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保健学 论文
口腔预防保健英文作文

口腔预防保健英文作文Oral Health Prevention and CareOr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overall well-being. Proper prevention and care can help prevent a range ofdental problems and maintain a healthy mouth. In this essay, we will discuss various aspects of oral health prevention and care.Firstly, regular oral hygiene practices are crucial for preventing dental problems. This includes brushing theteeth at least twice a day, using fluoride toothpaste, flossing daily, and using mouthwash. These practices helpto remove plaque and bacteria from the teeth and gums, reducing the risk of cavities, gum disease, and bad breath.In addition to regular oral hygiene, 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healthy diet for good oral health. A diet highin sugary and acidic foods can contribute to tooth decayand erosion. On the other hand, a diet rich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calcium-rich foods can help maintain strong teeth and gums.Furthermore, regular dental check-ups and cleanings are essential for oral health care. Dentists can identify and treat dental problems early, preventing them from becoming more serious issues. Professional cleanings also help to remove stubborn plaque and tartar that regular brushing and flossing may miss.Moreover, avoiding harmful habits such as smoking and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is important for oral health. These habits can contribute to gum disease, oral cancer, and other dental problems. Quitting smoking and moderating alcohol intak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ral health.Lastly, it is important to be mindful of any changes in the mouth and seek professional help if needed. This includes symptoms such as persistent bad breath, tooth sensitivity, bleeding gums, or oral sores.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symptoms can prevent more serious oral health issues.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口腔疾病预防论文
【摘要】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口腔卫生要从个体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疾病;现状;预防
1 目前我国口腔疾病的现状
1.1 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牙周疾病是一类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
全国12岁青少年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7%;35~44 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为14.5%;65~74 岁老年人的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8.0%。
1.2 口腔黏膜组织的患病情况
口腔黏膜是指口腔内的湿润衬里,口腔黏膜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分为35~44 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段,在此类人群中,黏膜发生异常最多的是黏膜脓肿,其次是口腔黏膜溃疡,依次为扁平苔藓、白斑、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及急性坏死性龈口炎。
1.3 牙本质敏感的患病情况
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它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我国20~69 岁成年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是32.1%,50~59 岁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最高,而最容易患病的牙位是上颌的第一前磨牙。
口腔预防总结报告范文

口腔预防总结报告范文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口腔预防这档子事儿的总结报告。
一、为啥要重视口腔预防呢?咱先说说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这嘴巴啊,可不仅仅是用来吃东西、唠嗑的。
一口好牙那是健康和颜值的双重保障。
想象一下,要是一张嘴就是一口大黄牙,或者一口烂牙,那得多影响咱的形象啊。
而且,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谁也不想被牙疼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吧。
再说说从经济的角度看,治疗牙齿那可老费钱了。
随便补个牙就得好几百,要是做个根管治疗或者种颗牙,那几千上万就没了。
所以啊,预防口腔问题,那就是在给自己省钱呢。
二、我们都做了啥预防措施呢?# (一)口腔健康教育宣传。
1. 社区活动。
我们在社区可没少折腾。
搞了好多有趣的口腔健康知识讲座。
不再是那种干巴巴的讲课,而是加入了好多好玩的互动环节。
比如说,我们弄了个牙齿模型比赛,让小朋友们用我们提供的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健康牙齿模型。
这可把小朋友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牙齿的结构知识,像什么门牙是用来咬断食物的,磨牙是用来磨碎食物的这些知识,小朋友们记得可牢了。
2. 学校推广。
在学校里呢,我们专门编写了超级搞笑的口腔健康小漫画,分发给同学们。
漫画里把牙齿比喻成一个个小战士,那些细菌啊就是入侵的小怪兽。
像吃糖太多,不刷牙的时候,小怪兽就会把小战士打败,然后牙齿就生病了。
这种形象的比喻,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而且我们还组织了刷牙比赛,看谁刷牙的姿势最标准,时间最合理。
获胜的同学还有小奖品呢,像可爱的小牙刷、水果味的牙膏啥的。
# (二)口腔卫生习惯养成。
1. 正确刷牙方法的推广。
说到刷牙,这可大有学问。
以前好多人都不会正确刷牙,那简直就是在糊弄自己的牙齿。
我们大力推广巴氏刷牙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还专门拍了搞笑版的教学视频。
找了个特别有喜感的大哥来示范,他一边刷还一边念念有词:“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上来回刷,每个角落别落下。
浅谈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

