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制剂

合集下载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第五节 浸出制剂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PPT课件
1
第五节 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煎剂):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 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1. 吸收快;
2. 发挥多成分综合作用;
3. 可随证加减
煎煮
汤剂制备:药材 + 水
药汁
PPT课件
2
二、合剂与口服液
中药合剂(浓汤剂、浓煎剂):将药材用水或 其它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 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称口服液。
↓ 收膏:加糖和炼蜜,继续加热至一定相对密度
(1.4左右) 。
PPT课件
9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一、丸剂(pill) (一)丸剂的含义与分类
1. 含义: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 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2. 分类 (1)按制法分:塑制丸、泛制丸、滴制丸 (2)按赋形剂分: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浓缩丸
制法:1、渗漉法
收集制备量85%初漉液
渗漉
合并、调整浓度
续漉液低温浓缩
2、其它方法:溶解法(浸膏剂)、煎煮法。
PPT课件
7
六、浸膏剂(Extracts)药材用适当方法提取
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 标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
浓度:一般1g:2—5g
制备 浸出:渗漉法、煎煮法
↓ 精制
↓ 浓缩
的控制与安全性; ③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无
法客观科学全面评价其质量; ④中药各成分在体内浓度过低,或在体内过
程复杂; ⑤临床应用不规范。
PPT课件
19
2.解决办法 ①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规范; ②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 ③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④建立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⑤重视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安全性和毒理学

中药成方制剂20

中药成方制剂2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卫生部颁药品标准(316种)艾迪注射液拼音名:Aidizhusheye标准编号:WS3─B─3809─98【处方】斑蝥1.5g人参50g黄芪100g刺五加150g【制法】以上四味,人参切片,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药液备用;药渣与其余斑蝥等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人参提取液合并,以石硫法沉淀处理二次,所得上清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注射用水100ml并灌封于相应容器内,热压(115℃)灭菌二次,每次30分钟,冷却后,纸浆抽滤,滤液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0ml,通过垂熔滤球过滤,灌封,115℃再灭菌30分钟,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50ml,浓缩至约10ml,加乙醇50ml,搅匀,滤过,沉淀物用乙醇洗涤2次,将沉淀物用蒸馏水5ml溶解,取1ml置试管中,微热后加入5%α-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再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二液面接界处显紫红色环。

(2)取本品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蒸馏水3ml溶解,加入预先制备好的DA-201树脂柱(内径1~1.5cm,长15cm,填充12cm的DA-201树脂后,再填充2g中性氧化铝)上,用水100ml洗涤,再用40%甲醇液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甙Re、Rg<[1]>、Rb及黄芪甲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4:8:3:4)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中药成方制剂大全

中药成方制剂大全

中药成方制剂大全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乙肝扶正胶囊【主要成份】何首乌、当归、沙苑子、丹参、人参、虎杖、贯众、明矾、石榴皮、麻黄、肉桂。

乙肝解毒胶囊【主要成份】贯众、草河车、黄柏、大黄、黄芩、胡黄连、土茯苓、黑矾。

二母宁嗽丸【主要成份】川贝母、知母、石膏、栀子炒、黄芩、桑白皮蜜炙、瓜蒌子炒、茯苓、陈皮、枳实麸炒、五味子蒸、炙甘草。

二益丸【主要成份】当归酒浸、肉桂、吴茱萸盐水炒、附子黑顺片、肉豆蔻煨、海螵蛸、白芷、炙甘草、朱砂等 22 味。

十二温经丸【主要成份】吴茱萸、肉桂、当归、白芍、川芎酒制、阿胶珠、党参、半夏制、麦冬、牡丹皮、生姜、炙甘草。

十珍香附丸【主要成份】香附醋炒、当归、白芍炒、熟地黄、川芎、炙黄芪、党参、白术麸炒、艾叶炭、炙甘草。

丁蔻理中丸【主要成份】丁香、豆蔻、党参、白术炒、干姜、炙甘草。

七宝美髯丸【主要成份】制何首乌、当归、补骨脂盐水炙、枸杞子、菟丝子、茯苓、牛膝。

七味都气丸【主要成份】见本书中药典同名品种。

人参固本丸【主要成?荨咳瞬巍?鼗啤?斓鼗啤?杰镙蔷浦恕?揭 ?蠖 ?於 ?蜍摺?笮骸?档てぁ~?琛局饕煞荨考臼橹幸?渫分帧~《宸瓮琛局饕煞荨考瞬谓??臼橹幸?渫分帧~《迦鹊贾屯琛局饕煞荨考δ诮鸫字啤?衿咏啤?资怠?睦平埂?栖司浦啤? 屏 ?咕尤省? 袂埂? 醮字频?20 味。

