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 《环境监测》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环境监测》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按照目的分类的环境监测包括选项:A:水质监测B:常规监测C:科研监测D:污染事故监测答案: 【常规监测;科研监测;污染事故监测】2、多选题:环境监测的手段包括选项:A:化学手段B:生物手段C:物理手段答案: 【化学手段;生物手段;物理手段】3、判断题:监测污染源排放的废水中一类污染物时需要在工厂排放口采样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判断题:地方环境标准比国家环境标准更严格。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多选题: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选项:A:采样技术B:质量保证C:数据处理技术D:测试技术答案: 【采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测试技术】6、判断题: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手段和对象更复杂。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判断题:优先监测是指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我国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层次的是选项:A:CB:BC:AD:D答案: 【D】2、判断题: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实验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黄色到红褐色到蓝绿色。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污染源调查和监测的主要内容。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采集细菌监测用水样时,采样前要用水样清洗采样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单选题:测定某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选项:A:车间排污口B:取样方便的地方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工厂总排污口答案: 【车间排污口】6、单选题: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选项:A:消解、蒸馏、萃取B:消解、萃取、蒸馏C:蒸馏、消解、萃取D:消解、蒸馏、挥发答案: 【消解、蒸馏、萃取】7、多选题:地面水样的类型包括()。
选项:A:综合水样B:混合水样C:平均水样D:瞬时水样答案: 【综合水样;混合水样;瞬时水样】8、判断题:水体的颜色可以分为真色和假色。
环境监测 第2章 水和废水监测题目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练习与辅导一、选择题1、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解_____而设置的。
1)受污染水体的现状和变化2)受污染水体的混合程度3)受污染水体污染减缓程度答案:1)2、具有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参比和对照作用或提供本底的断面是_____断面。
1)控制2)消减3)对照答案:3)3、测定水中溶解或乳化油的含量时,要在水面下_____cm处采集水样。
1)5~10 2)10~15 3)15~20答案:1)4、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_____作为保存剂。
1)H2SO42) HNO33) HgCl24) MnSO4和碱性KI—NaN3答案:4)5、测定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2SO4作为保存剂。
1)油类2)COD 3) 胺类4)铜、铅、锌、镉答案:1)2)3)6、测定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NO3作为保存剂。
1)铜、铅、锌、镉2)氨氮3) 色度答案:1)7、测定_____、______项目的水样可加入HgCl2作为保存剂。
1)金属2)COD 3) BOD 4) 氰化物5)总氮6)总磷答案:2)、6)8、河流采样断面垂线布设是:河宽≤5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河宽>100m的河流,在设条垂线;河宽50-10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
(1)中泓,一;(2)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两。
(3)左、中、右,三;答:(1)(3)(2)。
9、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①上游②逆流③下游④顺流答:③②。
10、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对行政区域可设(对水系源头)或(对过境河流)或、(若干)和入海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②背景断面③控制断面④入境断面答:②④①③。
11、按《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92-2002),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允许偏差,应视水样中测定项目的含量范围及水样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要求在()以内精密度合格,但痕量有机污染物项目及油类的精密度可放宽至()。
环境监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环境监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环境监测的实质是用环境质量指标对环境介质进行表征。
()答案:对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以分为()。
答案: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划分的水的功能类别数和最低功能类别分别为()。
答案:五类,V类4.所谓的污染物“三致”是指致____、致____和致____。
( )答案:突变;畸;癌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要严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答案:错6.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
()答案:对7.六价铬属于我国优先污染物。
()答案:对8.环境监测经历了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和自动监测的发展过程。
()答案:对9.济南市冬季取暖的时候雾霾较重,这反映了环境污染的()。
答案:时间分布性第二章测试1.由下列废水的BOD和COD的分析结果可知,更宜生化处理的是()。
答案:BOD 220mg/L,COD 450mg/L2.关于离子色谱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离子色谱法不能测定土壤或者空气中的离子3.下列污染物中()不能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答案:硝基苯4.在一条河流取样垂线上,在水深大于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距河底也不应小于()。
答案:0.3m,0.5m5.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现场加入()溶液固定水中的氧。
答案: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6.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在显色前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
答案: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7.高猛酸盐指数的氧化率约为()。
答案:50%8.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在沸水浴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微红色,若变浅或全部褪去,接下来的操作是()。
答案:将水样稀释或增加稀释倍数后重测9.稀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mg/L。
答案:0.210.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如水样混浊,可于水样中加入适量()进行沉淀处理。
环境监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环境监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第一章测试1.下述中属于特定环境监测的是()。
参考答案:纠纷仲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考核验证监测;污染事故监测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
参考答案:追踪性;连续性;综合性3.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
参考答案:相乘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单独作用4.环境标准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群健康,防止污染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划分的水的功能类别数和最低功能类别分别为()。
参考答案:五类,V类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将排放的水污染物分为()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口取样。
参考答案: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所指的一类区包括()。
参考答案:国家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8.尚未制定相关标准的物质,其最高允许浓度的确定可()参考答案:根据公式推算;参考国外相关标准;根据该物质的毒理学试验数据估算9.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环境标准具有强制性;环境标准的制定要兼顾技术和经济的因素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适用的区域有()。
参考答案:水库;湖泊;河流第二章测试1.在测定水中COD时,加入AgSO4的作用是()参考答案:催化作用2.某城市要建一污水处理厂,应取()水样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参考答案:综合水样3.配置钠氏试剂时,在搅拌下将氯化汞溶液分次少量地加入碘化钾溶液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加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为止4.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作保存剂。
