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机械基础133
《现代汽车机械基础》16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成从蹄,而蹄2则变成领蹄。这种在制动鼓 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 个从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30/123
B.工作原理
• 当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液被压入轮缸19,
推进制动轮缸活塞5向两端移动,而经过活 塞顶块6推进两制动蹄压向制动鼓,使蹄与 鼓之间产生摩擦力,实现汽车制动。
16/123
3.影响制动力主要原因
• 制动力Fb不但取决于摩擦力矩Mμ,还取决于轮胎
与路面间附着力Fφ(它等于轮胎上垂直负荷G与 轮胎和路面间附着系数乘积),即 Fb≤ Fφ, 制动 力最大只能等于附着力。而M μ 大小决定于轮缸 张力,摩擦因数和制动鼓及制动蹄尺寸。
• 当Fb = Fφ ,时,车轮将被抱死在路面上拖滑。拖
)
25/123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 简单非平衡式(领从蹄式)制动器按其两
蹄张开力源不一样,分为液压张开式(轮 缸式)和气压凸轮张开式两种。
26/123
1)液压张开式
• BJ型汽
车后轮采 取液压张 开式制动 器,由旋 转部分、 固定部分 、张开机 构和定位 调整机构 组成。
27/123
A.结构
制动器摩擦片抗热衰退性能力要高,受热恢 复快。
• 6.制动水稳定性好
摩擦片浸水后恢复摩擦系数能力要好。
• 7.对挂车制动
要求挂车制动作用略早于主车,挂车自动 脱挂时能自动进行应急制动。
20/123
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
21/123
• 制动器是制动系中用以产生妨碍车辆运动或
运动趋势部件,普通制动器都是经过其中固 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旋转元 件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地面附 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制动力以使汽车减 速。
汽车机械基础

部件:一套协同工作且完成共同任务的零 件组合。如:轴承
绪论
绪论
机器组成部件
连杆体
连杆盖
螺栓
螺母
图2内燃机的连杆
绪论
零件分类
通用零件: 在各种机器中经常使用的零件。 如:螺栓、螺母
专用零件: 仅在特定类型机器中使用的零件, 如:活塞,曲轴。
绪论
二.本课程性质、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中特殊情况
例:凸轮机构中,为减少高副接触处磨损,在从动件2 上安装一个滚子3;
滚子的转动与否不影响凸轮与从动件间的相对运动, 因此滚子绕其自身轴线的转动为机构的局部自由度;
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预先将转动副C和构件3除去
不计,设想将滚子3与从动件2作为一个构件来考虑;
此时该机构中,n=2,PL=2,PH=l。其机构自由度为: F=3n-2 PL-PH=3×2-2×2-1=1
此凸轮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符合实际。
绪论
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中特殊情况
(3)虚约束——在机构中与其他约束重复而不 起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当除去虚约束不计。
绪论
绪论
虚约束的常见情况(表0-2):
(1)轨迹重合的虚约束(上例机车轮); (2) 多个移动方向一致的移动副; (3)导路互相平行多个移动副; (4)多个轴线重合转动副; (5)机构中对运动不起限制作用的对称部分; 虚约束对机构运动虽然不起作用,但可以增加
绪论
引入:机械的产生
机械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探索 中逐渐产生的.
机械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工具,是人类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汽车机械基础

TOYOTA
• 囊式空气弹簧由夹有帘线的
橡胶组成的气囊和密闭在其 中的压缩空气构成。气囊外 层由耐油橡胶制成单节或多 节,节数越多弹簧越软,节 与节之间围有钢质腰环,防 止两节之间摩擦。气囊上下 盖板将空气封于室内。 膜式空气弹簧,它由橡胶片 和金属压制件组成。它比囊 式空气弹簧的弹性曲线更为 理想,固有频率更低些,且 尺寸小,便于布置因而多用 于轿车上,但造价贵,寿命 较短。
4.空气弹簧
TOYOTA
• 气体弹簧主要有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两种。 • 气体弹簧是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即在一个密闭
的容器内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1MPa) ,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簧的作用。这种 弹性元件叫空气弹簧,它分为囊式和膜式空气 弹簧。这种弹簧随着载荷的增加,容器内压缩 空气压力升高,使其弹簧刚度也随之增加,载 荷减少,弹簧压力也随空气压力减少而下降, 因而这种弹簧有其理想的弹性特性。 • 空气弹簧在轿车上有采用尤其在主动悬架中被 采用。
TOYOTA
•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时,各片之间因
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 减。但各片间的干摩擦,将使车轮所受冲击 力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车架,即降低了悬架 缓和冲击的能力,且增大了各片的摩损。所 以在装合时,各片间涂上较稠的润滑剂(石 墨润滑脂),并应定期保养。 • 为了在使用期间内长期储存润滑脂和防止污 染,有时将钢板弹簧装在护套内。
2)独立悬架
TOYOTA
• 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
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 响到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用的车桥是断开式 的。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 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 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 顺性得到改善。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 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

