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第6课《散步》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第6课《散步》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知人论世
文体常识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即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表达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思想。这类散 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情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 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 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1.【合作交流】漫步的地点是:田野;漫步的季节是:初春;漫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 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漫步的过程产生了分歧。 2.【合作交流】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合作交流】“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 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张”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合作交流】(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顺 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利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 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这种永恒的情感,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
6.【合作交流】 “我”的母亲:老迈、顺从、爱幼、尊重孩子;“我”的妻子:贤惠、孝顺、 体贴、温顺;“我”的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非常懂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庖丁解牛
语言赏析
7.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合作交流】本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她现 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句读来熟悉、平实,这是多么令人敬慕的母子深 情啊。而结尾“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 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 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间段,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 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蜜的无穷韵味。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精品教案2(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精品教案2(第2课时)

《散步》精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点学习“对称句” “回环句”。

2.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3. 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和“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过程;―、我爱朗读:读得深情款款1. 选择部分学生的诗作,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 师生共同追溯其创作的灵感来自课文的哪个部分。

3. 师生共同探讨其创作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

例1:初春的田野/两对母子/两种生命/产生了一种分歧//粼粼的波光中/一对夫妻/肩膀/承载了整个世界例2:爱的信任/依偎着/消失在田野的尽头/蒸腾了冬水的隔膜/幻化了春绿的随意/信服地/释放了生命的叹息例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孩子的话儿/总是那么天真//但不知怎的/小孩子的话儿/总能说中/那/生命的轮回4. 师生共同小结诗歌创作的表达特色。

(1) 大多都用了比较整齐的句式。

(2) 语言都比较精练。

(3) 注意了一些动词的恰当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借助学生创作的诗歌,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既温习第一课时学习感悟到的文章的多元主题,又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诗歌创作的表达特色(学生在创作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借鉴本文的语言特色进行表达)的方式,水到渠成地开启本课时要重点研读本文朴素亲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的序幕。

二、我爱品读:赏析精彩词句我们同学在诗歌创作中的杰出表现在课文中是可以找到源头的,请大家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很美的词语、内涵深刻的句子、动你心魄的段落,并将你的阅读感受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学生自主研读、批注,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踊跃展示。

1. 品赏精美的写景语句。

参考答案:景物描写一:“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作用:通过初春秀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精品课件
上,它们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价》
• 随笔:有关与家人日常生活的小事 • 要求:800字左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散步
总起:交代事件、地点、人物 散步原因
叙述 田野春色及散步乐趣 解决分歧
结尾:深化主题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中心
散步
尊老爱幼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朗读课文
❖1(抢答)
A.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B.散步的人有: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
: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的一个词来回答)
2.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用一句话概括)
整 体 感 知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
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 散步的事情。
3、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美
散 步 分歧
母亲 走大路

儿子
责任重大
走小路
大路平顺

小路有意思
我想一个 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最后,我的决定是什么呢?
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
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3.议一议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重点)
2.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 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精品课件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 来?
①传承先人留下的祖训;②直接向父母学习优良品质。
(2)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将对联补充完 整。 上联:长辈言传_身__教__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家__风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BC...我我我只就将要的的像糖认母母吃浆真亲亲饭熬学又虽不· 到习熬然嚼· 能,过高就抽自了大没· 丝然一,有· 为会个然味止取严而一。得冬很样好。瘦,指成,读把绩自书粮· 忍。然不食· 受不思等含算考放义重也在、。不水意知里义其,中煮都当的成是然意糊理的思状所意。思
(3)活动中,小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A】“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言传身教,用
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B】它既
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却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
、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良好的
家风和规矩,就会导致长幼无序,任意随便,甚至出现人际关系紧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发现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 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唠叨声。我走出校门,看 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 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 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一把驮起母亲 。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 是一片叶子。

第6课《散步》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4)

第6课《散步》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4)
2
还是走小路吧!
一个“吧”字流露出商量的语气,表明母亲 心目中也有儿子和儿媳,展现一家人相互体 谅、生活和睦的温馨。
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 也是妈妈和儿子。”
•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母子情 01
夫妻情
03
祖孙情 02
亲情
三、读懂情感意味
反复诵读最后一段,你读出了怎样的话外音?
提示:要读得愉悦、深沉;末句可以读得庄严、凝重, 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
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 走得小心,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 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 使命感。“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 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 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本文写于1985年,其写作契机有两个: 一个是作者全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时,确实 在南方的田野散过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另 一个是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 曾就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行晕交谈,柯尔特对 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这引起了作者 理性的思考。作者在思考之余,写下了此文。
信服 •xìn fú 分歧 •fēn qí
对称句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读起来 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这些句子体现了一个相亲相爱、和睦而又温馨的家庭。 可以看出作者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十分 重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咀嚼准确精当的用词
1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 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一个“又”字意味丰厚,既流露出 “我”一直对母亲健康的忧虑担心,更饱含了“我”对母亲熬过 严冬的万分欣喜庆幸之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件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件2
◆解释词义
信服:相信并佩服。 熬: 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文中指母亲又挺 过了一个冬天。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时:极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 位置。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 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疏理课文结构,体会一波三折的叙述之妙。


