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结构试验测试技术
建筑结构试验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结构试验概论一、名词解释1、相似模型试验:是指用适当的比例尺和相似材料制成与原型几何相似的试验对象,在模型上施加相似力系,使模型受力后重演原模型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最后按相似条件由模型试验的结果推算实际结构的工作。
2、结构动力试验:是研究结构在不同性质动力作用下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的试验。
3、结构动力特性试验:是指结构在受动力荷载激励时,在结构自由振动或强迫振动情况下测量结构自身所固有的动力性能的试验。
4、结构动力反应试验:指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量测结构的动力性能参数和动态反应的试验。
5、结构疲劳试验:指结构构件在等幅稳定,多次重复荷载的作用下,哦测试结构疲劳性能而进行的动力试验。
6、刚度检验法:是以30%-60%的设计荷载进行加载,测得结构变形和材料的应变与理论计算对比,如果符合得较好,可以承认试验结构和材料的可靠性。
7、承载力检验:一般加载到小于极限荷载的某一预定荷载值,检测结构受载后的反应。
8、缩尺模型试验:是原型结构缩小几何比例尺寸的试验代表物。
二、问答题1、生产性试验一般用来解决哪些问题?答:生产性试验一般用来解决:①综合鉴定重要工程和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⑵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③对已建结构进行可靠度检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④对工程改建或加固,通过试验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⑤对受灾结构和工程质量事故,通过试验提供技术依据。
2、结构静力试验有什么特点?答:结构静力试验的特点:①加载设备相对简单⑵荷载可以逐步施加③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的发展,给人们以最明确和清晰的破坏概念。
3、试举出常用于动力试验中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常用于动力试验中的方法有:。
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结构动力反应试验①结构疲劳试验。
4、结构试验按试验荷载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结构试验按试验荷载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结构静力试验。
结构动力试验③结构抗震试验。
6、科研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答:科研性试验的目的是:①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⑵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③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华科结构试验结构动载试验

一、结构动力荷载的类型
1)地震作用:对地震进行观测和预报,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 试验研究。 2)设备振动:如锻锤、吊车制动力,多层工业厂房机器等。 3)风振:风载在高层和高耸结构设计中控制作用,影响舒适 度 4)环境振动:对精密机床、集成电路制造等设备将产生不良 影响。为此,需对地脉动进行测试,根据振动能量的分布 确定防振、隔振或消能措施。 5)爆炸振动:研究建筑物的抗爆问题,研究如何抵抗核爆炸 所产生的瞬时冲击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1 自振频率: f T xn 1 阻尼比: ln k xn k xn 1 或: ln 2k xn 2 k
振型测量 振型:指在结构某一固有频率下,结构振动形式即变形曲线, 称为频率的振型。 方法:可在结构的不同楼层布置传感器,根据传感器测得的 同一时刻不同楼层的振动幅值来确定结构的振型。(用自由 振动法测量结构的自振特性时,一般只能测得结构的一阶振 型。)
迫位移,然后突然释放,让结构作自由振动。这 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自振时荷载已不存在于结构, 没有附加质量的影响,但它仅适用于刚度不大的 结构。同时注意怎样牵拉和释放才能使结构仅在 一个平面内产生振动。
2)初速度加载法(突加荷载法)
方法:利用摆锤或落重(落点处铺设1OO~2OO
mm的砂垫层,小于结构自重的0.1%),作用力的 总持续时间应小于结构的自振周期。
类似的微幅振动,称之为建筑物的脉动反应。通 过量测仪器可以测得脉动反应的波形,波形中近 似“拍”振的区段的振动频率就是结构的自振频 率。
多层房屋脉动反应记录曲线
单层工业厂房脉动反应记录曲线
4.3 振动测量仪器
一、测振传感器原理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把它固定在振动体上,通过测 量惯性质量相对于传感器外壳 的运动,来获得振动体的振动。
建筑结构试验_试题

第1、2章复习要点1.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
