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弧菌病
对虾弧菌病红体病防治方法

详细描述
养殖管理对于弧菌病红体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良好的养殖管理包括定期监测水质、合理 投喂饲料、及时处理残饵和污水等,有助于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5
成功案例分享
科学养殖对虾弧菌病红体病的成功经验
定期检测
对虾弧菌病红体病的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定 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科学饲料管理
选择高品质的饲料,避免饲料污染和变质, 减少对虾应激反应。
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病虾粪便、尸体以及被污染的水 体、食物等途径传播。
危害程度
• 危害程度:对虾弧菌病红体病严重时会导致对虾大量死亡,给 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2
预防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
01
02
03
定期检测水质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水质 ,包括pH值、氨氮、亚硝 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稳 定,防止污染。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减 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降低弧菌繁殖的风险。
建立生物过滤系统
利用生物过滤系统,如藻 类、贝类等,吸收水体中 的营养物质,保持水质清 洁。
强化虾苗选择
选择健康虾苗
购买健康、无病的虾苗, 避免携带病原体的虾苗进 入养殖系统。
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对虾苗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个 体,防止疾病传播。
合理养殖密度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病害传播的风险。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病虾 等,防止病害蔓延。
使用新型防治方法对虾弧菌病红体病的成功经验
使用新型抗菌药物
针对对虾弧菌病红体病,研发的 新型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病
原菌的生长繁殖。
采用免疫增强剂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088·《当代水产》 2019·5(上接87页)产品即可慢慢恢复正常。
管理方面最常见的是过多使用了酸性药物(如有机酸、盐酸等,直接酸碱中和)、活菌(如乳酸菌、好氧型芽孢菌、酵母菌或蛭弧菌等,能持续产酸或抑杀藻类)、净水剂(吸附污染物沉底耗氧,导致水体化学耗氧量增大,从而逐渐偏酸)、消毒剂、杀藻剂等。
遇到这类情况,要么先换水,要么用碱性解毒剂配合强分解型芽孢菌处理掉药残。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pH值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用石灰(生石灰或石灰浆1次2~5斤/亩,5~7d可用1次;熟石灰1次5~10斤/亩,5d左右可用1次;风化石灰1次10~20斤,3~5d可用1次)。
但要注意的是,一旦使用得太频繁,黄鳃、黑鳃、烂鳃等鳃部病变的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若pH值不算太低(尚未低于7.2),而对虾吃料和蜕壳都还算正常的话,这就不用太过担心了,不要胡乱用药调整,只需注意改底补菌即可维持对虾正常生长,同样的,只要底质菌藻正常,pH值也会慢慢趋于正常。
3 pH值日波动异常水产养殖里要求养殖用水比较“活”,而这个“活”水对应的水化指标之一就是要求pH值的日波动(即1d之内pH 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大致在0.3~0.8之间。
不能小于0.3,也不能超过0.8。
小于0.3,说明藻类老化,光合作用水平偏低,则往往是即将倒藻的前兆,对虾在这种水质里生活,很容易缺氧浮头。
而若是pH值日波动超过0.8,说明藻类单一,白天剧烈产氧,夜晚剧烈耗氧,藻相没有变化的可能,水体不能稳定。
对虾在这种水质里生活很容易产生频繁的应激,所以我们又把这种水质称为应激水质。
pH值波动异常的原因常见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总硬度不足,另一个就是总碱度不足。
总硬度不足(<30DH)需要大量的补充矿物质,这对于对虾养殖而言也是必须经常使用的药物。
二是总碱度不足(<60ppm)这可通过用石粉类配合EM菌或乳酸菌以及补碳药物(如有机肥、腐殖酸等)来促进水体菌藻繁殖。
还不知道小龙虾病了?病症诊断办法还不收藏了

