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丽水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院系:___ ____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___ 班级:___ 土木091 姓名学号:____ 彭强—20 _ 组别:__ 第B组 _设计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6月3日共计2周二0一二年五月廿九日目录平面尺寸ox l =3.3m ,oy l =3.9m ,楼面均布活荷载q =6.5kN/㎡。
一、设计任务书-----------------------------------21、设计任务------------------------------------22、设计内容------------------------------------23、设计条件------------------------------------24、设计成果------------------------------------3二、设计计算书 ----------------------------------4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42、荷载计算------------------------------------53、按弹性理论设计板----------------------------54、按塑性理论设计板----------------------------125、双向板支承梁设计----------------------------196、绘制施工图----------------------------------32三、参考文献-------------------------------------33四、设计心得 ------------------------------------34平面尺寸ox l =3.3m ,oy l =3.9m ,楼面均布活荷载q =6.5kN/㎡。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1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
某公共洗衣房楼盖平面为矩形,二层楼面建筑标高为3.6m,轴线尺寸为15.3m×13.5m,内框架承重体系,外墙均为370mm厚承重墙,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楼盖采用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其平面如图1-12所示。
2)楼面做法。
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石灰砂浆抹底15mm 厚。
2设计内容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
2)按弹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3)按塑性理论进行板的设计。
4)支承梁的设计。
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计算书、参考文献、附录。
〔2〕图纸。
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配筋图;3)支撑梁的配筋图。
1.2计算书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双向板肋梁楼盖由板和支承梁构成。
双向板肋梁楼盖中,双向板区格一般以3~5m 为宜。
支承梁短边的跨度为4500mm,支承梁长边的跨度为5100mm。
根据图1~12所示的柱网布置,选取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如图1~13所示。
板厚确实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l/50=4500/50=90mm,且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故取板厚为120mm。
支承梁截面尺寸:根据经验,支承梁的截面高度h=l/14~l/8,长跨梁截面高度为〔5100/14~5100/8〕mm=364.3~637.5mm ,故取h=500mm ;截面宽度b=h/3~h/2=(400/3~400/2)mm=133.3~200mm ,故取b=250mm 。
短跨梁截面高度为〔4500/14~4500/8〕mm=321.4~562.5mm ,故取h=400mm ; 截面宽度b=h/3~h/2=(450/3~450/2)mm=150~225mm ,故取b=200mm. 2荷载计算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0.12×25=3kN/m 2;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kN/m 2;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0.015×17=0.255kN/m 2; 恒荷载标准值:g k =3+0.4+0.255=3.655kN/m 2; 活荷载标准值:q k =3.0kN/m 2。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说明书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主要内容:(1)方案(2)结构平面布置(3)设计资料(4)截面尺寸选择(5)板的计算(6)梁的荷载确定(7)横向肋梁计算(8)纵向肋梁计算(9)构造(10)设计说明(11)材料用量估算1、方案本梁板系统为双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跨中弯矩较小,刚度大,受力性能较单向板优越,其跨度可达5m左右。
当梁尺格较大及使用荷载较大时比较经济。
2、结构平面布置总尺寸为L1×L2=37.2m×23.4m,按双向板跨度为5m左右的原则,可进行如图所示的平面布置。
3、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5 kN/m2。
(3)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f C=14.3N/mm2,f t=1.43 N/mm2);钢筋:梁内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f y=360 N/mm2),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f y=210 N/mm2)。
4、截面尺寸选择柱:400mm×400mm板:h≥4700/50=94mm,取h=100mm。
横向肋梁:h=(1/18~1/12)L=261~392mm,取h=400mm,b=(1/3~1/2)h=133~200mm,取b=150mm。
纵向肋梁:h=(1/14~1/8)L=379~663mm,取h=500mm,b=(1/3~1/2)h=167~250mm,取b=200mm。
5、板的计算(1)荷载计算20mm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0 kN/m2100mm钢筋混凝土板0.10×25=2.50kN/m220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2×17=0.34 kN/m210mm水磨石面层0.01×24=0.24 kN/m23.48 kN/m2永久荷载设计值g=1.2×3.48=4.18 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q=1.3×5.5= 7.15 kN/m2合计11.33 kN/m2(2)计算跨度纵向:中间跨l0=5.3-0.15=5.15m边跨l0=5.3-0.075-0.12=5.105m横向:中间跨l0=4.7-0.2=4.5m边跨l0=4.7-0.1-0.12=4.48m(3)按塑性绞线法设计:荷载设计值g+q=11.33 kN/m26、梁的荷载确定按照下述方法近似确定:从每一区格的四角作45o线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整块板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荷载传至相邻的支撑梁上。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科技大学 2014年6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设计目的和方法 (1)2、设计任务 (1)3、设计资料 (2)4、设计要求 (2)5、设计成果 (2)6、设计要求 (2)二、设计说明书 (3)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3)2.荷载设计值 (4)3.板的计算 (5)3.1按弹性理论设计板 (5)3.1.1 A区格板计算 (6)3.1.2 B区格板计算。
