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无机化学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学科,而无机化学第六版则是这个领域中最权威的参考书籍之一。
对于学习者而言,复习此书是巩固无机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些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化学基础知识在复习无机化学第六版之前,有一些基础化学知识需要掌握。
这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计算等。
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困难,建议先花时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这将对无机化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因此理解无机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重要的离子包括氢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氨根离子等。
你需要理解这些离子的结构、性质、颜色、反应等。
同时,你还需要了解这些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例如弱酸弱碱的离子化程度、离子间的反应等。
配位化学无机化学第六版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配位化学。
你需要了解何为配位化学、配位体的结构、性质、反应等。
另外,你还需要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以及金属配合物的性质。
无机分析无机分析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确定分析物中的化合物。
在复习无机化学第六版时,你需要了解各种无机离子的检测方法(例如比色法、沉淀法、电极法、滴定法等),以及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溶解、过滤、干燥等)。
固体化学固体化学是无机化学的另一个主题,在无机化学第六版中有所涵盖。
你需要了解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基本概念。
此外,你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固体,如离子固体、共价分子固体、金属固体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学反应当你了解了以上主题后,你需要了解无机化学反应。
这将包括酸碱反应、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你需要了解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反应热等指标,以及如何控制反应条件。
总结无机化学第六版是一本权威的无机化学指南,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是学习无机化学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时,你需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无机离子、配位化学、无机分析、固体化学和无机化学反应。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2.碳(6C)元素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x2 Py0 Pz0,违 背了( C )
A、能量最低原理
B、Pauli不相容原理
C、Hund规则
D、能量相近原理
简答题:
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分别为: (1)3d24s2 (2)5d106s2 ,试指出它们在周期系中
各处于哪一周期?哪一族?哪一区?
理论要点
自旋相反的单电子靠近可配对成键; 对称性一致,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 方向性 、 饱和性
价 键
共价键类型
σ键 π键
头碰头 肩并肩
理
论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
要点: 杂化轨道与原有轨道数相等
分 子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增强
结
sp型杂化 sp3杂化、sp2杂化、sp杂化
构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极性
AB型 Ksp = S2 AB2型Ksp = 4S3
S
S=
(
Ksp1/2
K ) sp 1/ 3
4
淀
溶 溶度积规则Qc = Ksp 饱和溶液,处于沉淀-溶解平衡;
解 平
Qc < Ksp 不饱和溶液,或沉淀溶解;
衡
Qc > Ksp 生成沉淀。
影响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弱电解质的形成:弱酸、弱碱、水、配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填空
1. BaSO4在纯水的溶解度为a,在0.10 mol·L-1 Na2SO4溶
液中的溶解度为b ,则a( ) b, 是由于(
)引
起的。
2. 难溶盐Ag2CrO4,室温下其溶解度S和溶度积常数 Ksp之间的关系为 ( )。
3.在含有固体AgCl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AgCl的 溶解度有什么影响,并解释之:
无机化学下册复习提纲

一、单质主要反应
