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来袭 年代从春秋至宋元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考古发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概述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著名商路,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许多考古发现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物和遗迹。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展示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交流、经济和文化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本文旨在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这些考古发现横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包括马家窑文化遗址、敦煌莫高窟、大月氏古墓群等等。
通过对这些发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多样性、交流活跃度以及其对古代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十大考古发现的具体内容,包括其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我们将以结束语作为本文的结尾,概括全文重点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唤起读者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兴趣,加深对古代交流与文化发展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让我们一同踏上丝绸之路的考古之旅,探寻古代世界的文化瑰宝。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本部分将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十大考古发现。
针对每一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在介绍每项考古发现时,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系统阐述其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价值。
为便于读者理解,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3. 正文:此部分继续介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剩余考古发现。
同样,针对每个考古发现,将分别介绍其发现的历史背景、具体的考古发现内容和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意义。
为提供详实的信息,将引用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确保文中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每项考古发现也将分别安排一个小节进行介绍。
2007“丝国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

87
传海报 厅场景
200 7
“ 丝 国之 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5 0 0 0 年中国丝绸精品展 ”
2 0 0 7 年7 月2 日至 2 0 0 8 年 1 月 13 日 , 俄 罗斯 “ 中国年 ” 人 文 活动 的重 要 展 览项 目 “ 丝 国之 路— — 5 0 0 0 年 中国丝 绸精 品展 ” 先后 在俄 罗斯 哈 巴罗 夫斯 克远 东艺 术博物馆 、 喀 山鞑靼斯坦 共 和 国 国立 博 物馆 和 莫 斯 科 国立 历 史博 物馆 展 露 风 采 。 展 览遴 选 了 中国丝 绸博 物馆 1 8 2 件 (套 ) 承 载 中国5 0 0 0 年 丝 绸 发展 与 外传历 程 的珍贵 丝绸 文物和相 关展 品 , 分为古 代与近 现代 丝绸两大 类 , 制作年代跨越 千年 , 全方 位展 示 了东方 丝 国厚 重 的文化底蕴 和高超 的丝 绸 技术 。 展 览在俄 罗 斯 三 地 的 巡 回展 出 , 引 起 了 强 烈 的社 会 反 响 。 (供 稿/9 国 丝 绸 博 物 馆 )
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及其介绍

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及其介绍
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古代丝绸之路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陶瓷、金银器、玉石器、纺织品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贸易,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
在丝绸之路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是一幅巨大的壁画。
这幅壁画描绘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场景,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贸易的繁忙。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和金银器,这些文物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
除了这些珍贵的文物,丝绸之路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观众可以感受到古代丝绸之路的魅力和文化底蕴,也可以了解到古代丝绸之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总之,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古代丝绸之路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窗口和平台。
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展览宣传

“丝路帆-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展
览宣传内容
一、“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 概述
集中展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7省(市)与海丝有关
的文物精品的图片。
展示包括瓷器、丝绸、陶器、金银器、香料、青铜器、古钱币、玻璃器、古代装饰品等在内的文物图片及文字介绍.
