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护理品质管理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一、引言静脉输液是医疗领域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营养液、血液制品等。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静脉输液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术语定义1. 静脉输液:将药物、营养液等溶液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2. 静脉输液管理:包括静脉置管、输液配制、输液监测等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3. 静脉置管:将输液管插入患者的静脉内,用于输液治疗。

4. 输液配制:根据医嘱将药物、营养液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输液液体。

5. 输液监测:对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输液速度、输液液体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三、静脉置管管理1. 选择适当的静脉置管: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和输液目的,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包括外周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

2. 检查皮肤情况:在插入静脉置管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确保无感染、糜烂等异常情况。

3. 严格消毒操作:在插入静脉置管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包括洗手、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消毒剂等。

4. 确保插管准确:在插入静脉置管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插管准确、无误。

四、输液配制管理1. 严格按照医嘱配制:根据医生的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营养液等进行配制,严格按照比例和方法进行操作。

2. 注意药物相容性:在配制输液液体时,需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 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容器和输液管必须严禁重复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 配制环境要求:输液液体的配制必须在干净、无尘、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确保配制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五、输液监测管理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监测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确保输液速度适宜,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静脉输液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执行静脉输液时能够严格遵守规范,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

三、术语定义1. 静脉输液: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给患者的过程。

2. 静脉通路:指用于输液的静脉血管。

3. 静脉导管:指插入静脉通路的导管,可用于输液或采血。

4. 静脉输液装置:指输液所使用的设备和器材,包括输液管、注射器、针头等。

5. 静脉输液速度:指单位时间内输液液体通过静脉通路的流速。

6. 静脉输液反应:指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炎症等。

四、管理要求1. 患者评估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体征和生命体征等。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作为制定输液方案的依据。

2. 输液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治疗需求,医务人员应制定适当的输液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输液药物、剂量、输液速度、输液时间等内容,并在患者病历中进行记录。

3. 静脉通路选择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对于静脉输液的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等,并确保通路畅通无阻。

4. 静脉导管的插入在插入静脉导管前,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洗手、戴手套、消毒等。

插入导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插入后,应固定导管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如更换敷料、定期观察导管周围情况等。

5. 输液装置的选择和使用医务人员应选择符合标准的输液装置,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输液装置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装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装置。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护士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需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二、评估患者的病情、心肺功能、静脉情况及合作程度。

三、输液单2人核对无误后签全名方可执行。

四、摆药前核对药名、剂量、规格、用法与医嘱是否相符,并检查药物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药物有无沉淀变质等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五、输液前进行告知和解释,并协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

六、选择合适的静脉,注意保护血管,由远心端开始穿刺。

七、穿刺成功后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填写输液巡回卡。

八、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病房,观察输液情况,及时排除输液故障。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及输液器,迅速通知医生处理,余液保留备查。

如为药物过敏要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

如连续输液需及时更换液体防止空气栓塞,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1次。

九、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和交叉感染。

十、静脉输液产生的所有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若为多名患者输液,中间应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管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管理ppt课件

安全管理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患者安 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04
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管理
药物过敏反应
确保在用药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 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浓度与滴速控制
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药物浓度和滴速, 避免因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引发不良 反应。
加强药物配伍禁忌的培训,避免因配 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能够快速、准确地给药,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治疗对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缓解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急救和重症 监护等情况下。
质量管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意义
质量管理是确保静脉输液治疗 安全、有效的关键,能够降低 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质量管理,可以规范静脉 输液治疗的操作流程,确保医 护人员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减 少人为误差。
刺、固定、调节输液速度等操作。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输液设备与环境标准
设备要求
静脉输液所需的设备,如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 保产品质量。设备的采购、储存和使用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 全和有效。
环境要求
静脉输液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安全。工作室内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同时,室内布局应合理, 符合功能需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
06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显著降低了静脉输液不良 事件的发生率。
成功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采用先进的输液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和效 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第一篇:静脉输液管理规范静脉输液管理规范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

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目的在于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穿刺技能,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1、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按国家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的规范化要求进行。

2、静脉输液操作要求:(1)严格“三查八对”(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操作原则;(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二)静脉输液巡视制度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需求。

2、巡视时间输液过程中,做到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护士应合理安排操作与巡视。

3、建立静脉输液巡视卡,应在巡视卡签上操作者的姓名、输液滴速、时间等。

4、巡视要求:(1)护士长根据每日输液人次合理安排,根据在班护士情况,安排护士做好输液巡视,以确保输液巡视制度的落实;(2)各班护士要合理计划安排好各项工作,主动落实输液患者的巡视与护理,做到“两及时”、“两不准”“一保证”。

