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卡门赏析

合集下载

卡门序曲赏析

卡门序曲赏析

卡门序曲赏析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该剧讲述了吉普赛姑娘卡门与军曹霍塞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热情、奔放的吉普赛民族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

序曲采用了回旋曲式,快板,2/4拍。

一开始,由木管与弦乐引出哀婉的旋律,描写斗牛场内观众等待比赛开始时的情景。

乐队缓缓奏出序曲的主题,哀愁悲凉,表现了吉普赛女郎卡门悲剧性的命运。

整个序曲基本建立在两个主题之上,第一个主题艾克斯弦乐的轻盈活泼,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欢乐情景,;第二个主题由长笛和单簧管演奏,生动地刻画出卡门婀娜多姿的形象。

以上两个主题贯穿全曲,通过不同的乐器以及不同的强弱、速度、音色等手法来谱成优美的旋律。

该序曲的旋律来自歌剧第二幕中斗牛士埃斯卡米罗所唱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歌曲的旋律爽朗热烈,充分体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

乐队在演奏时运用了多种音色手法,使音乐的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该序曲的节奏紧凑,具有明显的舞蹈特征,描绘出吉普赛人热闹欢腾的场面。

序曲中还运用了戏剧性手法,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对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冲突,为全剧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卡门序曲》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情感表现力的音乐作品,它通过优美的旋律、音色手法和戏剧性手法等手段,描绘出吉普赛民族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性命运。

比才及其作品《卡门》浅析

比才及其作品《卡门》浅析

⽐才及其作品《卡门》浅析2019-09-30摘要:⽐才的歌剧《卡门》开创了法国歌剧的新境地。

歌剧《卡门》的成功启⽰了艺术植基于⽣活、歌剧内容与形式需要完美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才;歌剧;《卡门》;⾳乐;演唱中图分类号:J83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88-01⼀、⽐才⽣平及卡门概述乔治·⽐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是法国杰出的作曲家,他是继法国作曲家古诺之后,使法国歌剧从意⼤利梅耶贝尔的⼤歌剧传统中解放出来,所做贡献最⼤的⼀位作曲家。

纵观⽐才的⼀⽣,19世纪70年代是⽐才创作的辉煌时代,虽然在作品的数量上不多,但歌剧《卡门》就⾜以说明他在歌剧创作上所达到的⾼度与境界,集中体现了他完美的创作技能。

歌剧《卡门》取材于法国⼩说家梅⾥美的同名⼩说,它以现实⽣活为依据,在表现内容上采⽤现实主义⼿法,真实地刻画出社会现实的⼈物形象。

⼆、《卡门》的声乐演唱形式分析在声乐演唱形式上,歌剧具有精练紧凑,环环相扣的特点。

它主要采⽤了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等段落的分曲式来阐释剧情,运⽤连续不断的⾳乐结构来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

⽐才在谱曲时,严格遵循歌剧结构的写作原则,根据⾳乐发展将全剧分成四幕⼆⼗七段。

虽然是采取分曲编排的形式,但通过作曲家精深的作曲技艺,仍然使得歌剧成为⼀个连续不断发展的整体。

在独唱⽅⾯,剧中除了两⾸最为严谨和最符合格律的咏叹调,即第三幕第五场中⽶开拉的《我说我从来不会害怕》和第⼆幕第⼆场埃斯卡⽶洛的《⽃⽜⼠之歌》外,其它的咏叹调和独唱曲则都是调动了各种艺术⼿段,运⽤较为⾃由的⼿法写成的⾳乐形式,从⽽获得旋律优美流畅、抒情细腻、感⼈⾄深的独特效果。

重唱,这⼀体裁在剧中有着⼴泛的运⽤,是重要⽽⼗分有效的⾳乐表现⼿法。

他既有丰满的和声效果,同时⼜为戏剧的进⾏提供了速度。

三、《卡门》的⾳乐作品分析⽐才⽤⾃⼰的⽣动⾳乐为《卡门》注⼊灼热的南欧⾊调和浓郁的西班⽛风情。

浪漫主义音乐之《卡门》鉴赏

浪漫主义音乐之《卡门》鉴赏

浪漫主义音乐之《卡门》鉴赏浪漫主义音乐之《卡门》鉴赏浪漫主义音乐,源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