浅谈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摘要: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做好老年人的空腔预防保健工作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增加老年人的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分析了老年人容易出现的一些疾病,如食物嵌塞、龋齿等疾病,并提出了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建议,最后提出了提高老年人的空腔预防保健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策略自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老年人因为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所以吃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因为老年人干的体力活不多,所以老年人的食欲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此外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营养摄入不均衡,造成营养不良。
同时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修复能力下降。
近年来,老年人牙周病和龋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中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65~75岁的患龋率为98.4%,且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治疗。
所以,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口腔健康保健意识,对老年人的健康尤为重要。
一、做好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必要性老年人掉牙并非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通过口腔预防保健和治疗,可以减少和缓解这种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牙齿健康的标准是:健康的80岁老人最少要拥有20颗能够不松动且能够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可以为增加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老年人牙齿缺失大多数是由于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
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还会出现牙根外露、牙龈萎缩以及颌面磨耗严重、颈部根面龋等现象,还会出现牙本质敏感等症状。
只有科学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8020的牙齿健康标准。
二、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口腔问题及对策1.因为老年人的牙槽骨和牙龈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牙缝增宽,这就大大增加了食物嵌塞在老年人的牙缝中的几率,容易造成老年人的牙龈出血、红肿以及疼痛,还会增加根面龋、邻面龋发生的概率。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

口腔预防医学论文引言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与全身健康紧密相关,因此,开展口腔预防工作对于促进人们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口腔预防医学的概念口腔预防医学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性的策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它涉及口腔卫生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等方面。
口腔预防医学的目标是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减少口腔疾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口腔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是预防优于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的口腔卫生意识,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
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也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早期诊断可以帮助人们尽早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口腔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疾病不仅使人们感到不适,还会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整体营养状况。
未经治疗的口腔问题可能导致牙齿缺失、牙龈疾病、口腔感染等严重后果。
口腔疾病还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
口腔预防医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并减少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开展口腔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人们可以提高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减少口腔疾病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早期诊断,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口腔问题,并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的措施1. 口腔卫生教育口腔卫生教育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口腔卫生知识,提醒大众关注口腔健康问题,可以促使人们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常见的口腔卫生教育内容包括正确刷牙方法、使用牙线和牙间刷的技巧、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等。
口腔卫生教育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广告、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
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策略分析

口腔疾病的普遍性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高发病率
如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疾病等,在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中普遍存在。
口腔疾病对公共卫生的挑战
口腔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研究目的和意义
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策略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现状 • 口腔保健策略 • 口腔保健宣传教育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健康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美观,还与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疾病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口腔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05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口腔健康状况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01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患其他慢
性疾病的风险。
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02
口腔保健对维护人们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重视和
加强。
建立完善的口腔预防保健体系
03
通过全面、系统、连续的口腔保健服务,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
水平。
对口腔保健的建议与展望
1
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的口腔疾病预防保 健策略。
2
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促进个人养 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口腔卫生政策和规范提 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02
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现状
全球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现状
高发率
在全球范围内,口腔疾病是一种 非常常见的疾病,包括蛀牙、牙 周病、口腔癌等。这些疾病的发 病率非常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 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口腔健康主题征文范文

“口腔健康”主题征文篇一:口腔健康:保护我们的身心之窗一、引言口腔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享受美食、表达情感和维持日常生活的关键。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口腔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口腔健康、预防口腔问题、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并展望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
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健康的口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美食,发出清晰的声音,并在社交场合中展现自信的笑容。
同时,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等也可能对我们的全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维护口腔健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三、口腔健康的维护维护口腔健康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此外,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也是必要的。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口腔问题的预防预防口腔问题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适量摄入钙、磷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口腔和牙齿的健康。
避免过度使用糖分和酸性饮料可以减少龋齿的风险。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口腔问题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五、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等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全身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对口腔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维护口腔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六、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口腔健康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通过基因检测和个性化医疗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预防口腔问题的发生。
口腔预防保健论文: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

