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论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摘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结构都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现状和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并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目的,提出了从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目录一、引言 (3)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理论综述 (3)(一)相关概念界定 (3)(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4)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5)(一)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5)(二)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7)四、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8)(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8)(二)完善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 (9)主要参考文献 (11)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问题探讨一、引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两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内部人控制、监事会监督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了大股东挪用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控股股东肆意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市场操纵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另一方面,近年来屡屡出现的会计造假、盈余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有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这两方面问题为契机,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和现状,为优化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理论综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监督与控制公司是否被恰当地决策与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机制安排。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基于法务会计视角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法务会计视角徐冬雪(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公司治理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原动力。
当前,不管是公司治理还是会计信息的纰漏都存在着巨大缺陷。
股权结构不合理,监事会形同虚设,会计信息纰漏不真实等问题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法务会计作为连接权利与利益的纽带,其功能的发挥弥补了公司治理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对公司的行为进行事中监督,以其独立的主体地位来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法务会计[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9-17随着经济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立于我国。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发展的工具与产物,被许多投资者所关注。
然而,近几年来,虚假的会计信息频繁被许多上市公司披露,这不仅会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究其根源,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随着越来越多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传统方法已经不足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但法务会计这一学科的出现却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对于这一问题的缺陷。
一、我国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问题(一)我国公司治理出现的问题1.不健全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经营者是为股东和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关键者,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为股东、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相应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不健全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使得经营者的付出与自身的收入严重不相符,从而导致其合法报酬之外的“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的出现。
这不仅大大增加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还会使经营者为了获利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监事会形同虚设虽然我国上市公司都按照法律规定设立了监事会,但是监事会的权利受到严重限制,形同虚设。
监事会无权任免董事会与经理层,也无权参与公司的各项决策,导致监事会对董事会与经理层监督不力的现象普遍存在。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docx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即为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解决因公司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所引起监督与激励问题的结构性制度安排。
而披露会计信息就是为了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和生产者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紧密相关。
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披露涉及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还利于优化组织治理结构。
1.对股东利益的维护有积极意义。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重要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股东那里,即便他们在公司管理中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也会造成他们无法有效地实施,因此只有掌握及时、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股东据此进行决策,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
2.可以监控和评价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
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掌握董事会的有效性、经理层的经营业绩,能避免公司一些人员掌握的不对称信息,以此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有效保护外部利益者的相关利益。
3.提高监控效果,促进上市公司发展。
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公众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运转情况,不仅帮助投资者识别投资风险、使资本朝着有利的方向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而且提高了外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控效果;另一方面,也促使公司调整战略,优化治理结构,朝着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股东的影响。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企业的行为和业绩。
通过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来体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股权构成的影响。
不同的股东组合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权力制衡机制,决定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动机和监控力度,这种股东间差异性,直接影响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决策权力分配、权责清晰度、监督机制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运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防范会计舞弊和财务造假行为,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反,缺乏有效治理结构的公司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不力等问题,导致错误和偏差的会计信息,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深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机制和因素,探究其影响方式和作用路径,为构建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投资者利益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认识,为企业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基础。
2. 正文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制度和规范,旨在监督和管理公司的运作和决策过程。
其作用在于保障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公司运作合法合规,并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经营效率。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司管理层遵循公司治理原则和最佳实践,做出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决策。
公司治理结构还涉及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和协作,规范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防范潜在的道德风险和违法行为。
公司治理结构还可以提高公司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确立明确的监管机制和责任体系,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促进公司内部信息的流通和沟通,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公司治理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总结

公司治理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总结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各方力量相互制约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方式,旨在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治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
一、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公司治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提高会计主体的信息披露水平。