(7)3.1.3 C区格板计算 (9)3.1.4 D区格板计算 (11)3.1.5选配钢筋 (12)3.2按塑性理论设计板: (13)3.2.1 A区格板计算 (15)3.2.2 B区格板计算 (17)3.2.3 C区格板的计算 (19)3.2.4 D区格板的计算 (20)4.双向板支承梁设计 (24)4.1纵向支承梁L-1设计 (25)4.1.1计算跨度 (25)4.1.2荷载计算 (26)4.1.3力计算。
(26)4.1.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4.1.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4)4.2 横向支承梁L-2设计 (28)4.2.1 计算跨度。
(28)4.2.2荷载计算 (28)4.2.3力计算。
(29)4.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4.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5)三、参考文献 (37)四、设计心得 (38)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主、次梁的结构布置方案。
确定板的厚度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其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定义、分类和应用范围;(2)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组成和受力特点;(3)熟悉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4)掌握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判断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性能;(2)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双向板肋形楼盖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能够独立完成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注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和研究新问题;(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结构分析、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具体安排如下: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理论:(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定义及分类;(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基本组成和受力特点;(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2.结构分析:(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分析;(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内力计算;(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稳定性分析。
3.设计方法:(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原则;(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方法。
4.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工艺;(2)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施工设计;(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质量控制要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双向板肋形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6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设计目的和方法 (1)2、设计任务 (1)3、设计资料 (1)4、设计要求 (2)5、设计成果 (2)6、设计要求 (2)二、设计说明书 (3)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 (3)2.荷载设计值 (4)3.板的计算 (4)3.1按弹性理论设计板 (4)3.1.1 A区格板计算 (5)3.1.2 B区格板计算。
(6)3.1.3 C区格板计算 (7)3.1.4 D区格板计算 (8)3.1.5选配钢筋 (10)3.2按塑性理论设计板: (10)3.2.1 A区格板计算 (12)3.2.2 B区格板计算 (13)3.2.3 C区格板的计算 (15)3.2.4 D区格板的计算 (16)4.双向板支承梁设计 (19)4.1纵向支承梁L-1设计 (20)4.1.1计算跨度 (20)4.1.2荷载计算 (20)4.1.3内力计算。
(21)4.1.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5)4.1.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6)4.2 横向支承梁L-2设计 (28)4.2.1 计算跨度。
(28)4.2.2荷载计算 (28)4.2.3内力计算。
(29)4.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4.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4)三、参考文献 (35)四、设计心得 (36)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主、次梁的结构布置方案。
确定板的厚度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