还不知道小龙虾病了?病症诊断办法还不收藏了好多人养小龙虾,有时等到虾都死了才发现虾子得病了。
那今天就来说说小龙虾病症诊断办法。
把病魔扼杀在摇篮里。
1、寄生虫病观察到小龙虾头胸甲、尾部出现绿毛、黄毛以及黑色泥垢,取样镜检发现独缩虫等原生动物或真菌,则可判定为寄生虫病。
2、黑鳃病打开小龙虾头胸甲,如果观察到鳃丝发黑、发黄,则可判断为黑鳃。
3、烂壳病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4、纤毛虫病小龙虾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5、螯虾瘟疫病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在附肢和腿炳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
病虾呆滞,活动减弱或活动不正常,严重时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6、烂尾病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7、出血病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8、水霉病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洞穴。
9、肠炎尾节抽出肠道,如果观察到肠道无食,有空泡,充血(蓝血细胞),则可判断为肠炎。
10、弧菌病观察到小龙虾断须、断爪,末端发黑、发黄,尾扇边缘组织积水,肝脏发白,黑鳃,活力低,且只有大虾死亡,则可判断为弧菌病。
11、白斑综合征剥离小龙虾头胸甲,观察到头胸甲有花斑、且虾体出现大面积死亡,则可判断为白斑综合征。
12、蜕壳不遂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13、水肿病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
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14、冻伤病早冬或者越冬期间,小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
病虾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潜水草丛里。
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疗?.doc

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疗?概述:什么是弧菌?弧菌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
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所以越脏的水体越容易形成弧菌优势超标,所以治理弧菌老是超标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什么是弧菌?弧菌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
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所以越脏的水体越容易形成弧菌优势超标,所以治理弧菌老是超标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布于河口海区以及海洋生物体中。
想要求外水域一个弧菌都没有就太理想化了,故无需谈弧菌色变,了解弧菌就能够对付弧菌了。
弧菌对营养的要求并不高,在水体碳高(比如甲壳类的残骸、糖多),尽管氮等等营养素比较少,弧菌比其他一些菌也有繁殖优势。
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就有人提出:通过施猪粪便等等氮肥来培养氮依赖菌,以此来达到抑制弧菌的目的,这也可能是以菌抑菌的最早说法。
效果怎么样另当别论,但是这个以改变池塘的理化条件为基础而不是拼命泼洒菌的以菌抑菌的说法,比后来的拼命泼洒菌来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依据可能相对合理多了。
弧菌耐低温和碱,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在水中存活长,河水、井水、海水中可以存活1-3周。
当一个池塘弧菌老超标就需要注意:1、是否在养殖过程中喜欢拼命放过糖蜜或者含糖蜜的液体菌?别老想着:以菌抑菌,大量泼洒液体的微生物其实也是在为池塘水体加糖蜜,加快弧菌的生长繁殖!2、是否有大量死藻沉淀?3、外水源是否有许多溶解在水中的脏东西?有时候外水源看上去好像非常透明干净,其实过不了多久搞不好会成为豆腐花。
见下图。
想想:这么富营养化的水不长弧菌谁长弧菌?4、是否曾经是有许多浮游动物后由于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浮游动物死亡了?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是在世界各地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等中的主要流行病,也是水产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虾塘弧菌最佳处理方法

虾塘弧菌最佳处理方法
虾塘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会对虾类养殖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
1. 水质管理
虾塘弧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温、盐度和pH值。
因此,保持虾塘水质的稳定性是预防虾塘弧菌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虾塘弧菌的发生。
2. 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有效的虾塘弧菌处理方法。
生物制剂可以增加虾塘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抑制虾塘弧菌的生长。
生物制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虾塘弧菌的发生。
3. 使用化学药剂
化学药剂是一种常见的虾塘弧菌处理方法。
化学药剂可以杀死虾塘中的病原体,从而减少虾塘弧菌的发生。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需要注
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虾类产生不良影响。
4. 清理虾塘底泥
虾塘底泥是虾塘弧菌的重要栖息地。
因此,定期清理虾塘底泥可以有
效地减少虾塘弧菌的发生。
清理虾塘底泥时,需要注意不要破坏虾塘
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虾塘弧菌的最佳处理方法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水质管理、使用生物制剂、使用化学药剂和清理虾塘底泥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虾类产生不良
影响。
在处理虾塘弧菌时,需要注意保持虾塘生态平衡,以免对虾类
产生不良影响。
重大发现!弧菌可以诱发虾爆发疾病,但非所有的弧菌,都具有致病性!