现场展品:约100幅一120幅图版
展览时间:11月8日一12月7日
展览地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4楼
牵头单位:文化论坛部
责任单位:演出与展示部、新闻宣传部、安全保卫部、
志愿者部,市文广新局、泉州海交馆
二、“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 的亮点与特色
亮点一:精品文物以图片形式汇聚展示
全国各个博物馆中都珍藏着各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
文物,这些精品文物很难汇集到一起进行展示,此次“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使
我们在短时间内领略这么多的文物精品风米。
亮点二:宽博与细微俱备的图片展
此次展览内容非常宽博,涉及到远古的海洋文化、船舶航海技艺、瓷器、丝绸、香料及品香、海外舶来品、茶文化、多元宗教、沉船出土物等方方面面。
另外,此次展览还在细节方面让我们细致入微得领略文化在传播中的魅力,如中外元素在瓷器、铜器上的碰撞与融合。
古代丝绸之路文物介绍

古代丝绸之路文物介绍咱今儿个就来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文物。
这丝绸之路啊,就像一条长长的线,串起了东西方的文化、贸易啥的。
而那些留存下来的文物呢,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珠子,每一颗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就说那丝绸吧,丝绸可是丝绸之路的招牌。
你看那丝绸啊,滑溜溜的,就像水一样从你手上滑过。
它的色彩斑斓得很呢,红的像火,蓝的像天,紫的像天边的晚霞。
这丝绸在古代那可是宝贝中的宝贝。
在西方,丝绸简直就是神秘东方的象征。
那些贵族们,穿着丝绸做的衣服,就感觉自己像是从神话里走出来的人物一样。
为啥这么说呢?你想啊,西方以前可没有这么轻薄又好看的料子。
突然有一天,丝绸之路把丝绸带过去了,他们能不稀罕吗?这丝绸就好比是黑夜里突然出现的一颗最亮的星,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再说说那精美的瓷器。
瓷器这东西,硬邦邦的,但是又精致得不像话。
那些花纹啊,就像是工匠用笔画上去的一样清晰。
有花卉的图案,一朵朵就像真的在瓷器上盛开了似的;还有那些描绘人物的瓷器,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瓷器上走下来和你唠嗑呢。
这瓷器沿着丝绸之路到了西方,西方人都惊了。
他们哪见过这么漂亮又实用的东西啊。
这瓷器在他们眼里,就像是来自仙境的宝物。
你要是问我为啥,你看啊,西方的陶器和瓷器比起来,那就是一个是粗糙的石头,一个是温润的美玉。
瓷器的质地细腻,色彩又丰富,西方的陶器可没法比。
还有那带着西域风情的金银器。
那些金银器啊,造型奇特得很。
有的像飞奔的骏马,那马的鬃毛都好像在风中飘动;有的像盛开的花朵,花瓣一层一层的,精致极了。
这些金银器是西域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它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地区,给中原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冲击。
就好比一阵新风,吹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房间。
中原的人们看到这些金银器,心里肯定在想:“哇,原来东西还能做成这个样子啊。
”古代丝绸之路的钱币也是很有趣的文物。
不同地区的钱币,有着不同的形状、图案和文字。
这些钱币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历史见证者。
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

丝绸之路上的宝藏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古老的商路上,丝绸文物是中国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丝绸文物的故事,展示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第一部分:远古的丝绸丝绸作为一种纺织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丝绸文物是出土于中国陕西北部的“北地车马坑”遗址。
这些出土于墓葬中的丝绸织品,经过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保持着细腻的质感和华丽的图案。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的开启随着丝绸的出现,中国开始培养丝织业,并逐渐形成了专业的丝绸产区。
最早的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朝,当时的丝绸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秘密”。
丝绸之路的开启,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还带来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第三部分:丝绸之路上的宝藏1. 丝绸织品丝绸织品是丝绸之路上的宝藏之一。
从中国出发,丝绸织品经过山区、沙漠、草原等艰险的路途,抵达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
