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本校考研考研专业课最新真题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最新考研大纲,整理编写了初试专业课五套强化模拟试题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本套模拟试题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考研报考本校该科目专业课强化复习测试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一) (4)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二) (9)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三) (13)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四) (17)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五) (22)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强化模拟五套题(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名词解释

1.三曹

【答案】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的创作对当时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曹操诗、文俱佳,散文形式自由,作风清峻通脱。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与吴质书》,他的《燕歌行》用代言体,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曹植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

2.红学

【答案】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对《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的研究等,都可称为红学。总之,凡是有关《红褛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围。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从时间上看,又可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和当代红学。

3.立主脑

【答案】李渔的戏曲理论。所谓“立主脑”,就是突出作家创作的主题,一部戏剧要紧紧围绕“一人一事”展开。他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而“传奇”的“主脑”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他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来展开,并为之服务。

4.酸甜乐府

【答案】指元代散曲家贯云石、徐再思作品的合集。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二人作品内容多逸乐生活和男女之情,形式上讲求雕章琢句,力求含蓄秀丽,风格颇为相似,故后人将他们的作品合辑称为“酸甜乐府”。

5.林译小说

【答案】近代林纾以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小说著名,他自己不懂外文,却和懂得西文的人合作,用古文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人们称之为林译小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貌,既有古文简洁、隽永的风韵,又兼有西方文学的灵思美感,一新文坛耳目,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典范。林纾的翻译小说,适应改良运动的需要,不仅增长了人们对国外世情风习的了解,而且也扩大了当时文坛的眼界,改变了中国人轻视外国文学的陈腐观念,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新思潮,对“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尤其是译作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6.临川四梦

【答案】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它们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

二、简答题

7.试述《儒林外史》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答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

一类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表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作者以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如范进中举后变疯,写出了士子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范进科举的失败和成功完全是偶然的。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投入了八股举业,结果造成了精神空虚,知识贫乏,以至范进当了主考官竟然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不知是何许人。同时,着力描写范进命运转变中环绕在他们周围人物的色相,深刻地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及其造成的乌烟瘴气的社会风气。作者对这一类人物的描写,是为了抨击和彻底否定封建科举制度。

另一类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人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科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承袭了传统的思想道德,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的思想。《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以王冕为代表。如传记载王母要回老家,王冕载母于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吴氏将这一行孝之举改为一幅舒张王冕个性与叛逆精神的图画。这里可见到卓尔不群的屈子形象,更可见到魏晋士人宽衣大袖的潇洒风釆。这一类人物表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但这些人物表现了一种观念化的、缺乏真实生活基础的愿望,因此成了一种贤人政治的符号,性格显得单调而苍白。

8.简答唐代传奇兴起的原因。

【答案】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代传奇的兴起和发展,首先是由于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给传奇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它由单纯的谈神说鬼,向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商业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兴起,为了满足他们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产生了“市人小说”,为文人的传奇提供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方法。而唐代举子们的“温卷”,对传奇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由于名利关系,“温卷”的风气,到中晚唐尤为盛行,这和唐代传奇的发展情况也是一致的。此外,佛道教议、神怪传说的流行,对传奇创作也仍然有相当的影响。

唐代小说的发达,也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虽说“传奇者流,源出于志怪”,但终与志怪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文学体裁对它的影响。唐代传奇作家如王度、沈既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