1. 单质与单质的反应 s 区元素单质: 还原性强。 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单质作用形成阳离子, 金属之间彼此形成合金。 p 区元素单质:金属 还原性较强,可与多数非金属元素单质作用呈显不同的正氧化态。金属之 间彼此间易形成合金。 非金属 与电负性大的非金属元素单质作用呈还原性,与金属或电负性小的非金 属作用呈氧化性 2. 单质与水的作用 活泼金属(s 区单质、Al 等) : M(s)+nH2O(l) M(OH)+ n 2 H2(g) 锡、硅: E(s)+ 2H2O(g) EO2(s)+ 2H2(g), 碳:C(s)+ H2O(g)CO(g)+ H2(g) 氟(F2): F2(g)+H2O(l) 2HF(g)+ 1 2 O2(g) X2(F2 除外): X2+H2O(l) HX+HOX 3. 单质与非氧化性的酸作用: 活泼金属、两性金属溶解并置换出氢气,非金属单质不反应。 4. 单质与强碱作用: 两性金属、准金属溶解,分别生成氢氧化物和含氧酸,并置换出氢气;P、S、Se、X2(F2 除外) 歧化;活泼金属不反应。 5. 单质与氧化性的酸(浓 HNO3、浓 H2SO4、王水)作用: 单质分别生成金属阳离子、氧化物、含氧酸,HNO3 可被还原为 NO2、NO、N2、或 NH4+; H2 Ca2+
不分解
(3) 氧化还原性: ①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性随溶液酸度的升高而增强。 3②从左向右, 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的氧化性增强, 同族变化不规则, NO3-的氧化性较 PO4 强, H2AsO4 的氧化性较 PO43-强,而比 NO3 差,NaBiO3 的氧化性又强于 NO3 。 ③从高氧化态到低氧化态 卤素、N 氧化性增强 P、S 还原性增强
大学无机化学大一理论部分总复习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一、理想气体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体积可以忽略(具有质量的几何点)。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产生偏差原因: ①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 ②分子间力实际气体在低压和高温的条件下,接近理想气体。
计算:pV = nRT ;注意单位kPa(Pa)、m 3(L)、mol 、8.314、K 标准条件(standard condition,或标准状况) 101.325kPa 和273K (即0℃)--STp 二、气体分压定律分压:一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呈现的压强。
分压定律:p B = x B p 总p 总=p 1+p 2+p 3+…p B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前提:难挥发 非电解质 稀溶液 溶液蒸气压降低:△p = k b 沸点升高:△T b = k b b 凝固点降低:△T f = k f b 渗透压:Π = cRT依数性……仅与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特性无关。
b:1000g 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沸点:0.1mol·L -1NaCl 和蔗糖水溶液?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状态函数的特征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决定于过程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热: 规定:体系吸热 Q >0 体系放热 Q <0功: 规定:体系对环境做功 W< 0;环境对体系做功 W>0 功有多种形式,若不注明,一般只讨论气体的体积功 W=F·△L =p·S·(-△V/S) = - p·△V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 WK 97.271K 033.1-K 273(葡)△-K 273)葡(K 033.1kg mol 95mol kg K 86.1(葡)(葡)△得根据:△kg mol 95g 100g 1000mol g 180g 10)水()葡((葡)解:水中,求溶液凝固点g 100葡萄糖溶于g 10.152f 1111====⋅⨯⋅⋅===⋅=⨯⋅==-----f f f f f T T b k T b k T m n b【W,Q不是状态函数,U,H,G,S等是状态函数】3-2 热化学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热:反应物与生成物温度相同时体系发生化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是国内的经典教材之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复习资料:
1. 相关定义:
- 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和间距元素化合物。
- 配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
- 具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 无机离子:离子化学中的一类阳离子或阴离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分类。
- 周期性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
- 化合价和氧化态的概念及其应用。
3. 配位化学:
- 配位键的类型和形成原理。
- 配合物的结构:包括配位数、配位构型、立体化学和异构体等。
-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包括颜色、磁性、光谱等。
4. 助于自己的学习:
- 多做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制作复习卡片,总结重要知识点。
- 找一个学习伙伴,相互督促和讨论。
此外,建议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及时查漏补缺。
考研必备-无机化学复习

第三章 “氮族元素”小结
一、第二周期元素氮的特殊性
N 2s2 2px12py1 2pz1 价轨道数 =4 → C.N.max = 4 价电子数 =5 → 多电子原子 (一)EA1 : N < P (二)键离解能 N-N < P-P 但 N≡N > P≡P 2p-2pπ 键特征, 3p-3pπ 键非特征, 2p →3d 反馈π 键特征(例 PO4 3-) 。 (三)N≡N 键能大,且打开第一个键需 946-160=546kJ·mol-1。 ∴R.T. N2 惰性。
