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Dieulafoy病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胰岛素瘤22例诊治分析

胰岛素瘤22例诊治分析

0 0 4 - 5 ] . 利于提高手术成 功率 , 但胰 岛素瘤瘤 体 糖及胰 岛素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达 7 %~ 9 % [ o但对 肿瘤 直 径 < 05
析 2 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 2 来探 胰岛素释放指数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近者常难 以发现 。手法扪诊阴性者首 讨该疾病的诊治特 点。报道如下。
3 讨 论
11 一般 资料 .
检查例数少 , 与报道结果相差较大。 对于胰 岛素瘤, 肿瘤摘 除术是其最
20 0 8年 3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胰 岛素瘤患者 2 2例, 中男 9 , 1 床症状不典型,以及医生对本病缺乏了 常用 的手术方法, 其 例 女 3 例; 年龄 2 0~ 6 7岁, 平均 (42 1.) 解。 4. 1  ̄ 7 对于有 Wh pe i l三联症者可拟诊为胰 发症少 , p 本组 7 . 73 %患者采用该术式 。 其

15 ・ 20
M o e Prcia e iie No mb r 1 ,Vo . , d m a t l c M dcn , ve e 20 1 123 No. 1 1
需要 “ 重建” “ 或 修补” 因此更适合在 胸 防止囊肿液外渗的 目的; , 对于取 出困难 疗 效 , 其在 纵 隔肿 瘤 的 诊 断和 治疗 中 使 腔镜 下操 作。根据本组 患者 治疗经验 , 的 肿瘤 , 通过 改进 标 本 取 出 技 巧或 适 当 发挥应有的作用 。 胸腔镜手术 治疗纵 隔肿瘤有 以下优点 : 延长手术孔 , 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目 () 1具有创伤小、 痛苦轻 、 恢复快及符合 前一般 认为, 巨大纵隔肿瘤不适宜胸腔
胰 岛素瘤 2 2例诊 治分析
赵铮铮 , 莹, 徐 曾庆 东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1. 内镜治疗:
首选方法,可同时完成内镜下止血治疗
国内463例Dieulafoy病内镜治疗数据 97.20%
100.00%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 确诊率 止血成功率 86.40% 82.80%
各种治疗止血率
内镜下多种治疗方法概览
喷洒止血药 对微小血管出血有效,但对于粗大血管尤其是动脉的喷血一般无 效。 注射疗法主要是在出血动脉周围组织中多点多次注射各种硬化 剂,如99.5%酒精、凝血酶、5%鱼肝油酸钠、高渗盐水肾上腺 素液和1%~2%聚乙二醇单十二酰等,促使血管收缩,或诱发炎 症,使周围组织脱水和收缩,导致血栓形成而止血。因单一用药 远期疗效不佳,易出现复发性大出血,现在多联合应用多种药物、 喷洒或注射疗法并用。 硬化疗法可经内镜喷洒Monsell液、凝血酶和肾上腺素液等,但 单独应用疗效不佳。 电凝、激光、热探子、微波等理化疗法均为热凝固原理,使受热 局部组织水分蒸发,蛋白质凝固变性,组织挛缩而止血。内镜下 氩离子凝固术具有凝固深度的自限性及自动导向性,一般不超过 3mm,凝固1~3秒不会出现穿孔。
间接证据

对于出血已停止的病例,可选用内镜下脉冲微血管多普勒仪通过探 测溃疡中浅表动脉血流信号,能协助发现引起出血的黏膜下动脉, 并可进行治疗监测。
内镜下表现
EUS可 见胃粘 膜下层 粗大的 血管影
多普勒 显示动 脉波形
以下几点对提高阳性率有重要价值!
1. 2. 3. 4.
5. 6.
出血时即行急诊内镜检查; 检查前应先下胃管抽净胃内积液,以冰盐水或去甲肾 上腺素盐水充分冲洗,保证视野清晰; 检查时将胃镜U形反转,以察看胃底; 要将胃充分膨胀,使胃黏膜皱襞充分展开,以发现隐 藏的病灶,特别是好发部位,贲门下胃体前后壁应仔 细检查; 注意变换体位,特别要注意食管、十二指肠及胃其它 少见部位; 必要时再复查。忌取活体组织检查,以免引起难以控 制的大出血。对普通内镜检查可疑,如有条件可用超 声内镜和胶囊内镜确诊。