三黄膏【主要成份】黄柏、黄芩、黄连、栀子。

三蛇药酒【主要成份】鲜乌梢蛇去头、内脏及皮、鲜银环蛇去头、内脏及皮、鲜眼镜蛇去头、内脏及皮、威灵仙、杜仲、制川乌、独活、当归、川芎、锁阳等 30 味。

万灵筋骨膏【主要成份】生川乌、生草乌、独活、羌活、莪术、三棱、土鳖虫、木鳖子、蓖麻子、红大戟等 23味。

口腔溃疡散【主要成份】青黛、白矾、冰片。

山药丸【主要成份】山药、马钱子粉、甘草、麻黄、杜仲炒炭、牛膝、自然铜煅醋淬、乳香醋炙、没药醋炙等 18 味。

千金化痰丸【主要成份】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胆南星酒炙、枳实、白附子矾炙、浮海石煅、熟大黄、黄芩、当归、天麻等 17 味。

常用中药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常用中药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医药健闻常用中药制剂的种类及特点吴现超 (河南京城皮肤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将中药制成适合于医疗的形式,如注射剂、片剂、丸剂、膏剂、气雾剂和散剂等。

传统的中药学和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结合研究的中药剂型,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毒副反应,方便服用、贮藏和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药制剂的优势可提高用药的便利性。

大部分中药制剂都是药厂不生产的品种,通过中药制剂可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另外,中药制剂还结合了临床具体情况,随时能对处方进行调整,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避免了中药西化现象。

针对不同的用药需求,当前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中药制剂,较为常见的有丸剂、散剂、膏剂和片剂等。

丸剂丸剂是将药材提取物或细粉添加合适的辅料或粘合剂,以便形成类球形的固体制剂。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还可以将丸剂细分为多种类型。

(1)水蜜丸。

是将水和蜂蜜通过合适的比例混合后成为粘合剂,再将药材细粉加入其中制成类球状,作用虽然缓慢,但药效持久。

补益类药物多采用水蜜丸,如补中益气丸。

(2)蜜丸。

蜜丸和水蜜丸不同之处在于制剂含水量低,方便保存,是中医临床常使用的制剂类型。

其中,超过0.5 g的是大蜜丸,小于0.5 g 的为小蜜丸。

蜂蜜作为其中的粘合剂,还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功效。

该制药类型同样起效缓慢,多为小儿、滋补类用药,另外可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3)浓缩丸。

通过煎煮提取中药材的煎液,再添加药物的细粉末或少量辅料,将煎液粘合为药剂。

浓缩丸的体积小,但药物的有效性高,便于服用。

(4)糊丸。

糊丸在面糊和米糊中加入药材细粉,制成质地坚硬、药效长、毒副作用少的药丸。

该制药方式可以缓和刺激性成分,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因此有毒药物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常制造为糊丸。

(5)蜡丸。

蜡丸是中药制剂的长效剂型之一。

粘合剂为蜂蜡,溶化十分缓慢,对延长药效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患者服用后药物中毒,避免对胃肠形成强烈的刺激。

中药成方制剂

中药成方制剂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一柱天酒【主要成份】蚕蛾(制)、鹿茸、鹿鞭、蜈蚣(酒制)、熟地黄、巴戟天、淫羊藿(羊油炙)、肉桂、枸杞子、人参、山茱萸等17味。

丁香烂饭丸【主要成份】香附(制)、砂仁、甘松、陈皮、益智、莪术、三棱、丁香、木香、粳米(淘、炒)、甘草。

八珍液【主要成份】熟地黄、当归、白芍、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川芎、甘草。

人参健脾片【主要成份】人参、白术(麸炒)、山药、薏苡仁(麸炒)、莲子、芡实(麸炒)、白扁豆、木香、青皮(醋炙)、陈皮、山楂(炒)、六神曲(麸炒)等17味。

三黄宝蜡丸【主要成份】藤黄、血竭、刘寄奴、雄黄、天竺黄、红大戟、儿茶、麝香、朱砂、当归、玄明粉、乳香(制)等15味。

大卫冲剂(大卫颗粒)【主要成份】金银花、柴胡、连翘、紫苏叶、黄芩、甘草。

大补元煎丸【主要成份】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党参、山药(麸炒)、杜仲(盐炒)、山茱萸、炙甘草。

上清丸【主要成份】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菊花、白芷、黄柏(酒炒)、栀子、荆芥、防风、薄荷、川芎、桔梗。