碱 GeS 性 增 SnS 强 PbS
弱B 弱B 弱B
还原性
GeS2 B SnS2 B (无 PbS2) (6s2 惰性电子对效应)
酸性增强
八、Sn(II)的还原性
SnCl 2 2HgCl2 SnCl 4 Hg2 Cl 2 白色 灰黑色(重点) SnCl 2 Hg2 Cl 2 SnCl 4 2Hg(l)黑色
十一、Ellingham 图(△rGm -T 图)(重点)。 十二、反应耦联原理及应
第五章 “ 硼族元素”小结
一、B 的成键特征:
(一)共价成键为主; (二)缺电子原子,形成多中心、缺电子键,形成多面体, 例 1、-菱形硼;例 2、B2H6; (三)亲 F、亲 O
二、Lipsomb 硼烷成键五要素
无 机 化 学 复 习
一、基础无机化学的理论框架
物质结构原理(微 观) 元 素 周 期 热力学原理(宏 观) 律(微 观、宏 观)
| | —————————— ———————————— | | | | | |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 反应过程 反应自发性 反应限度 能量变化 △ rG、 K △rH | | | | | | ——————————————————————————— | 性 质 | —————————————————— | | 制 备 应 用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电子版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by CantonGirl1、复习重点以教材为蓝本,以各章小结为主线进行重点复习。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重点概念、公式,即是将各章的一些主要内容列出,复习时重点看。
(1)原子结构1、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要用波函数(Ψ)来描述,它受n、l、m、m s四个量子数规定,n和l的合理组合是能判断能量高低。
(n、l、m共同规定决定一个原子轨道,n、l、m和m s 决定电子的运动状态)2、|ψ|2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它的形象化图形,即电子云。
3、ψ和|ψ|2的角度分布图有何不同?两者形状相似,指向相同,前者有+、-之分,后者没有+、-之分,ψ图像较瘦4、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鲍林近似能级顺序及电子排布遵守三原则(鲍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5、能级组与元素周期表:共七个周期,七个能级组,十六个族,五个区(根据电子排布可以确定元素的位置)6、电负性是衡量在化学键中原子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相对大小的尺度,一般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大,通常认为电负性为2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近似分界点,以此来判断键的极性(2)分子结构1、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大的两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正负离子,两者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有无方向性和无饱和性的特征。
共价键——电负性差值较小,甚至相同的两元素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的重叠方式成键,是有方向性、饱和性。
有两种类型的键,即σ键和π键。
前者重叠程度大二活泼性则较π键小。
氢键——与H结合的元素电负性大(一般是N、O、F),半径小的化合物。
分子间的引力属于静电作用力,但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分子的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等会出现反常,如水。
(有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影响的性质不同)2、杂化、杂化轨道、等性与不等性杂化杂化指同一原子中参与成键的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能量、方向、数目都与原轨道不同的新轨道称“杂化轨道”。
无机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设备中,哪一种最适宜于测定原子量?( )A.威尔逊云室B.电子显微镜C.X-射线衍射仪D.质谱仪2. 在分光光度中,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lt4%)的光度范围是:( )A.0.1~0.2B.0.2~0.7C.0.8~1.0D.1.1~1.23.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测定什么光谱:( )A.原子吸收光谱B.分子吸收光谱C.电子吸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A.提纯多硝基化合物通常不采用蒸馏操作B.减压蒸馏能用来分离固体混合物C.液体有机物干燥完全与否可根据是否由浑浊变澄清来判断D.在测熔点时,通常在接近熔点时要求升温低于1℃/min5. 实验室中熔化苛性钠,选用哪种坩锅?( )A.石英坩锅B.瓷坩锅C.玻璃坩锅D.镍坩锅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纯物经重结晶操作纯度不一定变好B.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C.在薄层色谱实验中,点样后应使样点溶剂挥发后再放入展开剂中展开D.活性炭通常在非极性溶剂中的脱色效果较好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薄板制备时,需将溶剂逐渐加入到吸附剂中,边加边搅拌B.在加热回流时,上升蒸汽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冷凝管高度的1/3C.在蒸馏操作中,被蒸馏液体的量一般以圆底瓶体积的1/3~2/3为宜D.活性炭脱色时,活性炭加入后一般需要煮沸5-10分钟8. 符合比移值(R f值)的定义是( )A.