这些细腻而华丽的丝绸织品,成为西方贵族和富商们的心头爱,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 丝绸文物除了丝绸织品,丝绸之路上还流传着许多丝绸文物。
例如,著名的敦煌壁画,是丝绸之路上的瑰宝之一。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通过这些壁画可以了解到丝绸之路上各个文化交汇的历史景象。
3. 丝绸之技在丝绸之路上,不仅仅是丝绸本身有价值,丝绸的生产工艺也是中国的宝藏。
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丝绸生产与发展。
中国的丝绸工艺独步天下,将丝绸之路的宝藏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四部分:丝绸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古代中国的文化瑰宝,丝绸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文物保护措施,确保丝绸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和研究。
同时,中国还通过举办丝绸文化展览、培训交流等活动,积极推动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丝绸之路上的宝藏是古代中国的丝绸文物,它们承载着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丝绸织品、丝绸文物以及丝绸之技,展示了中国的丝绸工艺与世界的纺织文化交流,让世人惊叹于古代中国的智慧和创造力。
丝绸之路上的文物

丝绸之路上的⽂物回⾸古代丝绸之路,⽂物是那段历史的最佳见证。
陆上“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前,⼀条始于长安,经河西⾛廊,过天⼭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交通古道,成为沟通东西⽅商贸和⽂化的重要通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古代中国以丝绸为代表的⼤量物品输往中亚、西亚乃⾄地中海东岸,远抵罗马等国,⽽西⽅的奇珍异宝和风物⼈情也得以渐⼊中国。
陆上“丝绸之路”⽂物神兽⾦饰(战国,1957年陕西神⽊纳林⾼兔村出⼟,陕西省博物馆)虎形⾦饰(战国,1977年新疆阿拉沟墓地M30出⼟,新疆博物馆藏)青铜武⼠像(战国,1983年,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出⼟,新疆博物馆藏)彩绘泥镇墓兽(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216出⼟,新疆博物馆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初唐,323窟,邵宏江临摹,敦煌研究院藏)神兽纹⾦腰饰牌(战国,1996年宁夏固原原州区中河乡征集,固原博物馆藏)神兽噬⿅青铜腰饰牌(战国,1984年宁夏彭阳县⽩杨林村出⼟,固原博物馆)黄蓝⽅格纹锦袍(汉晋,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M3出⼟,新疆⽂物考古研究所)“延年益寿⼤益⼦孙”锦鸡鸣枕(汉晋,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M1出⼟,新疆博物馆)“五星出东⽅利中国”锦护膊(汉晋,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M8出⼟,新疆⽂物考古研究所藏)缠枝花卉纹绣鞍鞯(唐代,1983-1985年青海都兰热⽔墓群出⼟,青海考古所)三⽿陶罐(唐代,1985年新疆喀什市亚吾鲁克遗址出⼟,喀什博物馆)七鸵纹银盘(南北朝,1989年新疆焉耆县⽼城村出⼟,巴⾳郭楞博物馆)⼈⾯纹青铜壶(唐代,1985年临潼县新丰镇庆⼭寺遗址出⼟,临潼区博物馆)彩绘⽊棺(汉晋,1988年新疆若羌县楼兰故城以北墓葬出⼟,新疆⽂物考古研究所藏)⼋瓣团花描⾦蓝琉璃盘(唐代,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法门寺博物馆藏)盘⼝琉璃瓶(唐代,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法门寺博物馆藏)绿玻璃瓶(隋代,1986年陕西西安市东郊长乐路隋舍利墓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玻璃⾼⾜杯(唐代,1989年新疆库车森⽊塞姆⽯窟出⼟,新疆博物馆藏)嵌红宝⽯带盖⾦罐(公元5-6世纪,1997年新疆伊犁昭苏县波马古墓出⼟,伊犁州博物馆藏)嵌红玛瑙虎柄⾦杯(公元5-6世纪,1997年新疆伊犁昭苏县波马古墓出⼟,伊犁州博物馆藏)陶舞狮俑(唐代,1960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336出⼟,新疆博物馆藏)弈棋贵妇绢画(唐代,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87出⼟,新疆博物馆藏)彩绘⽊天王俑(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206出⼟,新疆博物馆藏)浮雕骑马出⾏图(隋代,1999年⼭西太原晋源区王郭村虞弘墓出⼟,⼭西省博物院藏)鎏⾦银胡瓶(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1983年宁夏固原李贤夫妇合葬墓,固原博物馆藏)彩绘陶骑驼⼩憩俑(唐代,1987年陕西省西安市韩森寨红旗电机⼚出⼟,西安博物院藏)彩绘⽊胡⼈牵驼俑(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墓出⼟,新疆博物馆藏)⽊⾝锦⾐裙仕⼥俑(