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义(PPT46页)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
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 士研究生教育)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 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二选一
一方 100%扣除
双方 各50%扣除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个人所得税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镇安县盈又赢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2019年01月08日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范围
子女教育 大病医疗
住房租金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讲 义(PPT 46页)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贷 款利息
享受 条件
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 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 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 房贷款利息支出。
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说明PPT课件

3500 7000 60 3500 8000 90 3500 8970 160
16010
3500 16360 350
16810
3500 17260 450
26410
3500 27110 700
27160 3500 27910 750
三
上报途径
三.上报途径
1
手机APP
个人网络上报
2
登录电子税务局网站填写 个人网络上报
三.上报途径
APP操作步骤4
注意: 1.完善个人信息是必要的。 2.完善后将自动跳出公司信息, 说明个人信息与公司信息关联成 功。 3.如跳出多个未知公司信息,请 关注个人信息是否被盗用!
四
内部要求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扣除比例 填报资料 留存资料
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 生子女和兄弟姐妹分摊,个人 最高分摊1000元。
是否独生子女、月扣除额、被赡 养人身份证信息、亲子关系;有 共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式、 共同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号码。 注:如系统信息核对有误,是否 造成无法扣除尚未可知。
约定或指定分摊的书面协议等 资料。
25% 31000
应纳税 所得额
2000 3000 4000 12000 13000 25000 26000
应缴 税款
60 90 190 990 1190 3590 3840
上一级 税费差
30 30 100 100 200 200 250
个人所得税培训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以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为以下11个税目
征税项目
具体内容
劳动所得
工资、薪金
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
劳务报酬所得
包括个人兼职所得
稿酬所得
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的所得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资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的处理
例如,2011年2月某企业的叶女士如果提前5年退休,将取得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按公告中的新计税公式,叶女士在取得一次性补贴后应纳税额为:[(300000÷60-2000)×15%-125]×60=19500(元)。 如果叶女士是在于2010年办理提前退休,也是提前5年退休,将取得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那么个税的计算要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058号)执行,使用的个税税率虽然仍是15%,但按1999年规定计算,30万元一次性补助应缴(300000-2000)×15%-125=44575(元),相比现在会多缴25075元。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以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为以下11个税目
征税项目
具体内容
劳动所得
工资、薪金
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
劳务报酬所得
包括个人兼职所得
稿酬所得
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的所得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资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的处理
例如,2011年2月某企业的叶女士如果提前5年退休,将取得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按公告中的新计税公式,叶女士在取得一次性补贴后应纳税额为:[(300000÷60-2000)×15%-125]×60=19500(元)。 如果叶女士是在于2010年办理提前退休,也是提前5年退休,将取得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那么个税的计算要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058号)执行,使用的个税税率虽然仍是15%,但按1999年规定计算,30万元一次性补助应缴(300000-2000)×15%-125=44575(元),相比现在会多缴25075元。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申请条件包括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和全日制学历教育阶 段的支出,每个子女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 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案例二: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总结词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适用于个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或取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居民个 人,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确定。
扣除标准和申请流程
扣除标准
根据不同项目,扣除标准有所不同,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发 布。
申请流程
居民需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税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专项 附加扣除项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的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确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如何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了解税收政策
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掌握个人所得税 的缴纳规定,以便合理规划。
做好记录
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等财务信息, 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合理安排支出
通过合理安排支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 而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个人所 得税的税负。
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政策规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报的,包括子女教育、继续 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支出。具体扣除标准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 而定。
例如,子女教育扣除是根据子女的受教育阶段和数量进行确定的,继续教育扣除是根据实际 发生的学费、考试费等支出进行确定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 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案例二: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总结词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适用于个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或取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居民个 人,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确定。
扣除标准和申请流程
扣除标准
根据不同项目,扣除标准有所不同,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发 布。
申请流程
居民需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税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专项 附加扣除项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的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确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如何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了解税收政策
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掌握个人所得税 的缴纳规定,以便合理规划。
做好记录
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等财务信息, 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合理安排支出
通过合理安排支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 而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个人所 得税的税负。
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政策规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报的,包括子女教育、继续 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支出。具体扣除标准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 而定。
例如,子女教育扣除是根据子女的受教育阶段和数量进行确定的,继续教育扣除是根据实际 发生的学费、考试费等支出进行确定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 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360211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是否为 非居民
专项扣除 信息采集
工资、薪金所得
居民
其他综合 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全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员
稿酬所得所得 全
其他分类所得
额
非居民
扣 工资、薪金所得
缴 劳务报酬所得
申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报 稿酬所得所得
其他分类所得
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 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
可能需要办理5项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取得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扣缴义务人应当 在代扣税款后,及时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 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未按照规定报送资料信息、虚报虚扣专项扣除、应扣未扣税款、 不缴或少缴已扣税款、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依法处理。
就读学校
□学前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再受教育时填写
年
月
本人扣除比例
□100%(全额扣除) □50%(平均扣除)
姓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
出生日期 当前受教育阶段起始时间
就读国家(或地区)
当前受教育阶段
年
月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 间
电子表格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最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培训

