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华南虎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

七年级下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新课标)背景介绍《华南虎》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华南虎这一瀕危动物的现状和保护情况,旨在唤起学生对瀕危动物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瀕危动物的相关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意识。

教学目标•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情况;•引导学生在情感思考中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语言表达、信息获取能力;•学生掌握用英文介绍瀕危动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情况;•英文介绍华南虎的能力。

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情感教育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第一步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华南虎的特征,让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到它们的美好和可爱。

第二步探究瀕危动物的报告(15分钟)•学生分组,在教师的帮助下,查找有关瀕危动物报告的相关资料,掌握瀕危动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瀕危动物、瀕危动物的保护、保护瀕危动物有哪些方法等内容。

•班级展示学生查询所得的有关瀕危动物的报告,并就学习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受展开讨论。

第三步瀕危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20分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模拟一次瀕危动物保护协会的会议,分析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并根据情境,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探讨诸如区域保护、生态修复、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分享小组名人演说,分享小组议论文等方式,将学生和教师参与到保护计划的思考和制定中。

第四步英语学习环节(20分钟)•学生阅读华南虎的英文介绍。

•学生请教老师,学会如何把汉语中的词汇翻译成英语,并且在班级中分角色进行英文介绍华南虎的演讲。

第五步形成评估(10分钟)•学生在形成性评估中填写反思表,反思本课对自己的提高与收获;•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精华,提高课程的效果,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1.请探究一个瀕危动物,并制作一个小报告;2.学习整理文集与名人事迹等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

28华南虎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

28华南虎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

28.华南虎牛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与德育:1.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2.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虎激发兴趣1.视频观虎:观看视频短片,谈老虎的印象。

2.文化谈虎→虎虎生威、狐假虎威、龙盘虎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谈虎的印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虎应该是怎样的?)→充满活力的、勇猛、凶悍二、读虎感受具体形象1.学生自由朗读,比较老虎形象。

2.结合课文里的具体语句,用“我从,看出这是一只的老虎”来表述。

→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①高傲不屈。

关键词句:安详..地卧、一概不理→品读明确:表现老虎对观众的不屑鄙夷,表现它高傲的灵魂和作为百兽之王的骨气、尊严。

②向往自由。

关键词句:梦见苍苍莽莽的山林。

③勇于抗争。

关键词句:和着热血咬掉一道一道血淋淋的沟壑3.小结归纳:刚才我们读出一只怎样的老虎?→生: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师板书)(具体品味诗句,朗读指导)三、思虎悟虎(探究主旨)1.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出示诗人资料)2.揭示主旨:诗人以华南虎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对困境中不屈人格和对精神自由的极度渴望。

3.再读诗歌,感受诗人对自由不屈的精神的崇敬和赞扬。

4.联系生活,畅谈具有“华南虎”被囚禁但又有“不羁的灵魂”的人。

四、总结1.畅谈学后感受。

2.齐读短诗,师生共勉。

五、布置作业完成校本练习。

28华南虎教案教案2

28华南虎教案教案2

28华南虎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经过鉴识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

2、朗读品尝诗歌,认识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赏识诗歌的形象。

3、培育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 1 、熟读课文,解决字词。

2、采集有关华南虎,虎的资料、图片。

3、采集有关虎的成语和咏虎的诗歌。

师: 1 、选择合适本诗的背景音乐。

2 、投电影。

教课流程一、导入新课,比赛激趣老虎,向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 ,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述抒怀的素材。

此刻就请同学们把自己采集到的有关猛虎图,咏虎诗及对于虎的成语,展现一下(同学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展现的多,教师总结比赛结果。

)虎,以它的威猛,尊贵的气质震惊人们的心灵,可是,笼中之虎会是如何的呢?今日,我们一同走进诗人牛汉的《华南虎》,感觉它的心里世界。

二、朗诵课文,创造氛围1、范读,配放背景音乐(背景投影显示)(学生听读,赏识,品尝语气、节奏,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诵。

