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 哈工大潘昀路《先进功能材料》强韧、灵活的超疏油超亲水涂层

合集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新型相选择性超分子凝油剂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新型相选择性超分子凝油剂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新型相选择性超分子凝油剂主要研究内容凝油剂能够将溢油凝结成粘稠状半固体或固体块状或能够快速吸油形成能够方便打捞回收的凝聚物的物质。

超分子凝油剂能够利用小分子之间的自组装功能,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吸油或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截留溢油分子,达到凝油的目的。

相选择性是指在溢油-水的混合物中,选择性胶凝溢油相,而不胶凝水相。

凝油剂样品课题组将当前研究比较热门的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应用到新型凝油剂的设计和制备中。

实验室现已成功设计、制备出低成本、凝油效率高、使用方便、无毒的新型超分子凝油剂,并已完成小试实验。

对凝油剂制备过程中的参数、配比、条件的控制等都有比较好的掌握。

凝油剂的凝油性能相比于国内正在大量使用的商品凝油剂,具有凝油速度快、凝油剂用量少、凝油块打捞更加方便、除油率不受油层厚度影响等许多优势。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凝油剂的小试制备技术已经成熟,并在10m2大面积俄油溢油模拟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凝油结果,5min即可将溢油层完全胶凝,打捞后水面基本没有俄油的残留。

因此,在当前溢油污染事故频发的形势下,这种新型、高效、无污染凝油剂的制备、生产和推广的可行性较高。

主要应用溢油回收;油品泄露应急处置;有机污染物泄露回收。

包括:原油、柴油、汽油等燃料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食用油以及环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主要技术指标原料成本:<50元/Kg;应用范围:对水中泄露的原油、柴油、汽油等燃料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油及环己烷、正己烷等有机溶剂都具有快速、彻底的胶凝能力;使用方法:直接将凝油剂粉末撒播在溢油层;凝油剂用量:溢油量的20-30%;凝油时间:<5min;除油率:>95%;保油率:接近于100%;打捞方法:直接机械打捞即可;凝油效果基本不受低温(-5℃)、风速、水质、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储存方便、保质期长;并已进行10m2大面积溢油(俄油)回收模拟实验,取得良好的成果。

抗菌-超疏水性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复合纤维素纸膜制备及油水乳化液分离的应用

抗菌-超疏水性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复合纤维素纸膜制备及油水乳化液分离的应用

抗菌-超疏水性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复合纤维素纸膜制备
及油水乳化液分离的应用
石燕花;杜西领;曲湲;张明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50)1
【摘要】以纤维素纸为基材,采用简单的高压喷涂技术在基材表面涂覆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PU)、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_(2)NPs)分散液,室温静置24 h后,得到抗菌-超疏水性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Ag@TiO_(2)NPs-PU)复合纤维素纸膜;检测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元素分布,分析样品对于油水乳化液的分离性能及样品的耐摩擦、抗菌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素纸膜具有突出的超疏水-超亲油性能(与水的接触角为153°,与油的接触角为0°),针对油水乳化液具备优异的分离效果;在175 g负重下摩擦7次,仍具有疏水性,拥有较强的耐摩擦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厚度最大(平均值可达13.96 mm),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率分别可达97.7%、98.6%,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

【总页数】7页(P116-122)
【作者】石燕花;杜西领;曲湲;张明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52.4;TS761.2
【相关文献】
1.抗菌性纤维素/纳米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2.接枝改性纤维素纳米晶(CNC)增强水性聚氨酯(WPU)制备CNC/WPU复合涂膜
3.微波辅助合成载银蒙脱土/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疏水性银纳米线/纤维素复合纸的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5.载银纳米纤维素/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疏水气凝胶涂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超疏水气凝胶涂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1. School of Textile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Composite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ydrophobicity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abric, micro⁃ and nano⁃scale structures were built by coating the fabric surface based on the lotus effect. Silica aerogel was dispersed i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or preparing coating solution, and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abric was coated by the solu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fabric surface were detected by a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grap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The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 were mearsured by the ash collec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PVDF is 12% and that of the silica aerogel is 8% , the maximum contact angle of the coated fabric surface is 157. 8°, and the rolling angle is 3°. The coated film surface has micro⁃scale projections and nano⁃scale particle projections. Stain on the coated fabric surface can be taken away by water droplets, so the fabric surface has excellent self⁃cleaning property. Keywords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abric; water repellent finishing; self⁃cleaning property; silica aerogel;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哈工大材料学院简介

