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阅读答案翻译
【名师讲题】《孔子家语 致思》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焉。
渔者曰:“天暑市远,无所鬻也,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
”夫子再拜而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
门人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诸,惜其腐,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
恶有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民修沟。
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
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
子路忿然不说,往见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
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
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
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也。
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两,拥镰带索,哭音不哀。
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偏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
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请从此辞。
”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
”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选自《孔子家语·致思》,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是A夫B子C止D由E之F行G仁H也I夫J子K以L仁M教N而O禁P其Q行R由S 不T受U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子再拜而受之”与“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两句中的“再拜”含义相同。
《孔子家语 入官》《孟子 人皆有不忍仁之心》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张问入官于孔子。
孔子曰:“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
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
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
六马之乘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
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
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
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
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
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
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
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
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此治民之至道矣,入官之大统矣。
”子张既闻孔子斯言,遂退而记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材料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故南面A临官B贵C而不骄D富E而能供F有本G而能H图末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侍,与《苏武传》中“单于视左右而惊”的“左右”词义相同。
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子家语人有五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子家语•人有五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日:“人有五仪①,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
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公②日:“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庸人?“孔子日:“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③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
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
此则庸人也。
”公日:“何谓土人?”孔子日:"所谓土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
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
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此则土人也。
”公日:“何谓君子?”孔子日:“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佟,思虑通明而辞不专。
骂行信道,自学不多。
油然④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
此则君子也。
”公日:“何谓贤人?”孔子日:“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
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
富则天下无宛财⑤,施则天下不病贫。
此则贤者也。
”公日:“何谓圣人?”孔子日:“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
,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
明并日月,化行若神。
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
此谓圣人也。
”公日:,,善哉!非子之贤,则寡人不得闻此言也。
虽然,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未尝知忧,未尝知劳,未尝知惧,未尝知危,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教。
若何?”孔子对日:“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则丘亦无所闻焉。
”(选自《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有删改)[注]①五仪:五个等级。
②公:鲁哀公。
③训格:规范,典范。
④油然:从容安闲的样子。
⑤宛财:积聚财物。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智既A知之B言既C道之D行既E由之F则若性命之G形骸之H不可易也。
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
”公曰:“何为?”对曰:“为其有二乘①。
”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
”哀公惧焉。
有间,复问曰:“若是乎?君之恶恶道至甚也。
”孔子曰:“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公曰:“美哉!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公曰:“善!吾子之言,岂有其事乎?’’孔子曰:“昔者殷王帝辛②之世,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占之,曰:‘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国以亡。
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
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圮,以致夭蘖③。
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
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④至者,十有六国。
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
故天灾地妖,所以做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
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唯明王达此。
”公曰:“寡人不鄙固此,亦不得闻君子之教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
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
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一)【注】①乘:欺凌。
【名师讲题】《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段,爵之大夫起累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致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定公以为司空。
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成得厥所,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从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注】五:亦作五大夫,指的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大夫百里奚。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爵之A大夫B起C系继D之中E与语F三日G授之H以政。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盖年三十”的“盖”表示推测,与《疱丁解牛》“技盖至此”中的“盖”意义不同,B.“身举五”的“举”指选拔、任用,与《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意义不同C.“以治鲁国”的“治”指治理,与《齐桓晋文之事》“奚暇治礼义”中的“治”意义相同。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孔子家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孔子家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
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①。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
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熏莸②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③,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①馘(ɡuó):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这里代指左耳。
②熏:香草。
莸:臭草。
③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攘:夺取C.挺刃交兵.兵:士兵D.导.之以礼乐导:教导答案C解析兵:兵器。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B.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C.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D.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答案D解析注意整体的句子结构,“铸剑戟以为农器”与“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与“千岁无战斗之患”。
《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阅读答案翻译

《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阅读答案翻译子路见孔子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