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
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
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答: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
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
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
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
建筑结构试验第四章结构动载试验

疲劳试验
❖示例
本章小结
1 概述 2 动载试验仪器仪表 3 结构振动测试 4 结构抗震试验 5 结构疲劳试验
宝山壁画
❖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 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 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 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 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 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 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 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 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 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 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结构抗震试验——伪静力试验
❖常用的三种加载方法 ①控制位移加载法;常以屈服位移或最大层间位移
的某一百分比来控制加载 ②控制荷载加载法; ③控制荷载和位移混合加载法。
结构抗震试验——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其实质就是按照某种确定性的地震 反应进行加载。
❖ 由于结构的恢复力模型未知,运动方程无法求解, 故采用“边试验、边求解”的方法分步得到实测 的结构恢复力模型,然后可完成整个试验加载过 程。
结构抗震试验——伪静力试验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 ♦ 恢复力模型:相当于结构的物理方程 ♦ 抗震性能判定:强度、刚度、变形、延性、耗能 ♦ 破坏机制研究:为抗震设计提供方法和依据
❖伪静力试验的特点: 试验装置及加载设备简单、观测方便,但加载制 度是人为确定的,与真实情况差异较大,且不能 考虑应变速度及阻尼的影响。试验值偏低,一般 情况下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结果偏于安全。
结构试验与检测

一、名词解释1、结构试验:实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上,利用设备仪器为工具,以各种试验技术为手段,在施加各种作用的工况下,通过量测与试验对象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和试验对象的实际破坏形态,来评定试验对象的刚度、抗裂度、裂缝状态、强度、承载力、稳定和耗能能力等,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2、单调静力荷载试验是指试验荷载逐渐单调增加到结构破坏或预定的状态目标,研究结构受力性能的试验。
3、结构检测:是为评定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4、试验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试验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包括荷载类型和分布情况)。
5、试验加载制度:是指试验实施过程中荷载的施加程序和步骤。
(加载制度也可认为是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包括:加载速度的快慢、加载时间间歇的长短、分级荷载的大小和加卸载循环的次数等。
)6、惯性力加载法:是在结构动力试验中,利用物体质量在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对结构施加动荷载。
7、拟静力试验:也称低调周期反复荷载试验或伪静力试验。
其基本原理:是用低周期往复循环加载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静力试验,试验中控制结构的变形值或荷载量,使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方向反复加载和卸载,用以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程。
8、屈服变形:混凝土构件受拉主筋应力屈服时的荷载或相应变形。
9、重物加载是利用本身的重量施加在结构上作为模拟荷载。
