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合集下载

供给学派123

供给学派123

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时代背景: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又一个直接与凯恩斯主义对抗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马丁费尔德斯坦等概念:供给学派注重供给,倡导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管理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强调刺激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张让市场机制更多的自行调节经济观点:第一对激励的新强调供给学派的第一个主题是强调激励所起的关键作用,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给与足够的报酬。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税率特别是高的边际税率是妨碍工作积极性和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2)高的边际税率使得消费的成本变得较低,用于投资和储蓄的收益也变得很低,从而鼓励人们多消费,少储蓄,少投资,而且会使作为经济发展锋芒的上层阶级一大部分投资的源泉纷纷转向躲避捐税的非生产性活动,囤积黄金,购置不动产,从事投机买卖。

(3) 大规模福利开支的“劫富济贫”的行为,一方面从富人那里拿走收入,会减少他们的投资,另一方面把资金给与穷人,会减少他们的工作的积极性,结果使得全社会的“经济蛋糕”越做越小,阻碍贫困的改善。

第二对减税的分析(1)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夸大了税收对总需求的影响,认为税收变化可以通过税收乘数影响总需求,并影响产出,结果导致政府过多的运用税收政策增加收入或刺激需求,并影响产出,结果导致政府过多的运用税收政策增加收入或刺激需求,而忽视了税收负担对激励的影响。

(2)阿瑟拉弗通过拉弗曲线来说明税率和税收总额的关系,以及减税在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的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

第三其他政策主张(1)减少政府开支,大规模缩减福利开支,提高私人投资能力。

第22章 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22章 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
23
一、经济政策主张
2、减税是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内容
供给学派认为,降低边际税率不但可以从根 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供给能力,还能最终 解决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因而,减税成为 他们政策主张的核心内容。
3、就业和社会福利支出方面的政策思想
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以拯救就业为目的的公共部门 的扩张,由政府创造就业不过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蛊惑人心 的幻想。他们主张依靠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由此产生经 济运行对劳动力的内在需求。
供给学派建立的劳动、资本“契子”模型 是要从理论上说明,减税对增加劳动就业和增 强投资引诱具有积极效应,从而为他们所主张 的减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7
三、通货膨胀理论:费德尔斯坦曲线
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供给学派代表人 物的看法并不一致。如激进的供给学派则认为, 引起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税收。
作为温和派代表的费尔德斯坦则十分注 重财政赤字的问题,把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归 结为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高税率,社会保障 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他提 出了著名的“费尔德斯坦曲线”,作为说明财 政赤字对通货膨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及相互关 系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第22章 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形成 和主要代表人物
2
一、供给学派的兴起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 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流派, 这一学派以反凯恩斯主义著称,它针 对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提 出了一系列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政策 主张。由于这些主张首先被20世纪80 年代上台的里根政府所采纳,因而在 西方社会和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政策 已经失效,这时宏观管理政策应从需求管理转到供给管理 方面,主要任务是平衡政府财政预算,使“费尔德斯坦曲 线”向下移动成为一条水平线,这既不会产生高通货膨胀, 又不会降低资本形成水平,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费尔德斯坦曲线”所表达的内容是如何在通货膨胀率与 资本形成水平之间寻找一种最优的组合。

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一、学派代表人物领袖和奠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生于纽约,其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

193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做研究生,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并受芝加哥大学聘请教授经济学理论。

1948年升任芝加哥大学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77年。

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期间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曾经在1980、1988和1993年访问过中国。

他是极出色的演说家,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能随时即席演说,极富说服力,“没多少人能与他说上两分钟”。

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弗里德曼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以他为核心的货币主义者在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下,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

核心论点: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2、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直接来源)MV=PT。

p为社会平均物价水平,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T为社会总交易量。

货币流通速度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长期内相当稳定;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社会的商品和老物的总产量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结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和社会商品和劳务量不变的前提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同正比例变动。

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流通中的作用,即货币的支付职能3、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早期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特点:(1)继承货币数量说的传统,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2)主张经济自由主义,鼓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三、弗里德曼的基本理论观点1、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同名义收入的增长率有着保持一致的关系。

经济学流派第7讲 供给学派

经济学流派第7讲 供给学派



5、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发 展动力的分析。
凯恩斯主义: 自发市场机制保证 不了经济稳定发展, 只有依靠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和调节, 才能保证充分就业 和经济稳定发展。
供给学派: “单个私人的积极性”是经 济增长的源泉。 供给学派也否定资本主义经济 是自然而然地发展,认为资 本主义创造性不受“看不见 的手”指挥,而是受看得见 的具有进取心的手指挥。因 此,供给学派主张给富人减 税,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增加 储蓄和投资,提高投资的积 极性,社会增加收入。