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墓出⼟,新疆博物馆藏)三彩釉陶⼥⽴俑(唐代,陕西西安西郊纺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俑(唐开元⼗⼋年,2001年⽢肃庆城县赵⼦沟村穆泰墓出⼟,庆城县博物馆藏)彩绘陶⽂吏俑(唐开元⼗⼋年,2001年⽢肃庆城县赵⼦沟村穆泰墓出⼟,庆城县博物馆藏)彩绘⽯造像碑(开皇元年,⽢肃泾川县⽔泉寺出⼟,⽢肃省博物馆藏)贴⾦彩绘⽯雕思惟菩萨像(北齐,1996年⼭东青州龙兴寺窖藏,青州博物馆藏)⽯雕马头明王像(唐代,1959年陕西西安安国寺遗址出⼟,西安碑林藏)《降魔变》(北魏,254窟,段⽂杰、⾼⼭临摹,敦煌研究院藏)《⿅王本⽣》(北魏,莫⾼窟第254窟,⾼鹏临摹,敦煌研究院藏)彩绘泥菩萨像(唐代,⽢肃省武威市天梯⼭⽯窟,⽢肃省博物馆藏)鎏⾦银捧真⾝菩萨像(唐咸通⼗⼆年,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法门寺博物馆藏)《⼤秦景教宣元⾄本经》⽯经幢(唐元和九年,2006年河南洛阳李楼乡城⾓村东北出⼟,洛阳博物馆藏)鎏⾦舞马银壶(唐代,1970年陕西西安市何家村窖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刻花带盖⾦执壶(唐代,1969年陕西省咸阳市医疗器械⼚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鎏⾦飞廉纹六曲银盘(唐代,1970年陕西西安市何家村窖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鎏⾦鸳鸯团花纹银盆(唐代,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法门寺博物馆藏)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唐代,1957年陕西西安市鲜于廉墓出⼟,国家博物馆藏)三彩釉陶马(唐代,年洛阳关林唐墓出⼟,洛阳博物馆藏)三彩釉陶载物骆驼(唐代,1963年河南洛阳关林地质队出⼟,洛阳博物馆藏)三彩釉陶凤⾸壶(唐代,1959年陕西西安市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彩绘武官俑(唐代,1991年陕西西安市东郊⾦乡县主墓出⼟,西安博物院藏)彩绘陶镇墓兽(唐代,1991年陕西西安市东郊⾦乡县主墓出⼟,西安博物院藏)牧马图屏风绢画(唐代,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88出⼟,新疆博物馆藏)都督夫⼈太原王⽒供养像(盛唐,莫⾼窟130窟,段⽂杰临摹,敦煌研究院藏)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
《丝绸之路(隋唐前)》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丝绸之路(隋唐前)》史料集锦资源1:“丝绸之路”的提出(一)伊西多尔《帕提亚驿程志》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中西经济文化交往就已存在。
当时在中国的输出物品中,最受西方人喜爱的是中国的丝绸,从而使西方以“丝”来称呼中国。
古希腊、罗马人将丝”字音译为“赛尔”(Ser)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意为“丝国”。
希腊地理学家伊西多尔等人便于公元前25年左右,被派遣调查波斯湾头。
伊西多尔的调查报告之一就是《帕提亚驿程志》(另外还有《帕提亚周游记》)《提亚驿志》是帕提亚波斯王朝东西交通的记载,即自美索不达米亚穿越伊朗高原北部到达中亚的主要交通道路。
汉文史籍所载当时经安息(帕提亚)赴大秦(罗马帝国)的道路与伊西多尔《帕提亚驿程志》的记载有一些相同之处。
《帕提亚驿程志》所描述的年代般认为是在公元前26年之后,可能还采用了亚历山大和塞琉古时代的史料。
(二)托勒密《地理志》从公元1世纪开始,西方就出现了一些与赛里斯国有关的记录。
其中最为可信的就是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记录下的一条通往赛里斯国的道路,即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向东前往赛里斯国的一条商路。
这条商路追经一个叫“石塔”的中转站。
最终到达赛里斯国都赛拉(东汉首都洛阳)。
关于“石塔”的位置,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在今塔什库尔干附近,之后,生长于境及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克劳德·托勒密(约公元98-168)撰写《地理志》时,依据马利奴斯的记录并有所修正,记载了自幼发拉底河流域至Serica(丝国,即中国)的路线。
其中提到了敦煌和洛阳。
《地理志》所载Serica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中国的西部,具体说就包括新疆、西藏和部分甘肃地区。
马利奴斯和托勒密记录下来的这条为丝绸而前往丝国的商道,后来成为创造丝绸之路”一词的基础。
……(三)裕尔《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裕尔在《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中虽然没有使用“丝绸之路”之类的词语,但他第一次对赛里斯之路即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进行了详细考证,为后来“丝绸之路”一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市文广局主办,天津博物馆承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将于4月10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由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与天津博物馆联合参展。
