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及其贡献
哲学的三大基本派别

哲学的三大基本派别
1. 实证主义派
实证主义派是近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经验和实证验证
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证主义派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验证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
其代表人物包括康师傅和洛克。
实证主义派的理论主张对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2. 理性主义派
理性主义派强调人类理性和智力在认识世界和寻求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理性
主义派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智力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能力,可以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普遍性的真理。
其代表人物有笛笛卜和康德。
理性主义派的理论对于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强调了人类的理性能力和思维的普遍性。
3. 辩证法派
辩证法派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派,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事物的矛盾和
变化性。
辩证法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的关系,通过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辩证法派的哲学思想带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化性。
这三大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对人类思想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是哲学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传播学三大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施拉姆(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2.麦克卢汉3.梅罗维茨4.莱文森5.詹姆斯·凯瑞(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着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着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
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
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
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
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目录
• 法国学派 • 美国学派 • 俄罗斯学派 • 跨学科性与全球视野
01
法国学派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法国学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强调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文学之间的比较 研究。
特点
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比较,关注文学形式、风格、主题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强调跨文化、跨语言、跨 时代的比较。
推动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性质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 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人们可以培养国际视野和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俄罗斯学派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俄罗斯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
特点
该学派注重比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强调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流传、翻译 和影响。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等。
代表作品
《比较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等。
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
比较文学不仅关注本国或本地区的文学,还关注世界范围内文学的 发展趋势和潮流。
强调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注重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探究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 融合。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1 2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比较文学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和文学传统,有助于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代表作品
美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导论》等。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代表人物与作品
人物
雅克布逊、什克洛夫斯基等。
作品
《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被认为是形式主义学派的典型代表 ,强调情节、结构和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对传统叙事和表达方式的颠覆。
03
精神分析学派
起源与背景
1
起源于20世纪初,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 受外部因素 影响。
代表作品有《文学理论》、《俄国形 式主义批评》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目录
• 实证主义学派 • 形式主义学派 • 精神分析学派 • 精神分析学派
01
实证主义学派
起源与背景
19世纪初,欧洲文艺 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实 证性研究,以历史事 实为依据
受到自然科学和历史 研究方法的影响
主要观点与理论
01
重视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和作者 的生平进行研究
受到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影响
强调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和形式美的研究。
主要观点与理论
文学作品的独立性
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 不应受外部因素如作者、读者或 社会背景的影响。
文学形式的重要性
强调文学形式、语言和技巧的创 新和实验,认为这些是构成文学 作品独特性的关键。
文学作品的意义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 身,而非作品所传达的道德或意 识形态观念。
3
试图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要素来理解作品的美学 价值。
主要观点与理论
01 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忽视作品内 容和社会背景。
02 主张通过对作品的语言、结构、节奏等要素的分 析来揭示作品的美学意义。
03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身,不依赖于外 部因素。
数学史简答