参考答案:MnS04和碱性碘化钾5.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参考答案:六价6.BOD5的含义是()。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第二章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 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制定过程:明确监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择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a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
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
只设一个。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垂线)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点)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工业废水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各类水体:
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废水和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监测项目:指影响水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
原则:
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受各国重视的优先监测污染物;经济条件等。
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制定过程:明确监测目的——调查研究——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择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上游100—500m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口或回流处。
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可设多个。
削减断面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
只设一个。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
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根据河宽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垂线)
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根据水深分别设一个、二个、三个点)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工业废水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a.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一类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砷、铅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有机氯和强致癌物质等。
b.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二类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有:悬浮物、硫化
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石油类、酮、锌、氟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有:
(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
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那些内容?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6、现有一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铅和痕量酚,欲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试设计一个预处理方案。
预处理方案:
取一份水样,加适量的硫酸和5%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均加热煮沸、冷却,滴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量的高锰酸钾,加适量的EDTA掩蔽铜等共存离子的干扰,再加入双硫腙试剂,可以测定汞。
另取一份水样,加硫酸和硝酸溶液消解后,分成几份,分别加新亚铜灵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铜的含量;加双硫腙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铅的含量。
另取一份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压蒸馏,蒸馏液用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测定酚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一例。
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如果含量低,则经预蒸馏分离后,需再用三氯甲烷萃取。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DDT时,需用石油醚萃取。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测定水样中的金属离子时,可用三氯甲烷从水中萃取后测定。
12、简要说明ICP—AES 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
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该方法有何优点?
测定原理见书。
水样的预处理→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参数→试剂空白值的测定→水样的测定→读数→计算。
优点: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测定快速、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应用广泛。
13、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榮光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水样中的汞还原成基态的汞原子蒸汽吸收紫外光源、仪器的前部分是相同的。
不同点:前者测对紫外光的吸光度;后者测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汞原子产生的榮光强度,其光电倍增管必须放在与吸收池垂直的方向上。
14、说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
用方块示意其流程。
测定原理:见书本。
水样的预处理→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参数→试剂空白值的测定→水样的测定→读数→计算。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何不同之处?各有什么优点?
不同点:原子化系统设备不同。
优点:石墨炉原子化效率高,可大大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但比火焰原子化系统的精密度低。
18、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六价铬。
在酸性溶液中,将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 进行比色测定。
可测定总铬。
19、试比较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定对象的主要不同之处?
原理的不同:被测元素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质,再用分光光度仪测吸光度;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被测元素原子化后,吸收来自光源的特征光,测其吸光度。
仪器的不同:原子化系统、吸收池的不同。
测定对象的不同: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均可测定;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是金属元素的测定。
20、简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原理。
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何不同?
原理见书本.
不同点:砷被生成砷化氢,由载气带人电热石英管中而原子化,测其吸光度。
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待测元素的溶液喷入火焰炬而原子化,测其吸光度。
24、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选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液?
电导检测器;分离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R—N+ HCO3—
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 —H+
洗提液用0.0024mol/L 碳酸钠和0.003mol/L 的碳酸氢钠。
26、题略
有机氮的去除率=(24﹣21)/10=30%
总氮的去除率=24/40=60%
27、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原理。
水样中加入次溴酸钠,将氨及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再加入盐酸和乙醇溶液,则亚硝酸盐迅速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用空气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量该气体
对锌阴极灯发射的213.9nm特征波长光的吸光度,与标准二氧化氮的吸光度比较,可测出氨氮的浓度。
水样中加入柠檬酸和乙醇,将水样中的亚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其余测定方法同上。
水样中加入盐酸,于70度下,用还原剂反应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在214.4nm测吸光度,其余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