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合集下载

《新教育》心得(精选10篇)

《新教育》心得(精选10篇)

《新教育》心得(精选10篇)《新教育》心得篇1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他说,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中有很多生动的实际事例,下面两个篇章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学会欣赏”,书中讲述的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被发掘的故事: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从捡到的一本杂志里,发现一篇另他十分触动的*。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在得知此事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手涂鸦大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教师当然不可能个个都是屠格涅夫,也不可能都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但是,我们的校园里可能有无数个托尔斯泰。

只要我们学会欣赏,只要我们学会发现,就会为无数个学生找回自己的自信,寻回他们的梦想。

有人说,欣赏是一种善良,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

“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至。

”其实,欣赏不是施舍,不是恩赐,欣赏之善总是不经意间自然流淌,是无功利心的真诚赞许,是长者对幼者的呵护,是智者对智者的敬佩。

欣赏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繁杂的技巧。

对于欣赏者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欣赏者铭记终身,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如果老师都能学会欣赏,我们的教育就会改变摸样,学生们的心田就会充满阳光。

第二,“如何看待外语与母语并重”,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好母语无疑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在网络语言、世界级刊物的80%以上都用英语,不懂英语难以进入世界的主流。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小时候在乡下度过了我的童年时代。

那里有我家的亲人,那里留下了我的许多美好回忆。

其中一件就是——那时候每到过节时,父母总要让我去拜年。

我很不情愿,觉得好没意思。

而他们却非常重视这个礼节,把拜年当作一件大事来办。

只有给长辈拜了年,我才可以吃糖果、瓜子和花生。

我从此认定,春节不如元宵节有趣,因为元宵节不仅能够看烟火,还能玩灯笼,比拜年更加热闹。

每天都在看,走街串巷地玩。

渐渐地,我对城市开始产生了兴趣。

开始觉得小商店的东西很有趣,越发觉得穿白大褂的医生们挺有意思的,于是我常常悄悄地躲在一旁,注视着医生给病人治病。

有一次,我去病房观察。

一位老太太躺在床上,神色异常。

一位护士拿着一张纸在她耳边喊:“三儿!你怎么啦?快出来看呀!”我赶紧跑了过去,心想:我的病也不轻,干吗喊得这样响呢?是不是我生病了?我转头看看那位护士,只见她带着微笑,用温和的眼光看着我。

过了一会儿,我醒悟过来,原来这是给我听的。

因为是土房子,所以住户很少。

每当黄昏,坐在阳台上,面向太阳,迎着风,看鸟儿在我身边盘旋,就像一幅画,简直是一种享受。

小时候,哪个村里都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每当放学回家后,我总要和邻居的几个小伙伴去河里摸鱼。

每次我们捉鱼的时候,必须用纱布裹上瓶子接水,等快满了,再一起倒进桶里。

这一来一去的,小鱼就全都被捉完了。

虽然我们很累,但是非常有趣。

这样一直玩到深夜,才会回家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苦涩甜蜜的记忆啊!一切都是这么令人新奇。

我们村周围还有一些森林,我最喜欢在树林里采野果子吃。

成熟的季节,树林里一片红红绿绿,每颗树的顶端,都垂着鲜艳的果实。

终于,我离开了那个宁静的村庄,独自去外面闯荡。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又返回了乡村。

不知为什么,乡村仿佛缺少了什么,变得单调、平淡。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好让自己的心灵随风飘荡。

我常常一个人坐在沙滩上,抬头仰望星空,心里一片迷茫,觉得城市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力量——新教育实验《武侯宣言》2013年11月9日、10日,欧洲华德福教育研究团队、美国核心知识团队、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团队、中国新教育研究团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齐聚武侯,对“阅读的力量”达成了以下共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体守望;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为此——我们呼吁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我们强调阅读中蕴涵的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我们重视阅读仪式对生命的唤醒;我们推动阅读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举措;我们坚持把最美好的童书给最美丽的童年;我们践行用快乐的阅读经历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们努力让主动阅读的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我们致力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变成进取的行动;我们鼓励父母与教师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与伙伴;我们把阅读推广做成教育公益慈善的基本模式。

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造福人类也越来越困扰着人类时,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引领前行,这需要一股阅读的力量来支撑。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

