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戒律

合集下载

曾国藩自律12条

曾国藩自律12条

曾国藩自律12条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

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

”在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

1、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

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2、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3、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4、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

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5、阅读史书。

曾国藩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父亲要求他从头至尾认认真真的读一遍,才算不辜负其苦心,曾国藩至此之后,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要苦读十多年才算完成。

在中国最有价值的书就是史书了,历史是真实的,政治潜规则都在里面。

6、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

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曾国藩认为自古以来最容易惹祸上身的就只有两条:一是长傲,二是多言。

不要乱说别人坏话就好,开开玩笑无伤大雅,幽默细胞可以培养。

7、保养真气。

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8、爱护身体。

时刻以父亲的“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训导作为健体却病的准则。

9、求学不倦。

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可以求取其中的深意。

10、技不荒疏。

每月不可荒废旧技能,每月写作几篇文章,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

11、饭后写字。

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所有文字方面的交际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写字的机会。

凡事不可留待第二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越难清理。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

“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是曾国藩给自己及后人定下的修身十二法,这十二条中,又有八法可供现代人借鉴。

常常谨记并严格执行,必事有所成。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清明在躬,如日之升”,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

“主敬”要求做到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工作时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唯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旺盛的精力,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一样,干净利索有力量。

二、静坐:静坐四刻,如鼎之镇静坐四刻,即每日不限时间,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这和现代的冥想养生如出一辙,静坐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常思己过。

“醒后勿恋”指的是醒来后就不要有留恋安逸的念头,对爱赖床、拖沓的人来说,记住这点想必是最好的一针强心剂。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恋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

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四、读书不二:读书专一,十页为率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

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书或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

五、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曾国藩认为,说话谨慎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做事,谨慎说话,否则不经意间便失言得罪他人了。

六、保身:节制操劳,节制食欲曾国藩在文中说:“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黄帝内经》说道:“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

”现代人追求养生,却往往忽略了病从口入,饭食八分饱,茶饮两分量,切勿暴饮暴食。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1.严守纪律,不偏不倚地执行任务。

2. 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 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人员。

4. 坚持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冲突。

6. 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事情。

7. 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标准,不随便妥协。

8. 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面对困难要有勇气。

9. 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良好,不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

10. 坚持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11. 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理解和包容他人。

12. 坚持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影响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信仰。

- 1 -。

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曾国藩⼗⼆条慎独修⾝法
对于古代的读书⼈,“慎独”这⼀理论是⽆⼈不知的,但只知道理论,不加实践,⽆补于实际。

曾国藩的⾼明,不在于他创造了⼀套什么新说,⽽是对这⼀古⽼真理做了⼀辈⼦的实践,既使⾃⼰⼤受其益,⼜使家庭⼤受其益,更是社会⼤受其益。

⼀、主静:⽆事时整齐严肃,⼼如⽌⽔;应事时专⼀不杂,⼼⽆旁物。

⼆、静坐:每⽇须静坐,体验静极⽣阳来复之仁⼼,正位凝命,如⿍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须读⼗页。

五、读史:每⽇⾄少读史⼆⼗三史⼗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出⾔谨慎,时时以“祸从⼝出”为念。

七、养⽓:⽓藏丹⽥,修⾝养性。

⼋、保⾝:节劳节欲节⾷,随时将⾃⼰当作病⼈来养。

九、⽇知其所亡:每⽇记下茶余偶谈⼀篇,分为德⾏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忘所能:每⽉做诗⽂数⾸,不可⼀味耽搁,否则最易溺⼼丧志。

⼗⼀、作字:早饭后习字半⼩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

⼗⼆、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以上⼗⼆条有些适合我们照搬沿袭,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分享正能量。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

曾国藩修身12句箴言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陽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婬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曾国藩的十二条规矩!第一条,主敬。

啥叫主敬呢?就是要恭敬严肃,就好比你面对你最崇拜的偶像,那不得恭恭敬敬的嘛!你想想,要是对啥事都吊儿郎当的,能成啥大事呀!(就像你对待重要考试还嘻嘻哈哈,能考出好成绩吗?)第二条,静坐。

这可不是让你傻坐着发呆哦!是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人生。

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懂得给自己留时间静静思考呀!(你总不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吧!)第三条,早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道理咱都懂吧!每天早早起来,感觉一天的时间都变长了呢!(你要是天天睡到日晒三竿,那好多机会不都错过了嘛!)第四条,读书不二。

