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选修课 科技考古 结课论文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任务,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考古学与博物馆学领域的相关问题,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将就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探讨。
首先,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选择一个特定时期、地域或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相关领域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例如,可以研究一个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或者研究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
其次,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考古遗址或博物馆展览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历史、人类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实物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同时,研究者还应该善于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来辅助研究和分析。
总之,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于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成功完成非常重要。
最后,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要求。
首先,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搜集,以获取足够的研究素材和理论依据。
其次,需要制定论文的结构和大纲,明确每个章节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随后,研究者应该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和讨论,以支持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结论。
最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论文修改和润色,确保论文的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并且符合学术规范。
综上所述,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论文写作。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希望本文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考古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入学以来,我一直对历史学科充满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考古学这门课程,它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古代文明的兴衰。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探索精神。
以下是我对考古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考古学的魅力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活动、文化和社会的学科。
它通过挖掘、整理和分析古代遗存,揭示历史真相,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学习考古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考古学的魅力。
首先,考古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大量的考古遗址,如秦始皇兵马俑、长城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细节。
其次,考古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考古学家在挖掘、整理和分析遗址的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使我明白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最后,考古学具有很高的实践性。
在学习考古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参与实地考察。
这种实践性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考古学的魅力,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考古课程的学习体会1. 培养了严谨的学术态度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学习考古课程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严谨的学术态度。
例如,在分析考古资料时,我会认真核对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在撰写论文时,我会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的质量。
2. 增长了历史知识通过学习考古课程,我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夏商周到秦汉,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
考古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脉络,了解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培养了探索精神考古学家在挖掘遗址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种精神激励着我,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考古研究工作总结范文

考古研究工作总结范文
《考古研究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进行考古研究工作,以揭示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现在我想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
首先,我们在不同地点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
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和文物的整理,我们成功地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迹,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我们对文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文物的材质、工艺和图案进行研究,我们成功地还原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我们邀请了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等专家参与我们的研究工作,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视角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我们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发布。
我们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向学术界和社会大众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总的来说,我们的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揭示古代文明的奥秘做出更多的贡献。
考古课的课程总结

考古课的课程总结1. 引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明的学科,通过考古工作可以挖掘出许多古代文化的遗存。
在本学期的考古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理论。
本文档将对我在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考古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学科,它涉及到考古学家使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如地质学、地理学、化学等,来获取关于古代人类社会、文化和环境的信息。
考古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它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考古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人类了解古代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被用于发掘、记录和分析考古遗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勘探:包括实地考察、地形勘测和遥感技术等,用于确定考古遗址的位置和范围。
•发掘:通过挖掘考古遗址,收集考古文物和文献资料,获取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信息。
•物件分类和分析:研究考古文物的形状、质地、用途等特征,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技术水平等。
•环境分析:通过研究考古遗址的地形、地质和化学特征,了解古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年代测定:使用放射性碳测年、树轮计数和考古学术语等方法,确定考古遗址和文物的年代。
这些方法和技术相互结合,使我们能够还原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样貌,并进一步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4. 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在考古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古学发现:•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它们是法老王的陵墓,也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中国兵马俑:中国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守护神,它们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陶俑群。
•美洲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的重要文明之一,他们建造了许多壮丽的建筑物和雕塑。
•古希腊神庙:古希腊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建筑遗迹,展示了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辉煌。
感悟考古选修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考古选修课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平台。
通过学习考古选修课,我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考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以下是我对考古选修课的心得体会。
一、对历史的敬畏考古选修课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让我们对祖先的智慧和勇气肃然起敬。
在考古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而这些文化底蕴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珍惜历史,传承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对考古工作的敬佩考古选修课让我对考古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他们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深入发掘古代遗址,为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考古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常常面临恶劣的气候和地形环境。
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交加,始终坚守在考古一线。
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有今天如此丰富的考古成果。
在考古选修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许多考古工作者为了研究一个遗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对考古工作者充满敬意。
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考古选修课让我认识到,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而考古工作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古代文化的遗迹。
这些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通过研究这些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考古学相关论文