口腔预防保健论文: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摘要:人体的衰老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的生物,社会心理过程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无法抗拒的。
但是由于疾病引起或加快某些衰老性变化,都是可以避免的,就像人到了老年牙齿及口腔组织同机体其他组织一样出现许多明显衰老的改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到老年牙齿就一定会变坏脱落,而是根据每个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好坏及全身健康情况而决定。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慢性疾病。
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可能使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同时由于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可能使食欲减退,此外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营养素摄入不均衡,造成营养不良。
因此,维护良好的口腔健康对于老年人摄入足量、均衡的营养,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全身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老年人颌面部骨骼、咀嚼肌、表情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也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加上因口腔疾病导致的牙齿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口腔咀嚼功能、外观形象、发音和社会交往能力。
因此,拥有较为完整的牙列,至少保持20颗有功能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大多数是由于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
只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人到了老年牙齿及口腔组织同机体其他组织一样出现许多明显衰老的改变。
例如:口腔感觉迟钝、进食缓慢、牙龈自然萎缩、牙缝增宽、牙根逐渐外露甚至牙齿松动、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现象、牙齿本身磨耗加重、变得脆弱易碎、还易发生牙颈部或根面部龋坏、折断等现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到老年牙齿就一定会变坏脱落,而是根据每个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好坏及全身健康情况而决定。
那么老年人应如何进行口腔保健呢?重要的是自我保健。
而自我保健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日坚持叩齿50~100次,叩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口腔保健方法,每天叩齿1~2次,每次叩齿36下,可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长期坚持可固齿强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你认同“预防牙病靠自己”的说法吗?在口腔保健中,需要实施自我口腔保健,同时寻求专业口腔医生保健,请深入谈论你对此的认识。
(70分)答:不认同。
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口腔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
1个人因素:1.1个体因素个人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个人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均影响到个人的口腔保健行为。
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和卫生条件的影响,城市人群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预防龋齿的措施和清洁牙齿等的口腔预防保健行为、正确刷牙方法的掌握率、定期更换牙刷率、早晚刷牙率和含氟牙膏使用率均高于农村。
个人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其口腔保健行为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如选用牙线、保健牙刷、可选择的口腔诊所、可选择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接受口腔保健知识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导致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其口腔健康行为明显优于经济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
个体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度越高,口腔健康行为就越好。
例如社交活动较多的人,其刷牙频率、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的频率以及牙科就诊的频率都明显较高。
女性的口腔卫生行为明显优于男性,其改善口腔健康的愿望、刷牙率和牙科就诊率都明显高于男性。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重视个人形象的人就特别关注自身口腔的健康,会自觉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措施。
另一方面,口腔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对口腔健康越关注,对口腔保健知识了解得越多其健康行为也就越好。
相反,对预防牙科疾病持消极态度的人对于预防疾病的常识和疾病产生的后果都知之甚少,也就很少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和口腔健康行为。
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态度决定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健康状况又反过来影响口腔健康的态度。
1.2牙科畏惧症: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引起恐惧的原因除了牙科治疗本身外,也包括患者对牙科治疗以外因素的畏惧,例如害怕在治疗过程中传染乙肝或艾滋病等其他疾病。
牙科畏惧症是影响人群牙科就诊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Pohjola等的调查表明,不规则牙科就诊里的患者约有41%是由牙科畏惧引起的;同时,不规则就诊的人群较规则就诊的人群更畏惧口腔医生。
由于对牙科诊疗过程不了解或在以往治疗过程中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牙科畏惧症。
牙科畏惧症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水平密切相关。
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和有吸烟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更惧怕到口腔科就诊,因为这类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较差,通常会产生自卑心理而抗拒到口腔科就诊。
而对口腔健康较为重视的人群和个别从小就定期口腔检查的人群,即使自身有严重的牙科畏惧症也会坚持定期口腔检查。
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也会影响患者到口腔科就诊,学历较低和从未看过口腔医生的人其牙科畏惧指数则较高。
但也有研究表明,高等学历的人群较中等学历的人群更畏惧到口腔科就诊。
Meng等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健康因素的影响后,牙科畏惧症可以独立地对口腔设施的利用行为起负作用,同时这种对于口腔科就诊的畏惧会导致在制订诊疗计划时医患之间沟通困难,从而导致治疗难以实施。
此外,牙科畏惧症会直接影响患者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对于口腔健康较差的人则会导致口腔疾病的恶化,这种恶化又会导致个体拒绝到口腔科就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5~8 岁儿童的牙科畏惧症较其他年龄的儿童更为严重,但这一时期正是对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期,也是乳牙和年轻恒牙最易患龋的时期。
该年龄段的儿童对于口腔科就诊的畏惧直接影响窝沟封闭等防龋措施的实施,同时也会延误乳牙和年轻恒牙龋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2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家长在预防子女的口腔疾病和进行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越多,其子女的口腔科就诊率、刷牙频率和含氟牙膏的使用率越高,窝沟封闭和使用氟化物等预防保健措施的比例也就越高。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越好,其子女的就诊率、使用牙线的频率和龋齿充填率也就越高。