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能够约束高管行为,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使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其次,公司治理能够加强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舞弊的风险。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力,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这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验收材料,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通过设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公司治理可以激励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准确和完整的财务报告,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
同时,公司治理还可以监督和约束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行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公司治理对会计工作的改善公司治理对会计工作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建立与会计工作相适应的制度和标准,要求会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这将有助于减少会计漏洞和风险,并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其次,公司治理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公司治理机制以聘用合格的会计人员为前提,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观念,使其更加具备独立、客观和公正的精神。
这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再次,公司治理可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机制,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使会计工作更具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是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会计信息的源头——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上作一些探讨。
一、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解释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重要主成部分,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通过会计实践对特定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客观反映。
因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关系(一)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环境保护和制度保障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由会计系统提供的,而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受到所在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即会计信息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1]。
在公司内部治理这一大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受其影响和制约。
在一个管理有序、治理完善的企业中,会计系统必然运作良好,它为企业内部、外部决策者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就可能成为内部人控制以及欺骗股东等外部相关利益者的工具。
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然出自于具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公司。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前提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存在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一方面,它利用企业管理当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既可以衡量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也可以降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降低决策风险,促使资本的趋利性流动、改善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另一方面,它有义务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外界披露系统、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维护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治理当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提出实现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机构投资者以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研究。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第一,会计信息提供者是公司结构委托代理关系的内部层次。
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当中,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管理者与董事会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
一是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信托关系。
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人,承担受托责任。
二是管理者和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层次。
第二,委托代理间的非对称会计信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非对称信息是指的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未知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是会计人员和经理人员,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股东、内部人员与债权人等,例如股东,因为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他们获得的会计信息是来源会计信息生产者的提供。
生产者和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存在一种非对称性,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等方面。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第一,股权结构复杂。
这个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同一企业的股份能够分割成不同的种类,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严重,并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国有股份过于集中。
我国未上市流通的国家股比例达40%,有的甚至高达80%。
股权过于集中不但使得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必须听命于其母公司,制度的选择也要遵循母公司的规定,因而导致了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充分或是不可靠。
第二,内控现象严重。
国有股过于集中导致所有者过于干预行政,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任免有欠妥当。
经理人员在未经所有者授权而掌握了企业部分或是全部的剩余权力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所熟悉的内部信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使得公司或是个人的违法交易行为频繁发生,甚至是经理人员与股东合伙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的不良现象。
试论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列制 度 的安 排 .力 在通 过市场 间的竞争 对 企业 实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1 . 高质 量的会 计 信 息是 公 司 治理机 制 有 效运
行 的 基 础
施 的一种 间接 控制 。具 体来说 ,内部 治理 结构 包 括股 权结 构 、组织 机构 、董 事会 等 ;外 部 治理 结
般来说 .会计 信息 系统 与公 司治理 是 系统
和环 境 的关 系 .会 计 系统 是在 公 司治理 机 构 的框 架之 下 。而有 效 地公 司治 理机 构能 保证 会计 信 息 的可 靠性 、准确 性 和真实 性 。 因此 ,随着 证券 市 场 的 不 断 完 善 .企 业 要 想 得 到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信 任 .必须 提供 高 质量 的会计 信 息 ,这就 必 然要 求 企业 建立 完善 的公 司治理 机构 可 以说 .两者 是 密 切联 系 和双 向互 动 的关 系
对 会计 信息 质量 的作 用并 通过 健全 公 司治理 系统 来 完善 会计 信息 系统 .从 而促 成会计 信 息披 露 的
良性循 环
一
、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概念
素及 其他 相关 信息 ,保证 会计 信息 真实 可靠 、内
所 谓公 司治理 .是指 通过 建立 一套 既 能分权 又能 相互制 衡 的有效 机制 .以此 防止经 营 者对 所 有者 利益 的侵 害 ,降低 代理成 本 和代理 风 险 .达 到保 护所 有者 的 目的 。现代公 司治理结 构 包括 两
高 ,对 信 息 使 用者 进 行 经 济决 策 的影 响就 越 大 .
8 8 2 0 1 3 年2 3 期( 8 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0 18.000 (0.459) 0.000 0.600 -0.694 0.000 0.500 (0.488) 2.000 23.000 1.998** 2.000 29.000 (0.046)
(0.332) -1.008 (0.313) -2.377** (0.017)
QUIRAT 违规公司 0.981 0.838 0.993 配对样本 1.298 0.950 1.289
ASSTURN 违规公司 0.428 0.335 0.379 配对样本 0.619 0.494 0.513
0.012 14.703 -3.442*** -4.093*** 0.007 12.600 (0.001) (0.000) 0.000 2.743 -5.290*** -6.327*** 0.000 4.521 (0.000) (0.000)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SONG Li-sheng
(School of Accounting,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BOARD 违规公司 9.330 9.000 2.300 4.000 19.000 -0.740 -0.969
配对样本 9.460 9.000 2.116 OUTSIDE 违规公司 0.258 0.333 0.141
配对样本 0.257 0.333 0.141 MEETING 违规公司 8.170 8.000 3.455
注:T 检验被用于检验各变量平均数的统计显著水平,均为 双侧检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被用于检验各变量中位数的统 计显著水平,均为双侧检验。*** 表示在 1%的水平上显著;** 表 示在 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 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摘要: 以 2001—2007 年受到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同股权集中度、国有控股和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显著正 相关,同董事会的规模、构成及会议次数,同会计信息质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关 键 词 : 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董事会 中 图 分 类 号 : F 234.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宋理升(1980—),男,讲师,博士.
