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中国的“世界之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世界之最(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世界之最(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世界之最一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守株待兔二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乡的酒盒三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世界之最一活动目标:1、预期目标:初步了解有关中国的地形、建筑方面之最;2、初步会收集有关的图书图片;3、能大胆与小朋友进行交流.活动准备:1、儿童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书籍图片2、儿童向家长了解有关知识预定过程:一、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中国之最”?1、幼儿讨论:2、教师小结:”之最”就是首位的,没有能比得过的二、教师提问:1、你们知道在北京有哪些中国之最?2、你们知道在上海有哪些中国之最?3、你们知道动物的中国之最吗?三、看投影:最早的发明(一)知识竞赛活动: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2、我们的国旗是什么?3、国旗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4、我们的国徽上有些什么?5、国徽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6、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7、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8、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9、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什么?10、中国的国宝是什么?它生活在哪里?11、中国还有哪些珍贵动物?请你说出三个以上。
12、中国有多少个民族?13、请你说出三个以民族名称?14、下面进行拼图比赛活动。
(可以每组有多位幼儿参与)(二)观看录象带。
1、介绍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的舞蹈及服装。
2、幼儿跟着一起跳。
(三)幼儿可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进行。
四、拓展经验:让我们大家一起回家看书,和爸爸妈妈一起查电脑,了解我们中国之最,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守株待兔二【活动目标】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第一”和“最”;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2.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3.掌握信息获取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班级活动展示学生前几天自己了解到的中国的世界之最,如中国的最高山——珠穆朗玛峰,中国的世界最长河流——亚马逊河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中国的世界之最的知识。
2. 探究过程(40分钟)a. 组织学生搜索相关信息(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去网上或书籍上搜集与中国的世界之最相关的信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能够获取到全面准确的信息。
b. 分享信息(10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搜集到的信息和对发现的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汇总信息,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c. 设计问题(10分钟)根据小组搜集到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设计出与“中国的世界之最”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探究和解答,以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d. 自主探究(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设计出的问题,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考力和探究力。
3. 总结(5分钟)让学生简要总结今天的探究过程和发现的结果,并与班级分享,提高学生展示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授课是一节科学优质课,也是一节富有探究性的课程。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差异性,注重学生的记忆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同时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具、书籍和网站等多方面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小组探究和分享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实践。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的活跃性和学生表现的个性化。
幼儿大班祖国之最教案

幼儿大班祖国之最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大班祖国之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祖国之最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祖国之最的概念介绍:最高峰、最长河流、最大湖泊、最长城等。
2. 祖国之最的图片展示和简单解说。
3. 幼儿小组合作,制作祖国之最的图片展板。
教学准备:1. 祖国之最的图片、海报或幻灯片。
2. 制作展板所需的纸张、颜料、画笔、剪刀等材料。
3. 幼儿参与的小组分组。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幼儿对祖国的了解。
2. 引入祖国之最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向幼儿展示祖国之最的一些例子,并简单解说。
探究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祖国之最的主题(如最高峰、最长河流等)。
2. 幼儿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选择一张图片,并在图片上写上祖国之最的名称和简单的解说。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展示活动: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祖国之最图片展板,幼儿可以依次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小组的展板,并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
3.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总结祖国之最的概念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2. 教师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小组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标建筑或景点,让幼儿亲身感受祖国之最的存在。
2.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探索祖国之最的知识,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评估幼儿制作的祖国之最图片展板的内容和准确性。
3.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答,评估幼儿对祖国之最概念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之最的相关知识和文化价值2.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历史意识4.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教学内容1.中国之最的概念和分类2.中国之最的历史和现状3.中国之最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中国之最的概念和分类,史料资料的查阅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之最的历史和现状。
2.实验法:通过实际的观察和体验生活,学习中国现在的发展成就。
3.互动法: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问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引入中国之最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之最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之最的分类、历史和现代形式,展现出中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成就。
教师可以以以下内容为例:•中国之最的分类:–地理之最:我国是有五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的陕西华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我国南北东西的极端是最大的,我国宜宾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拥有最多的大熊猫。
–科技之最: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世界最大的金品格湾跨海大桥、环球高铁网络中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国内最大的人工湖——西湖。
–生态之最:中国南极站是南极洲中环境最好,自然环境最优越的,中国川西旅游区素有“天堂在哪里”的美誉,堪称人间仙境。
•中国之最的历史:–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殷商遗址、咸阳秦兵马俑、汉长城、长安城墙。
•中国之最的现代形式:–中国人均寿命、世界最大的水坝——三峡工程、我国出口量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量世界第一。
第三步:实验教师安排学生实验,如探究化妆品中最适合自己的颜色和土地里的“黄金”微生物,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
第四步: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祖国的世界之最猜猜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培养幼儿对国家地理知识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激发幼儿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2.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课件:祖国的世界之最图片及介绍。
