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1

合集下载

通识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3篇)

通识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多功能厅参与人员:通识教研室全体教师主持人:张晓敏记录人:李娜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识教研室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教学研讨和问题解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活动议程(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2)教师代表分享教学经验(3)分组讨论教学问题(4)各组汇报讨论成果(5)总结发言2. 活动过程(1)主持人张晓敏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通识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2)随后,两位教师代表分别分享了他们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教学经验。

王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介绍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则分享了《科学素养》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3)分组讨论阶段,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如何平衡通识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通识教育质量?(4)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分别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例如,提高课程吸引力可以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引入案例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平衡通识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则需要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

(5)总结发言环节,张晓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她强调,通识教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教研室活动记录情况(3篇)

教研室活动记录情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教研室于2021年9月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2)活动地点:教研室会议室(3)活动主题:探讨新学期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4)活动内容:各学科教研组长带领本组教师针对新学期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研讨,共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活动成果:各学科组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1)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0日(2)活动地点:各学科教室(3)活动主题:观摩优秀课例,提高教学水平(4)活动内容:邀请各学科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5)活动成果: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观摩优秀课例,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专题讲座(1)活动时间:2021年11月5日(2)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3)活动主题: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策略(4)活动内容: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剖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

(5)活动成果: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4. 教研成果展示(1)活动时间:2021年12月20日(2)活动地点:学校展示厅(3)活动主题:展示教研成果,分享教学经验(4)活动内容:各学科组展示本学期以来的教研成果,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活动成果: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活动总结本次教研室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大学(3篇)

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大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

二、活动时间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三、活动内容1. 教学研讨活动(1)主题:新学期教学计划研讨时间:2023年9月5日地点:教研室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教师们针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主题:教学方法创新研讨时间:2023年10月15日地点:教研室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教师们分享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并探讨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主题: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时间:2023年11月20日地点:教研室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教师们就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观摩活动时间:2023年9月10日至2023年12月25日地点:各教室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教师培训活动(1)主题:教学技能培训时间:2023年9月25日地点:教师发展中心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邀请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2)主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时间:2023年11月5日地点:教师发展中心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邀请科研专家进行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包括科研选题、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

4. 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时间:2023年12月10日地点:学校报告厅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教师们展示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科研成果等。

四、活动效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大学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3篇)

大学教研室教学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XX大学XX学院XX教研室三、活动主题《XX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四、参与人员教研室全体教师、学院教学督导、部分学生代表五、活动内容1. 教学研讨本次教学活动以“XX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XX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 研讨主题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教师们就如何优化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

- 提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建议。

- 研讨主题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讨论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 提出了增加过程性评价,减少期末考试分数占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

- 研讨主题三: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 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提升教学水平。

- 建议设立教师发展基金,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

2. 案例分享- 由两位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包括如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等。

- 通过案例分享,其他教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3. 学生反馈- 邀请了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教学活动,就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学生们普遍反映,希望增加实践环节,希望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总结与展望- 教研室主任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提出的宝贵意见。

- 强调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研讨、案例分享和学生反馈,教研室全体教师对XX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高校教师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高校教师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学院会议室参与人员:教研室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讨新学期教学大纲修订与教学方法创新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研室决定在新学期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探讨教学方法创新。

二、活动内容1. 教学大纲修订讨论(1)教研室主任首先对上学期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肯定了全体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2)各位教师针对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修订意见。

主要内容包括:- 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适应社会需求;- 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3)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师意见,对教学大纲进行初步修订,形成新学期教学大纲草案。

2. 教学方法创新探讨(1)教研室主任介绍了国内外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案例,启发教师思考。

(2)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教学方法创新的经验和心得。

-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互动性;- 引入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举办学术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3)教研室主任对教学方法创新提出要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加强与同行交流,借鉴先进经验。

