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规定》,从2019年起,实施新个税政策,其中包括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本文将针对新个税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进行详细指引。
一、子女教育根据新个税政策,子女接受学历教育的父母每月可以追加扣除1000元的子女教育费用。
具体操作时,纳税人需要在年度汇缴个人所得税时,通过填写相关表格申报子女教育费用,提供相关材料如子女学校证明、学费发票等。
二、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以外的继续教育费用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扣除,纳税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在申报时填写详细信息。
三、住房租金租房人每月支付的住房租金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个人所得税中扣除,需提供租房合同等证明文件。
四、住房贷款利息购房人每月支付的住房贷款利息可以按一定比例在个人所得税中扣除,需提供贷款合同、还款明细等文件。
五、赡养老人纳税人每月给予赡养老人的金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扣除,需提供赡养老人的关系证明以及资金流向证明文件。
六、大病医疗大病医疗费用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个人所得税中扣除,需提供医疗发票等相关文件。
根据以上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纳税人需要在纳税时仔细核对所需材料,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表格进行申报。
同时,雇主也需严格按照规定扣缴税款,确保个人所得税的准确申报和缴纳。
总的来说,新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相对复杂,但只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依法纳税,就能够顺利完成申报流程,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希望本文能够为纳税人提供一定帮助,更好地了解和操作新个税政策。
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出240个月
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能够选择由其中 一方扣除。 拟定后,一种纳税年度内不变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住房贷 款利息
起止 备查 时间 资料
贷款协议约定开始还款旳当月——贷款全部 偿还或贷款协议终止旳当月
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出240个月。
住房贷款协议 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住房
租金
起止 备查
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资料
租赁协议(协议)约定旳房屋租赁期开始 旳当月——租赁期结束旳当月;
提前终止协议(协议)旳,以实际租赁行 为终止旳月份为准。
住房租赁协议或协议等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赡养
老人
享有 原则
条件 方式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赡养
老人
起止 备查
时间 资料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旳当月至赡养义务终 止旳年末。
采用约定或指定分摊旳,需留存分摊协议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大病
医疗
享有 原则
条件 方式
医保目录范围内旳医药费用支出,医保报 销后旳个人自付部分。
新税法实施首年发生旳大病医疗支出,要在 2023年才干办理。
总体情况—专题附加扣除政策旳条件和原则
住房
租金
享有
条件
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步符合下列条 件: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旳城市没有自 有住房;
(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 享有住房贷款利息专题附加扣除政策。也 就是说,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
2020年新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操作指引

确认的操作指引
关于确定2020年度专项附加扣除通知
各位同事: 以下内容涉及各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请务必仔细阅读,并按照要 求操作。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 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九条规定,纳税人次年需 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 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 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为确保各位 同事2020年能够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请务必在2019年12月31日前,按照附 件的说明,进行操作。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部门联系。 特此告之!
2、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不可同时享受扣除,如果两者同时存在,则需要删除其中一 项。
3、如果系统提示填写信息“已失效”,则说明事项不在扣除有效期,需要据实修改扣除 有效期。如果2020年已无法扣除,则需要删除。
4、确认操作如果有错误,可以删除,重新操作确认步骤。
5、2020年度及以后年度EXCEL表格填写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不能使用了!
第三步:进入待确认扣除信 息界面,可逐项审核2019年 已经填报的各项专项附加扣 除信息;可逐个点击“待确 认”进行修改,如无需修改, 也可点击“一键确认”;
第四步:完成第三步后,弹 出界面提示本次操作将完全 覆盖历史采集信息,点击确 认,则2020年专项附加扣除 申报完成;
第五步:如果需查看记录, 可以点击“查询”——我的 记录“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记 录”——切换年度查看。
6、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汇算清缴时,在80000 元限额内实扣除。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操作流程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操作流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与你的个人所得税挂钩,在其他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越高,你的个人所得税越低。
为了能够在最新纳税年度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纳税人需要对下一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确认。
温馨提示,即使信息没有变化,也建议核对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写的正确。
这几种情况需要修改:
1.上年夫妻一方填写子女信息,本年变更为另一方填写,本年夫妻一方需要先删除子女教育信息,再确认,另一方填写信息即可。
2.上年填写的租赁合同显示“已失效”,需要重新修改租房信息,再确认。
3.修改上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4.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如本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
5.本年需要修改老人信息。
6.继续教育信息有变化的。
7.家有新生儿的或者家有3岁以下子女,首次填写,需要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信息。
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一般在个税APP端确认操作流程
打开个税APP,下拉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选择【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即可查看各项信息。
纳税人可按个人情况,对需要更新或已失效的信息进行修改,对本年需作废项目选择删除。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通过个税APP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版块后,选择想要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项目,确认扣除年度,填写信息后即可完成添加。
个税扣缴申报操作教程