“两及时”: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

“两不准”:不准卫生员或陪护人员更换液体和拔针;不准将未输的液体及空瓶放于患者床头柜上。

“一保证”确保输液患者“三送”到位(送饭、送水、送便器)。

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

(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1、输液反应的预防须抓好三个环节的质控。

(1)药品检查环节:做到“三查”“四看”“二熟悉”“五掌握”“三查”:加药前、输液前、更换液体前查“四看”:看液体与药品的有效期,看玻璃瓶有无裂纹,看瓶盖有无松动,看液体有无杂质、变色、浑浊、沉淀。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1.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及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标签是否清晰、有无过期。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

药物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清度的改变。

输液器具及药品按有效期先后使用。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3.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配置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待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

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4.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5.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6.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7.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

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8.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有无静脉炎发生,及时给予处理。

9.若为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针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天。

10.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导管的日常维护请参考《静脉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11.一次性用物分类放置、集中销毁,其他物品经初步处理后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所有高渗药物都应使用中心静脉器材完成输液
渗透压与细胞体积
低渗 Hypotonic
等渗 Isotonic
高渗 Hypertonic
渗透压
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 压值
接受放射治疗的,或淋巴水肿的上肢末端,或脑血管意 外后的患肢 对于成年患者,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分 布在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要避开距离手部大约 4-5 英寸的侧表面,避免产生疼痛和对桡神经的损害 。 对于儿童患者,首先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 肘 前,腋以下的上臂;对于幼儿和学步期小儿若无可用静 脉,可以考虑头皮、足部和手指的血管。
治疗考虑因素
外周静脉疗法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600mOsm/L 正常PH值〉5或〈9 〈10%葡萄糖 非刺激性 非发泡剂
中心静脉疗法
渗透压的极端 >600mOsm/L PH值的极限
〉10%葡萄糖 刺激性药物 发泡剂
静 脉 穿 刺 工 具 的 合 理选择
配置
<10%GS PPN
>10%GS TPN
害是巨大的
新生儿左脚外渗引发的肌肉坏死
A-C-L导管维护标 准是减少导管留 置相关并发症的 最佳实践方案
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ACL流程
A- Assess C- Clear L- Lock
导管功能评估 冲管 封管
可有效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
A-C-L流程
A- Assess the function of the catheter 导管功能评估(抽回血)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或营养液等溶液输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的安全和效果,防范并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一、管理目标: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管理责任:1.医院责任:(1)制定和完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2)配备专业的静脉输液护理人员;(3)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药物;(4)定期对静脉输液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2.静脉输液护理人员责任:(1)熟悉静脉输液的原理和操作技术;(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安全性;(3)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及时记录静脉输液的相关信息。

三、管理要求:1.静脉通道管理:(1)使用消毒剂对患者的静脉通道进行消毒;(2)定期更换输液管和针头,防止感染的发生;(3)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断开和重新插入,减少静脉通道的损伤。

2.输液品种管理:(1)配制和使用药物时,严格按照药物种类、剂量和浓度的要求;(2)对于高风险药物,应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3)定期检查药物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使用失效的药物。