30.简述莱布尼茨生活在哪个世纪、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答:莱布尼茨于 1646 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其主要数学成就有:从数列的阶差入手发明了微积分;论述了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引入积分符号;首次引进“函数”一词;发明了二进位制,开始构造符号语言,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数理逻辑的思想。
31.写出数学基础探讨过程中所出现的“三大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答:一,逻辑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罗素和怀特黑德,主要观点是:数学仅仅是逻辑的一部分,全部数学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
二,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希尔伯特,主要观点是:将数学看成是形式系统的科学,它处理的对象不必赋予具体意义的符号。
三,直觉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布劳维尔,主要观点是:数学不同于数学语言,数学是一种思维中的非语言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内省式构造,而不是公理和命题。
32.简述刘徽所生活的朝代、代表着作以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答:刘徽生活在三国时代;代表着作有《九章算术注》;主要成就:算术上给出了系统的分数算法、各种比例算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代数上有方程术、正负数加减法则的建立和开平方或开立方方法;在几何上有割圆术及徽率。
33.花拉子米(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数学家、代表着作和重要贡献)。
答:花拉子米是九世纪阿拉伯数学家,代表着作有:《代数学》和《印度的计算术》;主要贡献有:提出“还原”与“对消”的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法则;给出了一次和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用几何方法给出证明;给出了四则运算的定义和法则。
34.《周髀算经》(作者,成书年代,主要成就)答:该书出版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但从史上考证应成书于公元前240 年至公元前156 年之间,可能是北汉平侯张苍修订和补写而成;书中记载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分数运算、等差数列公式及一次内插公式和勾股定理在中国早期发展的情况。
35.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
答:罗巴切夫斯基于 1825 年完成专着《平行线理论和几何原理概论及证明》标志着非欧几何的诞生,该理论是对几何原理中第五公设的研究提出命题“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至少有两条”,并进行严格逻辑推理,得出的几何理论。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
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学定义
• 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
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 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学事实相 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 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 的文化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 类型学的相似和文学联系和文学影响,通 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苏联大百科全书〉) 苏联大百科全书〉
• 这一立场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要判断一种
文化什么方面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无 法从该文化的外部来作出。判断一种特定 的做法或者行为是否与一种文化的价值观 相一致,这是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判断那 些价值观本身是好是坏,就做不到了。” 些价值观本身是好是坏,就做不到了。” (Richard F.Von Dohlen. Culture War and Ethical Theo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7,p.19) America,Inc.,1997,p.19)
卡雷的比较文学定义
•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
的精神联系,研究阿伦和普希金、歌德来自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 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 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 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5 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5页)
有必要说明的三点
• 1、世界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是从比
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的;有的学者认为中 国学派也自成一家,但我认为还不太成熟, 暂时不算在内; • 2、三个学派并不一定是按时间前后形成的, 也有交叉、也有重叠;往往形成一种“ 也有交叉、也有重叠;往往形成一种“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 • 3、学派的特点、缺点也是相对的,只是一 种理论上的表述,不是一种绝对的判断。
3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1

• E 艾金伯勒:七种主要著作:《兰波 的神话》、《文学保健学》、《耶稣 会士在中国》、《孔子》、《云雨, 中国的色情》、《比较不是理由》、 《真正的总体文学论文集》;提出三 种学术观点:内在价值与内在规律; 人文主义学术;只有东方的加入,比较 文学才有完整性。
卡雷的定义
•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 际间的精神联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 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 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 在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 系。(《比较文学》,法国大学出版 社,1951年,第5页)
杨、乐先生评“欧洲中心主义”
杨说:“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不过 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而欧洲人不能不从一种欧洲的视角去 看待他者”。 • 乐说:“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传 统、思维方式,自己熟悉的一切去解 读另一种文化,一般来说,他只能按 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 和‘洞见’,决定了他对另一种文化 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 他如何解释。”(《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
• C 、奥尔德里奇:《论比较文学》 (1945)为其代表作; • 三种主要著作:《但丁在国外的声 望》、《比较文学大纲—从但丁到奥 尼尔》、《比较文学书目》。 • 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杂志。
• D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美 国超验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亚洲 遗产与美国生活》、《从文学看世 界》、《比较文学与多种文化关系参 考书录指南》、《世界文学:人类经 历文集》。 • 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 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和“文化 多元主义”观点。
(2)美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对于法国学派主张的反叛性; B 、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 C、 认可“平行研究”具有重大价 值; • D、 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 意义。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及其贡献。
1政治算术学派。
威廉·配第。
《政治算术》
2国势学派。
康令。
3数理统计学派。
凯特勒。
《社会物理学》
二、统计学一词的含义。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三、统计学的性质。
四、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以下六项基本内容:
(一)确定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三)确定调查项目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六)选择调查方法
五、重点调查的含义及重点单位选择的方法
重点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在全局中举足轻重的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重点单位的选择方法:
1.重点单位选多少,根据调查任务确定。
2.选择重点单位所,要注意:“重点”可以变动的情况,
3.选中的单位应是管理健全、统计基层工作较好的单位。
六、统计调查的种类
重点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在全局中举足轻重的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类
1.普查。
2.统计报表制度
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
5.典型调查
(二)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类
(三)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分类
七、正确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一)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二)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三)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四)在比较两个相对指标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指标,应视情况而定
八、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一)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
(二)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三)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九、时期指标好时点指标的特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