个税扣缴申报操作教程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经济所得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
为了规范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程序,方便纳税人进行个税申报和缴纳,税务部门提供了个税扣缴申报系统。
本文将介绍个税扣缴申报的具体操作步骤,帮助纳税人更好地完成个税申报工作。
一、登录个税扣缴申报系统首先,进入税务局官方网站,选择个人所得税申报服务,点击进入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系统。
根据系统要求,输入正确的纳税人识别号、密码以及验证码进行登录。
二、填写个人信息成功登录系统后,点击“填报申报表”,选择申报期间及所属城市,然后开始填写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务必确保填写准确无误。
三、填报收入接下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填报收入项目。
具体填报项目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稿费特许权使用费等,根据个人收入来源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填报。
四、填报扣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收入扣除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个人在申报个税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收入扣除。
填报扣除时,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
五、计算纳税金额在填报收入和扣除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个人所得税税额。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六、确认并提交申报在完成填报和计算后,仔细核对信息的准确性。
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申报”按钮,将申报信息提交至税务部门进行审核。
在提交申报前,也可以选择保存申报信息,以备后续需要查询或修改。
七、缴纳个人所得税申报成功后,系统会生成个人所得税缴款通知单。
根据通知单上的缴款信息,选择适合的缴款方式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可以选择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进行缴款。
八、打印申报证明在完成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后,系统会生成个税申报证明。
纳税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印纳税申报证明,作为申报纳税的有效凭证。
在个税扣缴申报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交申报时务必保证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不实信息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或罚款。
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教程

2022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操作手册一、个税APP 端确认操作步骤情形一2022 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1 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①打开个人所得税 APP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2”,然后选择“一键带入”。
如下图1、图2:②依据提示“将带入2021 年度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或者“您在2022 年度已存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继续确认,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后点击“确定”; 如下图 3、图4:③打开“待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核对信息;如有修改,可以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点击“一键确认”。
如下图 5、图 6:④点击“一键确认”后,信息则提交成功。
不需要重复确认,否则之前确认的信息会显示已作废,系统会以最新确认的信息为准。
如下图 7、图8: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 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选择扣除年度2022,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情形二2022 年需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如:需要修改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相关信息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
注:此方式只能修改部分信息。
如:需要修改基本信息,先进入2021 年的信息页面,修改后再重新确认。
在APP 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年份2021年,修改之后再确认2022 年的信息。
举例:用户需修改赡养老人的分摊比例。
点击“待确认”状态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修改”,“修改分摊方式”,修改成功后返回待确认界面,再点击“一键确认”。
情形三2022 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2022 年不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点击“待确认”状态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删除”,再点击“一键确认”。
如下图9、图10:情形四2022 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2022 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报填写。
先按情形一步骤确认之前申报的其他不需修改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点击APP 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专项扣除填报流程

专项扣除填报流程
专项扣除是指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可以享受的一些特定扣除项目,可以减少个人应缴税额。
以下是专项扣除的填报流程:
1. 登录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
个人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手机APP登录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
2. 进入填报个人所得税信息页面。
点击“填报”按钮进入填报页面。
3. 填报个人信息。
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居民所在地等。
4. 选择“专项扣除”。
在填报页面选择“专项扣除”功能,进入专
项扣除填报页面。
5. 填写专项扣除项目。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应的专项扣除项目进行填报。
常见的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
6. 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专项扣除项目,个人需要按照要求上传相关的证明文件,如学校开具的子女教育费用证明、银行提供的房贷利息证明等。
7. 确认填报信息。
填写完毕后,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填报的信息是否正确。
8. 提交申报。
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按钮,将填报的信息提交给税务部门。
9. 审核和确认。
税务部门将对提交的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如果信息无误,将会生成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发送给个人进行确认。
10. 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个人确认申报表无误后,按照要求缴
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填报专项扣除时,个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进行备案,如身份证、户口本、学校开具的证明材料、银行证明等。
此外,各地的具体填报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个人应根据当地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填报。
2024年个税专项扣除确认流程