起始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的比值B.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与起始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C.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与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D.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的比值9. 使用氢氟酸时,下列哪一个操作是不正确的?( )A.操作应在通风厨中进行B.用量筒量取氢氟酸,倒入烧杯中C.操作上应戴上橡皮手套D.使用时应采用塑料或铂制器皿10. 应用酯化反应制备羧酸酯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法提高反应的得率( )A.提高反应的温度,延长反应的时间B.某一反应物过量,利用分水器分出水C.增加催化剂酸的用量,利用分水器分出水D.提高反应的温度,利用分水器分出酯11.减压蒸馏结束时,正确的操作是( )A.关闭冷却水,移走热源,毛细管通大气和打开缓冲瓶,关闭真空泵B.关闭冷却水,毛细管通大气和打开缓冲瓶,移走热源,关闭真空泵C.移走热源,关闭冷却水,毛细管通大气和打开缓冲瓶,关闭真空泵D.移走热源,关闭冷却水,关闭真空泵,毛细管通大气和打开缓冲瓶12.实验室常用的马弗炉,使用最高温度应为多少?( )A.800℃B.950℃C.1350℃D.1700℃13.水银的温度计最广可测下列哪种温度范围( )A37℃以下 B.100℃以下 C.400℃以下 D.500℃以下14.通常我们把真空压力范围划分为:粗、次高和高真空三个档次,次高真空的范围是:粗真空:760~10托(1标准大气压=760托,1托=133Pa)低真空:10~10的-3托高真空10的-3~10的-8托( )A.0.001~10mmHgB.1~10mmHgC.10~100mmHgD.0.001~1mmHg15.在水溶液中欲析出较好的结晶,宜采用下列哪个条件?( )A.溶液浓度很大B.迅速冷却C.用力搅拌D.浓度适宜,缓慢降温16.纯化石油醚时,依次用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其目的是( )A.将石油醚中的不饱和烃类除去B.将石油醚中的低沸点的醚类除去C. 将石油醚中的醇类除去D.将石油醚中的水份除去17.使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0~-15℃,应采用( )A.冰/水浴B.冰/氯化钙浴C.丙酮/干冰浴D.乙醇/液氮浴18.下列哪些操作产生正误差?( )A.滴定管位于眼睛上方读取起始度数B.滴定管位于眼睛下方读取起始度数C.移液管未用试液淋洗三遍,直接移取试液D.采用固定重量称量法称取无水Na2CO319.欲取50mL某溶液进行滴定要求容器量取的相对误差≤0.1%,在下列量具应选用哪一种?( )A.50mL滴定管B.50mL容量瓶C.50mL量筒D.50mL移液管20.使用碱式滴定管滴定的操作正确的是()A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球的近旁 B.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球的近旁C.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D.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球的近旁二、判断题1.同一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选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中,2分/小题,共40分)
1、1mol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在温度为T、压力为P时的密度为d,体积为V,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C
A. M=Vd
B. PM
=RT
d
C. PV=MRT
D. PV=RT
2、用锌粒与6mol·L-1硫酸在试管中反应制取H2时,产生氢气的速率:C
A. 先逐渐加快,然后维持不变
B. 越来越快
C. 先逐渐加快,然后逐渐减慢
D. 越来越慢
3、干燥的氯化氢分子中含有氢,它使蓝色石蕊试纸:C
A. 变红
B. 变白
C. 不变色
D. 无法确定
4、下列因素对转化率无影响的是: D
A. 温度
B. 浓度
C. 压力(对气相反应)
D. 催化剂
5、使用质量作用定律的条件是:A
A. 元反应
B. 非元反应
C. 恒温下的反应
D. 变温下的反应
6、H2O的共轭酸是:C
A. OH-
B. HO2-
C. H3O+
D. H2O2
7、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是:A
A . n l B. n C. n l m D. n m
8、能进行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条件是:D
A. 空轨道
B. 对称性相同
C. s、p轨道
D. 能级相近
9、当溶液中存在两种配体,都能与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在两种配体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倾向是C:
A. 两种配合物形成都很少;
B. 两种配合物形成都很多;
C. 主要形成K较大的配合物;
D. 主要形成K较小的配合物。
10、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A
A. Be与Mg
B. Mg与Al
C. Li与Be
D. Be与Al
11、因为Na2O2有强碱性,所以熔融Na2O2时不宜采用的器皿是: A
A.铁器皿
B. 镍制器皿
C. 瓷制或石英器皿
D. 以上都不行
12、工业盐酸常显黄色是因含:A
A. FeCl3
B. Cl2
C. FeCl2
D. HClO
13、下列元素的价电子构型均为半充满的是:B
A. 19K
B. 24Cr
C. 47Ag
D. 29Cu
14、K2Cr2O7溶液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A.H2S
B.KI
C.H2O2
D.AgNO3
15、工业上常用硫碱代替烧碱使用的原因是:D
A. 含有相同的Na+
B. 它们都是碱
C. 含有还原性的S2-
D. S2-水解呈强碱性