重大发现!弧菌可以诱发虾爆发疾病,但非所有的弧菌,都具有致病性!一、AHPND简介自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也被称为“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在很多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流行,并已经给养虾业造成巨大损失。
2013年,在西半球,特别是在墨西哥,以及2017年在美国确认发现AHPND的存在,这种新出现的疾病已经造成全世界虾类水产养殖损失150亿美元,尤其是由于该病迅速传播,AHPND现在对全球虾类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
AHPND的病原体包含不同菌株,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哈氏弧菌,欧文斯氏弧菌...,含有双元毒素PirAB ,并且PirA和PirB毒素已被确认为该疾病的致病因子。
在PirAB基因大质粒(69-70 kb)中,位于3.5 kb的转座基因片段中,转座基因可能参与插入和删除事件,导致pirAB区域突变,可能影响AHPND弧菌株的致病性。
AHPND通常在投放苗后20到30天出现,在严重情况下可导致高达100%的死亡率。
然而,一些研究报告表明,大小(6-15克)之间的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的虾苗也会受到影响。
在急性期,被感染的肝胰腺(HP)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这导致上皮细胞向小管腔内脱落。
在该病末期,肝胰腺出现广泛的肾小管间血细胞凝集,导致肝胰腺功能障碍和和严重的继发弧菌感染。
在最近的研究中,描述了AHPND的新阶段,即慢性阶段,其特征是HP小管中存在肉芽肿反应,并伴有细菌,类似于败血症性肝胰腺坏死(SHPN)。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两个新颖的突变体(R13和R14),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批准的PCR方法中检测出一种或两种毒素基因均呈阳性,即(R13仅检测出pir A,R13检测出pir A和pir B),但在实验中并未导致爆发AHPND。
这项发现,对于以后AHPND疾病的确定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材料和方法2.1.导致爆发AHPND的弧菌和突变体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亚利桑那大学水产养殖病理实验室的四株副溶血性弧菌,包括是从越南被AHPND感染的虾中分离的引起AHPND 的菌株(A3),用作VP AHPND参考菌株。
对虾弧菌病预防治疗大全,教你搞定弧菌病

对虾弧菌病预防治疗大全,教你搞定弧菌病每年到了五六月份,温度的逐渐升高,我们养殖的对虾也进入到了快速生长的时候,投喂量也逐渐加大。
经常会有对虾养殖户会发现自己养殖的对虾有干胰脏发红,白便,偷死的现象,有些甚至会因此拍塘。
死虾的现象也是无法控制,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都是池塘中弧菌惹的祸。
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弧菌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厌氧菌。
虾的主要致菌为: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霍乱弧菌等。
注册会计师的条件竟让人又爱又恨广告二、弧菌喜欢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弧菌适应温度10-35度,最适25度左右。
弧菌喜欢附着在有机质上生长,比如残饵、粪便、死藻以及死亡掉的养殖品种,而且在气温越低温度越高的情况下繁殖的越快。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投喂的饲料只有一小部分被养殖品种摄食,其中大部分都会残留在池塘底部,加之现在的饲料蛋白含量都很高,在池塘厌氧的条件下底部被一些氨化细菌,硫化细菌分解以后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成分,同时会造成地热温度相对较高,弧菌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成分,繁殖很快。
展开剩余79%三、弧菌引发对虾发病的致病过程第一步:1、病从口入池塘残饵、死藻、底泥中含有大量的弧菌、对虾啃食这些腐殖质感染弧菌。
2、弧菌黏附在虾表面;啃食和黏附是弧菌感染的第一步,它对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并有效发挥毒素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弧菌黏附素的受体尚不十分清楚。
但是当虾体表因为寄生虫寄生导致虾体表受伤或者水质不好导致虾体表粘滑保护膜消失时,弧菌感染的几率就提高了。
四、感染弧菌病的症状1、弧菌通过主动粘附在消化道或创伤口,破坏表皮,进入体内,导致炎症和组织的溃烂、坏死或萎缩等。
2、早期表现为对虾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肝胰脏发红、肠胃发红、尾部水肿等症状,3、后期多表现为肠炎、空胃、肝胰脏发白萎缩、红体、偷死等症状,弧菌还会引起小龙虾尾部出现水泡,肠炎,烂尾的等症状,这些病症有些早期的还能够通过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弧菌最佳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杀弧菌特效药