当时的作曲家看不见社会的出路,将失落、不满、苦闷的情感宣泄在乐谱中,他们沉醉于个人情感的主观体验,寄情与遥远的过去和大自然,在冷酷的社会现实下保留着艺术家的孤独与高傲,美化爱情与一切值得向往的事物,用音乐撩起人们心底最纯净的情感火焰。

浪漫主义音乐富于创新,在表现手法上极其自由舒展,在连绵起伏中铺陈旋律,节奏的复杂多样式音乐更具有活力。

艺术家们综合民歌、戏剧、口语以及说唱,使旋律更加多样化,更好地展现甜美抑或是忧郁等情感。

紧接着在音乐中融入了舞曲元素,不同风格的舞曲带来不同的震撼,如波罗乃兹舞曲音响洪亮、气势雄伟、悲壮激昂,圆舞曲则尽显巴黎的豪华气派。

这段时期的艺术家们大放异彩,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主要代表有萧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

而那些经典的曲目更是如数家珍,如《蝴蝶夫人》、《魔笛》、《茶花女》等。

而在这些经典中,比才的《卡门》一反法国大歌剧的陈词滥调,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

卡门性情泼辣奔放,她勾引军人班长唐·豪塞,让他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

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

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 双方谈定,如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则卡门甘愿下嫁。

最后,斗牛场上眼看埃斯卡米罗胜利在望,唐霍塞妒火中烧,卡门为了真爱放弃自己的生命,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没有披着铠甲的骑士,没有身着华服的贵妇,有的只是一个来自卷烟厂的姑娘,对当时流行的香烟大唱赞歌。

这一切的一切都挑战者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观念,对当时的社会名流的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

歌剧卡门鉴赏

歌剧卡门鉴赏

歌剧卡门鉴赏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于1875年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

该歌剧改编自法国作家普罗斯佩尔·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激情、欲望与命运交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卡门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吉普赛女子,她以其美貌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吸引了许多男人的注意。

然而,她的自由和不受控制的生活方式使她成为社会规范与道德约束的反面。

卡门与士兵唐·何塞展开了一段激情的恋情,但她却对他的爱情不屑一顾,进而勾引了他的上级军官埃斯卡米略。

卡门的这种无拘无束的行为和诱惑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埃斯卡米略杀死了她,以结束这段痛苦的关系。

《卡门》的音乐是歌剧中最具特色和耳熟能详的部分之一。

它充满了激情和力量,通过娴熟的旋律和有力的合唱展示了比才的音乐才华。

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是卡门的进场曲,它以其充满活力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

另外,卡门与唐·何塞之间的情歌《我爱你》,以及埃斯卡米略的咏叹调《英勇、忠诚、真诚》等,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音乐之一。

除了音乐之外,舞台表演也是《卡门》的亮点之一。

该歌剧中的舞蹈场景以及吉普赛舞者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充满了西班牙的风情,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色彩和魅力。

《卡门》是一部充满激情和冲突的歌剧,它探讨了爱情、欲望、自由与命运等主题。

比才通过这个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无法抗拒的冲动。

这部歌剧至今仍然备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它的音乐和剧情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无论是对于歌剧的爱好者还是对于音乐的欣赏者来说,《卡门》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作者简介:《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颠峰之作,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比才生于巴黎。

父亲是声乐老师,母亲是钢琴家,比才的音乐天份很早就被发现,四岁开始学习钢琴。

9 岁进入巴黎音乐院,13岁时完成了第一首交响曲,18岁荣获巴黎音乐院罗马奖学金,并因而前往罗马留学三年,平民歌剧创作者。

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

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1860年自意大利归国后,就专心致志于歌剧的作曲,但都没成功,最先提出独幕剧《艾蜜儿的单弦琴》给喜歌剧院,虽然被接受,但对此剧感到不满意,索回总谱就烧毁。

