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神话传说精选
侗族民间故事——(带插图)找歌的传说

找歌的传说从前,侗家没有踩歌堂,过节时没有歌唱,也没有舞跳,日子过得象煮菜没有放盐一样淡。
后来,有人提议:凑点钱请人到天上讨些歌来唱吧!大家赞同,很快把钱凑齐了,就公推热心替众人办事的金必去讨歌。
金必不分昼夜,长途跋涉,走了很久,才来到天上。
金必见天门紧闭着,就在门外喊了一声:“开门!”哪料里面没有动静,天门还是紧闭的。
金必又不喊了一声“开门”,顿时天门前尘土飞场,但门仍然紧闭不开。
金必又用力气喊了一声“开门”,天门才吱吱呀呀动了。
看守天门的雷母娘娘慢腾腾地走出来问道:“谁在门外大喊大叫?”金必答道:“是我,从地上来的。
”“来做什么?”“来讨歌的。
”金必话音刚落,天门打开了。
雷母娘娘说:“你自己到歌堂去年吧!”金必走到歌堂,看见许多仙女正在唱歌跳舞。
金必看呀看呀,越看越爱看,一连看了七天。
天上一日,地上一月。
地上的人等了七个月还不见金必回来,又派相金、相银和古赛三人上天寻找金必。
天上的歌舞种类很多,各种歌都悦耳动听,金必样样都想学,一下子怎么学得完呢?正在这时,相金、相银和古赛来了。
金必好喜欢,就带他们一起去讨歌。
他们问仙女,仙女说:“你们去找歌师吧!”他们去找歌师,歌师说:“我不能作主,你们去问天上管事的老人吧!”他们找到了天上的老人。
一帮老人正在鼓楼里围着火塘抽烟。
金必上前,恭恭敬敬地说:“我们是从地上到这里来讨歌,请给我们一些歌吧!”老人嘁嘁嚓嚓商量了一番,一个白胡子老人开口了:“地上的年轻人,给你们一些耶歌吧!但是,你们要付三百两银子给我们修鼓楼。
”金必满心喜欢,四个人商量一下,说:“好,就给三百两银子。
不过歌,你们要给最好听的,要多给一些。
”老人说:“只要你们拿得动,尽管拿好了。
”他们把银子给老人,用两根粗杠子把歌抬走了。
歌是用藤条绑在木杠上的。
他们走出喜鼓楼不久,藤条松了,歌从杠子上掉了下来,撒满一地。
他们赶忙歇脚,把歌捡起来,又用包头巾把歌牢牢绑紧,继续赶路。
他们走过曲曲折折的巷道,走到天门外高高的石阶时,突然卷来一阵狂风,包头巾被风刮跑了,歌也被吹得无影无踪了。
菊花仙子的故事传说

菊花仙子的故事传说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丰富的侗族民间文学里,至今流传着众多经典的神话传说。
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菊花仙子的故事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菊花仙子》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
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纺织度日。
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
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
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
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村上人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
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
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
阿牛当然不肯。
张财主便派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因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扬长而去。
阿牛见这株为母亲治好眼疾的白菊横遭强暴,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
贵州黎平侗族传说故事

贵州黎平侗族传说故事黎平是我国最大的侗族县和侗族文化中心。
那你知道贵州黎平侗族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贵州黎平侗族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贵州黎平侗族传说故事:麒麟山的神秘传说麒麟山位于黎平县肇兴镇纪伦侗寨以南1公里,面积316公顷,最高海拔980米,山上森林茂密,花香鸟语,山下梯田空旷,溪流脉动。
四周侗寨萦绕,民族文化回环。
巅峰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因顶部有块奇石,形如麒麟,故名。
相传,很久以前有只麒麟来到肇兴,游到麒麟山,它眺望脚下的侗寨,风光旖旎却人烟稀少,夫妻和睦却人丁不旺,地大物博却乏人劳作,方圆几十里地所有村落住户叠加起来也估摸算作“五百肇兴”(旧指黎平县肇兴、来马、宰柳、登杠、纪堂、登江、归杩、岑所、上地坪和从江县平乐等陆姓侗寨累计有五百户,统称“五百肇兴”)。
性情温和的它,触目伤怀,随地心生善念,决定驻足不前,化作麒麟石,定居麒麟山,春夏秋冬不畏严寒,不惧酷暑,甘于奉献吃苦,默默地为散落于大山深处的侗族人们祈祷、赐福、送喜、添丁……。
有了麒麟神的庇佑,千百年后,麒麟山下的侗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一派繁荣景象。
就人口而言,已由原来的“五百肇兴”发展到了现在的万余之众,仅当今的肇兴侗寨就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千户侗寨”和“天下第一侗寨”。
侗民们对于麒麟以及麒麟山的信仰与崇拜,不单纯地表现在他们的意识之中,还融入了民俗生活,深入民族文化领域。
禁封活动。
麒麟山权属归“五百肇兴”共有,关于它的保护,侗民们有专项款约:凡麒麟山内,树木不准采伐,动物不准捕杀,山体不准破坏。
质朴侗款,敬慕麒麟山为神,也让麒麟山水秀山青,生态溢满斑斓。
蕴藏文化。
麒麟乃吉祥神兽,民间有“麒麟送子”“驱除邪恶”“发富发贵”等传说。
因此,麒麟山神秘故事、民族历史、自然环境,适宜心灵养生和心理治疗,能满足人们“求福、求贵”等心理精神需求,文化等同于民族宗族发祥地,性质功能可团结山下村落侗民融为一体,形成民族内部凝聚力和亲和力。
中国侗族民间故事