2024年个税专项扣除确认流程
1. 收集相关材料,个税专项扣除涉及到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纳税人需要收集相关证明材料,
如子女学校的学费收据、住房贷款利息证明、房屋租赁合同、赡养
老人的相关证明等。
2. 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相关信息,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登
录税务局指定的网站或者APP,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专项扣
除信息,包括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内容。
3. 提交材料,纳税人在填写完个人信息和专项扣除信息后,需
要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可能需要扫描或拍照上传相关证明文件。
4. 审核确认,税务部门会对提交的专项扣除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可能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确认扣除,经过审核确认后,个人的专项扣除信息会被确认,并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予以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纳税人在进行个税专项扣除确认时应当仔细阅读当地税务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和通知,确保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01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总体情况
02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标准
03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
01
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
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
02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
01
由单位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
除大病医疗以外,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 金、继续教育,纳税人可以选择在单位发放工资薪金时,按月享受专项 附加扣除政策。 首次享受时,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给 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三险一金”一样,为大 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子女 教育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 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 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一 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00元。 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1)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 是否在幼儿园学习; (2)子女正在接受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 育); (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 育)。 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 外接受教育。
例1:如老员工 2019年 3月份向单位首次报送其正在上幼儿园的 4岁女儿相关 信息。则当3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子女教育支出 3000元(1000元/ 月×3个月)。 例2:如果该员工女儿在 2019年 3月份刚满 3周岁,则可以扣除的子女教育支 出支出仅为1000元(1000元/月×1个月)。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子女 教育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境内接受教育: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
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 学前一月; 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 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 当月
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
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
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 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 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 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 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可以由购买方按扣 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 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 除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贷 款利息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住房贷款合同 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继续 教育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 例外: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以下 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 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 除。
④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
有关补扣措施
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 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可以在次年3月1日 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时符合以下条 件: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 有住房; (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 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 就是说,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 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 受。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 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 租金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 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 (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 万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 (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 100万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 ?谁来扣: 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 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 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 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计算扣缴税款并进行申报
扣缴单位根据大家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计算应预扣预缴的税款, 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 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选择在单位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不 包括大病医疗扣除的。
税款计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方法
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方法
住房 租金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 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 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赡养 老人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 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 1000元。 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 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住房贷 款利息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 一方扣除。 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
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 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 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 房贷款利息支出。
大病 医疗
享受 条件
标准 方式
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医保报 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 新税法实施首年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要在2020 年才能办理。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大病 医疗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基本医保相关 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 (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 超过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过80000元的 吩
(2)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继续 教育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 育结束的当月 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 长不能超过48个月。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 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 所属年度,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 需要提醒的是,专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 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
远程办税端
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APP端填写
远程办税端——APP端
以子女教育为例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远程办税端提交
远程办税端—单位扣
通过远程办税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但仍希望在扣缴单位办理专项附 加扣除的。这时,税务机关将根据纳税人的选择,把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全量 推送至单位,单位在使用扣缴端软件时,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模块,选 择需要同步的专项扣除项目,点击更新,即可以获取员工已经报送的专项附加扣 除信息。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和扣缴申报操作指引
目录/Contents
01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征管服务操作指引
02
新个人所得税法扣缴申报指引
01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征管服务操作指引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
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最大亮点:
1. 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4项收入,按
年计税。
2. 新设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 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 被赡养人——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 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 父母。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赡养 老人
起止 时间
备查 资料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 止的年末。
采取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留存分摊协议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
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 件或复印件 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
获取
1
填写
2提交3来自计算 扣缴4远程办税端—APP端
个人所得税 扣缴客户端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填写电子模板
不涉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采集!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操作方法——获取远程办税端
总体情况—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办理途径
02
自行申报办理
一般有以下情形之一,可选择在次年3月 1日至 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 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①不愿意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
②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 ③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