我们就是点燃孩子心灯的人。

让我们点亮更多心灯,照亮我们的孩子,照亮我们的世界。

改变,从阅读开始文|朱永新|《光明日报》2016.4读书,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抑或是生活本身。

人间至美四月天,游目骋怀亦清欢。

春天温软明媚,开启阅读之旅,氤氲书香校园。

本刊特邀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阅读对于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经典阅读,就不可能走得很远。

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卡尔维诺说,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一座图书馆。

我们的学校,应该成为阅读的天堂。

今年两会期间,我递交的“关于推广苏州图书馆总分管建设经验,加快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提案,表达了我对城市之美的理解。

图书馆宣传标语口号

图书馆宣传标语口号

图书馆宣传标语口号图书馆宣传标语口号1、环境好,生活就好。

2、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3、国图如海,我如鱼。

4、眼观古今中外,耳需一时清静。

5、读书创造卓越,知识成就梦想。

6、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读书,但读书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7、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8、本图书馆所有知识,但请自备容器。

9、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10、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11、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12、不读书,个人就会被群体和迷思所淹没。

13、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在文化。

文化的中心在文字。

14、爱书如己沉默是金。

15、书山之高、学海之深,到图书馆一看就知道了,人类文明就这样耸立在你的'面前。

16、借书还书彬彬有礼,来馆离馆默默无声。

17、读书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

18、静立窗前观云起默坐桌边闻书香。

19、阅读就像吃东西,不要偏食,要多样化,要开发出各种精神上的味酶。

20、鲁迅图书馆是您人生的好帮手。

21、争做文明读者共创和谐环境。

22、我不会污损书籍,因为书籍是我的精神食粮!23、日日蒸文煮句,不亦乐乎;读书之妙,存乎一心24、保护图书,人人有责。

25、图书馆是大学城的心脏。

26、书海无涯,国图有舟。

27、书山有路,径在国图。

28、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29、只带走满腹知识,不留下半点遗憾。

30、吾爱吾师,吾更爱图书馆。

31、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把写作当作一种思考。

32、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33、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34、爱惜图书报刊,争做文明读者。

35、阅读思考写作,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神充盈的岁月。 在读这 些伟 大著作 的 同时 ,名人
书 》、 《 易 》 、 《论语 》、 《 周 孟 心理 学 》很 大程 度得 益 于这 个时期 的
阅读 。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但是那毕竞是精 子 》到 《 程 集 》 、 《张载 集 》、 二
《陆九 渊集 》、 《 朱子语 类 》、 《 四
西方名著译丛,从卢梭的 《 爱弥儿 》到 学著作 ,是在上海 的两年 。给我们 开
《西 方 管理 思 想 史 》 、 《一 分钟 经
亚当 ・ 斯密的 《 国富论 》,从福泽渝吉 课 的 老 师 ,都 是 大师 级 的人 物 。 这 理 》等 ,很 长 时间是我 的案头 书。我
的《 劝学篇 》到 黑格 尔的 《 精神现 象 两 年 ,我 比较 系统 地 阅读 了从 《尚 主编的 国家 “ 十五” 重点教 材 《 管理 学》,虽然许 多著作并没有真正读懂 ,
与许 多农村 的孩子一样 ,我 的童 趣 ,记得还 用毛 笔抄 录 了一本无名 的 教育部副部长,当时是一个省的省委副
年基本上没有什 么阅读 生活 。虽然父 长诗 ,用笔记 本摘 录 了许 多描写人物 书记。他告诉我 ,从 书上学习的东西,
亲是一个 小镇的 小学老 师,教音 乐和 与风景 的片段 。那个 时候 ,与许 多少 要比从老师那里学的要 多得多。所以, 数学,但是 家里似乎没有什 么藏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愧不 量 ,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 力量 ;而一 我就缠 着他们借给我 阅读 。 因为这些 学生 ,学问好得让年轻的老师也 自 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精 神力量 ,取决 客人往往 第二天就要 离开 ,我就逐 渐 如。我经常是看他们读什 么书,自己就
于 它 的 阅 读 力 量 。 正 因为 如 此 ,世 界 养成 了一 目十行 的本领 ,快速 阅读这 去借什 么书。第一年的时候 ,看的最

阅读力就是凝聚力的论据

阅读力就是凝聚力的论据

阅读力就是凝聚力的论据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

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

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

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

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阅读力就是凝聚力。

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

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阅读力就是竞争力。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