中国侗族民间故事在侗族,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
那你知道中国侗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国侗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相传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唐家村进湾去的刘家坡小河边有一座大山,名叫老师坡(老师:古时候的风水先生,不是现在的人民教师)。
这里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哩。
刘家坡半坡上住着一寨刘姓人家,我老家也在这里,从小常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讲起老师坡的来历。
老师坡位于刘家坡的斜对面,这里是一处悬崖,有几十丈高,旁边有一条小道可以通到崖顶,崖顶上是一丘水稻田,悬崖的正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山洞,洞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条河直通前面的大山源头和山外舞水河,据说这个洞那个时候叫邪家洞(邪家:邪魔的称呼),邪家就住在这里,洞里黑乎乎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没有人敢进到这个洞中。
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也还算红红火火,可是寨子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发现自己家里不是少这样,就是掉那样!人们也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找起。
有一天,寨子里有一个妇女赶着两只鸭子到小河边的田里劳作,就放两只鸭子到小河上游里觅食,可是这两只鸭子眼看顺流直下,进入到这个邪家洞里。
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家里有鸭子可以下蛋补贴家用,眼看鸭子进到洞里不出来,妇女急了,也不管村里老人告诫过说这里是禁地,就直接进洞去找鸭子,黑灯瞎火的她一路走进洞,在洞里左拐右突,可是就只听见鸭子声音在前面不远处,就是寻不见鸭子的踪影。
她在洞里走了两公里左右,突然发现前面好像有亮光,妇女转过一个湾,前面豁然开朗,金光闪闪,洞里有石床、石椅、石锅石碗筷,在洞里的另一个角落妇女还发现了村里丢的一些东西:火筒棒(火筒棒:侗族人用竹子做的吹火用的工具)、灰筛(灰筛:侗族人做灰碱粑用来筛火木灰的一种工具)、米口袋等等,一对夫妇正在吃粑(粑:侗族过年过节的一种食物),看见妇女进来并邀请妇女一起吃,妇女问他们村里丢的东西怎么会在他们这里,夫妇说是从村里借来做粑过年的,等过完年就还回去,还要拿粑向村里人道谢哩。
我身边的民族故事征文