10、环境随机振动法:俗称脉动法,利用脉动,采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放大记录设备,量测结构的反映,借助于随机信号数据处理的技术,分析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
二、考点1、(P11)研究性试验的4个阶段:设计、准备、实施和总结。
2、研究性试验装置要求:①应有足够刚度。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应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
②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③试验装置要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且不应分担试验结构构件承受的试验荷载和不应阻碍结构构件变形的自由发展。
第4章 试验量测技术

R1 R1 R1 R1 R2
Ui
R4 R3 R4
Ui
R1
R2 R4
R2 R3
R4
R1 R1
4.2 应变量测
如果AB桥路上接的是应变片: 则有:
UO
Ui
R1
R2 R4
R2 R3
R4
R1 R1
=Ui
R1
R2 R4
R2 R3
4.2 应变量测
3.光测法——光纤光栅应变计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原理是同时 利用光纤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和传输信 号介质,采用先进的OTDR技术,探测 出沿着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应变的 变化,实现真正分布式的测量。 应变 测量原理是基于Brillouin散射的分布 式温度和应变传感系统,它可以同时 测量温度和应变。
(2)四分之一桥路:桥臂中,当且仅 当有一肢桥臂的电阻是外接的电阻应 变片,其阻值发生相应变化,而其余 桥臂采用无感电阻的桥路称1/4桥路。 不能实现温度补偿
等臂桥路 1/4桥路
4.2 应变量测
(3)半桥桥路:在四肢桥臂中,有两 肢相邻桥臂的电阻是外接电阻应变片, 其电阻阻值发生相应变化,而另外两肢 相邻桥臂的电阻是无感电阻的桥路称半 桥桥路。能实现温度补偿
4.2 应变量测
温度补偿应变片法桥路连接示意
半桥外部桥路
4.2 应变量测
于是有:
UO
Ui 4
R1
Rt1 R
Rt 2 R
Ui 4
R1 R
UiK 4
1
半桥互补桥路Βιβλιοθήκη UOUi 4
建筑结构试验 ppt课件

图1.3 结构伪静力试验示意图
图1.4 结构拟动力试验示意图
• 2. 拟动力试验 • 3. 伪静力试验与拟动力试验的区别
建筑结构试验
• 1.3.4 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 • 1. 真型试验 • 2. 模型试验 • 3. 模型的分类 • (1) 设计比例存在个性 • (2) 设计理论存在差异 • (3)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存在区别 • 1.3.5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 1. 短期荷载试验
• ①试验数据处理。 • ②试验结果分析。 • ③完成试验报告。
• 2.2 试验前期工作方案设计 • 2.2.1 调研方案设计
• 2.2.2 研究路线方案设计 • 1. 研究路线的含义 • 2. 研究路线的作用 • 3. 研究路线的内容 • 4. 研究路线的制定 • 2.2.3 其他工作方案设计
• 2.3 试验构件方案设计 • 2.3.1 试件形状
• 第7章 结构试验科研示例
• 试验1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调幅限值的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研究
• 试验2 框筒结构动力分析方法的模型试验
•
研究
• 试验3 砖砌体伺服加载器周期性动力加载
•
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试验
• 内容提要:本章的目的是把《建筑结构试验》的
大致轮廓交代给读者,通过建筑结构试验的任务、 作用、分类和发展过程的学习,使读者了解什么是 建筑结构试验。 • 教学重点:建筑结构试验的分类及其相关概念的区 别。
建筑结构试验
• 宋 彧 张贵文 主编
建筑结构试验
• 第1章 建筑结构试验概述 • 1.1 建筑结构试验的任务 • 1.2 建筑结构试验的作用 • 1.3 建筑结构试验的分类 • 1.4 建筑结构试验的发展
建筑结构试验讲稿3

图3.19 分配梁设置示意图
• 3.10.3 荷载架
• 1. 竖向荷载架及其组成 • 2. 水平荷载架及其组成 • 3. 反力墙(刚度大,变形要求高)
图3.21 荷载架示意图 1.横梁 2.千斤顶 3.地脚螺栓 1.三角架 2.千斤顶 3.压梁 1.试件 2.伺服千斤顶 3.地脚螺栓
• 3.10.3 结构试验台座
• 1.
• •
抗弯大梁式台座和空间桁架式台座
为自平衡体系 适用范围
图3.22 抗弯大梁台座的荷载试验装置
图3.23 空间桁架式台座
• 2. 地面试验台座
可以移动
不能移动, 修理困难
图3.24 两种板式试验台 分为:板式和箱式,刚度极大,能够移动,可以进行多个试验
3. 箱式试验台座
可以做地下 室和基础
图4.2 电阻应变片构造示意图 1.引出线 2.电阻线 3.覆盖层 4.基底层
• 4.2.3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和粘贴方法
普通静力试验
图4.3 几种电阻应变片 1,2,3,7,9.箔式电阻应变片 4.半导体应变片 5.丝绕式电阻应变片 6.短接式电阻应变片 8.焊接电阻应变片
表4.1续表
• 4.3 应变测量
3.2 重力加载