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双向板)学校名称: XX大学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XXXXXXXXXX班级:土木工程目录1.设计背景 (1)1.1设计资料 (1)1.2 设计要求 (2)2.设计方案 (3)2.1板布置图 (3)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4)3.方案实施 (4)3.1板的计算 (4)3.1.1板的荷载 (6)3.1.2板的内力及配筋 (6)3.2 梁的计算 (10)3.2.1梁的荷载 (10)3.2.2梁内力计算 (12)3.2.3梁配筋计算 (13)3.2.3.1正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3)3.2.3.2斜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5)目录1 设计资料 (1)2 板的设计 (1)2.1 荷载 (2)2.2 内力计算 (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次梁设计 (3)3.1 荷载 (4)3.2 内力计算 (4)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主梁计算 (6)4.1 荷载 (7)4.2 内力计算 (7)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4 主梁吊筋计算 (13)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1 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
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
精选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2).doc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钢筋混凝土11-12 学年第三学期课程设计设计学院:建设工程学院班级: 09 级 3 班学号: 63090305姓名:王国超目录一、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2)1 设计题目: . (2)2 设计目的 . (2)3 设计内容 . (2)4 设计资料 . (2)5 设计要求 . (3)二、板的设计 (4)1. 平面布置和截面尺寸 . (4)2. 荷载计算 . (4)3. 按弹性理论设计板 . (6)1) 计算跨度 (6)2) 支座最大弯矩值 (7)3) 按弹性理论配筋计算,如表 2 所示 (8)4. 按塑性理论设计板 . (8)1)A 区格板弯矩计算 (9)2)B 区格板弯矩计算。
(10)3)C 区格弯矩计算。
(11)4)D 角区格弯矩的计算。
(11)5) 配筋计算。
(12)三、支承梁的设计 (13)1. 纵向支承梁 L-1 设计 . (13)1) 跨度计算 (13)2) 荷载计算 (14)3) 内力计算 (15)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8)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结算 (19)2. 横向支承梁 L-2 设计 . (20)1) 计算跨度 (20)2) 荷载计算 (20)3) 内力计算 (21)4)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结算 (25)一、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厂房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
2设计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2)了解梁、板结构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3)熟悉受弯构件梁和板的设计方法;(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表达方式。
3设计内容3.1 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板、及支承梁的布置。
3.2 板的强度计算 ( 按弹性理论计算 ) 。
根据楼面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并进行板的钢筋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 : ............................................. 3) .......((一) ....................................................... 设计题目..................... :: ....... : 3)...........................................................................((二)设计资料::::::::::::::::::::::::::::::::::::3:)::((三)设计内容:::::::::::::::::::::::::::::::::::3:)::(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三、按弹性理论设计::::::::::::::::::::::::::::::::::::::4:)::( ( 1)荷载设计值 :::::::::::::::::::::::::::::::::::::::::4:):((2)计算跨度 :::::::::::::::::::::::::::::::::::::::: 4:) :(( 3)弯矩计算 ::::::::::::::::::::::::::::::::::::::4):::: ( 4)截面设计 ::::::: ::::::::::::::::::::::::::::::::::::::6):((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6)裂缝宽度验算 :::::::::::::::::::: :::::::::::::::::::::::: 7:) ((7)绘制施工图 :::::::::::::::::::::::::::::::::::::::(:9)四、按塑性铰线法设计:::::::::::::::::::::: ::::::::::::::9)::( ( 1)荷载设计值 :::::::::::::::::::::::::::::::::::::::::9:):( (2)计算跨度 ::::::::::::::::::::::::::::::::::::::::: 1:0):(( 3)弯矩计算 :::::::::::::::::::::::::::::::::::::::1:0) ::: ( 4)截面设计 ::::::: ::::::::::::::: :::::::::::::::::::::::11:) ( (7)绘制施工图 ::::::::::::::::::::::::::::::::::::::(:12)五、支承梁的设计:::::::::::: ::::::::::::::::::::::::::: 1:2)( (1)荷载 :::::::::::::::::::::::::,::::::::::: ::::::: 1:2)( (2)计算简图 ::::::::::::::::::::::::::: :::::::::::::: 1:3() ( 3)内力计算 ::::::::::::::::::::::::: :::::::::::::::1:3):( ( 4)截面承载力计算 :::::::::::::::::::::: ::::::::::::1:4):(参考文献:::::::: :::::::::::::::: ::::::::::::::::::::1(:5)、设计任务书说明:该课设所属此次课程设计统一编号55 号。
(一)设计题目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二)设计资料某 4 层框架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 X 40。
结构柱网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
其中2、3、4层楼面建筑标高分别为4.200m、8.400m、12.600m 。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5 KN/m2。
楼面做法:10mm 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水泥砂浆抹底,60mm 焦渣混凝土垫层。
顶棚做法:V 型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石膏板,无保温层)。
(0.12KN/m 2)隔墙:150mm 陶粒空心砌块(5~6 KN/m 2), 2 0m m 石灰砂浆双面抹灰。