三、活动总结1. 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 教学方法创新讨论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四、后续工作1. 教研室将继续完善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研室将定期组织教学方法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3. 教研室将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教研室活动,全体教师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专业课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专业课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系专业课教学质量,加强教研室内部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系专业课教研室于2022年3月15日举行了为期一天的专业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8:30-下午17:00活动地点:我系会议室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专业课教研室全体教师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上午8:30,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教研室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2. 集体备课上午9:00-10:30,各专业小组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本学期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上午10:40-12:00,各专业小组代表进行教学研讨。

各组代表分别就本学期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途径。

4. 经验分享下午13:30-14:30,邀请资深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资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经验。

5. 教学观摩下午14:40-15:40,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观摩环节,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学习优秀教学方法和技巧。

6. 总结与反馈下午15:50-17:00,活动总结与反馈。

教研室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同时,教师们针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资深教师的经验分享,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研室日常活动记录(3篇)

教研室日常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部门,肩负着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效率,特此记录本月的日常教研活动。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2:00-4:00- 活动地点:五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1. 各学科教研组针对本周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

2. 邀请资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 教研组长对本周备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业务培训活动-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00-4:00- 活动地点:多功能厅- 活动内容:1. 邀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等。

2. 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 听课评课活动- 活动时间:每周三上午第二节课- 活动地点:各学科教室- 活动内容:1. 教师互相听课,课后进行评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2. 教研组长对听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3. 对优秀课堂教学进行表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 课题研究活动- 活动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三下午- 活动地点:教研楼三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1. 课题组成员汇报研究进展,交流研究成果。

2. 教研室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

5. 教研工作例会- 活动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 活动地点:教研楼三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1. 教研室主任总结上月教研工作,布置下月工作计划。

2. 各教研组长汇报各组工作进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3. 教研室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对优秀教研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活动总结本月,教研室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教研室活动记录开学(3篇)

教研室活动记录开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研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任。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升教研活动质量,本学期教研室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以下为开学第一月活动记录。

二、活动时间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三、活动内容1. 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时间:2023年9月1日地点:教研室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研室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活动内容:- 传达学校新学期工作精神,明确教研室工作重点和目标。

- 部署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包括教研活动安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等。

- 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 解答教师们关于教学、教研等方面的问题。

2. 新教师培训会时间:2023年9月2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会人员:新入职教师、各学科教研组长活动内容:- 介绍学校概况、规章制度和教学环境。

- 邀请资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 组织新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

- 安排新教师进行观摩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

3. 学科教研活动时间:2023年9月3日至2023年9月30日地点:各学科教研组办公室参会人员:各学科教研组成员活动内容:- 语文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针对新学期教材进行分析,制定教学计划。

- 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讨新学期教学难点和重点,分享教学经验。

- 英语教研组: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研讨,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 物理教研组:针对实验教学进行研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化学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4. 课题研究启动会时间:2023年9月15日地点:教研室会议室参会人员:课题组成员、教研室成员活动内容:- 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阐述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分解课题研究任务,明确分工。

- 制定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5. 教学观摩课活动时间:2023年9月25日地点:各学科教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活动内容:- 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观摩课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室教研活动记录表
(201 ——201 学年第学期)院系:教研室:
教务处制表
教研室工作制度
一、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
1. 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经常性的集体备课、探讨、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听课活动,并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2. 研究、提高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 研究考试、考查方法和评分标准。

审核考题,保证考试、考查方法的正常进行,并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4. 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和设计任务书等。

做好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5.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计划和有关教学文件、规章制度。

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 每学期至少安排十次以上教研活动,安排活动有内容,有记录。

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安排教师业务进修,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培养新教师的工作。

2.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鼓励教师结合教学、进修与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三、安排教学工作
1. 制定好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根据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教研室的具体情况,安排工作,做到任务、人员、时间三落实。

计划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项目、实施教学的措施、教学资料的建设、教师业务进修、实验室建设、观摩教学、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与总结等。

2.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

3.组织和领导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4.做好教师和实验员的思想与业务考核工作,执行考勤制度。

5.协助学校其它部门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