我身边的民族故事征文我是一个身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人,这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我热爱听故事,特别是关于各民族的传说和神话。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身边的民族故事。
故事一:侗族的神仙姐姐侗族是一个生活在贵州和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有很多有趣而神秘的传说。
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神仙姐姐的。
传说中,这个神仙姐姐名叫小香姑,她拥有着不凡的修炼之力和魔法。
她的一双仙鹤靴每踩一下地面就会留下一个花环,她的一件锦衣每次穿上都会让她变成一只美丽的仙鹤。
小香姑性情温和,善良聪慧,是侗族人民的守护神。
有一天,小香姑被一只凶恶的妖怪绑架了,她需要侗族的勇士们去拯救她。
最终,一个叫做阿香的侗族少女勇敢地前往妖怪巢穴,打败了妖怪,拯救了小香姑。
为了感谢阿香的勇气和善良,小香姑将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仙鹤,并让她飞往天上,成为了新的仙鹤姐姐。
故事二:藏族的雪域传奇藏族是一个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民族,他们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敬畏和信仰。
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雪域的传说和神话,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格萨尔王传》。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格萨尔王的英雄,他身高丈八,能扛起千钧之重,拥有无敌的力量和智慧。
格萨尔王生命中的任务就是从魔鬼手中拯救藏族人民,并保护青藏高原的大自然。
格萨尔王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的魔鬼和敌人,最终,他打败了大魔王,拯救了藏族人民。
他因此被尊为一个英雄,成为了藏族的信仰之一。
故事三:彝族的爱情故事彝族是一个生活在云南和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是关于两个年轻人的。
这对年轻人名叫阔太和富宝,他们相爱了很久,但因为家庭贫穷,无法结为夫妻。
阔太为了赚钱养家,不远万里去了遥远的草原,富宝却留在家里照顾双亲,等待阔太的归来。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阔太终于赚了不少钱回到家乡,准备娶富宝成亲。
但是,他却发现富宝已经被强迫嫁给了别人。
阔太陷入了极度的绝望和痛苦之中,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侗族民间传说故事-长发妹

侗族民间传说故事-长发妹 侗族是中国的⼀个少数民族,民族语⾔为侗语,⼀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发展⽽来。
他们有着⾃⼰的有趣民间故事,⼩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长发妹 陡⾼⼭腰有⼀道长长的瀑布,像⼀个⼥⼈躺在悬崖上把她的⼜长⼜⽩的头发垂下⼭来⼀样。
当地的⼈叫这瀑布做⽩发⽔。
这⾥流传着⼀个长发妹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陡⾼⼭附近是没有⽔的。
这⾥⼈们吃⽤的⽔和⽥地⾥⽤的⽔都要靠天落⾬;若天不落⾬就得到七⾥外的⼩河⾥去挑⽔。
这⾥的⽔像油⼀样宝贵。
陡⾼⼭附近的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
她平⽇把头发盘在头顶上,头顶上盘不完就绕在颈上、肩上。
⼤家叫这姑娘做长发妹。
长发妹家⾥只有⼀个疯瘫的妈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整个家只靠长发妹⼀个⼈养猪来维持⽣活。
长发妹每天把头发盘在头上颈上,到七⾥外的⼩河⾥挑⽔,⼜到陡⾼⼭扯猪菜回来喂猪。
她忙天忙地的。
有⼀天,长发妹背起⽵篮到陡⾼⼭上去扯猪菜。
她爬上了⼭腰,爬过⼀个⼤悬崖,看见⼀个萝⼘菜长在⼤⽯壁上,叶⼦翠翠绿绿的,⾮常可爱。
她想:这个萝⼘扯回家去煮来吃,⼀定⾹甜可⼝。
她双⼿把萝⼘菜⽤劲⼀拔,拔出⼀个圆圆的洞眼,从洞眼⾥流出⼀股清清的泉⽔来。
⼀会⼦,“刷”的⼀声,萝⼘从她⼿⾥飞了出来;再“⼘”的⼀声,萝⼘仍旧塞在⽯壁上洞眼⾥,⽔流不出来了。
长发妹⼝⾥很渴,想喝⽔。
她⼜把萝⼘拔出来,洞眼⾥流出泉⽔。
她⽤嘴凑近洞眼,饱饱的喝了⼏⼝⽔。
这⽔清凉甜蜜,像雪梨汁⼀样。
她的嘴刚离开⽯洞眼,“刷”的⼀声,萝⼘从她⼿⾥飞了出来;再“⼘”的⼀声,萝⼘仍旧塞在⽯壁上洞眼⾥,⽔流不出来了。
长发妹在悬崖上呆呆地望着。
忽然,⼀阵⼤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个⼭洞⾥。
⼭洞⾥⽯墩上坐着⼀个满⾝黄⽑的⼈。
他对长发妹恶声恶⽓地说:“我这个⼭泉的秘密给你发现了,你可不能告诉别⼈。
你若告诉别⼈,别⼈也来这⾥取⽔,我就杀死你。
我是⼭神,你记着!” ⼀阵⼤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脚底。
侗族起源神话传说

侗族起源神话传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百听不厌的神化故事和传说,侗族人当然也不例外,侗族人民的故事就更多了。
话说侗族人除了与其他民族一样有共同的始祖外,还有自己的再生始祖。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侗族起源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侗族起源神话传说篇一:侗族风雨桥的传说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民间故事】姜映芳的传说(侗族)