每道处于轴线上的梁均按设置隔墙考虑。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环境类别:一类。
(三)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包括楼盖结构体系承重方式的确定,梁格布置,梁板截面尺寸的选定。
(2)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楼板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
(3)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梁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
(4)绘制结构施工图。
图纸内容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梁、板、柱布置及编号)2、楼板结构施工详图。
3、梁结构施工详图。
主梁要画出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并以此确定钢筋的截断、弯起等布置。
(5)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内)。
装订顺序: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自选)软件分析结果(6)课设总结:包括收获、体会、创新点和建议等。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设置按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支承梁截面取为200mmx500mm ,根据构造要求,双向板板厚不宜小于80mm,由于不做挠度验算,双向板的板厚与短跨跨长的比值应满足刚度要求,即h >l0i/40=165mm取板厚取为170mm。
口at 吃斗奁哼■罡 1: 200(H-17Oran J三、按弹性理论设计(一)板的设计 (1)荷载设计值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0mm 水磨石层(20mm 水泥砂浆打底) 60mm 焦渣混凝土垫层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吊顶 小计可变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则 楼面活荷载设计值: q=6.50X1.3=8.45 KN/m 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3.76X1.2=4.512 KN/m 2g+q/2=4.512+4.225=8.737 KN/m 2q/2=4.225 KN/m 2g+q=4.512+4.225x2=12.962 KN/m 2 (2 )计算跨度内跨:10= l c (轴线间距离),边跨:|0= l c +200/2 各区格板具体的计算跨度列于下表。
(3 )弯矩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在 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和内支座铰支在 q/2作用下的 跨中弯矩之和。
此设计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为 0.2;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内支座固定时 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根据不同的支承情况,整个楼盖可以分为A 、B 、C 、D 四种区格板。
A 区格板:l 01/ l 02=6600/7800=0.85,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 7-4可查得 心、血跨中 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6, 0.0156,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26 , -0.0551。
周边简支时,由附 表7-1查得1。
1、|02跨中弯矩0.65KN/m 20.06X16.5=0.99 KN/m 2 0.08X25=2.0 KN/m 2 0.12KN/m 2 3.76 KN/m 2 6.50 KN/m 2系数分别为0.0506, 0.0348。
于是m i=(0.0246+0.2x0.0156)( g+q/2) l012+(0.0506+0.2x0.0348)q 1012/2=0.02772x8.737x6.62+0.05756x4.225x6.62=21.14KN.mm2=(0.0246x0.2+0.0156)( g+q/2) b12+(0.0506x0.2+0.0348)q 1012/2=0.02052x8.737x6.62+0.04492x4.225x6.62=16.08KN.mm1 = m1 =-0.0626 (g+q) l012=-35.35KN.m m2= m2 =-0.0551 (g+q) 101 =-31.11KN.mB区格板:101/102=0.86,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101、1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1,0.0158,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19,-0.0549。
一边固定(长边)三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1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425,0.0214。
于是m1=(0.0241+0.2x0.0158)( g+q/2) l°12+(0.0425+0.2x0.0214)q 1012/2=0.02726x8.737x6.62+0.04678x4.225x6.62=18.98KN.mm2=(0.0241x0.2+0.0158)( g+q/2) l012+(0.0425x0.2+0.0214)q 1012/2=0.02062x8.737x6.62+0.0299x4.225x6.62=13.35KN.mm1 = m1 =-0.0619 (g+q) l012=-34.95KN.mm2 = m2 =-0.0549 (g+q) l012=-31.00KN.mC区格板:101/102=0.84,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l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51,0.0155,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34,-0.0553。
一边固定(短边)三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101、|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346,0.0367。
于是m1=(0.0251+0.2x0.0155)( g+q/2) l012+(0.0346+0.2x0.0367)q 1012/2=0.0282X8.737X6.62+0.04194X4.225X6.62=18.45KN.mm2=(0.0251x0.2+0.0155)( g+q/2) b12+(0.0346x0.2+0.0367)q 1012/2=0.02052x8.737x6.62+0.04362x4.225x6.62=15.84KN.mm1 = m1 =-0.0634 (g+q) l012=-35.80KN.mm2 = m2 =-0.0553 (g+q) l012=-31.22KN.mD区格板:l01/ l 02=0.85,周边固支时,由教材中附表7-4可查得l01、I02跨中弯矩系数分别为0.0246,0.0156,支座弯矩系数分别为-0.0626,-0.0551。
邻边固定、邻边简支时,由附表7-1查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