了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是 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所有者职能弱化,内部人 员控制着董事会,形成典型的内部人控制,而内部人 由于缺少必要的制衡,往往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达到 自己的目的。刘立国和杜莹[1]发现,当第一大股东为 国资局时,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增加。关于股权集 中度,如果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由于拥有 较大的股份而拥有控制权,有可能通过虚假的会计信 息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程新生等[2]发现,股权集中 度越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低。因此,本文提出如 下假设:
假设 3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 假设 4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独立董事占董事会 的比例负相关。 假设 5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董事会会议次数 负相关。 假设 6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董事会中设立审 计委员会负相关。 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 们能够对被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 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就意味着公司的 年报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和现 金流量,非标准的审计报告表明年报的披露存在问 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7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注册会计师出具 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为负相关。
配对样本 0.720 1.000 0.451 0.000 1.000 (0.000) (0.000)
H5
违规公司 0.171 0.139 0.117 0.004 0.541 -4.478*** -3.885***
配对样本 0.217 0.171 0.141 0.000 0.717 (0.000) (0.000)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通过分析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 2001 年至 2007
年 7 月所有类型的处罚公告,首先整理出所有在 2001—2005 年存在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
总共有 179 家,然后搜集其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发 生年度的年报,得到 314 份年报,其中,2001 年 78 份, 2002 年 57 份,2003 年 62 份,2004 年 70 份,2005 年 47 份。然后按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从未被证 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中按照 1:1 的原 则选取与被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处罚公司行业代码 相同且年初资产总值最相近的上市公司组成配对样 本 ,得 到 年 报 数 为 :2001 年 78 份 ,2002 年 57 份 , 2003 年 62 份,2004 年 70 份,2005 年 47 份,共 314 份 控制样本,这样得到了由 628 份上市公司的年报组成 的样本。 2.2 研究变量 2.2.1 被解释变量
第 12 卷 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科技与管理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文章编号:1008- 7133(2010)01- 0134- 03
Vol.12 No.1 Jan., 2010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宋理升
(山东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设立至今已经走过了 10 多年 的发展历程,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 披露总体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会计信息披露违 规事件却是层出不穷。自 1991 年到现在,从深圳原 野、琼民源到蓝田股份、银广夏,再到锦州港、ST 科 龙,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国证券监管部门, 包括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都加大了监管的力度,采取 各种措施来治理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证监会对于 会计信息违规的处罚措施主要是警告和罚款;上海证 券交易所采用的措施包括内部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和 罚款;而深圳证券交易所采用的是内部通报批评和公 开谴责的方式。本文以因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而受到证 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
假设 1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实际控制人为国
第1期
宋理升: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135
有控股公司正相关。 假设 2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 董事会是联结股东与管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
机制的核心。组织理论认为,大型团队由于需要花费 更多的时间来制定决策而造成效率的降低,因此。董 事会规模过大时董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受到阻碍, 效率会降低。Beasley[3]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越 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独立董事作为公司的外部力 量,对于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监督管理层的运作,保 证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维护广大中小投资 者的利益起到积极作用。刘立国和杜莹[1]的研究以及 Beasley[3]的研究均表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 的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董事会通过召开董事 会会议形成相应的决策,来指导公司的发展并监督公 司经理的行为。董事会的会议是董事会成员之间进行 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认为董事会的会议次数 越多,董事行使其职能的机会越多,表明其越积极、越 勤勉,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包括会计信息披露在 内的各种问题。王怀明和宿金香[4]发现董事会会议次 数与自愿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 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审核公司的 会计信息及披露,因此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 重要的作用。吴清华和王平心[5]因此,本文提 出如下假设:
ASSGROW 违规公司 0.017 0.020 0.325 -0.751 2.489 -3.485*** -4.195***
配对样本 0.098 0.068 0.246 -0.869 1.800 (0.001) (0.000)
CONTROL 违规公司 0.550 1.000 0.400 0.000 1.000 -4.448*** -4.382***
AUDICOM 违规公司 0.320 0.000 0.465 0.000 1.000 -0.511 -0.511
配对样本 0.330 0.000 0.473 AUDIREP 违规公司 0.560 1.000 0.497
配对样本 0.920 1.000 0.266
0.000 1.000 (0.610) (0.609) 0.000 1.000 -11.503*** -10.460*** 0.000 1.000 (0.000) (0.000)
3 实证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 从表 1 可以看出,相对于配对公司,受到证监会
或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速动比 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增长率、实际控制人类别,前 5 位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指标的均值显著偏低(在 1%的水平上),董事会的会 议次数显著偏高(在 5%的水平上),而对于董事会的 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指标的
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listed companies that were punished by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and Stock Exchange from 2001 to 2007 as samples,and present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to equity concentration,standard audit report and state-owned control,and in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ize,component and meeting frequency of corporate board.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rporate governance; corporate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