考古学相关论文考古学相关论文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古学相关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考古学论文题目:《佛教文化东向发展与北方草原民族的相互影响》佛教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沿丝绸之路传入汉地及北方草原地区的特殊的精神文化遗产。
无论是始于两汉之际,由印度及西域高僧传布于汉地的印传佛教,抑或公元11世纪,经由青藏高原传入北方草原地区的藏传大乘佛教,均对草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佛教的传入对亚洲内陆北方草原社会注入诸多新的外来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草原文化内容,也积极影响了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雪域文化以及北方草原文化间的联结与交融,加强了不同文明间的精神文化联系。
佛教创立何时,史书无明确记载。
杜继文先生认为,其创立时间应在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之间。
其诞生地古代被称作迦毗罗卫国,今位于印度北部的尼泊尔境内。
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开始向古印度以外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传布,向西北传入犍陀罗、罽宾、大夏等北印度及中亚古国而逐渐成为跨越民族、跨越国家的世界性宗教,也为佛教东逾帕米尔高原,沿丝绸之路进一步向天山以南诸绿洲城郭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北方草原民族在与新疆、中亚地区不同民族间的频繁互动与交融进程中对佛教文化的东传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月氏与印传佛教的东向发展约于公元前201年①,由河西走廊敦煌、祁连山一带西迁至中亚的游牧民族大月氏在佛教文化东向发展过程中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
大月氏系河西走廊古老的游牧民族。
约于汉高祖年间,迫于匈奴威胁,西迁至伊犁河流域游牧。
约于公元前125年,受同样西迁至中亚的河西走廊游牧民族乌孙人袭击,又被迫南迁至原为大夏(巴克特里亚)人统治地区,据其地,建立了由五部翕侯分治的分封制国家。
科技与文物鉴定论文

科技与文物鉴定在当代,随着收藏热的升温,作伪技术日益高超,赝品充斥文物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鉴定的方法不能单单依靠传统的鉴定方法,也需与时俱进。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文物鉴定工作融入了许多科技手段。
诸如热释光、C14、能谱分析等等,科技手段在文物鉴定中的运用,为传统的目鉴比较法提供了新的参照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分析检测仪器也不断的更新换代,一些性能稳定精度高的科学仪器被引进到文物保护、鉴定工作中,这些科学仪器以全新的视角诠释着文物的内涵,在文物保护和鉴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
有许多文物目前仍以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为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鉴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和传统方法鉴定的进一步相结合,文物鉴定将会出现新的局面。
一般人眼观察微区变化特征无法达到的层面,使用现代显微仪器则很容易就能观测到微米、纳米甚至原子粒子的变化。
运用能谱、波谱、ICP进行元素分析,研究古代青铜、陶瓷器的成分规律,根据各个时期文物成分的变化,找出各类文物在每个时期的量化值,据此对文物进行科学的鉴定。
拿陶瓷器鉴定来说,陶瓷器的制作一般是就地取材,由粘土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后加工、成型并烧制而成。
而粘土和各种矿物总是带着产地的某些特征,像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它的规律,原料在加工和烧制成陶瓷的过程中,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原料的部分信息仍然会保留在古陶瓷器中。
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古铜镜鉴定专家孔祥星阅镜无数,总结出很多辨伪方法,经验丰富。
他却告诉笔者:“在造假的新技术和新材料面前,原.0对一件器物的真伪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他认为,手摸眼瞧的传统鉴定局限性很大,文物鉴定不能仅凭感觉,方法应与时俱进,要尽快加强文物科技鉴定手段的研究。
王昌燧说,相对而言,陶瓷类文物的科技鉴定最为成熟,其次是青铜器,再次是玉器等。
分析方法中,最为有效的为X射线荧光和热释光技术。
探索神秘古文明考古学专业毕业论文