• 重力加载:将物体本身的重力施加于结构 上作为荷载。
–实验室试验:常用标准铸铁砝码、混凝土块、 水箱 –现场试验:就地取材,常用砂、石、砖块等建 筑材料,或是钢锭、铸铁、废构件等。
• 重物可以直接施加或者通过杠杆间接施加 于试验结构或构件上。 • 特点:荷载容易取得,但加载费工费时; 利用砂石、砖块加载时,荷载不易恒定。
(2)
贴片技术要求较高,应变片不能回收复用,一般只能
测试被测件表面的物理力学参数,构件内部的参数难以 直接准确测试; (3) 普通电阻应变片输出信号较小,在强电磁场内易受干 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线位移传感器
位移简化测量
4.3 试验传感设备
图3.3.3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1-测杆;2-弹簧;3-外壳; 4-刻度;5-电阻应变计;6-电缆
桥臂相减输出) ,从而消 除温度产生的附加变形
根据桥路的的特性,相邻桥臂相减输出,当两 个规格相同的应变片粘界在同样材料的表面,感受同 样的温度,在桥路中相邻连接时,温度引起的应变将 自动消除,我们称温度补偿。
4.2 应变测量
温度补偿应变片法桥路连接示意
温度补偿的要求:
(1)同一批应变片,规格相同 标距相同,且K1=K2 ;
dR K R
此式用于应变片粘贴后的情形
4.2 应变测量
电阻栅 引出线
2.电阻应变片的构造
主要技术指标
1.电阻值(Ω ):120、350
栅长 栅宽
2.规格: l b
影响测试性能。
3.灵敏系数K: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与应变仪的灵敏系 数设置相协调。
4.2 应变测量
3.电阻应变片的种类
1.按敏感栅的种类划分 :有箔式、丝绕式、半导体等; 2.按基底材料划分:有纸基、胶基等;
3.按使用极限温度划分:有低温、常温、高温等;
4.按敏感栅形状分:单轴与多轴。
4.2 应变测量
丝栅式应变片
标距:0.2mm ~ 200mm
箔式应变片
3μ m ~ 80μ m 的金属箔片
短接式应变片
光刻腐蚀工艺
4.2 应变测量
4.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1.检查和分选应变片; 2.粘贴表面测点准备;
3.贴片; 4.固化; 5.粘贴质量检查; 6.导线连接。 7.防潮处理。
如选择为同规格应变片,阻值相同,灵敏度系数相同,则有
微分并略去 高阶小量
Vi R1 R 2 R3 R 4 V0 4 R1 R2 R3 R4 V i K (1 2 3 4 ) 4
输出电压变化与与四 个桥臂应变(阻值变 化率)的代数和成线 性关系。
4.2 应变测量
假定,桥路四臂所接的电阻应变片的电阻阻值全部发生变化,其 值分别为 R1, R2 , R3 , R4 ,则桥路输出电压增量为:
R1R2 R1 R 2 R3 R 4 V0 Vi 2 R1 R2 R1 R2 R3 R4
l 或 lim l
4.2 应变测量
图3.2.1 手持式应变仪
图3.2.2 自制应变测量装置 1-千分表 2-脚座 3-刚性杆
百分表测量 手持应变仪
4.2 应变测量
2.频率法
钢弦式钢筋应变计是将一根金属丝(弦)两端固定然 后张拉,金属丝内部将产生一定的张力,此时金属丝 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其内部张力就具有一定的定量关系。 通过测量钢丝弦固有频率的变化,就可以测出外界应 变的变化,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 而成的。
4.2 应变测量
4.2.1电阻法
(1)测量灵敏度和精度高。其最小应变读数为 1(微 1 1106 )在常温测量时精度可达 1 ~ 2% 。 应变, (2)测量范围广。可测1 ~ 20000。
(3)频率响应好。可测量静态到数十万赫的动态应变。
(4)应变片尺寸小,重量轻。
(5)测量过程中输出电信号,可制成各种传感器。
半桥外部桥路
4.2 应变测量
1 1 p 1 2 2 p 2
1 p 2 p
r 1 2 0 0 1 p 1 ( 2 p 2 )
21 p or2 2 p
半桥互补桥路举例
i ip i (i 1,2,3,4)
4.2 应变测量
dA dD dL 2 2( ) 2 A D L
dR d (1 2 ) R
dL L
常数
d Ks
dR 1 2 R
线性
dR dL Ks K s R L
Ks:表示单位应变引起的相对电阻变化,称金属丝灵 敏系数。越大,单位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也越大。
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应变计; 倾角传感器; 频率计;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
绝对式与相对式。 6.按仪器仪表显示与记录的方式分: 直读式与自动记录式; 模拟式和数字式。
测振传感器。
4.1 概述
4.1.2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刻度值: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是指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 最小测量值,即每一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测量数值。
4.2 应变测量
采用如下表示电阻应变片的桥路的度数值,则:
4V0 r 1 2 3 4 KVi
桥路特点:邻臂电阻阻值变化的符号相反,成相 减输出;对臂符号相同,成相加输出。所以桥路 中电阻阻值变化的组合不同,其构成桥路读数值 的特点就不同,可构成不同类别的桥路。
应变片 机械变形转化 为电阻变化
dR K R
应变仪 电阻变化转化为 易测的电压变化