也创作了一部五幕歌剧《伊凡四世》,后来他舍弃了这部歌剧,把其中的某些音乐用到其它作品中,但此歌剧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不全的版本上演,改称《恐怖伊凡》。

其它现存歌剧,或是未完成或是只有片头的, 如《图勒王之杯》,《格里赛利迪》(1870-1871,其中包含了若干后来用于《阿莱城姑娘》和《卡门》中的音乐《花之歌》),以及《唐罗德利格》。

1863年他的《采珠者》在抒情剧院上演,1866年发表歌剧《柏斯佳丽》。

1870年和阿勒维的女儿基奴维耶娃结婚。

1871年写作《札米列》。

歌剧内容简介:约塞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

她爱上了军曹唐?霍塞运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合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后来甚至与上司阻尼加少校拔刀相见~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

但此时卡门却早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

于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里奥之间的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歌剧卡门鉴赏

歌剧卡门鉴赏

歌剧卡门鉴赏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该歌剧是以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为蓝本的。

下面我们将从角色、剧情、音乐等方面对该歌剧进行鉴赏。

一、角色卡门:歌剧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出身贫寒的吉普赛女郎,性格独立、自由、放荡、热情。

唐·何塞:该歌剧的男主角,一个善良而又不幸的人物,原是一个军官,后来因为放走了卡门而失去了一切。

科米利奥:唐·何塞的上司,一名严厉的指挥官。

米卡埃拉:唐·何塞的未婚妻。

她是一个温柔而善良的人。

二、剧情歌剧卡门以爱情、罪恶、国家和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为主题。

故事设定在18世纪西班牙塞维利亚,围绕卡门与唐·何塞之间的爱情展开。

唐·何塞曾经是一个诚实、忠诚的军官,但他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当他遇到吉普赛女郎卡门时,他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卡门引诱唐·何塞加入了一个盗贼团伙,而他的义务和责任却让他无法摆脱这种生活,最终导致他的落败和死亡。

三、音乐歌剧卡门的音乐作品非常著名。

以卡门的嗓音为主题音乐开头,该音乐将群众的气氛引向高潮。

接下来,剧中的唐·何塞演唱了花曲《寂静的时刻长》。

另外,卡门的嗓音也演绎了经典歌曲《Mérimée经历了吉普赛的戏法之后》。

四、其他歌剧卡门作为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不仅在音乐上非常著名,同时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非常吸引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优秀的歌剧作品。

总之,歌剧卡门是一部表现人性弱点和爱情的经典作品,无论从角色、剧情还是音乐方面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欣赏和研究的作品。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创作的歌剧,首演于1875年。

作品以描绘桑巴音乐和西班牙风情见长,并且融合了歌舞和情感故事。

本剧的故事背景是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讲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卡門和士兵唐·何塞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卡门是个自
由自在的吉普赛女郎,在半街头上为自己唱歌跳舞取得观众的掌声,而唐·何塞则是军营的一名士兵,在一次抓捕卡门的任
务中,两人擦出了火花并展开了一段热烈的、纠缠不清的恋爱。

本剧的音乐风格非常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描绘西班牙风情的部分。

比才在音乐中引用了许多西班牙的民歌、民间乐器甚至是旋律节奏等元素,让整个歌剧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此外,《卡门》的音乐中还融合了大量的情感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卡门的辞世之歌——《卡门之歌》。

这首曲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在这首歌曲中,卡门在面临死亡时回顾了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经历和感受,这样的情感表达极具感染力。

总的来说,乔治·比才的《卡门》是一部音乐和情感完美结合
的经典歌剧。

它不仅是西班牙音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成为了世界音乐的经典之一。

在音乐节目、音乐会和歌剧院中都会频繁上演,为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音乐之旅。

《卡门》赏析

《卡门》赏析

《卡门》赏析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卡门》作为各大剧院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色彩浓厚,主题鲜明,旋律有力而简明扼要。