小儿肺闭宁片【主要成份】麻黄、石膏、苦杏仁、川贝母、黄芩、细辛、前胡、紫苏子、枳壳(炒)、橘红、桔梗、麦冬等19味。

小儿咳喘冲剂(小儿咳喘颗粒)【主要成份】鱼腥草、麻黄、石膏、苦杏仁(炒)、黄芩、僵蚕(炒)、川贝母、天竺黄、紫苏子(炒)、桔梗、细辛、甘草等15味。

小儿健胃糖浆【主要成份】沙参、玉竹、麦冬、山药、荷叶、麦芽(炒)、山楂、白芍、陈皮、牡丹皮、稻芽。

小儿消积化虫散【主要成份】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去壳)、莪术(醋制)、鸡内金(炒)、三棱(醋制)、茯苓、海螵蛸、红花。

小儿惊安丸【主要成份】牛黄、僵蚕、麝香、全蝎(酒洗,去头、尾、足)、琥珀、天花粉、葛根、麻黄、黄连、防风、天麻、升麻等17味。

小儿健脾贴膏【主要成份】丁香、磁石、吴茱萸、冰片、五倍子、麝香。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主要成份】麻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葶苈子、紫苏子(炒)、前胡、黄芩、竹茹。

甘肃省调剂使用院内中药制剂推荐目录(第二批)

甘肃省调剂使用院内中药制剂推荐目录(第二批)

扶正逐毒丸
经验方
退热口服液 健脾消食口服液 扶正防感口服液 化瘀消癖口服液 扶正消癖口服液 骨痹威灵丸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协定处方
第 2 页
38 39
定西市人民医院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凉州区中医院 高台县中医院
甘药制字 Z04090949 甘药制字 感冒退热颗粒 Z04241347 甘药制字 妇舒颗粒 Z04241120 甘药制字 喘咳安丸 Z06301608 甘药制字 佛香胶囊 Z06301609 甘药制字 黄云通便胶囊 Z06301611 甘药制字 小儿健脾养胃颗粒 Z06301613 甘药制字 小儿健脾止泻颗粒 Z06301614 伤科胶囊 搜风止痛丸 益肾壮督颗粒 活血通络丸 风湿通络丸 消渴通络胶囊 胃舒胶囊 消渴康复颗粒 安胃颗粒 消散乳块胶囊 复方银杏通脉胶囊 乳康胶囊 甘药制字 Z08041847
甘药制字 胶囊剂 Z09051973 甘药制字 胶囊剂 Z09051917 甘药制字 胶囊剂 Z09051974 甘药制字 Z09051976 丸剂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酒泉市中医院 天水市疾控中心
消瘰疬胶囊 柴胡陷胸复肝丸 杏苏止咳化痰胶囊
甘药制字 胶囊剂 Z09051934 甘药制字 浓缩丸 Z10052074 甘药制字 Z04090952 甘药制字 Z04090937 甘药制字 Z04090933 甘药制字 Z04090945 甘药制字 Z04090946 甘药制字 Z04090935 口服液 口服液 口服液 口服液 口服液 水丸
18
藤药
甘药制字 Z0Βιβλιοθήκη 000819第 1 页19 20 21 22 23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

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

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

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

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

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

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

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将所有的中药材或者部分重要的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其煎液,然后和适量的辅料或者药物的细粉末等一起粘合成药剂即可。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