建议用手机出厂自带的应用市场, 搜索“个人所得税”安装APP, 以防中毒。
2. 注册后登录,可通过点底部“首页——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或点底部“办税”,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
3.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七项附加扣除中逐一选择符合自己的项目,点 击填报项后选择扣除年度“2023”。(自身不符合的项目,不用填报)
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这样就可以在每月发工资时享受专项附加扣 除。如果是对个人家庭隐私特别在意,则可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在 次年个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当年扣缴的个税多退少补。
5.“子女教育”项目填报流程:点底部“办税”——“专项附加扣
除填报”——“子女教育”,进入填报界面。点“选择子女”,添加 子女信息。
10.1 基本信息完成后选择被赡养人:录入老人(必须满60岁以 上)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与本人的关系。
添加被赡养人信息和前面“婴幼儿照护”添加子女的操作
一样。
10.2 填完后Βιβλιοθήκη 点击“下一步”进入分摊方式,选择是否独生子女。 如果本人非独生子女,还要选择分摊方式(赡养人平均分
摊、赡养人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分摊金额。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培训材料
(2023年11月)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P
A
N
Y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目录 第一部分:介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七项目 第二部分:个税APP系统填报操作指引
2. 注册后登录,可通过点底部“首页——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或点底部“办税”,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
3.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七项附加扣除中逐一选择符合自己的项目,点 击填报项后选择扣除年度“2023”。(自身不符合的项目,不用填报)
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这样就可以在每月发工资时享受专项附加扣 除。如果是对个人家庭隐私特别在意,则可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在 次年个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当年扣缴的个税多退少补。
5.“子女教育”项目填报流程:点底部“办税”——“专项附加扣
除填报”——“子女教育”,进入填报界面。点“选择子女”,添加 子女信息。
10.1 基本信息完成后选择被赡养人:录入老人(必须满60岁以 上)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与本人的关系。
添加被赡养人信息和前面“婴幼儿照护”添加子女的操作
一样。
10.2 填完后Βιβλιοθήκη 点击“下一步”进入分摊方式,选择是否独生子女。 如果本人非独生子女,还要选择分摊方式(赡养人平均分
摊、赡养人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分摊金额。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培训材料
(2023年11月)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P
A
N
Y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目录 第一部分:介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七项目 第二部分:个税APP系统填报操作指引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精)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01
02
03
扣除标准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 长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主体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 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 内不能变更。
房屋范围
夫妻双方名下仅有一套住 房,且为购买中国境内住 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 利息支出。
住房租金支出扣除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 元。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 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 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 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
度内不能变更。
子女范围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养子女、继子女。
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01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 400元,同一学历(学位)最长 不超过48个月。
02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 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 元定额扣除。
按时进行申报
留意扣缴义务人通知
扣缴义务人会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 通知纳税人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 和审核工作,纳税人需留意并配合完 成相关工作。
纳税人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项附 加扣除的申报工作,逾期将无法享受 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避免常见错误
准确填写信息
纳税人在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需确保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无法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 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 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演示 • 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 互动环节与问题解答
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2019年1月1日实施)

住房租赁合同编号 (非必填)
租赁期止
款 时 可 办
被赡养人一
较上次报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纳税人身份
2. 新设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 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主要内容
01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总体情况 02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标准 03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
01
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
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
□无变化(不需重新填写)
□有变化(请填写发生变化项目的信息)
薪 金 所 得 扣 缴 税
房屋信息 租赁情况
住房坐落地址 出租方(个人)姓名
出租方(单位)名称
主要工作城市 ( *填写市一级)
租赁期起
身份证件类型
省(区、市)
市
县(区) 街道(乡、镇)
身份证件号码 □□□□□□□□□□□□□□□□□□
纳税人识别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标准 方式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 一方扣除。 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贷 款利息
起止 备查 时间 资料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 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谁来扣: 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 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 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 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
租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由本人与兄弟姐妹分别按标准均摊扣除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赡养人约定分摊
1、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拟取得年份:
1、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2、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
第四部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父亲姓名:
出生日期:
母亲姓名:
出生日期:
其他法定赡养人
姓名: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本人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
□否,兄弟姐妹 人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暂无入学
子女三
姓名: 出生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暂无入学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可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或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第二部分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学历继续教育
本人当前学历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其他:
目前是否正接受学历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学历继续教育起止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职业资格
目前是否正参加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拟确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名称
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
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
(首次申报)
部门: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
婚姻信息
□单身□已婚
第一部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配偶信息
姓名:
工作所在城市:
工作单位:
子女人数
□暂无(子女信息表无需填写) □一个 □两个 □三个或以上
子女信息
子女一
姓名: 出生日期:
本人承诺以上申报信息完全属实,并将在以上任一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公司人力资源部,如有因虚假申报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2、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3、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第三部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或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目前常住地
□成都 □其他城市
房产情况
□首套自购住房 □多套自购住房 □未购房,租赁他人住房
首套自购住房情况
住房贷款还贷中 无住房贷款或贷款已还清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项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
1、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二)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三)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2、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所在城市,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其经常居住城市。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3、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4、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5、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由本人与兄弟姐妹分别按标准均摊扣除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赡养人约定分摊
1、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拟取得年份:
1、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2、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
第四部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父亲姓名:
出生日期:
母亲姓名:
出生日期:
其他法定赡养人
姓名:
出生日期:
姓名:
出生日期:
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本人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
□否,兄弟姐妹 人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暂无入学
子女三
姓名: 出生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暂无入学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可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或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第二部分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学历继续教育
本人当前学历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其他:
目前是否正接受学历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学历继续教育起止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职业资格
目前是否正参加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拟确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名称
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
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
(首次申报)
部门: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
婚姻信息
□单身□已婚
第一部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配偶信息
姓名:
工作所在城市:
工作单位:
子女人数
□暂无(子女信息表无需填写) □一个 □两个 □三个或以上
子女信息
子女一
姓名: 出生日期:
本人承诺以上申报信息完全属实,并将在以上任一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公司人力资源部,如有因虚假申报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2、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3、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第三部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或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目前常住地
□成都 □其他城市
房产情况
□首套自购住房 □多套自购住房 □未购房,租赁他人住房
首套自购住房情况
住房贷款还贷中 无住房贷款或贷款已还清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项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
1、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二)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三)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2、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所在城市,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其经常居住城市。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3、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4、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5、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