由于儿童时期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均较强,所以具有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相反,如果父母的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其子女的口腔健康行为一般也较差。
母亲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较父亲大。
母亲关于龋病预防的知识越多,其子女使用窝沟封闭等氟化物防龋的预防措施就越多,开始刷牙的时间也越早;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对口腔保健越重视,口腔健康促进知识的应答率越高,其子女的口腔保健行为就越好,刷牙的频率和效率也就越高;同时,母亲的就诊行为、刷牙行为和口腔保健措施的使用会极大地影响子女的就诊行为和保健措施的实施行为。
刷牙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防龋行为,只有得到儿童母亲的重视,儿童才能够在其监督下将这一行为认真地坚持执行。
母亲对正确刷牙方法的掌握、对氟化物防龋机制的了解和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习惯,都会影响子女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口腔健康行为也有较大影响。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受家庭的影响较小,在此阶段学校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和改善口腔保健行为有显著作用。
在学校直接开展的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如使用氟化物含漱和集中进行窝沟封闭等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口腔医学院的学生经过 5年的专业学习,其口腔保健行为、态度、刷牙率以及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的频率都有显著提高。
这些学生由于系统地了解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疾病的后果以及未来职业的原因,均会自觉地采取正确的口腔健康措施。
以往实施的学校口腔健康教育项目主要是宣传口腔健康知识,但是在学校进行针对刷牙方法的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青少年的刷牙频率和效率。
Petersen 等的研究表明,以老师和学校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和行为的改善优于以家长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
青少年正处于生活习惯的养成阶段,学校作为青少年阶段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对学生养成口腔健康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老师对于口腔保健行为的态度和对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往往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使学生主动实施口腔健康行为。
因此,在学校开设口腔卫生保健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养成。
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直接且显著地影响患者到口腔科的就诊率,同时还影响到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态度、口腔健康知识、对口腔设施的利用状况和牙科畏惧症。
Stahlnacke等的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态度、知识水平和对口腔设施的利用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对口腔科的畏惧。
社会经济的改善可提高个体的经济水平,增加个体可选择的口腔保健设施、口腔治疗和预防措施,使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选择治疗口腔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口腔科的就诊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善可以直接增加国家对口腔健康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口腔健康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直接扩大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人群范围,增加人群对于保健和预防知识的了解,从而使人群的卫生行为得到改善,提高预防措施的使用率。
超出大多数人经济承受能力较高的口腔科诊疗费用,也是导致口腔科就诊率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医疗保险持有者的牙科就诊率明显高于未参与医疗保险的人群。
社会经济改善可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持有医疗保险的人群增加会使牙科就诊率随之提高。
此外,国家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口腔保健设施的建立,从而直接影响人群口腔科的就诊率。
中国作为低收入水平国家,口腔医生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
因此,缺乏专业人员对大众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保健行为的宣教,而且公共健康机构提供的口腔保健服务也不能满足人民大众对于口腔保健和治疗的需求。
口腔诊所和口腔医生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现状,也限制了农村人口口腔治疗和口腔保健措施的实施。
由以上的因素可知,个人口腔卫生保健的作用是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增进口腔健康状况。
口腔卫生对牙齦炎和牙周病的预防有显著效果,对龋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从整个口腔健康来看,重视个人口腔卫生保健,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何做好个人卫生:1.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2.叩齿,鼓漱,牙龈按摩对口腔保健有益处3.纠正不良口腔习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4.多吃粗糙或纤維性食物和适当控制糖类食品5.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査口腔疾病多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口腔健康检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预防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一般成人每年査一次,儿童和孕妇每隔半年査一次。
替牙期儿童磨牙可做预防性窝沟封闭及根据需要涂布防龋药物等。
二、2011年全国爱牙日活动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请你谈谈对此的认识。
(30分)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
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爱牙日设立背景及历届主题·信息速递·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每年的9月20日同样也是“世界爱牙日”。
今年9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旨在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发挥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在预防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中的积极作用。
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
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有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互动性、亲子教育的早期性、持久性等特点,可以在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会让每一位家庭成员受益。
家长的防龋意识、防龋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长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