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

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

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

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

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

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

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

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

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144种中药制剂公示清单

144种中药制剂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44种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管理公示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过大 质量不稳定 黏冲、崩解困难
三、中药注射剂
(一)概述 P343 中药注射剂:从中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制成的供
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浊液,以及供临用 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特点:1.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 可发挥定位作用,如穴位注射剂; 3. 质量不稳定; 4. 安全性差,易过敏、溶血、刺激疼痛。 选择原则:
加糖和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P79
特点:1、适于滋补、润肺止咳药。
2、浓度高,体积小,保存性好。
3、美味适口,患者乐于接受。
制备 煎煮:2—3次 ↓ 精制 ↓ 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清膏,1.21—1.25) ↓ 收膏:加糖和炼蜜,继续加热至一定相对密度 (1.4左右) 。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一、丸剂(pill) (一)丸剂的含义与分类
浓度:除另有规定外 毒剧药材 100ml:10g
制法
1、渗漉法
2、浸渍法
乙醇
3、稀释法:流浸膏剂
酊剂
五、流浸膏剂(Fluid Extract):药材用适当的 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 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浓度:一般1ml:1g
制法:1、渗漉法
收集制备量85%初漉液
渗漉
合并、调整浓度
(5)糊丸: 淀粉糊
(6)蜡丸: 蜂蜡
2. 制备 (1)塑制法 药粉+粘合剂→可塑性丸块→搓条→制丸 适于:蜜丸、微丸、糊丸、浓缩丸。 炼蜜的种类:嫩蜜、中蜜、老蜜 炼蜜的目的 ①除去过多水分,增加粘性。 ②杀死微生物及酶类,增加稳定性 ③除去杂质
泛制 (2)泛丸法:药粉+液体粘合剂 丸剂 工艺
特点: 1. 可大量生产,久储 2. 口服液服用剂量小,味佳可口,患者易接受, 易于保存。
制备
药材
↓ 煎煮
↓ 精制:放置↓或加乙醇↓、加沉淀剂↓、高速离心
↓ 浓缩
↓糖、防腐剂 药液
↓ 滤过→灌装于大瓶→合剂(每剂30—60ml)
↓ 灌封于单剂量小瓶
↓ 灭菌………流通蒸气 100℃ 30′
↓ 质检………澄明度(玻屑)等
试验研究; 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内容要更
详细。
四、其他中药剂型 软膏剂与凝胶剂 贴膏剂:包括橡皮膏剂、凝胶膏剂及贴剂 膏药:黑膏药(铅丹)、白膏药(碱式碳酸铅) 胶剂
(四)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存在的问题 ① 药材质量难以统一; ②有效物质不完全清楚,以致影响产品质量
的控制与安全性; ③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无
法客观科学全面评价其质量; ④中药各成分在体内浓度过低,或在体内过
程复杂; ⑤临床应用不规范。
2.解决办法 ①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规范; ②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 ③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④建立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⑤重视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安全性和毒理学
起模:小包衣锅,挤出制粒(关键) ↓
泛丸:包衣锅 ↓
盖面:药浆(浆头)—坚实、光滑 ↓
干燥:80℃以下 ↓
包衣:活性炭,FeO细粉,青黛等 ↓
打光:虫蜡
适于:水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微丸
(三)中药微丸: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粘合剂 制成直径小于2.5毫米的球形或类球形的一类 制剂。
1. 特点 ①服用剂量小;
②可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③流动性好,分剂量准确,有利于装胶囊
2. 制法:离心造丸法、挤出滚圆法、流化制 粒法、液中制丸法
(四)中药滴丸 特点: 1. 服用量小; 2.可高效、速效或长效; 3.可控制药物释放部位或多途径给药; 4. 无粉尘飞扬,有利于劳动保护。
复方丹参滴丸
二、中药片剂
1. 种类
提纯片:单体或有效部位 全浸膏片 半浸膏片 全粉片
1. 含义: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 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2. 分类 (1)按制法分:塑制丸、泛制丸、滴制丸 (2)按赋形剂分: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浓缩丸
(二)传统丸剂
1. 种类
粘合剂
(1)蜜丸: 炼蜜
(2)水蜜丸: 蜜水
(3)水丸: 水或黄酒、药汁、蜜水等
(4)浓缩丸: 稠膏+药物细粉
第五节 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煎剂):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 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1. 吸收快;
2. 发挥多成分综合作用;
3. 可随证加减
煎煮
汤剂制备:药材 + 水
药汁
二、合剂与口服液
中药合剂(浓汤剂、浓煎剂):将药材用水或 其它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 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称口服液。
↓ 包装→口服液
三、酒剂(药酒, medicinal liquor)药材用蒸 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酒浓度:40—500
酒有发散、助长药效的作用——适于风湿痹痛 制法 1、浸渍法 2、渗漉法
四、酊剂(Tincture)药物以规定浓度的乙醇
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普通药材 100ml:20g
续漉液低温浓缩
2、其它方法:溶解法(浸膏剂)、煎煮法。
六、浸膏剂(Extracts)药材用适当方法提取
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 标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
浓度:一般1g:2—5g
制备 浸出:渗漉法、煎煮法
↓ 精制
↓ 浓缩
↓ 喷雾干燥 干燥
↓ 稠膏——烘干、真空干燥 调整浓度
七、煎膏剂(膏滋):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
1. 重症、急症病; 2. 其他途径无法代替
(二)处方设计
1. 尽可能精制: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复方药 味少而精;
2. 附加剂尽可能少,特别表面活性剂。 (三)制备
有效成分明确——有效成分单体或有效部位。 有效成分尚未明确,特别复方制剂——有效成
分混合物,有效部位群。
精制方法:大孔树脂分离、分子蒸馏、超过滤 法与反渗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