(可采纳多种形式读,进行朗诵比赛,要修业生要投入感情,这样,学生在读中意会,读中感觉,进一步掌握诗的内容。

)三、问题研究,整体感知(投影显示)1 、华南虎在诗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2、如何理解本诗最后一段的意思,谈谈在华南虎的形象中包含着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朗诵课文,理清构造,而后小组合作研究,代表沟通,教师合适进行背景介绍。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育学生整体感悟主题的能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引学生从不一样角度去回答以下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创见、独见。

明确华南虎的象征意味,它所代表的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诗人借虎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考虑: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当超越磨难,拒绝庸俗,抵挡堕落,奋然前行,进而认识这首诗表达的深层含义。

四、赏析品尝,怀疑问难(投影显示)1、如何理解加线词语的含义①是辱没的心灵在抽搐吗?②仍是想用尾巴抽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看法?③我惭愧地走开了动物园。

优质课华南虎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优质课华南虎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优质课华南虎语文教案优秀教案课题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坚持阅读的个性体验,要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诗歌创作的象征手法,及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2.过程和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诗歌的象征意义去思考一代知识分子在特殊时期的生存状态,并且鼓舞自己在人生的困境中永不低头。

教学重点联系创作背景理解对诗歌进行解读。

教学难点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华南虎,牛汉),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一个规律: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可能有差异,其实一切文艺欣赏皆如此,自古以来我们就提倡这种阅读观念。

对于这首诗歌,老师就鼓励你们说出自己的见解。

首先请同学们出声自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教师下去巡查指导)二、初步感知诗歌学习诗歌,读好诗歌首先要理解,理解了才能读进自己的感情,所以首先来谈一谈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

1.先从内容上谈整体印象。

2.再细致地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对于“华南虎”形象的理解。

3.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自己所结合的诗句进行朗读。

4.教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做出总结。

5.抛出讨论的问题:这只老虎被囚禁,他想要冲出这个牢笼的束缚,并且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的生活应该是很不开心的。

但是诗歌中有这样的两处句子“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还有“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安详”、“悠悠”两个词语好像写出老虎很享受的样子。

你们怎么理解呢?……(同学发言)总结:不管老虎当时在想什么,他的安详和悠然绝不是向人类的一种屈服,决不是和人类的合作,他没有沦落成一个为他的敌人表演的小丑,他活他自己。

老虎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他固守着的是灵魂的高贵,精神的自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8课《华南虎》教案

28、《华南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本剧中的老虎禁不住人类的诱惑,失去了虎威。

但是,并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这样。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

虎,以它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

二、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诗文赏析:1、先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节奏和感情,并为生字词注音。

栅栏(zhàlan)斑斓(bān lán)呵斥(hēchì) 抽搐(chù) 趾( zhǐ)爪铰(jiǎo)掉沟壑(hâ) 不羁(jī)2、自由朗读这首诗,(2分钟)思考:问题一: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请用诗文中的原话概括。

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3、齐读第三节,教师点拨节奏和重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二: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向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课程背景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之一,分布在我国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但是,由于野外生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南虎生存面临很大的困境。

为了保护华南虎,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华南虎的基本信息,如外貌、习性等;2.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状况,知道它们生存的重要性;3.能够表达自己对华南虎的保护意见和行动。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以及保护的重要性;2.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对华南虎的关爱之情;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问题;2.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华南虎的外貌和生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华南虎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3.个案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华南虎的情境,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案;4.情景模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现实情境进行模拟表演,模拟如何保护华南虎。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华南虎的基本信息,如外貌、习性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展示华南虎的图片、视频等。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华南虎有什么了解吗?”2. 学习环节(1)华南虎的生存现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视频展示,向学生展示华南虎的现状。

询问学生华南虎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华南虎的保护状况和生存困境,引导学生关注华南虎的保护问题。

(2)保护华南虎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了解保护华南虎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保护华南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如加强野外动物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野生动物的培育等等。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华南虎的意义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3. 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表现,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保护华南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8华南虎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旖旎、劝诱、抽搐、不羁、石破天惊”等词语。

