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的故事》中的《妈妈摘的葡萄》。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助人为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喜悦。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学会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体会到帮助家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葡萄道具、小兔子玩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葡萄架,引导幼儿谈论葡萄的生长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挂图,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的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为什么要帮助妈妈摘葡萄?”让幼儿思考并回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帮助家人做事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妈妈摘的葡萄》2. 关键词:感恩、助人为乐、关爱家人3. 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帮助家人做事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展示一个小女孩在帮妈妈洗碗,文字描述为:“我帮妈妈洗碗,妈妈笑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关爱家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关爱,如给父母一个拥抱、帮忙做家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体会到帮助家人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教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的语言课程。

我们将学习第X 单元《妈妈摘的葡萄》这一课时,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以及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葡萄的生长过程。

3. 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理解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用语言描述葡萄的生长过程,理解并表达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葡萄图片、葡萄实物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老师拿出葡萄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葡萄的外观,闻一闻葡萄的香味,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吗?”2. 故事讲解:老师使用故事课件,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以及母爱的伟大。

3. 故事复述:老师邀请孩子们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实践活动: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动手制作葡萄,体会葡萄的生长过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故事主题:《妈妈摘的葡萄》生长过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父母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答案:略2. 请孩子们观察家里的植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让孩子们了解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复述故事环节,部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果园参观,亲身体验葡萄的生长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故事,教育孩子们感恩父母,理解家庭的温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拓展: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拓展。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妈妈摘葡萄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第四章《家故事》中《妈妈摘葡萄》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该故事讲述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过程,通过这个温馨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家人,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理解、生词学习、句型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生词和句型,丰富学生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教育他们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句型掌握。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卡片、生词卡片、磁性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家庭话题,引入今天课程。

2. 故事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过程。

3. 生词学习:学习故事中生词,让学生掌握生词读音和用法。

4. 句型练习:练习故事中句型,让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复述故事情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妈妈摘葡萄》2. 生词和句型展示:生词:葡萄、摘、篮子、高兴、帮忙等。

句型:妈妈在摘葡萄,我在帮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述故事《妈妈摘葡萄》。

用今天所学生词和句型编写一段话。

2. 答案示例:故事复述:今天我们学习《妈妈摘葡萄》这个故事,讲述小兔子帮助妈妈摘葡萄过程,让我们明白要关爱家人,帮妈妈分担家务。

编写句子: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在客厅帮忙打扫卫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家人,但部分学生对生词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在生活中付出,写一篇关于家人短文,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词和句型学习与掌握2. 故事情节理解与复述3. 家庭责任感培养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生词和句型学习与掌握在课堂上,我将以生动有趣方式呈现生词和句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小兔子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聪明才智成功摘到了葡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葡萄图片、画纸、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幅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葡萄园的美丽画面,引导孩子们谈论他们对葡萄的认识。

然后,讲述小兔子摘葡萄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边读边提问,让孩子们回答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同时,引导孩子们关注画面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小兔子在故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葡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作品。

完成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妈妈摘的葡萄小兔子——手小困难——摘不到葡萄妈妈——帮助聪明才智——成功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讲给爸爸妈妈听。

答案:这是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结合绘本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进行教学。

主要章节内容包括:葡萄的生长过程、妈妈摘葡萄的情景、分享葡萄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认识葡萄的种类和营养价值。

2. 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热爱家人、懂得分享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葡萄的生长过程及绘本故事中分享的意义。

重点: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热爱家人、懂得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葡萄生长过程的图片、葡萄实物。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葡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葡萄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a.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妈妈摘的葡萄》,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分享的意义。

b. 结合葡萄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葡萄的种类和营养价值。

3. 随堂练习:a. 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葡萄的生长过程。

b.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向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妈妈摘的葡萄》2. 葡萄生长过程a. 种子发芽b. 藤蔓生长c. 开花结果3. 葡萄的种类和营养价值4. 分享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的葡萄树”为主题,画一幅画,并描述画面内容。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一棵葡萄树,树上挂满了成熟的葡萄,妈妈正在为孩子摘葡萄,孩子在旁边开心地笑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和分享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去葡萄园参观,实地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b. 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培养分享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妈妈摘的葡萄》。

通过观察、体验、创作,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葡萄的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并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细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葡萄、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串葡萄,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吃葡萄的经历,让幼儿感受葡萄的美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葡萄画作,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等。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并讲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的美?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1)葡萄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

(3)表达情感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草莓。

草莓是红色的,形状像心形,表面有很多小籽,味道酸甜可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活动目标:1、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2、能大声诵读诗歌,并根据经验仿编诗歌。

3、识读汉字“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自制“宝盒”一个。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生问好。

2、师:今天汤老师能认识你们心情特别好,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嗯,送什么呢,送一首好听的歌吧。

歌名老师暂时保密,有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唱,师幼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师提问:(1)这首歌里唱的是谁?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呢?(2)你们觉得妈妈好不好?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妈妈好呢?(引导说出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幼儿讨论后回答。

二、学习诗歌。

听你们自己的妈妈都很勤劳能干,又那么爱你们。

有个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还给妈妈编了首好听的诗歌呢!名字叫《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配乐朗读一遍诗歌。