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

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

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你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

你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

你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关于读书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伏尔泰说:“我想知道人类由野蛮到文明的每一个细节。

”王小波说:“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精神家园的寻找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精神世界会不断丰富、内心会逐渐变得理性而充实。

因此,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的过程,收获的不仅仅是读书的趣味,还有精神的成长:读鲁迅,是在谛听先生生生不息的呐喊,体味他灵魂的苦痛,感知他为了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国人所做的启蒙的努力。

尽管我们始终无法抵达其形态的彼岸,但先生的召唤和巨大的精神魅力却一直在鼓舞着我们向他靠近。

读茨威格,读到的是一位绝望的大师在临终前依然忠实于自己的文学信念,二战的硝烟中,当新加坡陷落的消息传来时,远在巴西的茨威格夫妇双双自杀,在遗书中,茨威格这样写道:“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自我毁灭,而我的力量由于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读赫尔曼·黑塞,惊讶于他深刻的洞察力和面对现代文明所做出的反思和警醒。

《荒原狼》是一部让人震撼的小说,它揭示了现代人灵魂漂泊无依的精神危机,同时也指出了每一个孤独的生命个体走出精神荒漠的出路。

读三毛,读到的是那种洒脱到极致的生命之旅……金钱和财富可以满足物质的欲望,却无法解决精神的贫困。

在人们的信仰大面积缺失的当下,读书是一种最有效的自我拯救行为。

它可以解决我们内心深处日益严重的精神危机,并指出现代人走出灵魂荒漠的出路,发现烛照未来之路的经验。

世事风流云散,心情寥落如斯,在文字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我的寂寞与充实、看到生命的萧索与律动。

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之旅,它可以弥补我们精神层面上的缺憾。

读书是一种摒除了物欲的操守,是一种抛弃了杂念的安宁,是一种贫而达观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愉悦心情,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索,是对生命恩怨得失的超然,是一种不再锱铢必较的大度,是一种不再前瞻后顾的从容,是成长过程中生命的历练和升华,是精神家园里成熟的渗透和融入,像一泓静静的秋水,又如一首婉约的宋词,简约中透着雅致,展现着生活的美好,昭示着生命的永恒。

阅读,精神成长的桥

阅读,精神成长的桥

阅读,精神成长的桥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

”一句话概括出了阅读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途径,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这是一代宗师苦读诗书至登峰造极时的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感慨良多。

勿庸置疑,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文化涵养,强化自身素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能够消解生活的平庸、无奈与荒诞,能够为人生明确坐标与方向,在大时代对小人物的挤压中为我们支起心灵的庇护所。

这是从个人方面来说的。

从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来说,最基本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阅读。

就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层面来说,阅读的作用是合二为一、殊途同归的。

阅读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习惯。

上大学时,每天必去的就是学校的图书馆。

时至今日,我每天的阅读时间大多会超过两个小时。

每年我们处室都订报刊,如:《读者》、《现代阅读》等,我每期必看。

但相比之下,我还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的比较多,我喜欢网络阅读的方便、快捷。

应该说,随着以计算机和以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超文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链接,通过鼠标点击,人们可以尽情遨游无限的知识海洋;且同一个知识可以有来自全世界的各层次、各方面的描述和解释。

超文本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远程化、即时性、超大容量、超媒体等传统传播无法比拟的特点。

超文本链接使整个人类的知识和信息形成立体交叉的跨时空结构,人们可以轻松自如地选择知识和信息的不同线索,进行立体交叉式的阅读。

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方向和阅读内容。

文本格式的改变导致了“读”的方式的改变,即从传统被动的、线性的、孤独静止式的“读”,变成了互动的、反馈性的、交互性的“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他说,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但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仍旧是教育的主要形式,阅读的整体缺失,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

他说,考试不改,教育难兴。

近年来他致力于新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他认为,相对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

帮助人成为他自己,应该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通过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比如犹太人为什么如此厉害?我觉得这和犹太人视书如命,将阅读作为崇高,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我国当前的的图书阅读量是很可怜的。

“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大学生也没有阅读习惯”。

他认为,这和传统的靠教科书去谋求学生成绩的提升、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等教育方式有关,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没有培养出学生完整的、独立的精神世界有关。

朱永新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该把阅读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或者个别学校行为。

“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已经意识到真正要改变我们的教育,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