2. 道具:世界之最的模型或图片。
3. 记录卡:用于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祖国的世界之最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2. 主体环节:a. 教师出示世界之最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
b. 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测,教师给予反馈。
c. 教师介绍世界之最的相关知识,让幼儿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世界之最的现象。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世界之最的主题展览,让幼儿持续关注祖国的世界之最。
3. 区域活动:设置“世界之最”区角,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世界之最。
六、教学方法1. 直观展示法: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世界之最。
2. 启发提问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交流分享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世界之最的认知情况。
2. 关注幼儿在表达、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世界之最的关注程度。
八、教学内容1. 课件一:《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2. 课件二:《长江——世界最长河流》3. 课件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 课件四:《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5. 课件五:《澳门——世界最小的国家》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的世界之最,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学习转换长度单位和比较大小单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讲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包括海拔最高的山峰、河流最长的河流、人口最多的国家等。
2.学习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以及数学符号比较大小方法。
3.学习实验方法,通过使用尺子、绳子等工具,进行长度的实际测量。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讲解什么是长度,长度可以用来做什么。
2.展示一些物品,如小树枝、鞋垫等,让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
3.分组讨论,比较各组估计的结果,并选择一个正确的估计结果。
正式教学1.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并介绍各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比较,例如将鞋垫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和其他物品进行比较。
实验环节1.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物品(如尺子、绳子等),自行测量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2.小组之间比较测量结果,选择最精确的测量数据,并汇报给全班。
第二节课导入环节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和换算关系。
2.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介绍中国的世界之最,比如世界最长的城墙、最大的人造水利工程等。
正式教学1.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的世界之最之间的长度和大小关系。
2.讲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和应用,如“>”、“<”、“=”等符号的比较方法。
实验环节1.分组进行实验,选择一个容器(如纸杯、玻璃杯等),估计它的容量。
2.使用标准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等),对容量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容器之间的大小。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
本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国家的优点和特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同时,本节课结合了长度单位换算和数学符号应用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验操作。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的世界之最》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世界之最,形成对自己祖国的认识和爱
2、了解科技与人类文明相互促进的历史,激发爱好科技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表达
2、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科技和文化中所处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看视频-中国世界之最
二、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15分)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世界之最”,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中国在世界各
个领域中的最先进、最高、最长、最大等方面的成就。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进行思维碰撞,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之最的含义,并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进行思考。
3、学生自由思考,寻找自己身边最先进、最高、最长、最大等方面的事物并介绍,让其他组员猜出它是不是“世界之最”。
三、活动环节(25分)
1、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之最”主题,研究、整理并讲解。
2、学生集体讨论总结全班“世界之最”,并形成一个清单。
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各领域的突出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激发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知识,自己探索、自我表达,培养了他们自
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挥,思维活跃,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并进一步巩固了对本国文化的认识。
儿童可以轻易的记住极端的数字,他们很容易吸收文章的信息并说出世界之最,这对于认识中国文化以及培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大班语言活动:祖国的世界之最猜猜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培养幼儿对国家地理环境的热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爱国情怀。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课件、图片、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和描述物体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祖国的世界之最,激发幼儿兴趣。
2. 主体部分:(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世界之最。
(2)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猜猜乐,回答正确即可获得卡片。
(3)幼儿互相分享获得的世界之最卡片,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3. 总结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世界之最。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深入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 环境延伸:教师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增加祖国世界之最的相关内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祖国的世界之最。
2. 游戏教学法:采用猜猜乐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祖国的世界之最。
七、教学内容:1. 课件展示:介绍祖国的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玛峰、长江、黄河等。
2. 图片观察:让幼儿观察世界之最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猜猜乐游戏:教师展示卡片,幼儿猜测卡片代表的世界之最。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祖国的世界之最,激发幼儿兴趣。
2. 展示图片:教师展示世界之最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3. 猜猜乐游戏:教师发放卡片,幼儿猜测卡片代表的世界之最。
4. 分享答案:幼儿互相分享获得的世界之最卡片,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中国的“世界之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一些“世界之最”。
2.进一步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绘制一张大地图。
2.图片(长城、天安门广场、珠穆朗玛峰)、图书。
3.浆糊、剪刀、铅画纸、卡纸、彩笔。
4.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在地图上标明具体位置。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新知识,人们一般把在世界上数第一的,称为“世界之最”。
最,就是第一的意思。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最长的、最大的……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在世界上是数第一的呢?
(2)(具体标出位置)天安门广场在哪个城市呢?噢,在首都北京,我们把标记放在北京这个地方。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第一大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