铺垫
波折(分歧)

“我”劝 母亲散步

选择大路 小路的分 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全家一 起散步

母亲却依 从孙子
“我”决 定委屈儿 子
升华

“我”和妻子 分别背起母亲 和儿子,好像 加起来就是整 个世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初 春在田野散步的平凡小事,主要讲了祖孙 三代,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 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 课件( 共37张 PPT)
①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 ② “我”和妻子之间 ③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 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如何敬老, 父亲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 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 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 传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 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指导》适配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指导》适配课件

品味语言,探究特点 (2)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情感基调,你会
用哪些词语来描述或概括这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试着用朗读 传达出来。
备选词语: 清新 愉悦 亲切 舒缓 从容 明朗 含蓄 沉痛 感伤 压抑 XXX ……
①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 品味语言,探究特点 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研读结尾句,探究主旨
三代 儿子和母亲 分歧 关爱 温情的春天 爱·责任 和谐 孝道 生命 选择 ……
(2)你认为哪个标题比较好?为什么?
“漫步”好在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 故事味。“漫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 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 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②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2.课文中有些句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子情势对称,读起来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朗朗上口。画出这些 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
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
是听我的。
④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 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⑤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 然也很轻。
①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②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 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 是听我的。
参 背,读bèi时,作名词,是人躯干的一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质课件
( lèi )劳累 累 ( léi )累赘
( lěi )积累
( sàn )散步 散
( sǎn ) 散落
预习检查 形近字
拆(chāi ) 拆除
折( zhé ) 折断
粼( lí ) 波光粼粼 n
鳞( lí ) 鱼鳞 n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是田野 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 之间的关爱、尊重,读出了祖孙之间的和谐、 谦让,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讨论: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 示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 跃然纸上。②第2段最后一句回环句“她现在很听 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把母子 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乖顺、老人的孤 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 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 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母亲 (慈爱)
散步
小家

妻子
(孝顺) (贤惠)
儿子 (懂事)
尊老爱幼

热爱生命
世界
责任
七年级语文上册
6 散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 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 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曾获四川 文学奖)、《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1、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家三代人之 间的感人故事。说说课文中刻画了怎 样的人物形象,你觉得文中的老人幸 福吗?
2、文中描绘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把 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出来
3、思考:为什么“我”会觉得责任 的重大?
1、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家三代人之间 的感人故事。说说课文中刻画了怎样 的人物形象,你觉得文中的老人幸福 吗?
“我”和妻子——尊老爱幼 母亲——疼爱孙子 儿子——天真聪慧
2、文中描绘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出来。
体会一家人的和睦 与关爱。
3、思考:为什么“我”会觉得责 任的重大?
“我”是家庭中的关键人物,因 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感 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最终决定 委屈儿子,尊重母亲,体现了 “我”对母亲的孝敬。
2、在第七自然段中找出一些写景 的语句,想一想这些景物描写有什 么作用?
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 母亲充分理解孙子愿望的内心 世界。
3、课文多处运用了对称的句子。
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
例句:
处。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也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2021/3/162021/3/162021/3/16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62021/3/16March 16, 2021
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年幼,自然也很轻。
四、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 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思想上感悟到了什 么?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 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 体贴、互敬互爱,营造幸福、美满、 温馨的家庭!同时,也让我们珍惜生 命,珍惜生活!最后,让我们背诵 《游子吟》,赞颂这人世间最美好的 情感——情感。
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 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 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 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从深层理解来说,这 个形象很在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有 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 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 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 “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 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5、结果:解决分歧一起散步
6、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怎样的家
庭?
和谐
回顾:课文讲述的是一家人在田野 散步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散步时发 生了什么事呢?”
母亲起初不愿去散步,经过“我”的劝 说后才同意出去,散步时发生分歧“母亲 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决 定走小路;母亲疼爱孙子,最后还是决定 走小路。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
谢谢观看
莫 怀 戚 散 步
复习生字词
xìn fú fēn qí qǔ jué yī shà 信服 分 歧 取 决 一 霎
quá n lín lín gè dé qí suǒ
两全
粼粼 各 得 其 所
复习检测
1、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2、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3、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4、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3:56:50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三、研读课文,质疑问题,加深内 容理解
1、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 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结合全文, 说说你对课文深沉意蕴的理解。
本文写了一件关于“散步”的小事,却表 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 见大”的写法。
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了我们的儿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课堂小练笔
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为题,写下你现在想对爸爸 妈妈想说的话。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