哈工大材料学院简介

哈工大材料学院简介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信息》
【年(卷),期】2013(010)003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金属材料及工艺系(九系)和分析测试中心于1993年11月28日组建而成。

目前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工程系、焊接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信息材料与技术系,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材料行为与评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及教学实验中心。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
【相关文献】
1.哈工大成功研制世界上最轻的磁弹性体材料——石墨烯气凝胶材料 [J], ;
2.哈工大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姚忠平;丛培琳;郝素娥;姜兆华;黄玉东
3.哈工大机器人中山基地启动金刚石单晶材料项目 [J],
4.哈工大教授冷劲松获得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颁发的2017年度世界学者奖 [J],
5.哈工大学子获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唯一特等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工大研发出新型超级浮力材料

哈工大研发出新型超级浮力材料

哈工大研发出新型超级浮力材料
佚名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自然界中水蜘蛛、水黾等生物可以在水面自由走动而不沉没的现象很早就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兴趣。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潘钦敏模拟水黾腿部特殊结构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超级浮力材料。

这项成果的论文《用超疏水铜网制造的小船具有惊人的浮力》,最近在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月刊发表。

【总页数】1页(P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信和”与哈工大共建新型焊材研发中心 [J],
2.哈工大与企业联手研发新型快充电池 [J],
3.新型超级浮力材料 [J],
4.哈工大成功研制出四种新型工业机器人 [J],
5.英国研发新型超级材料能够弯曲和聚焦声波 [J], W.CB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中共荣成市委组织部2015年9月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姓名年龄所属部门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应用领域温广武52 学校办公室特种陶瓷与碳材料天然石墨深加工技术;陶瓷先驱体、陶瓷纤维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新材料张文丛44 科技发展处粉末冶金成形钛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制备新材料徐鸿博34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组装与可靠性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MEMS微电子器件金属密闭封装技术电子工程李卓霖31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无铅焊点低温超声互连的机理与可靠性电子工程姚旺37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材料水下LED的封装材料电子工程王春雨40 材料与工程学院膨胀石墨及石墨烯微片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石墨烯微片规模化制备技术、石墨散热膜制备技术、电子封装技术新材料李宇杰40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装备海洋电子装备封装技术;LED 电子工程王华涛37 材料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器件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表征;微纳电子器件和传感器新材料覃春林36 材料与工程学院陶瓷材料先驱体法合成高温SiAlONC陶瓷;Sialon 、Si3N4纳米带纳米线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新材料张鹏37 材料与工程学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机理与工艺材料工程于洋43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强韧镁、铝合金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难变形材料及难熔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生物医用镁合金制备技术及装备,高温钛基复合材料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材料工程刘洪伟38 材料与工程学院热冲压成形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材料工程王刚48 材料与工程学院超塑性成形气胀超塑性成形工艺材料工程初冠南36 材料与工程学院内高压成形薄壁件内高压成形工艺材料工程姚圣杰33 材料与工程学院轧制成形高强钢轧制工艺材料工程陈刚29 材料与工程学院半固体成形半固体触边成形工艺材料工程陈文振30 材料与工程学院轧制成形镁合金轧制工艺材料工程林艳丽33 材料与工程学院内高压成形管材内高压成形理论材料工程王传杰27 材料与工程学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机理与工艺材料工程孙金平36 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计算生物医用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材料工程夏龙37 材料与工程学院陶瓷基复合材料低膨胀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新型陶瓷先驱体制备与应用技术新材料崔国荣35 材料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壳状晶须增强复合粉体新材料钟博34 材料与工程学院复相陶瓷、吸波材料、纳米材料自润滑材料制备技术、吸波材料制备技术新材料张涛33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温过滤材料、多孔材料高温过滤材料、多孔材料材料工程檀财旺29 材料与工程学院激光焊接激光焊接工艺先进制造郭宁33 材料与工程学院水下焊接水下焊接材料与工艺先进制造宋晓国32 材料与工程学院钎焊、扩散焊钎焊、扩散焊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王廷31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刘多33 材料与工程学院钎焊、扩散焊钎焊、扩散焊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张洪涛35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效化焊接技术高效化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周利33 材料与工程学院搅拌摩擦焊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装备先进制造陈波32 材料与工程学院激光3D打印、激光焊接,焊接自动化与机器人化激光3D打印、激光焊接过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焊接质量自动控制技术先进制造赵洪运49 材料与工程学院焊接焊接技术先进制造孙清洁35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效化焊接技术高效化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唐琳29 土木工程系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的反滤性能应用材料工程钱宏亮38 土木工程系大跨空间结构、海洋结构、铝合金结构、巨型望远镜结500m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轻型钢结构装配模块化结构力学综合分析结构工程唐海红35 土木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钢管混凝土拱桥上部结构综合评估方法结构工程赵庆丽35 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既有隧道安全性评估方法结构工程曾森32 土木工程系计算结构力学底部框架砌块砌体结构研究结构工程陈国芳35 土木工程系桥梁工程大跨度斜拉-悬吊协作桥施工期风振研究结构工程王幼清60 土木工程系土体-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类黄土湿陷特性及其工程对策研究,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构工程张英姿36 土木工程系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抗震性能研究酸雨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间动态粘结性能研究结构工程王化杰33 土木工程系大跨空间结构、复杂结构施工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装配结构在役大跨空间钢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研究结构工程陈再现34 土木工程系结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结构抗震方法及加固手段;结构试验装置结构工程徐龙军39 土木工程系抗震设计谱研究新一代抗震设计谱理论体系及其关键问题研究结构工程马新伟46 土木工程系海洋工程混凝土、高效节能墙体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粘弹力学性能研究与早期开列行为预测结构工程边文凤52 土木工程系复合材料、船舶设计多功能组合式海带养殖采收装备、海带分段切割机、渔船及海洋结构物复合材料化研究新材料刁鹏飞37 土木工程系蛋白质在外力条件下收缩外力作用下的蛋白质收缩力学工程刘荣刚42 土木工程系波动理论、光子晶体波导三维光成像系统结构工程刘璐32 土木工程系结构抗震设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及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工程张鸿名31 土木工程系复合材料结构研究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与制备结构工程谭建宇39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新能源郝晓文38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脱硫除尘技术动力工程杨建国51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脱硫除尘技术动力工程张继春37 汽车工程学院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先进制造崔文政30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纳米流体、传热计算与仿真动力工程王富强32 汽车工程学院计算热辐射学、传热计算及热控PCB及锂电池热控、太阳能利用技术,煤气化技术动力工程沈义涛33 汽车工程学院发动机技术、润滑油技术均质压燃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及工程示范、生物质气发动机研究动力工程王成安32 汽车工程学院计算热辐射学,传热计算及热控PCB及锂电池热控、太阳能利用技术,煤气化技术动力工程沈照杰30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纳米流体、传热计算与仿真动力工程崔胜民52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锌空电池新能源张京明52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新能源刘涛49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特种车辆技术交通运输刘清河38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底盘控制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锂离子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王大方37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技术新能源马琮淦28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汽车电机振动与噪声,NVH技术电子信息龚晓春39 汽车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海洋船载数字通信装备、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哈工大研发成功耐磨抗蚀纳米级陶瓷涂层