16、能发生反应:X2 + 2 NaOH NaX + NaXO + H2O 的物质是:B
A. F2
B. Cl2和Br2
C. Br2
D. Br2和I2
17、可使气体扩散速度增大的因素为:C
A. 增加气体的质量
B. 加入催化剂
C. 升高气体的温度
D. 恒温恒压下加入其它气体
18、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呈平衡状态:
3H2 + N22NH3 ----- K1 3
2
H2 +
1
2
N2NH3 ------ K2
则K1与K2的关系为:A
A. K1 = K2
B. K22 = K1
C. K12 = K2
D. 无法确定
19、氯溴、碘的性质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的有:B
A. 第一电离能
B. 离子半径
C. 单质的氧化性
D. 电负性
20、常温下,下列金属不与水反应的是:B
A . Na B. Rb C .Ca D. Mg
答题卡: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小题,共10分)
21、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 √)
22、任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都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
( √)
23、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因此氢键与共价键均属化学键。
(X)
2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X)
25、F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HF是卤素无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X)
26、Cl2与碱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是:Cl2 + 2 OH-CI- + ClO- + H2O(X)
27、H2O2只能做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
(X )
28、H+为10 - 6 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此时酸的溶液浓度为10 – 9 。
(X )
29、稀释HAC溶液后,电离度增大,酸性增大。
(X)
30、SiO2的熔点高于CO2,是由于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力大。
(X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1、对于元反应A + 2 B Y ,已知A、B的浓度分别为C(A)、C(B),则反应速率为v= 。
当C A = 0.5mol·L-1,C B = 0.6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0.018 mol·L-1·min-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若在一定条件下反
K= 。
应达到平衡时C A= 0.25mol·L-1,则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32、使0.2 mol·L-1 HNO3溶液100mL的pH值增加到7,需加入固体NaOH的质量是,使0.2mol·L-1HAc溶液100mL的pH值增加到7需加入固体NaOH 比上述硝酸要。
( 填:多、少或相等)
33、写出下列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第四周期第ⅣB族;第五周
期第ⅦA族。
34、下列物质的变化主要需打破或克服的结合力:冰熔化是____ _ ,单质硅熔化是_ ___。
35、等性sp2、sp3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___ ___、;在S2O32-,S4O62-中硫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
36、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E值较高的电对的,还原剂是E值较低的电对的。
37、工业制备KClO3,通常先电解溶液,得到的产物有、
、;再让与反应生成,最后与KCl进行复分解反应而制得。
38、K3 [Fe(CN)6]中心离子是,配位原子是,配位数是,根据命名原则可命名为。
39、化学反应的两个基本定律是、。
40、H2O2 在酸性条件下,分别与KMnO4和KI 作用,它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分别是、。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4分,共8分)
41、用所学的知识解释: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Cl2与Fe反应却生成FeCl3 ?附:E(H+/ H2 ) = 0.000V;E(Fe3+ / Fe2+) = 0.771V;E(Fe2+/Fe) =-0.44V ;
E(Cl 2/Cl-) =1.36V
42、Al2(SO4)3饱和溶液与Na2CO3的饱和溶液相混,将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12分)
43、在25℃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5 g / 100gH2O,试计算饱和Ca(OH)2溶液的pH是多少?
附:相对原子质量Ca-40 H-1 O -16 对数:lg2 = 0.3010 (4分)
44、向含有0.001mol·L-1 Br -和10.00 mol·L-1 Cl-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设溶液体积不改),哪种离子先沉淀出来?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离子的浓度是多少?
( K SPθAgBr= 5.0×10-13 K SPθAgCl= 1.8×10-10 )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