高失业津贴降低了“失业成本”,演变成创造失 业的制度:

一方面使失业者不努力寻找工作,或不接受低 报酬工作;
另一方面它打消了雇主解雇工人的顾虑,一有 衰退迹象便随意解雇雇员。


最低工资法保护落后,鼓励人们不思上进、不学 技术。 凯主义造成通货膨胀。其认为失业是需求不足造 成的,主张刺激需求。这非但不能降低失业,反 而造成严重的通胀,最终酿成滞胀局面。


因为产生“滞”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足,而 不是需求不足,刺激需求只能使供给更加 不足,从而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同时又 导致了“胀”的出现。所以凯恩斯主义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引 起经济出现停滞膨胀的重要原因。
3、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储蓄投资关系 的分析。
Leabharlann 凯恩斯主义: 促进经济增长 的途径是增加 有效需求。 但由于三个基 本心理规律的 作用,使有效 需求不足。 因此应鼓励人 们多消费、刺 激企业多投资、 政府多支出, 以刺激总需求 增长。


二、对凯恩斯主义的具体批判 1、供给学派否定了需求自行创造供给的凯恩斯定律。 供给学派认为,需求的增加并不一定造成实际产量的 增加,而很可能是单纯增加货币量,促进物价上涨, 结果反而引起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放慢,技术变革延 缓。在这种情形下,商品竞争能力的削弱也就不可能 避免。于是,一方面有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有低增长 率和高失业率。所以“需求自行创造供给”的说法既 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又在政策实践中造成危害。因此, 供给学派通过批判有效需求原理而对凯恩斯进行全面 否定。

第五章-供给学派-

第五章-供给学派-
根据同样的思路,可以分析对资本收益征税对 储蓄(资本供给)和资本形成的影响。
5、费尔德斯坦曲线
“ 温和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的基本理论 观点:美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引起失业率和通 货膨胀上升以及资本形成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政府通 过扩大社会福利计划使失业人数反而增多,个人的储 蓄减少,也阻碍了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他认为,美 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解决问题主要是供给方面的问题, 所以应提高供给能力。为此,他特别强调增加储蓄的 重要性。
下面分析劳动楔子对劳动使用量的影响
图中,如果政府不对工资征税,即在劳动报酬之间没 有打入税收“楔子”,这时工人得到的实际工资等于 顾主花费的劳动成本,这时顾主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 工资的函数,假定这个工资水平为Y0,这时对劳动的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使用的劳动量为Q2。如果现在对 工资征税,假定税前工资为Y2,税后工资为Y1,即对 工资的征税量为Y2-Y1,这时对劳动的需求和供给量都 减少到Q1。
原因。因此必须实行减税,将政府税率降到禁区以外。
拉弗说:确定E点的位置,是政治家们的事情。
拉弗等人认为,减税可以直接产生两方面的效 应:一是减税等于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税后收 入,边际收益增加后,企业生产者可以增加投 资,扩大生产的积极性,私人投资者和工人可 以提高多工作、生产、储蓄、投资的积极性, 从而起到扩大产量的效应;二是减税在刺激供 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扩大了税收面, 从而能够使政府在较低的税率下征收到较广的 税收,使税收总收入增大并超过高税率下的税 收收入。
(5)生产率较快长提供了生产更多产品和 服务所需要的能力,以满足由于减税所带 来的需求增加,因而使得经济平衡长,而 不至于出现供不应求或短缺的现象;
(6)较的实际收入损失;

经济学说史(17)

经济学说史(17)

6、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
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挫伤经济主体经营活动 的 创造性。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多数具 有阻碍生产的效果。 首先是加重企业负担,提高产品成本。其次是企 业为了遵守法律条例,不得不缩减研究开发支出 和生产性投资,停止技术改革。 更严重的是挫伤企业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投资,造 成生产率增长停滞。政府应当放宽对经济的管理, 增强市场机制。
(2)基本特点。
主张实行减税,减少政府的社会开支和对经济的法律干 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刺激储蓄与投资,促 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 该学派认为,生产(供给)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 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 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 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 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A.B.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 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 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 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 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3、否定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 否定凯恩斯定律,
供给学派认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是当时西方 各国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萨伊定律 完全正确,凯恩斯定律却是错误的。 吉尔德坚持说,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 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 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拉弗极力 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 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 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 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