烟雾病的诊治分析(附35例临床报告)

烟雾病的诊治分析(附35例临床报告)

烟雾病的诊治分析(附35例临床报告)目的研究国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

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5例烟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结果3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平均38.2岁。

DSA表现:双侧前循环病变30例,合并后循环改变10例;单侧前循环病变5例,合并后循环改变3例;单纯后循环病变2例,单纯前循环病变21例。

合并脑动脉瘤患者4例,其中3例进行了栓塞或开颅夹闭术。

合并脑梗死患者5例。

2次以上反复出血4例。

脑室出血28例,脑实质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

因脑出血量较大,需行开颅手术者4例。

结论成人出血性烟雾病主要表现为脑室内出血,尤其中年女性多见。

积极针对合并动脉瘤及症状的外科干预多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难以防止再次出血。

脑DSA是明确分析烟雾病病变特征及选择治疗方法的首要手段。

标签:烟雾病;DSA;治疗烟雾病是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ICA)远端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

以大脑Willis环动脉慢性进行性狭窄为主要特征,伴有颅底和基底核区异常侧支循环形成的病变,确诊需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angiography,DSA)。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保定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成年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18-69岁,平均38.2岁:其中40岁12例。

纳人标准:年龄≥18周岁,DSA检查符合烟雾病的诊断。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所引起的类似烟雾病样改变者不纳人本组。

除患者>40岁患者中有2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史外,其他病例均无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杜然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杜然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杜然发表时间:2015-03-06T16:50:15.1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作者:杜然[导读]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病因不甚明确,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

杜然(辽宁省朝阳市解放军第234医院 122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2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本病临床常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外周血像改变以嗜酸性细胞增多为主,内镜下突出的主要表现为黏膜水肿红斑,肠壁增厚、黏膜糜烂或息肉,肠壁增厚等表现。

结论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临床多以消化道症状就诊,与其它胃肠道疾病容易混淆,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辅助检查胃肠道粘膜水肿、皱壁增宽、结节样增生,胃肠壁增厚,腔狭窄及梗阻等是其较典型临床表现。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诊治【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31-02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的一种罕见疾病[1]。

E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加之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故容易漏诊、误诊。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EG的认识,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2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诊治要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EG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最短6d,最长7年。

1.2 诊断标准[2]:①胃肠道症状;②外周血、腹水及组织细胞学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③无胃肠道以外多器官累及;④除外寄生虫感染等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蝮蛇抗栓酶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蝮蛇抗栓酶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19 1 ( )28 94:7 5 :7
蝮 蛇 抗 栓 酶 辅 助 治 疗 难 治 性 肾病 综 合 征 2 2例 临 床 分 析
广 西 钦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肾 内科 (300 颜 永 清 550 ) 詹 斌 如 张 琳 韦 荣 修
难 治性 肾病 综 合征 ( 难治 性 肾综 ) 一组 复 杂 的 是 免疫 反 应 性 肾 脏 病 , 具 有 较 严 重 的 高 粘 高 凝 状 多
4 赵 东 升 . 强 防 痨 宣 教 , 动 结 核 病 控 制 工 作 .中 国 防 加 推 痨杂志 19 :0 2 :5 9 82 ()9 群 , 木 宏 谨 , . 结 核 病 人 全 程 管 理 和 瑞 等 肺
的病 人管 理 方式 。

1 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戴元 生 , 李
全 程 督 导短 化 实 施 性 对 照 研 究 .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钊 , 明江 , 贤义 , . 国结 核病 工作 手 册 . 吴 陈 等 全 北
其 辅 助治疗 难 治性 肾综 , 到较满 意 效果 , 收 现报 道 如
下。
1 资料 和 方 法
1 1 临 床 资料 :2例 均 为我 院 19 . 2 9 6年 2月 至 2 0 01 年 2月住 院诊 治 的难 治性 肾综患 者 。 男性 1 4例 , 女
性 8 , 均 年 龄 ( 25±1 . ) , 中 8例 治 疗 前 例 平 3. 4 1岁 其
维普资讯
广西医学 20 02年 7月 第 2 4卷 第7 期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9 9 8 人 1 9 :3
2 S mati E. e tb ruoi t a an fi . s c l u r o o Wh n u ec ls r m e t al A o i s e s a

