链。
➢ 企业要保持自身的垄断优势,关键就要保持 “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垄断优势。
➢ 企业跨国经营,实际也是企业的价值链在地理 上的拓展。价值链的地理布局,即决定企业内 部的价值活动,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应 当安排在国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跨国经营 的业绩。
2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 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 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 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2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9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一战前跨国公司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到19世纪后半期 才形成的。
➢形式:制造业投资 ➢刺激早期跨国公司出现的因素:
第三章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课件

▪ 以利润为最重要的指标:
投资收益 全 纯 率 部 利 = 资 润 1本 0% 0 销售收益 总 纯 率 销 利 = 售 润 1额 0% 0
股份收益 全 纯 率 部 利 = 股 润 1份 0% 0
18
▪ 2.全球战略目标的检验标准 ▪ (1)层次清楚 ▪ (2)要便于衡量 ▪ (3)可操作性强 ▪ (4)具有协调性 ▪ (5)具有激励性 ▪ (6)灵活性
19
▪ 3.影响全球战略目标的因素 ▪ (1)原全球战略目标的制约 ▪ (2)全球风险的承受力 ▪ (3)全球经营环境 ▪ (4)公司自身条件的约束 ▪ 管理水平;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财务状
况;研究与发展;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 能力 ▪ (5)跨国公司文化的影响
20
▪ 四、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对策 ▪ 1.收集信息,研究变化 ▪ 需求者;竞争者;联合者;自身状况 ▪ 2.捕捉战机,善出奇兵 ▪ 3.机动灵活,改变态势
16
▪ 1.全球战略目标的内容 ▪ (1)生产经营方向 ▪ (2)用户和市场方向 ▪ (3)自身的发展方向 ▪ 战略目标一般要用一套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来表示 ▪ 全球战略目标要求的指标体系,一般由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两部分构成: ▪ 利润指标、投资收益、销售收益、市场占有率、
股份红利、质量控制、降低成本、产品研制、人 事安排、公司形象、政府关系、环境保护
7
▪ 要变革公司,正确回答以下问题 ▪ (1)应该变革什么 ▪ (2)应向什么方向变革 ▪ (3)应变革到什么程度 ▪ (4)怎样实现这些变革
8
▪ 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特征 ▪ 1.全球性 ▪ 2.长远性 ▪ 3.纲领性 ▪ 4.抗争性 ▪ 5.风险性
9
▪ 风险性决定,全球战略决策具有如下性质: ▪ (1)决策对象复杂,没有经验 ▪ (2)面对的问题突发性、难以预料 ▪ (3)决策的性质直接涉及公司的前途 ▪ (4)评价困难,难以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表明,跨国公司规模与其经营的国际化程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 关系。
二、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跨国公司的雏形 1.技术垄断优势的保护 2.避开保护性贸易限制 3.各国对外国制造企业到本国设厂的刺激或鼓励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跨国公司的发展 1.美国跨国公司发展较快 2.在部门结构上,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最为迅速 3.跨国公司之间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第三章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二、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演变 三、跨国公司投资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内涵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内涵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界定
1.地理范围上的界定 2.所有权标准上的界定 3.经营管理特征上的界定 4.诸因素综合分析界定 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
UNCTAD的研究还表明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跨国公司其总部大多设在较 小的国家或地区。
4.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5.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取得长足进步
6.知识型投资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胜之道
(1)在行业分布上,知识型产业,如制造业中的信息技术产业、生化 、医药和服务业中的电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金融、保险、会计 、咨询等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热点(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已 占到投资总额的近50%);
第二编 国际投资主体
国际投资主体就是国际投资的参与者,这种参与既可以是国际投资运行 全过程的参与,也可以是运行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参与。根据参与方式和参与 程度的不同,国际投资主体可分为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和半官方 投资主体等。跨国公司通过灵活多样的直接投资方式不仅在国际投资运行过 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而且其影响力正日益渗透到世界经济领域的各个 层面;跨国金融机构通过其广布的国际网络不仅广泛地介入金融资产的投资 运行,而且作为一种投资中介也为其他各类主体的国际投资运行提供优质的 金融服务;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投资运行过程中也不再仅仅 以政策制定者和行为约束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越来越多地亲涉国际投资运营 ,以便不断凸显其作为国际投资参与者的主体身份和主体意识。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主体参与国际投资运行的方式不 断趋于多样化,程度不断趋于深刻化。本编在把握这种总体趋势的前提下, 将分别剖析上述三类国际投资主体在国际投资运行过程中的角色特征和影响 力。
第二编 国际投资主体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四章 跨国金融机构 第五章 官方和半官方投资主体
1.跨国公司数量急剧增长
2.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
3.国际化经营程度更高
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TNI。
从行业上看,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是电信业、金属加工、食品、饮料 与烟草行业、机械与工程行业、化工;而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的是零售 行业。
OSR=一个行业或厂商的海外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一个行 业或厂商在其母国的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
4.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国内外比率(R&DR)
R&DR=一个行业或企业的海外R&DR费用开支/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国内 或国内外R&DR费用开支总额
5.外销比例(Foreign Sales Ratios,简称FSR)
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 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二)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度量
1.跨国经营指数(Transnationality Index,简称TNI)
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总销售+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
2.网络分布指数
网络分布指数=N/N﹡×100% 式中:N——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
(三)冷战时期跨国公司的推进 (四)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1.跨国公司数量、规模上的大发展 2.“大三角”国家跨国公司“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3.从产业部门分析,跨国公司向服务业的拓展速度最快 4.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行为日益多样化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最新进展
“价值链”与跨国经营战略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变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
一、“价值链”与跨国经营战略
(一)“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是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劳务相关的
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节总和,每一价值增值行为构成了价值链上的 一个链节。 “价值链”由位于下部的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和位于上部 的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
N﹡——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即世界上有FDI 输入的国家数,实际运算中,从已接受FDI输入存量的国家数目中减去1 (排除母国)即可得出N﹡;根据《世界投资报告,1997》提供的数据 N﹡=178
3.外向程度比率(Outward Significance Ratio,简称 OSR)
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价值链”的某几个环节上,这些环节称 为企业的战略环节,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围绕这些战略环节来设计。 因此,价值链是企业竞争战略设计的重要分析工具。
(二)“价值链”和国际分工
“价值链”每个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而由于 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成本有 时就体现为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从而导致国 与国之间按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现象。
(2)在区位选择上,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丰富人力资 源和具备知识创新潜能的区位进行投资;
(3)在投融资机制上,风险投资机制和企业孵化机制的引入为知识型 投资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至为重要的推动力;
(4)在投资环节上,跨国公司日益重视加大研究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 与培训的投资比重。
第二节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