弧菌最佳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杀弧菌特效药弧菌最佳处理方法——水产养殖杀弧菌特效药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弧菌病,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各种杀弧菌特效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杀弧菌特效药,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户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水产养殖杀弧菌特效药的选择,我们应该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市场上常见的特效药有三氯杀菌灵、除弧菌宁和环华多杀灵等。
这些特效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三氯杀菌灵是一种低毒、广谱的水产养殖杀菌剂。
其主要成分是三氯异凯杂环己二酮,可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多种病原弧菌。
使用三氯杀菌灵处理弧菌病时,应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建议进行浓度和时间的控制。
在投放药物前,首先需要将水质调节至理想的PH值和温度,以提高药效。
投放剂量应根据水体容积和感染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
除弧菌宁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特效杀菌剂。
其有效成分是对偶氯硝基苯酚,具有极强的诱导菌体产生抗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抗菌能力。
除弧菌宁的使用方法与三氯杀菌灵类似,但在调节水质和药物剂量上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环华多杀灵是一种具有快速杀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
其有效成分是强烈的菌细胞膜破坏剂,可迅速杀灭多种病原菌。
环华多杀灵的使用方法也类似于前两种特效药,但需要注意它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大,所以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养殖场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特效药,还有一些常见的养殖水产杀菌剂,如复方多菌清、碘化钠和草鱼清等。
这些药物在杀菌效果上相对较差,但在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上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水产养殖杀菌特效药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不可任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投放量。
过多的药物使用会造成水质污染,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其次,要定期检测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投放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龙虾弧菌病防控技术
弧菌病是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在世界各地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等动物中普遍流行,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弧菌不单单可以引起海水养殖水生动物的疾病,也可以感染淡水养殖的水生动物,致使其发病。
据报道,弧菌属中的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在弧菌种群中占优势,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海、淡水中。
导致弧菌病在全世界水产养殖范围发生。
且具有流行性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大等特点。
感染弧菌的小龙虾活力减弱、爬边、反应迟钝,触须容易断折,头胸甲外壳处有积水,黑膜发灰同时伴随有部分肠炎。
感染初期,小龙虾会出现断须,红爪,烂尾,甲壳溃疡;随着感染的加重,会出现空肠空胃、肝胰脏发白的现状;感染后期,小龙虾会出现肝胰脏坏死,头胸甲积水,引起大量死亡。
弧菌真正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
弧菌病本身的爆发多数由于养殖池塘底质变坏、水体菌相失衡,导致有害病菌的大量滋生;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突然变化,导致小龙虾应激反应;以及营养不良,小龙虾体质下降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小龙虾弧菌病的爆发,会给养殖户带来很严重的损失,我们养殖过程中主要是从源头上进行预防.
1.改底解毒
小龙虾属于底栖动物,养殖池底又是最容易积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的位置,只有加强养殖池塘底部管理,给小龙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其成功养殖奠定基础。
2.消毒杀菌
随着养殖的进行,有机物质的增多,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为了防止弧菌等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是预防疾病爆发行之有效的措施。
1)每日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杀灭部分弧菌,防止疾病爆发。
2)蛭弧菌对弧菌具有很强的裂解能力,利用弧菌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
每7天使用2次蛭弧菌产品外泼水体,可以有限减少水体中弧菌的数量,同时可以拌饲投喂,减少弧菌病的发病频率。
3.调水
养殖水体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有害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共同生活在其中,具有相互抑制的关系,有益菌的数目多了,有害菌自然就无法繁殖。
4.增强体质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水产动物亦是如此,但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
养殖过程中,要拌饲投喂复合丁酸梭菌和多维应激宁,可以改善虾体的肠道菌群,提高虾体的免疫力,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