【民间故事】姜映芳的传说(侗族)姜映芳是侗族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侗族民间传说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并且被视为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侗族人民生活在一个叫做“深山”的地方,那里环境恶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山上没有水源,人们只能下山到坡底的河里取水。
每天人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取水,生活变得异常困难。
姜映芳是那个时代的一位普通的侗族青年,他看到了人们辛苦的生活,决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他发现山脚下有一条蓝色的小蛇,每天都会来到河边喝水,而小蛇身边会有一尾金鱼游来游去。
姜映芳灵机一动,他决定跟随小蛇的踪迹,看看它到底要去哪里。
于是,他开始每天跟着小蛇的脚印,一直走到河的上游。
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座被大石头堵住的山泉,原来这座山泉是被邪恶的妖怪封印住的。
姜映芳施展出了自己的武艺,成功击败妖怪,解开了封印。
山泉重新流淌起来,水源从山脚下涌出来,形成了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溪。
姜映芳大喜过望,他带着自己的发现回到了深山,告诉了同胞们这个好消息。
人们听说后非常激动,纷纷赶去山脚下的小溪取水。
姜映芳也开始向人们传授自己的武艺和知识,让他们能够保护好这个水源,并且通过勤劳的努力,逐渐改善生活条件,摆脱贫困。
姜映芳的事迹很快传遍了侗族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对他充满敬仰和感激。
他被尊为侗族的英雄,民间传说中的虎头花圣。
他的故事也被传唱了许多年,世代相传。
如今,姜映芳的故事依然在侗族的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通过讲述和传唱姜映芳的事迹,来弘扬侗族的文化和精神。
姜映芳的传说成为了侗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象征。
姜映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更是侗族文化的瑰宝。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整个族群的命运。
姜映芳用他的智慧和勇敢,带给了侗族人民希望和力量。
姜映芳的传说既是一部民间故事,也是一份宝贵的遗产。
它不仅让人们了解了侗族的历史和文化,更激励着人们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侗族神话传说精选
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它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与行为习惯。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侗族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侗族神话传说精选篇一:“射太阳”相传雷公、雷婆因曾被世人所捉,逃回天上后为报复人类,舀天河之水倾洒,致使洪水滔天,然而却未能淹死四兄弟,于是天王便放出十二个太阳,以晒干洪水。
太阳昼夜照射,洪水慢慢被晒干了,草木也被晒枯了,大地晒裂了。
姜良、姜妹酷热难忍,便从葫芦中出来。
姜良遂砍来桑木做弓,矢竹做箭,顺着“天梯”向上攀援,挽弓射日,他连射十箭,射落了十个太阳。
姜妹见状,赶忙阻止:“莫射了,留一个照哥哥犁田,留一个照妹妹纺纱。
”姜良听后收弓插箭,一个太阳被留在了天上,另一个小太阳则被吓得躲在厥芨叶下,昼不敢出,只在夜晚才偷偷露面,有时还只露半边脸,那就是今天的月亮。
侗族神话传说精选篇二:侗族风雨桥的传说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
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
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
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
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
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
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
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
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
众人胆战心惊。
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
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
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
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
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
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
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
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
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
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
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
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
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
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
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
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
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
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
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侗族神话传说精选篇三:“救太阳”相传,凶神商朱惧怕太阳,于是他用一根大铁棍将太阳从金钩打落,天地间变得一片黑暗,人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兄妹“广”和“闷”同众人想方设法救太阳,“广”带领众人摸黑砍来又直又高的杉木,用三十三天造成了一架九百九十掰长的天梯,“闷”带领女人摸黑去扯葛麻藤,理成麻丝,用三十三天,搓成了一根九百九十九掰长的麻绳。
“广”手拿绳的一端,沿天梯到天上寻金钩,“闷”持绳的另一端在地上找太阳,他们约定,找到太阳和金钩后摇铃提示。
“广”从东找到西,从南找到北,最后在天宇的正中找到金钩,“闷”拉着长绳,翻山越岭,涉江过河,终
于在肯亚山找到了太阳。
“闷”用长绳栓住太阳,摇动铜铃,并高兴地笑起来,商朱闻听,循声而来将“闷”吃掉了,“广”听到铃声,用长绳将太阳挂在金钩上。
霎时阳光普照大地,商朱因惧怕无法动弹,被众人打死,从此人们安居乐业。
侗族神话传说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