其歌剧贴近现实主义,剧情丰富和有戏剧性,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欢。

其中的一些著名曲目如《斗牛士之歌》、《爱情是只自由的小鸟》、《在埃塞利亚城边墙边》等,不但让人印象深刻,更因其明快的节奏、强烈的情感和浓郁的民族气息而长盛不衰。

一、《斗牛士之歌》《斗牛士之歌》是这部歌剧的主题曲,也奠定了这部歌剧的基本格调。

由于斗牛本身是一种危险和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富有激情和魅力。

这与卡门自由自在、甘于冒险的人生及其流浪成性、独立不羁的性格交相辉映。

走私和对爱人的背叛虽然可能是基于其吉普赛人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和性情,但却为未来的悲剧和戏剧般的命运埋下了必然的种子和导火线。

在音乐上,《斗牛士之歌》是一首热烈欢腾、明朗华丽的管弦乐曲。

用大合唱的方式咏唱,雄壮而激昂。

斗牛士之歌在剧中多次出现。

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卡门》序曲中,奠定了一种自由、豪放、甘于冒险和挑战的格调。

序曲中的音乐也不完全是激昂奔放的,也夹杂着一些婉转、凄美、神秘的音乐,不能不让人隐隐联想到斗牛士为了战斗而牺牲生命的场景,同时也让人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一场悲剧,而为结尾卡门为自由失去生命埋下了伏笔。

此时,斗牛士之歌显得有点悲壮起来。

其后斗牛士之歌还在斗牛士回来感谢支持他的群众的时候出现,场景热烈欢腾。

在剧终时,斗牛士再次胜利,全场欢腾时,斗牛士之歌再次出现。

与城墙里的气氛热烈不同,城墙外却悲惨戚戚,卡门如同斗牛士一般,无视生死,死于情人的刀刃之下。

荷西杀死了爱人后悲痛欲绝,大呼逮捕我吧,让人心酸至极,音乐也最终以不和谐音收场。

二、《爱情是只快乐的小鸟》这部曲目现在大受欢迎。

不少现代歌手还加以换词改写,而成为热门的流行歌曲,经久不衰。

前段时间还被张惠妹改词翻唱,词有适应现代潮流之意,但音乐的魅力却依然光芒四射。

《爱情是只快乐的小鸟》的音乐婉转动听,里面的自由气息让人无比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卡门赏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歌剧《卡门》赏析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

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

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一)内容介绍
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
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
《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

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

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

比才的和声也很富想象力,音域也很宽广,很能表现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绪。

这部作品的音响结构也很完整,它的丰富感来自于配器法与伴奏中精致的对位材料。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

然后突然把A大调转到F大调,突出了第二场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在短小的序曲的最后27小节中,作者引进了卡门,用她的一个具有增二度音程特点的主题来加强观众对她的印象。

随着增二度音程越来越清楚地成为减七和弦的一部分,这个减七和弦往往使人联想到剧中邪恶的事物。

最后序曲在一个加倍的ff减七和弦结束。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

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
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

在这一幕中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

然后主人公卡门的着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出现,这是一段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多情的卡门、性感的卡门。

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着名的咏叹调《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我们看到了比才作为一位音乐戏剧作曲家确实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对动作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他都能运用恰如其分的音乐加以表达。

(三)音乐特色
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卡门》的主题是由爱情到毁灭,剧情发展迅速而深入,歌词简洁而紧凑。

比才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成功地刻画了卡门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傲慢、放荡、狡黠等多面的性格;塑造出卡门、何塞、斗牛士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和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

第三幕中的《纸牌三重唱》,是全剧中最精彩的场面,也是最精彩的歌曲。

重唱的音乐和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给
人以不祥之兆。

比才在《卡门》中,还采取了分曲编排的结构方式,灵活运用主导动机,在调性上做到连贯统一,使音乐推动了剧情的深化和发展。

2.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着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

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

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

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

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

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

总之,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

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

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
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