2.了解华南虎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2.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意境,理解诗作蕴含的感情及其社会意义。

德育目标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把握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诵读是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

牛汉的《华南虎》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和丰富的内涵。

以诵读带动全诗的学习,深入理解“华南虎”的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2.鉴赏法。

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诗句,了解诗中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含义,进而把握形象和主题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探究拓展法。

引导和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老虎》诗比较阅读,深透理解诗作情感,以开阔视野,扩大阅读X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X朗读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充分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深层研讨,把握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以威猛、高贵气质被称为“兽中之王”的老虎的形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牛汉的《华南虎》,去感受那灵魂的震撼。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1.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某某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二十八 华南虎教学设计

二十八 华南虎教学设计

二十八华南虎教学设计1. 引言华南虎是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华南虎种群之一。

如何增强学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个华南虎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和生境条件;•能够理解保护华南虎及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能够掌握当发现生态环境破坏或发现野生动物受伤或被捕时的相关应对措施;•能够设计并实施对现有环境中华南虎种群的调查和保护计划。

3. 教学内容3.1. 背景知识3.1.1. 生态环境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起源和意义,理解当地华南虎的生存环境和生境条件。

3.1.2. 野生动物保护学习重要野生动物的保护法规和其它有关条例法规。

3.2. 活动3.2.1. 执行保护任务在学习了华南虎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法规后,组织学生实施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当地的华南虎种群设计具体的保护计划。

执行保护任务期间,要重点关注重要的动物和植物资源。

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考虑到和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生存威胁性等。

3.2.2. 研究生态系统组织学生对现有的华南虎种群进行考查和科学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到运作中的核心概念,如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

3.3. 后续内容3.3.1. 实施计划根据对华南虎种群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执行保护计划,为华南虎的存活繁殖和生存环境提供帮助。

其需要去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和自然考虑并从其反馈。

3.3.2. 跟踪进展跟踪当前和计划实施后的数据,以网络和其他媒体为渠道,为更多地人传递有关华南虎乃至自然保护的信息。

4. 教学反思华南虎教学设计应该以让学生理解和增强对现有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重视度作为目标。

通过对华南虎种群的生态、生存环境环境和保护计划的学习,我们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自然科学的学习体验。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相关行为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真实生活学习和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华南虎
牛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问中的生字词;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3、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4、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情感与德育:5、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感受华南虎执着
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激发自己珍视生
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
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
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3、4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虎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绘、书写的素材。

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板书课题、作者)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铰劝诱抽搐沟壑不羁叽叽喳喳石破天惊……
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让学生笔记。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要求学生笔记部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73年6月,那时正处在十年动乱中。

诗人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被囚禁着的华南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触动了他的诗情。

回到干校的当天,他就写下了这首情绪愤激的诗。

三、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
1、配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

2、思考:
从题目知道本诗写的是华南虎,在我们心目中虎是什么
样的,有一成语叫“谈虎色变”,在本文中的华南
虎是一只怎样的虎呢?
(引导学生思考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二)亮点重点
1、本文是一首诗歌,所以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感情充沛,而这就需要通过朗读来流露,下面我们就来朗读本文。

(1)学生自读
(2)抽学生阅读
(3)按“我读体会到了的感情”说话。

2、诗歌的另一特点就是通过意象体会意境,大量运
用象征的手法。

华南虎有什么象征意义?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囚具,它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观众”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冷漠市侩,有时还会是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

“我”是一个有良知有思想的人。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人通过华南虎,赞美一种不屈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周围看客的可怜、可笑的麻木不仁,也间接解剖了自己困厄中的思想境界。

在那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为争取生存和公民的自由权利而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与华南虎相似。

在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写照。

3、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课后练习题二
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P292
四、拓展延伸
1、图解诗歌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个本文的板书设计。

2、对比阅读
练习题三。

五、课文小结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

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板书设计
铁栅栏
水追求华反抗铁
泥南
墙虎笼
不羁的灵魂
教学后记(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