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
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碳和碳的化合物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陈国君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主要流程】教学环节知识线活动线1.新课导入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师生活动——理一理(2)学生活动——议一议(3)师生活动——做一做(4)学生活动——想一想(5)教师总结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1)教师实验(2)归纳操作步骤(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6.课堂小结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CO2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二、装置的确定三、操作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名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查方案及原理: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案及原理:
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 则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 支持燃烧。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大理石 加稀盐酸 收集气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课堂小结
1)反映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决定于反映物状态和反 应的条件:
⑴看反映物的状态:有固体与固体反映的, 也有固体与液体反映的;
⑵看反映的条件:有加热的,也有不需加热 的。
收集装置决定于气体的物理性质:
⑴密度不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 气体发生反映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
⑵密度不不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 的气体发生反映的气体,可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
二 2)装置图 氧 化 碳
实 验
3)收集办法
向上排空气法
室 制 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向集气
4)检查办法 瓶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5)验满办法
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 则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及实验步骤;(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检验及收集方法;2、过程与方法(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2)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内容和学习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分析、对比、实践,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活动多,实验现象明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但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师要加以引导,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的选择及制取方法。
2、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四、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五、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各实验组提供的仪器进行选择组装一套制取装置,再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各自装置的优缺点,从中确定一套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包括检验和验满)。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尽可能设计出多套装置。
六、教学过程[投影]:实验室确定气体制取装置的方法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及步骤[投影]: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步骤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提供的仪器设计出装置图,讨论装置的优缺点并回答动手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老师点评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听、思、悟巩固基本实验操作实验反思 1、所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 2、实验装置如何改进? 分析、讨论、回答 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投影展示 归纳、总结 加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熟悉和理解[思维拓展]: 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陈国君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主要流程】教学环节 知识线 活动线【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1)师生活动——理一理(2)学生活动——议一议(3)师生活动——做一做(4)学生活动——想一想(5)教师总结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1)教师实验(2)归纳操作步骤(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6.课堂小结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7.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CO2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二、装置的确定三、操作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检验:澄清石灰水。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搜集装置: (1)凡常温下不与空气中旳成份反应旳气体, 能够根据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旳比较(或利用 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比 较),采用向下或向上排空气法搜集。 (2)凡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可用排水 法搜集。
(3)有毒性且不易溶于水旳气体,可采用 洗气瓶倒装装置(即短进长出),从长管 排出旳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 筒还能够测出生成气体旳体积。洗气瓶中 旳液体可根据气体性质选用。 (4)选用排空气法应注意导管应插入集气 瓶底部,排水法导管应伸到集气瓶颈部。 3、放置措施: (1)比空气大旳气体,盖严后正放,
学生附表一:
反应原料
发 生 反应原理
装 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
搜
集 气体水溶性
装 置
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 图:
图:
二氧化碳 图:
图:
根据《学生附表一》回答: 1、 试验室制取气体旳装置由哪几部分构成?
两部分装置: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
2、 拟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原因? 反应物旳状态和反应条件
比空气小旳气体,盖严后倒放。
【练习】1、试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 混和物旳措施制取氨气(NH3)并生成CaCl2和一种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旳氧化物,已知氨气密度比空 气小,且易溶于水。 1.试写出试验室制取氨气旳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试验室制备并搜集氨气气体应选用
装置__A___与__D__相连 3.为何不能用排水取气法搜集氨气?
试验室制取气体旳装置涉及发生装置 和搜集装置,请结合试验室制取氧气旳 知识以及课本110页旳材料,小结拟定气 体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时应考虑旳原因。
试验室制取气体旳发生装置应考虑下列原因
九年级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导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日期教师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3. 初步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策略 实验法、自学讨论、交流展示、学习资源准备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模型,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药品学习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活动 学习效果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自学课本113页至115页内容,勾画要点,并回答下列问题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氧气二氧化碳2.检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 ,若 说明是二氧化碳。
3.验满二氧化碳:将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 说明已满。
一、激趣导入、板题示标 二、自主学习,学情展示 交流课前预习内容,并齐读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活动一:思考哪些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些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CO 2吗?并说出原因。
活动二:提供产生CO 2的三种方式,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1号试管: 有 产生,反应剧烈,速度____(快、慢、适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药品是: 。
反应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2号试管: 有_____产生,速度______(快、慢、适中)。
3号试管: 开始有少量_____产生,一会儿无_____产生。
1.拿出气球,引入新课2.出示目标 强调: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药品的原则:纯净、速率适中、操作方便、 便于收集。
强调实验步骤并提出要求反馈表格、 板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设情境,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加深理解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同时为仪器、发生装置的选择做辅垫。
活动三:设计制取CO2的装置(1)思一思:根据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陈国君
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主要流程】
教学环节 知识线 活动线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师生活动——理一理
(2)学生活动——议一议
(3)师生活动——做一做
(4)学生活动——想一想
(5)教师总结
3.探究活动1. 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温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
(2)知新: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解惑: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取该装置的原因
4.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选一选:从课本114页图中选择仪器
(2)拼一拼:将所选仪器模型拼出装置图
(3)找一找:装置在仪器的连接上是否存在错误
(4)比一比:装置在仪器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
(5)试一试:应用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
(6)赏一赏:分享重庆同学们的自制装置
5.探究活动3: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教师实验
(2)归纳操作步骤
(3)对比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
6.课堂小结
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实验室制取CO2
一、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H2CO3)。
H2O +CO2↑
二、装置的确定
三、操作
验满:燃着木条伸到瓶口
检验:澄清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