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点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有着独特的机械结构和原理。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汽车的基础机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了解汽车有所帮助。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有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通过燃烧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2. 变速器:变速器是控制换挡的装置。
汽车的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通过变速器来匹配。
常见的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换挡杆,而自动变速器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
3.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主要由刹车盘、刹车片、刹车钳和刹车油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通过液压系统将刹车油压力传递给刹车盘和刹车片,产生摩擦力来减慢汽车的速度。
4.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用于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它由弹簧和减震器组成。
弹簧负责支撑车身重量和吸收震动,减震器则用于控制车身的弹性反弹。
5. 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转向。
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机构和悬臂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通过转向机构和悬臂将转动力量传递给悬轮,使汽车改变行驶方向。
6.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蓄电池和电路系统。
发电机负责为汽车提供电力,蓄电池用于储存电能,电路系统则将电力传送到各个电器设备,如灯光、音响和空调等。
7.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用于储存和输送燃料。
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和喷油器等组件。
燃油被泵送到发动机燃烧室,通过喷油器喷射出来进行燃烧。
以上只是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结构和原理。
在日常驾驶和维护中,也能更好地进行判断和处理。
当然,这只是汽车机械知识的冰山一角,如果你对汽车感兴趣,还可以深入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汽车爱好者。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教育层次:课程代码:课程教学时数:学分数:制订或修订执笔人:xxx 完成日期:年月审核人:xxx 审核日期:年月第( )次修订签发人: 签发日期:年月有效期至:年月《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工程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先导课程:机械制图、高中阶段课程并行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后续课程:各专业课1.2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汽车后市场类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各类汽车维修类技术员、营销员、汽车零部件管理与销售从业人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师等各类技术人员。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中常见零件的种类及其材料、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掌握汽车中常见机构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维修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汽车维修所需机械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常用机构的相关知识、常见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主要核心知识,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汽车后市场所需知识,确定了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本课程涉及了机械学各方面的的知识,知识面较广。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参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3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概念与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3. 汽车的主要参数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的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2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3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3.3 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3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报告范文

汽车机械基础报告范文概述汽车机械基础是指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的构造和原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等。
了解汽车机械基础对于驾驶员和汽车维修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汽车机械基础进行详细阐述。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负责产生动力以推动汽车运行。
通常,汽车发动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类。
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通过混合空气和汽油,在燃烧室中点燃混合物来产生动力。
而柴油发动机则是通过将空气压缩到足够高的温度,使柴油燃烧来产生动力。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后转化为能量,转化能量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内燃机通过往复运动产生的机械能,电动机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发动机中需要关注的参数有功率、扭矩、燃烧效率等。
变速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能够在不同的速度下运行。
变速器可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类。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通过换挡杆控制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而自动变速器则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来自动调整传动比。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齿轮的传动比率来实现速度的变化。
一个常见的手动变速器通常由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同步器组成。
同步器可使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在换挡时平稳地接触,减少换挡时的撞击和磨损。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保障,它负责使车辆减速或停下来。
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刹车片、制动盘、制动液和制动油泵等。
使用制动系统时需要注意踩刹车踏板施加压力,通过制动盘和刹车片的摩擦来转化为摩擦能量,从而减缓车速。
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液压传递力量。
踩下刹车踏板后,液压系统中的制动液被挤压,从而产生力量使刹车片迅速接触制动盘,实现制动效果。
同时,刹车系统还包括了制动分配器和ABS等装置,以便更好地控制汽车制动力的分配。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吸收路面的颠簸和震动,使乘车更加舒适,并且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现代汽车机械基础资料

转矩不大,差速器内多用两个行星齿轮 。相应的行星齿轮轴相为一根直销轴。
2.动力传递
3.运动特性
• ω1 +ω2=2ω0
• 左右两侧半轴
齿轮的转速之 和等于差速器 壳转速的两倍 ,这就是两半 轴齿轮直径相 等的对称式锥 齿轮差速器的 运动特性关系 式。
4.扭矩分配特性
五、防滑差速器
• 为了提高汽车在坏路上的通过能力,
可采用各种型式的防滑差速器。防滑 差速器的共同特点是在一侧驱动轮打 滑时,能使大部分甚至全部转矩传给 不打滑的驱动轮,充分利用另一侧不 打滑驱动轮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的牵 引力,使汽车继续行驶。
1.强制锁止式差速器
2.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
3.涡轮涡杆式差速器
3.EQ1090E主减速器
1)结构
• 它采用一对准双曲面锥齿轮传动。主动锥齿轮与输
入轴制成一体,前端用2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后端 支承在一个圆柱滚子轴承上。因为主动锥齿轮处于 圆锥滚子轴承支承点的外面,所以让两圆锥轴承的 小端相对,这能够增大有效支承点的距离,并使轴 承17有效支承点距锥齿轮18更近,有利于增加主动 锥齿轮的支承刚度。
• 在双级式主减速器中,若第二级减速
在车轮附近进行,实际上构成两个车 轮处的独立部件,则称为轮边减速器 。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减小半轴所传 递的转矩,有利于减小半轴的尺寸和 质量。
• 2)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档数分,可分为
单速式和双速式两种。
• 目前,国产汽车基本都采用了传动比
固定的单速式主减速器。在双速式主 减速器上,设有供选择的两个传动比 ,这种主减速器实际上又起到了副变 速器的作用。
第八节 半轴与桥壳
一、半轴
• 半轴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的输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