3.输液速度管理:(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确定输液速度;(2)定期检查输液泵和滴注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四、质量控制:1.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静脉输液相关操作进行评估和反馈;2.定期组织静脉输液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3.建立静脉输液意外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五、安全监测:1.监测患者的静脉输液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2.定期检查静脉输液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3.建立起与广大患者之间的医患沟通渠道,接受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六、安全教育与宣传:1.组织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2.制作宣传资料,让患者了解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风险;3.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4
静脉输液现状
全球用药品种30000种,静脉药物占1/3。 每年全球注射人次120亿以上,占住院患者
80-90%。 我国静脉治疗占住院患者90-95%以上。
a
5
静疗专业护士发挥巨大作用
国内外各项研究表明:输液专科护士能早 期识别并发症,技术进行有效干预,使并 发症发生率降低了一半;对静脉炎发生率 的影视从12%降至9%;导管相关性爆发式 降低30%;使院内血源性感染降低35%; 输液专科护士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所以 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标准) 建立专业管理队伍(多学科)
a
31
临床路径——三架马车
IV Team
护理 人员 团队 建设
静疗 操作 标准 流程
静疗 流程 数据 平台
a
32
临床路径——三架马车
护理 人员 团队 建设
ISN9大核心课程 输液技术与临床应用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
药理学 感染控制 儿科输液知识 输血治疗 抗肿瘤治疗 胃肠外治疗 治疗与绩效改进
总之:安全——你、我、 他。
a
28
护理品质管理的方法
A
1-找问题
P
8-处理遗留问 2-找原因 题
3-确定目标
7-巩固成果
4-制定计划
6-检查
5-实施
C
D
a
29
分层次培训
A
系统培训 专业理念 专业知识 科研水平
B
开展活动 技能培训
a
C
对外交流 走出去 请进来
30
静脉输液的质量管理
规范临床路径 制定技术标准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方法、评价
a
33
临床路径——三架马车
有循证依据的静疗品质管理—国际标准
静疗 操作 标准 流程
a
34
规范临床路径
核对医嘱
维护 观察与记录
给药
技术a操作
药物管理配置 血管评估 工具材料选择
35
总结
适当的应用范围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 质护理。 根据总结地区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规 范。 运用有循证依据实践的文献来考虑问题 监测并收集上报数据。 运用PDCA循环进行品质管理。
a
36
a
37
宗旨:使静脉输液护理标准化、安全化、合理化
a
6
发展历史-二十一世纪快速发展
临床广泛应用 静脉输液工具
静脉输液技术
专业、学术的发展
a
7
临床广泛应用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能量。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a
8
静脉输液工具
头皮针(1957年)→套管留置针(1964年) →中心静脉导管 (CVC 1952年)→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1997年) →皮下埋藏式导管(PORT 20世纪80年代)
No
Image
头皮针:建议使用以拇指与食指持针柄的的上下面拔
针法拔针—稳固性高。
留置针:边推边退正压封管法—推液速度>拔针速度。
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2-5min。a
26
静脉治疗是-
一把双刃剑
治疗作用
毒副作用
a
27
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
WHO对安全输液的定义:
对接受治疗者无害。 不使医务人员意外伤害。 不让废弃物对他人构成伤害。
处理
固定
保留a 时间
头皮针
从小到大 5-15° 快
停止进针
普通胶布
2-4h
留置针
粗、直、 血流丰富
15-30°

进针少许 后退针芯 1.5-1cm
送软管
无菌透明 敷敷料料

72-9167h
松带 松拳
“三 松”
松器
松止血带
松拳
松调节器
a
18
头皮针-固定方法1
No 1
3
2
Image
a
19
头皮针-固定方法2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静脉治疗组 2013.3
a
1
主要内容
静脉输液治疗现状 静脉输液治疗进展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安 全管理
重点内容是?
a
2
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协同发展
以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为指导思想。 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 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 护理的双翼:互为辅助,相互提升。
a
20
留置针固定方法
无菌透明敷料利于观察—无张力方式、由内向外固定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调节滴速
No Image
核对记录
核对记录
a
23
配好药液
更 插输液针头 换 药 调节滴速 液 记录输液卡
a
24
揭去胶布
停 止 关调节器 输 液 拔针按压
清理用物
a. 速度快 b. 按压两个
穿刺点
c. 勿“揉”
a
25
拔针,处理用物

a
15
消毒
范围:头皮针5X5cm 留置针8X8cm
cvc10X10cm
picc20X20cm 时间:0.2%安尔碘-1min
0.5%碘伏-待干燥 杰雪喷雾-25-35s 医用氯已定(洗必
泰)-国际金标准 肝素帽-不少于15s 蘸液量:棉签头端的2/3
a
16
穿刺
区别
选择血管
进针角度 进针速度 进血管后
“实现一针完成静脉治疗全疗程”
a
9
静脉输液技术
a
10
No
核对医嘱,加药
Image
No 加药、
插输液器
Image
No
核对
洗手
Image
核对
No倒置,液体流入1/3-1/2 排气
Image
与地面呈45°角
排尽空气,关调节器
部位:穿刺点上10cm。
时间:小于2分钟,避

免静脉过度膨胀后
止 血
引起静脉挛缩---静 脉充盈度下降。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a
3
大力发展专科护理
静脉治疗小组
伤口造口小组
糖尿病护理小组
各专科成熟的专科护 士:急诊科、ICU、肿 瘤专科护士
系统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广泛开展护理会诊和病案讨 论;有效解决了疑难护理问 题;减少了护理并发症;使 护理有更多精力关注基础护 理;带动护理专业发展;提 升护理专业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