读书就得一心一意,别这本翻翻那本瞅瞅的。

就像你追对象,总不能三心二意吧!(要是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能有真感情吗?)第五条,读史。

了解历史多重要啊,能让咱少走好多弯路呢!看看古人的经验教训,咱也能取取经呀!(你不读史,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走路嘛!)第六条,谨言。

说话可得过过脑子,别啥话都往外蹦。

祸从口出这道理咱都知道吧!(你要是乱说话得罪了人,那不就麻烦啦!)第七条,养气。

要有自己的气场和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你不一般。

(你总不想让人觉得你唯唯诺诺的吧!)第八条,保身。

要照顾好自己呀,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你要是把自己身体搞垮了,还怎么去拼搏呀!)第九条,日知所亡。

每天都得学点新东西,别原地踏步。

(你不进步,不就被别人甩在后面啦!)第十条,月无忘所能。

学会的东西可别丢了,得时常复习巩固。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长时间不骑不就生疏了嘛!)第十一条,作字。

写好字也很重要呀,字如其人嘛!(你字写得乱七八糟的,别人对你印象能好嘛!)第十二条,夜不出门。

晚上就乖乖待在家里,别出去瞎晃悠。

(大晚上出去多不安全呀,你说是不是!)在我看来呀,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真的是太有道理啦!要是咱都能照着做,那咱的人生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咱得好好学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厉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咱走向成功的秘诀呀!。

大清曾总督读书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大清曾总督读书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曾国藩读书的十二条铁规戒律!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

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

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

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馨远老师:曾国藩修身十二条戒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信矣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他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
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所谓的“开卷有益”则是在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以后的事。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译】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遍,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注】读中国历史可以使人明白善恶事理,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世,光宗耀祖,这是父母所希望的,为己为人,都是必要的。

否则,必定成为不忠不孝之徒。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译】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注】为人处世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说话,而谨言的基础在于“三思”和“反省”。

这也是能够做到“不生气”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译】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注】处处心存他人,才能为人光明坦荡;时时行险侥幸,必然处世奸诈虚伪。

生活中常心存机谋算计,不论如何打坐修炼,必定不能“体念来复之仁心”。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译】保持身体健康。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体。

【注】“节劳,节欲,节饮食”可以说就是养生的咒语真言,其中“节欲”包括节制性欲和物欲。

但人们都不能掌握节制的“度”。

其实很简单:只要时时刻刻想象自己正处于疗养时期不就可以了吗?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译】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注】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2.11)。

”每次温习旧的知识时,都能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了基本原则,并且能够灵活分析和应用了。

而刻意地从别人或圣人的书中去寻求深刻含义,就是书呆子,会使自己永远没有正确主张,做事的时候往往会屈从于他人。

每天都能记录心得体会,以免将灵感忘记,这样既可以检验自己是否有所长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译】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

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注】每月都能复习的主要指戒律。

做诗的目的是用来表达志向和情感,最能体现自己的修养和气度。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亡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19.5)。

”每月都能按照戒律的要求去做,就是“温习”,倘若懈怠,就很容易堕落。

凡是胸怀大志的人,必须牢记这一基本点。

否则,决不会有大的成就,事业也不会保持长久。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译】习练书法:早饭后必须练习书法一小时。

而且,所有文字方面的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书法的机会。

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许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会越难以清理。

【注】经常做到早晨练习书法,可以使一天的情绪不浮躁。

而且,将书信应酬也用来练习书法,可以称之为“权变”。

儒家通过练习“六艺”,就可以应酬社会的一切事务,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并且必须做到事不过夜,否则,以后就很难理出头绪。

如果通过学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坏习气,却不能及时改正,天长日久,就会积重难返。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译】夜晚不出家门: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荒废修养功夫,会使精气耗损、神情疲惫。

所以,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彻底戒除!
【注】夜间是天地、人体之气收敛闭藏的时候,此时应该注意保养而不能耗散,这才是养生存性的自然之道。

能够抑制自己并驾驭自己的情志,顺应自然之道,
才可称为圣人之徒。

自然之道是凡人不能察觉的,倘若能够严持圣人的戒律,日久必能洞悉天地!切记切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