探索神秘古文明考古学专业毕业论文古老而神秘的文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索的对象,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逐渐揭开了一层又一层古文明的面纱,让人们对人类历史的了解变得更加全面。
本文将通过对神秘古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进行探索,以期满足毕业论文的要求。
第一章:引言古文明一直以来都引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其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思想、艺术、建筑、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为人类文明的进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探索神秘古文明对于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和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古文明的定义与特征在开始对古文明进行详尽的考古学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古文明的定义与特征。
古文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与其他古代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的独特性和广泛性。
古文明的特征主要有:高度发达的种植农业、复杂的社会组织与制度、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以及对现代科技有一定贡献等。
第三章:大洲间的古文明在这一章节,我们将探索不同大洲上的古文明,从非洲到亚洲,从欧洲到美洲等地区,详细介绍各个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文化特点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例如,非洲的埃及文明、亚洲的中华文明、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等等。
第四章:神秘的古文明之谜古文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无法解开的谜题,这使得古文明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探讨一些广为人知的神秘古文明之谜,并介绍学界对这些谜题的不同猜测和推测。
比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技术、玛雅文明的衰落原因等。
第五章:考古学的作用与挑战考古学作为研究古文明的重要学科,对于人们了解古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考古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如文物保护与盗窃、考古发掘与保护的权衡等。
本章将对考古学在古文明研究中的作用与挑战进行探讨。
第六章:当前古文明研究的进展与前景展望在这一章节,我们将对当前古文明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并展望未来对于古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神秘的古文明之谜将被解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方面的应用简介
一、现状概述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长期的历史发展使我国形成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是我国宝贵的文物资源,而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大量的文物也意味着文物保护的海量工作与巨大的挑战。
在早期,仅仅依靠简单的手工设备如度量尺等,考古工作者每次进行相关测绘都十分困难,往往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测绘领域中遥感与3D建模技术的不断进步,考古工作者逐渐引进相关成熟技术,才使得考古勘探建模过程变得更加高速、准确,分辨更加清晰,呈现形式更加形象多样。
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更是近年来应用在考古方面的最为成熟、便捷的技术之一。
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考古与文物的勘探与检测,最重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脉冲测距与相位测距两大原理。
前者主要是依据激光脉冲的传播时间来进行检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后者的相位测距主要是通过发射一段连续性的激光,借助反射回激光与激光之间的距离数据进行被检测点的距离值估算。
正是基于这两大基本原理,扫描仪进行被测物体的信息采集与抽烟,进而获取到每一个采样点的空间坐标点集合。
这就是所谓的“点云”。
利用专业的数据对这个“点云”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快速生成三维数据模型。
[1]
如上所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最大的优点便是可以自动而且快速地建立被测对象的数字模型,而在考古工作中,经常会有测绘某一个古建筑或者文物(如:雕像)甚至是某一考古发掘现场的任务,这个时候采用传统测绘手段无疑是耗时耗力的,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考古工作的工作效率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下面将以图片的形式简单展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三组图片展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古建筑测绘、遗迹测绘三个方面的应用实例,分别为昆明筇竹寺雕塑扫描建模、中山开平碉楼存档、湖北某地一座战国古墓现场测绘。
图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图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图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现场测绘的应用
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不同考古领域的应用实例
在前文已经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代考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实例介绍,下面将从石窟雕像保护、古建筑测绘、浮雕壁画保护这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以及对文物保护等的重要作用。
1.石窟雕像
在我国有着众多的石窟,比如著名的洛阳石窟、莫高窟等,其中有着许多我国宝贵的雕像文物,这些都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点研究对象。
但是由于石窟雕像多以石料为原料雕刻而成,多年来因为环境原因损坏较多,而且在战乱年代饱受灾难。
为了保存祖先们用智慧和汗水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很多专家都致力于对佛像的数据进行保存,在早期,因为技术的限制,我们对佛像的保存仅仅通过
原始的测量手段,如人工测量、人工绘制等方式,这对保存相关的雕像信息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近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解决雕像保护中的以上问题,器所具备的快速测量复杂构造,自动生成三维数据图像的先天优势,使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雕像保护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且不光在扫描存储现有的雕像信息方面三维激光扫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输出的独特的三维立体数据在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后,可以用来进行很好的雕像虚拟修复,而且该技术能应用与雕像的监测,定期的三维激光扫描有助于我们发现雕像是否出现损坏,实时跟踪文物损坏情况并及时对文物进行相关修复跟踪工作。
[2]
图4:三维激光扫描在雕像文物测绘上的应用
2.古建筑
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承载着重要文化内涵和见证者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古建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建筑的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古建筑保护工作逐渐开始备受人们关注,现阶段考古届倾向于采取积极地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而在我们对古建筑的维护、整理或修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知道古建筑的原有空间格局与尺度,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事先对古建筑进行相关的精确地测绘工作。
在早先时期,考古学家只能用直尺、角尺和锤球等测量工具直接人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而获得相关的测绘资料,无疑,这是极其耗费精力和人力的。
考虑到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古建筑遗迹,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对古建筑进行测绘的技术手段。
无疑,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绘的古建筑,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得到相关建筑的三维图片已经构件准确的二维剖析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测绘资料,可以精确地重构从包含空间场景到局部细节的建筑模型,并且在计算机上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相关手段对建筑的梁架体系、斗拱的类型进行相关的对比,断代。
这对后期的古建筑修复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图5:三维激光扫描在古建筑测绘方面的应用
3.浮雕文物
浮雕文物作为文物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在墓葬考古现场,往往会有浮雕绘画文物的出图,由于浮雕文物本身的特性,仅仅只是通过图像的方式记录并不能很好的存储浮雕的所有信息,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能够精确测绘浮雕表面的测绘手段,无疑,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很好的承担这一任务。
浮雕信息在传统摄像存储时,我们需要进行左中右三个不同角度的全景拍摄才能比较完整的保存浮雕的整体信息,但是浮雕具体雕刻情况的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在图像上反映出来。
但是,前文也提到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有着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精确地反映扫描对象的细节特征,而浮雕测绘记录过程同样也要求这精确地反映浮雕的细节特征。
[4]
图6:三维激光扫描在浮雕文物相关方面的应用
三、综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虽然考古是一个回溯历史,发现历史,保护历史的过程,但是在发掘和保护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为考古注入新时代科技的新鲜血液。
考古是一个交叉了很多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不断的汲取新的技术才能不断地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5][6][7][
参考文献:
[1]曾宝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分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
[2]徐洪峰、张瑜楠、李海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佛像保护中的应用,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3]丁宁、王倩、陈明九,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古建保护分析与展望,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刘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浮雕保护中的应用,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未引用参阅文献:
[5]宋晓红、袁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信息中心河南郑州
[6]高利峰、李滨、廖子敬,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山西科技,2015
[7]刘圣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机电信息,201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