哈工大研发成功耐磨抗蚀纳米级陶瓷涂层
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
用在 发 射 飞 船 的火 箭 和 返 回舱 在 内 共 9 、2 余 套 轴 承 出 自于 哈 种 0 尔滨 轴 承 集 团; 在2 0 年 发射 的 06 “ 六 ” 飞 船 上, “ 轴 ”也 有 神 哈 几 十套 轴承被 应 用。 ( 来源 : 龙 黑 江 新 闻网)
●…・ ・ … … … … … … … … … … … … … … …
3、 “ 1 哈轴 ”七种 型 号轴 承控 制火箭 飞行姿 态
哈 尔滨 轴 承 集 团研 制 的7 种 型号 的轴 承 被 用在 了 “ 七 ”飞 神 船 的伺 服 机 构 和发 射 飞 船 的火 箭 上, 对 控 制火 箭 的飞 行 姿 态起 到 了重要作用 。 据 介 绍 , 哈 尔滨 轴 承 集 团研 制 的 这 7 型 号 的 轴 承 ,具 有 在 种 复 杂 环 境 下 工作 , 高 精 度 、高 性 能 、高 可 靠性 等 技 术特 点 。这 几 种 轴 承 主 要 装备 在 “ 神七 ” 飞 船 的 伺 服 机 构 中, 起 着 支 撑 传 动 件 、承 受载 荷 的作 用 。 同时 , 轴 承 对 控 制 发射 飞 船 的火 箭 的飞 行 姿 态 影 响很 大 , 如 果轴 承 出现 故 障 或 失 去作 用 ,火 箭就 会 偏 离正
常轨道 。
3 、我 国 已建4 个 农机 行业职 " 3 1 业技 能鉴定站
9 9 月1 日, 农业部农业 机械化 管 理 司和 人 事 劳动 司在 江 苏 省 常 州 市共同 举 办 “ 0 8 2 0 农机 行 业职 业 技能 开 发论 坛 ” ,总 结 交流 了
据 了解 ,在 2 0 年 1 月 成 功 03 O 发射 的 “ 五 ”飞 船 上 , 包括 应 神