”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扎,束。
③镞:箭头。
1.下列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括而羽之B.镞而厉之C.稍稍宾客其父D.人受谏则圣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孔子问曰:“何好?”A.何学之为B.何陋之有C.其入不益深乎D.孰不顺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中孔子的谈话令人信服,请就其中的谈话技巧加以简要分析。
5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另举一事例来说服子路。
【参考译文】孔子遇见了子路,孔子问:“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
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
”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
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
木材经墨线划过再加工就直了,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
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
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
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子家语-鲁定公问于颜回》(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子家语•鲁定公问于颜回》(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
”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
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孔子曰:“武仲贤哉!”颜回曰:“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
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
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朽,恶有未贤?”孔子曰:“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
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
”回曰:“可得闻乎?”孔子曰:“下展禽,置六关,妾织蒲,三不仁;设虚器,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
武仲在齐,齐将有祸,不受其田,以避其难,是智之难也。
”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
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节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B.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C.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D.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文中是身边的人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左和右两方面或表示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家语》阅读答案翻译《孔子家语》阅读答案翻译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
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
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代理行使宰相的职务,表现出高兴的神色。
弟子仲由问他:“我听说君子祸患来临不恐惧,幸运降临也不表现出欢喜。
现在您得到高位而流露出欢喜的神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对,确实有这样的说法。
但不是有‘显贵了而仍以谦恭待人为乐事'的说法吗?”就这样,孔子执掌朝政七天就诛杀了扰乱朝政的大夫少正卯,在宫殿门外的两座高台下杀了他,还在朝廷暴尸三日。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
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
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
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
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孔子弟子子贡向孔子进言:“这个少正卯,是鲁国知名的人,现在老师您执掌朝政首先就杀掉他,可能有些失策吧?”孔子回答说:“坐下来,我告诉你杀他的缘由。
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连盗窃的行为也不包括在内。
一是不通达事理而又心存险恶,二是行为怪僻而又坚定固执,三是言语虚伪却又能言善辩,四是对怪异的事知道得过多,五是言论错误还要为之润色。
这五种大恶,人只要有其中之一恶,就免不了受正人君子的诛杀,而少正卯五种恶行样样都有。
他身居一定的权位就足以聚集起自己的势力结党营私,他的言论也足以迷惑众人伪饰自己而得到声望,他积蓄的强大力量足以颠倒是非,成为异端。
这就是人中的奸周公杀掉管叔、文王杀掉潘正,殷汤杀掉尹谐,历史上,不可不及早除掉。
雄啊!.蔡叔,姜太公杀掉华士,管仲杀掉付乙,子产杀掉史何,这七个人生于不同时代但都被杀了头,原因是七个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具有的恶行是一样的,所以对他们不能放过。
《诗经》中所说的:‘忧亡心如焚,被群小所憎恶。
'如果小人成群,那就足以令人担忧了。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
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
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冉有以告孔子。
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有父子二人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羁押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判决。
父亲请求撤回诉讼,孔子就把父子二人都放了。
季孙氏听到这件事,很不高兴,说:“司寇欺骗我,从前他曾对我说过:‘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为先。
'现在我要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导百姓遵守孝道,不也可以吗?司寇却又赦免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
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
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
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
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
'言必教而后刑也。
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
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
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
《诗》云:‘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
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
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
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孔子家语》冉有把季孙氏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叹息说:“唉!身居上位不按道行事而滥杀百姓,这违背常理。
不用孝道来教化民众而随意判决官司,这是滥杀无辜。
三军打了败仗,是不能用杀士卒来解决问题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是不能用严酷的刑罚来制止的。
为什么呢?统治者的教化没有起到作用,罪责不在百姓一方。
法律松弛而刑杀严酷,是杀害百姓的行径;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行为;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表现。
施政中没有这三种弊害,然后才可以使用刑罚。
《尚书》说:‘刑杀要符合正义,不能要求都符合自己的心意,'说的是先施教化后用刑罚,先陈说道理使百姓明白敬断案不是那么顺当的事。
.服。
如果还不行,就应该以贤良的人为表率引导鼓励他们;还不行,才放弃种种说教;还不行,才可以用威势震慑他们。
这样做三年,而后百姓就会走上正道。
其中有些不从教化的顽劣之徒,对他们就可以用刑罚。
这样一来百姓都知道什么是犯罪了。
《诗经》说:‘辅佐天子,使百姓不迷惑。
'能做到这些,就不必用严刑峻法,刑法也可搁置不用了。
当今之世却不是这样,教化紊乱,刑法繁多,使民众迷惑而随时会落入陷阱。
官吏又用繁多的刑律来控制约束,所以刑罚越繁盗贼越多。
三尺高的门槛,即使空车也不能越过,为什么呢?是因为门槛高的缘故。
一座百仞高的山,负载极重的车子也能登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山是由低到高缓缓升上去的,车就会慢慢登上去。
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撮:聚集B.夫慢令谨诛,贼也贼:残害C.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错:放置。
D.百仞之山,重载陟焉陟:登,上5.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冉有以告孔子使工以药淬之C.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上失其道而杀其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6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A.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B.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C.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D.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7.C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做鲁国的司寇时,代行宰相之职,认为大夫少正卯是当世奸雄,执掌朝政七天,就将其诛杀,并暴尸三日。
B.孔子认为,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人只要有其中的一恶,就免不了受正人君子的诛杀,历史上诛杀七恶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C.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时,有父子二人前来打官司,季孙子想将二人诛杀,以教导百姓遵纪守法,孔子以罪责不在百姓一方为由,将二人释放。
D.孔子主张先教后诛,如果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
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不从,才能加以刑威。
C.8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吾语汝以其故。
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
译文: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
译文: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译文:9.坐下来,我告诉你杀他的缘由。
天下称得上大恶的有五种,连盗窃的行为也不包括在内。
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行为;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表现。
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 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 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