4.2 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仪采用的测量电路是惠斯登电桥(以下 简称桥路),能够把电阻变化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 的变化信号,并使信号得以放大;桥路还可以解决测 量值的温度补偿问题。所以,桥路是试验工作中比较 理想的测试形式。 基尔霍夫定律: R1R3 R2 R4 V0 Vi R1 R2 R3 R4
(2)电阻值之差小于0.5 Ω, 避免有初读数; (3)粘贴在同一种材料和同一 温度场中。
4.2 应变测量
补偿桥路分类:
依据温度补偿片是否受力பைடு நூலகம்补偿桥路可以分为:
(1)外补桥路,即补偿片不受力,称为温度补偿片; (2)互补桥路,即补偿片受力,亦为工作片。
工作片 温度补 偿片
工作片
工作片
半桥外部桥路
4.2 应变测量
4.2 应变测量
6.桥路组成类别
a. 等臂桥路:指四个桥臂电阻值相等 的电桥桥路。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 零。不能测应变,可以测电阻阻值
b.四分之一桥路:桥臂中,当且仅当有 一肢桥臂的电阻是外接的电阻应变片, 其阻值发生相应变化,而其余桥臂采 用无感电阻的桥路称 1/4 桥路。 不能实现
1 p 2 p 3 p 4 p
r 1 2 3 4 (1 p 1 ) ( 2 p 2 ) ( 3 p 3 ) ( 4 p 4 )
41 p
全桥互补桥路举例
4.2 应变测量 8.一片多补技术的工作原理
2.量程:仪器仪表可以测量的最大范围。20%~80% 3.灵敏度:被测量的单位物理量所引起仪器输出或显示值的大 小,即仪器仪表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或反应速度。 4.精确度:仪表指示值与被测真值的符合程度。
精确度高的仪表意味着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很小。常以最大量程时的相 对误差来表示精度,并以此来确定仪器的精度等级。例如,一台精度为 0.2级的仪表,意思是测定值的误差不超过最大量程的±0.2% 。
(6)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测量。
4.2 应变测量 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导体的“应变 电阻效应”,即金属丝的电阻值随其机械变形而变化 的物理特性(图4-1)。 根据欧姆定律:
L R A
当金属丝受力而变形时,其长 度、截面面积和电阻率都将发生变 dR dL dA d R L A 化,微分得到:
4.2 应变测量
4.2 应变测量
4.2 应变测量
4.2 应变测量
5.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一同与被测结构变形时,采用一定的仪器 将电阻变化信号捕捉、转化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信号 ,并放大输出,推算结构的应变,其中能将电阻变化 信号转为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的仪器称为电阻应变仪 。
dR 4V0 K R Vi
4.1 概述
4.1.3结构试验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1.测量仪器不应该影响结构的工作;要求仪器自重轻、尺寸小, 尤其是对模型结构试验,还要考虑仪器的附加质量和仪器对结构 的作用力。 2.测量仪器具有合适的灵敏度、量程和精度。 3.安装使用方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4.价廉耐用,可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维修容易。 5.在达到上述要求条件下,尽量要求多功能,多用途,以适应多 方面的需要。
4.2 应变测量
4.2.2其他方法测量应变
1.位移方法测量应变
应变的定义是单位长度上的变形(拉伸、压缩和 剪切),在结构试验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来 近似地表示两点之间的平均应变。设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L(称为标距),被测物体产生变形后,两点之间有相 对位移,则在标距内的平均应变为:
l l
温度补偿 四分之一桥路
等臂桥路
工作片
4.2 应变测量
c.半桥桥路。在四肢桥臂中,有两肢相邻 桥臂的电阻是外接电阻应变片,其电阻阻 值发生相应变化,而另外两肢相邻桥臂的 电阻是无感电阻的桥路称半桥桥路。能实
现温度补偿 半桥桥路
工作片
d. 全桥桥路。在四肢桥臂中,桥臂电阻 全部(且必须全部)是外接电阻应变片 的桥路称为全桥桥路。全桥桥路中没有 无感电阻。能实现温度补偿,采用全桥桥路测量的
4.1 概述
试件的外部作用:力、位移、温度、振动(输入数据); 试件的反应:应力、应变、位移、裂缝、转角、速度、加速度 (输出数据); 试验测试技术就是用各种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信号输入
数据采集
系统
结构测试过程
信号输出
数据采集
4.1 概述
4.1.1设备仪器的分类
1.按功能和使用情况分: 传感器: 放大器: 显示、记录器:
4.2 应变测量
4.2.1电阻法
应变测量
应变量测一般是用应变计测出试件在一定长度范围 l (称为标 距)内的长度变化 l ,再计算出应变值 l / l 。测出的应变 值实际是标距范围内的平均应变。因此,对于应力梯度较大的结 构或混凝土等非匀质材料,都应注意应变计标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