(出示《妈妈》图文并茂的课件)2、师: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里说妈妈是家里的什么呀?为什么说妈妈是家里太阳?月亮?星星?春天?3、师:你们听的可真仔细,说的这么好。

老师想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说下这首诗歌,可以吗?(师、幼齐读诗歌)4、师:有你们和老师一起读,诗歌变得好听多了,你们自己来一遍行吗?(幼儿读诗歌)再次出示《妈妈》图文并茂课件。

三、游戏巩固复习诗歌。

师:你们这么优秀,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出示宝盒)这是一个宝盒,它的咒语是“宝盒,宝盒,变,变,变”,说三次咒语它就会变出很多东西。

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看它今天能给我们变出什么!1、当幼儿抽出变出的字卡时,复习诗歌句子。

例:抽出太阳字卡,教师问谁能把诗歌里有太阳的句子找出来。

2、教师抽字卡,幼儿念诗歌。

四、纺编诗歌。

教师:宝盒想考考我们,可没有难道我们,它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妈妈编诗歌吗?(爱妈妈)你们爱妈妈吗?(爱),那请你们也来给妈妈编一首好听的诗歌好不好?1、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幼儿讨论回答)2、幼儿纺编诗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内容简介大山里,有狐狸的家,小狐狸在家里饿得呜呜大哭。

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

小狐狸尽管从此再也没见到妈妈,可妈妈放在树下的葡萄却生根发芽一年一年地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

小狐狸吃着甜甜的葡萄,感受着妈妈伟大的爱。

主题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整篇以“爱”为主题线索,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至尾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情节分析在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中,故事开始了。

左等右等,妈妈还没回来,饿坏了的小狐狸呜鸣大哭,小可怜的样子,不禁勾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妈妈终于找到了葡萄,准备回家。

想着小狐狸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葡萄,让人禁不住为她们高兴。

就在此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猎人来啦!在妈妈的大声叫喊之中,故事也推向了高潮,读者为小狐狸的命运紧紧捏着一把汗。

故事的结尾凄凉又温馨:孤独的小狐狸,终于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角色分析故事一开始,小狐狸紧闭双眼呜呜大哭的场景着实让人揪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而随后一页上母子相视而笑的温馨场面又感人万分,这也是整篇故事中母子唯一在一起的情景。

山洞虽小又暗,小狐狸依偎在妈妈身旁幸福的表情却清晰可见。

小狐狸在等待妈妈时露出洞口的那张小脸、微张的小嘴、惊恐的眼神,之后的嚎啕大哭显示出她的弱小与孤独无依,这也是妈妈拔腿飞奔的动力所在。

狐狸妈妈不管是去或回,身姿都是绷紧的,她心中的担心与归心似箭一览无余。

当发现猎人后,狐狸妈妈张大的嘴,让那份焦灼与极度担心充斥读者的耳旁;雪地上小狐狸孤单又落寞的神情,让人心生无限怜悯。

最后一页,当小狐狸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爱意后,湖中涟漪映射出妈妈欣慰的笑容,恍若隔世,母子重又相见,那份浓浓的爱也达到了高潮。

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故事场景很简单,所有的背景都以水墨画大面积渲染,似有若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摘的葡萄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中的狐狸妈妈,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2、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

活动准备
1、绘本《妈妈摘的葡萄》及PPT。

2、妈妈关心孩子的相关图片
3、每人一张心形卡纸。

4、蜡笔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
教师出示读本第一面:
——猜猜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
——你肚子饿的时候,谁会来帮助你?
——看看故事里,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讲述故事第二面)
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总是妈妈,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

(2)好妈妈
——猜猜狐狸妈妈会对宝宝怎么说?你来学一学。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
——看看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仔细看,待会儿请你来介绍你看到了什么。

1观赏PPT第5~10面:
——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走?
——狐狸妈妈找到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走路的?为什么要这样走?
——听一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故事第5~10面)
小结: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再累也不停下来。

2观赏PPT第11~13面: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难道妈妈不知道宝宝在等它吗?
——听听你们发现和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一样?(教师讲述故事第11~13页)
小结:妈妈为了宝宝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实在是太累了,妈妈真辛苦。

(3)我的好妈妈
——你的妈妈辛苦吗?
——说一说你觉得妈妈最辛苦的地方。

观赏妈妈照顾孩子的图片。

小结:妈妈为宝宝做那么多的事情,再累也不怕。

(4)伟大的妈妈
1教师讲述故事第14~16页:
——看看是谁来了?他正往狐狸家走,怎么办?
——猜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狐狸妈妈会怎么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如果狐狸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2观赏PPT第17~18面:
——为什么只有小狐狸一个人?
——狐狸妈妈在哪里呢?
小结:狐狸妈妈为了小狐狸的安全,自己遇难了。

——没有了妈妈的小狐狸,生活得怎样?
(5)妈妈的爱
——故事到这里,还会发生什么呢?
观赏PPT第19~24面:
——小狐狸为什么又哭了?
小结: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

——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事,你也会很感动?
——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怎么说?
把它画在心形卡片上,送给妈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