哈工大油水分离取得新突破可用于原油幵采等

哈工大油水分离取得新突破可用于原油幵采等

哈工大油水分离取得新突破可用于原油幵采等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18(37)5
【摘要】5月2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机电学院赵学增教授、潘昀路副教授团队在利用选择润湿性功能材料实现油水分离和液滴可控驱动方面取得新进展。

【总页数】2页(P152-153)
【关键词】油水分离;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油;功能材料;润湿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31.1
【相关文献】
1.蒙脱土对胜利原油油水界面性质及油水分离的影响 [J], 王慧云;温新民;张宏伟;吴肇亮;石茂建
2.哈工大油水分离技术取得进展 [J],
3.中原油田应用大规模压裂技术取得新突破 [J],
4.餐饮废油水分离技术取得突破 [J], 宋代彬
5.哈工大二氧化碳分离膜研究取得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潘昀路《先进功能材料》强韧、灵活的超疏油超亲水涂层
2018-03-26
开发一种完全不沾油但完全亲水(超疏油/超亲水)材料在诸如油水分离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以往的过滤分离法采用亲油/疏水材料实现阻水通油,这存在着两个严重问题,首先是相对水而言油的粘度较高,容易附着在过滤网孔上使网孔堵塞,大幅降低过滤效率;另外一方面由于水的密度较大,重力作用下水先接触过滤网膜,容易在网膜表面形成水膜,而密度较小的油只能浮在水膜上方使得分离无法持续。

而开发超疏油/超亲水材料则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用它制成的油水分离网膜可以完全阻隔油且不沾油,而水则可以顺利通过,这就避免了高粘度油对网孔的堵塞。

并且由于水的密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直接通过分离网膜实现油水分离,使得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根据表面能理论,油具有比水更低的表面能,要实现疏油需要极低表面能固体材料,这种固体表面对于较高表面能的水来说也“一定”是疏水的。

这就为开发超疏油/超亲水材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通常的实现方式是将超亲水材料浸润在水中,在水下得到超疏油/超亲水性能,然而这种通过非直接方式得到的超疏油/超亲水性依赖水膜的存在才能稳定保持其特殊润湿性,一旦水膜破损材料将迅速被油污染,因此实际应用困难。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赵学增教授与潘昀路副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微纳测量与表征实验室(MLM&C)”日前针对这一问题实现了突破。

他们通过构造短直氟链表面活性剂与极性亲水基团组成的微纳复合结构,使
表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疏油与超亲水性的共存。

由于短直氟链的存在,且油与极性基团没有强的相互作用,油在材料表面呈现超疏态,而由于水与极性基团之间有着强相互作用,而氟链又直又短,为水分子与极性基团的“亲密结合”创造了空间条件,使得水在材料表面迅速呈现超亲态。

这种涂层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附着在几乎任何一种固体表面上,下图展示了涂覆有这种涂层表面的超疏油和超亲水性。

同时,该研究团队还针对超浸润表面机械耐久性问题开展了研究,提出通过层层喷涂实现功能颗粒与高粘性胶粒均匀混合方式构造特殊润湿性功能表面,大幅提高了所制备涂层的机械耐久性(8-10倍),可在砂纸的持续摩擦下保持润湿性能不变,也可在人的大力揉搓下保持其超疏油/超亲水性,如下图。

下图为将该涂层涂覆到不锈钢网表面,实现了高效的油水分离:
此外,利用该涂层还可以对油滴实现定向运输,在倾斜表面上用毛笔沾水画出轨迹后,可使油滴将表面沿着轨迹移动,如下图所示。

研究报告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杂志,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李斐然,通讯作者是潘昀路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该文章的唯一署名单位。

全文链接:
来源:0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我们的微博:0,欢迎和我们互动。

添加主编为好友(微信号:gfzkxqy,请备注:名字-单位-研究方向),邀请您加入学术圈、企业界、硕博联盟、北美、欧洲、塑料、橡塑弹性体、纤维、涂层黏合剂、油墨、凝胶、生物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车用高分子、发泡、聚酰亚胺等一系列技术交流群。

同时可以在菜单中回复“交流群”,获取群目录。

投稿荐稿合作发布招生、招聘信息请联系:editor@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