最新Dieulafoy病汇总

最新Dieulafoy病汇总

D i e u l a f o y病疾病名称Dieulafoy 病疾病别名Dieulafoy 病变,Dieulafoy 血管畸形,Dieul afoy 胃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胃黏膜下动脉硬化,黏膜下动脉畸形,曲张性动脉瘤,胃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型血管畸形,特殊位置的消化性溃疡,arterioven ous malformation疾病概述Dieulafoy 病(Dieulafoy’s disease)又称Di eulafoy 病变(Dieulafoy’s l 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前无明显上腹部不适和疼痛,亦无消化道溃疡病史和家族遗传史。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Dieulafoy 病(Dieulafoy’s disease)又称Di eulafoy 病变(Dieulafoy’s lesion),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病变是突露于胃肠道腔内活动出血的或黏附血块的动脉,动脉周围无溃疡形成这一特征已成为多数学者共识。

Dieulaf oy 病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近端胃最多见。

1898 年,Dieulafoy 最早报道了3 例因胃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并认为病灶是胃黏膜浅表性溃疡引起胃动脉破裂,出血中断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此后, Dieulafoy 的名字与胃黏膜下动脉破裂出血联系在一起。

早期由于对该病的病理性质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献报道中所用名称不一,如Dieu lafoy 血管畸形、Dieulafoy 胃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胃黏膜下动脉硬化、黏膜下动脉畸形、曲张性动脉瘤、胃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特殊位置的消化性溃疡等。

1988 年,Saueraber 报道了7例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详细阐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腹腔镜诊治盆腔脓肿22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诊治盆腔脓肿22例临床分析

的优点 , 值得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 疾病学组 . 中国急性胰 腺炎诊治 指南 ( 草案) J . [ ] 中华内科杂志 ,0 44 ( )2 6- 3 . 2 0 ,3 3 :3 2 8 2 D vn o A uea d crncpnrat [ ] Ida eit。 aepr M. ct n hoi a ceti J , ni JPdar t is n
内镜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不同于其他 胆胰疾病 的 内镜 操作要求 , 内镜下可见 胃十二指肠 黏膜充血 、 水肿 、 肠管 痉挛 , 难 以找到乳头等 ; 为了减少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实施 E C R P及 内 镜治疗的危险 性 , 我们认 为应 注意 以下 几个方 面 : 治 疗性 ① EC R P必须由技术 熟练 的内镜 医师操作 , 功率 应在 9 % 以 成 o
2 0 ,9 1 )8 1— 0 . 0 26 ( 0 :0 8 7
3 Col yeWJ, n a Pieu BC, r ak Tan s yPR,ta. auto fu eplie - e Evlain o n x an d a 1
c t d a u e rc re t a c a i s u i g e d s o i er ga e c oa u e a c t e u r n n e t sn n o c p c r t r d h ln- n p i f o g o a c e tg a h , p i ce dd n o ty a d e d s o i l a ip n r a o r p y s h n tr o O i ma mer n o c p c u t - f n r
维普资讯
微 创 医学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辛国华;侯继申;张乐【摘要】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胸痛、发热、呼吸困难、颈部可触及皮下气肿、伴有感染性休克等.22例患者中7例行保守治疗,即胸腔闭式引流,同时行逆行胃肠减压和空肠造瘘营养支持;15例行食管修补术,对食管裂口进行分层吻合,同时行逆行胃肠减压和空肠造瘘营养支持.所有患者治愈出院,行保守治疗的7例患者中2例患者带胃肠减压管或造瘘管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9 d;行食管修补术的15例患者术后破裂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6 d.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随访期间无复发患者,所有患者能正常饮食,无食管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脓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病情凶险,早期正确的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30【总页数】2页(P3579-3580)【关键词】诊断;治疗;疾病特征;自发性食管破裂【作者】辛国华;侯继申;张乐【作者单位】067000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067000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067000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4自发性食管破裂 (SER)是指非外伤所致的食管壁全层破裂,病情极为凶险,是致死率较高的胃肠道穿孔性疾病;本病为较少见的胸外科急症,发病率为1/6 000,占所有食管穿孔的15%[1]。

本病最先由荷兰医师Hermann Boerhaave在1724年报道,故又称布尔哈夫综合征 (Boerhaave syndrome),患者预后与快速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密切相关[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