据悉,展期将至6月30日结束。
4月10日展出“陆上丝路”,7月将展“海上丝路”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中国和西亚、欧洲各国人民通过“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
千年前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西行,架起东西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进了中国。
3月28日,我国刚刚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此次展览旨在向观众展示丝绸之路两千余年的历史过往与灿烂成就,感受丝路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历史功绩,促进丝路文化和精神在津沽大地的传播,领悟“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天津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是继国家博物馆《丝绸之路》展览后第一个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将于7月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在同一年引进展出的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来自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及天博的206件组精品文物,半数以上为一级文物。
其中,11件组文物来自天津博物馆的馆藏,大部分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此次展览展品内容丰富、品类齐全、文物等级较高,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综合反映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的大规模展览之一,也是天津博物馆首次系统地展示“丝绸之路”文化的精品展览。
展品年代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种类多样
走进《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将带领观众深刻感受薪火相传的丝路文化与丝路精神。
为保证本次“丝绸之路”展览的高规格及高品质,天津博物馆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7家文博单位精选出近200件组与丝绸之路有
密切关系的珍贵文物,同时与天博馆藏精品文物进行联合展出。
展品年代跨度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质地包括金、银、铜、石、玻璃、织物、纸、陶、瓷等,类别涉及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陶瓷器、丝绸、文书、壁画、石雕等。
展览分成5部分,文物精品迭出
据介绍,“丝绸之路”展依托国际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主线,把丝绸之路年代发展顺序和内容主题区块进行有机结合,将整个展览分成“诸戎逐鹿丝路萌芽”“凿空西域丝路开启”“民族融合丝路交通”“盛唐气象丝路繁荣”“宋元经营丝路余晖”5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情风物、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在历史时空中构架起“丝绸之路”的开凿、延续和发展的脉络,展示其兴衰全貌。
天津博物馆书记、馆长陈卓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精品文物中有不少都是比较“娇气”的丝织品和文书资料,加之北方春季天气干燥,因此在文物保护方面天博也采取了很多高科技措施:“我们在展柜内使用了恒温恒湿器和物理干燥剂,同时在灯光和外部环境上都采用了不同的保护措施,让湿度保持在30,温度保持在22℃到25℃之间,避免文物的展出性损坏。
”
此次展出的文物精品迭出,代表性文物包括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铜车马出行仪仗俑,11件铜俑铸造精湛,排列有序,气势雄壮,其中的战马是当时中亚地区优良马种的真实体现。
北周李贤墓中出土的波斯鎏金银壶,具有典型的萨珊王朝金银器风格,体现北朝望族对异域文化的追求,也是丝绸之路引发的东西物质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隋代史射勿墓出土的墓志与壁画,表明墓主史射勿家族是从中亚来华的粟特人,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且已融入到汉文化之中。
唐三彩舞人双系扁壶,作连体双鱼形,腹部两面各饰一组人物乐舞场面,舞者胡人形象,深目高鼻,头戴尖顶软帽,动作矫健有力,唐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空前盛况可见一斑。
来源:天津日报
fkapqrp 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