第七章供给学派

第七章供给学派

基本理论观点:在当今已趋充分就业的美国经济中,凯恩 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引起失业率和通胀 率上升以及资本形成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政府通过扩大社 会福利计划使失业人数反而增加,个人的储蓄减少,也阻 碍了资本的投资和经济增长。他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问 题主要表现在供给方面,应当尽力提高供给能力,为此强 调增加储蓄的重要性。他也赞成减少政府的干预,应充分 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
古典经济学的不足与缺陷,在今天看来是再明显不过的 了。但斯密的认识止步于此,从客观上来看也是很正常的。 经济学家不是预言家,他已经把他那个时代赋予他的任务很 好地完成了。
(3)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告别了建立在萨伊法则基础上的古典教 条,总需求管理成了主流经济思想和政策指南。然而,当凯 恩斯主义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又开始回归古典,崇尚经济 自由主义,试图借此摆脱经济困境,走上经济复兴之路。
实际工资
DL
SL
Y2
Y0
Y1
O SL Q1
DL Q2 Q3 劳动数量
• 同理,一个类似于劳动“楔子”模型中的税收“楔子”存 在于资本的供与求之间,使资本的供求成本不断上升,必将 严重损伤储蓄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资本的供给不足和 投资引诱的削弱,这是美国经济停滞增长的根本原因。
上述劳动、资本“楔子” 模型实际上是一条派生的 “拉弗曲线”, 它是
“拉弗 曲线”在理论上的进一步 引申。见右图
税后工资 LS
LD1 LD2 LD3
劳动力数量 派生拉弗曲线
第三节 费尔德斯坦的供给 经济学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中间供应学派概况
主要代表人物:费尔德斯坦(1939- ),哈佛大学教授,克 拉克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丰富的经济实践经验,曾任里根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任美国经济研究局主席。 费尔德斯坦的主要著作:大部分著作集中在70-80年代之间 出版,如《美国税收刺激、国民储蓄与资本积累》、《社会 保障与财富分配》、《社会保证金与国民资本积累》及《失 业的个人与社会的损失》等等。

第六章 供给学派.

第六章   供给学派.

劳动楔子模型
实际工资
y2
E :没有税收时,劳动力供求均衡点 y0 :没有税收时的工资水平 y2 :有税收时,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 y1 :有税收时,雇员所得的工资水平
E
y0
y1
SL
0 Q1 Q2
DL 劳动数量
(三)劳动、资本“楔子”模型
1、激进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劳
动、资本“楔子”模型,试图说明改变税率 对于劳动需求函数和资本形成的影响。 2、当工资税率提高时,雇佣工人的实际总成 本就比支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更高。这种状 况就叫税收的劳动“楔子”。 3、由于税收的劳动“楔子”的存在,使得劳 动的需求和供给都减少了。如图8-2。
(二)税收、收益和“拉弗曲线”
1、为了说明税率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以及减税在刺 激经济增长重中的作用,激进供给学派的理论家拉 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 2、根据拉弗曲线,当税率为零或100%时,政府税 收收入为零。在0和100%之间,随着税率的增加, 开始税收收入增加,但当税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反而下降。如图8-1。 3、激进供给学派认为,美国20世纪70年代税率处 在税收递减区域,所以,要实行大幅度减税,且减 税不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
第六章 供给学派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条件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又一个 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 物是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教授阿瑟· 拉弗,哈佛大学 教授马丁· 费尔德斯坦等。 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一度把供给学派的理论作为制 定经济政策的工具。该学派理论在英国撒切尔夫人 当政时也曾受到高度重视。 供给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也就是指生产,供给 学派就是强调生产和供给的经济学派,所以,供给 学派又叫生产学派、供给经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24日出生在加拿大,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席、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供应学派的倡导者,被誉为“欧元之父”。

曾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于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1961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曾在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Bologna (意大利)中心任教。

1974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蒙代尔教授在北美洲、南美洲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广泛讲学。

他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加拿大政府、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等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的顾问。

1970年,他担任欧洲经济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的顾问;他还是1972-3年度在布鲁塞尔起草关于统一欧洲货币的报告的九名顾问之一。

自1964年至1978年,他担任Bellagio-Princeton国际货币改革研究小组成员;自1971年至1987年,他担任Santa Colomba国际货币改革会议主席。

蒙代尔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被誉为最优化货币理论之父;他系统地描述了什么是标准的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蒙代尔教授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理论的开拓者;他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教授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

蒙代尔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

于1997年,蒙代尔教授参与创立了《Zagreb经济学杂志》。

2005年,以蒙代尔教授命名的《蒙代尔》杂志(The Mundell)出版。

蒙代尔教授自1999年开始担任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机构——世界经理人集团(World Executive Group)的董事会主席。

2006年受聘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

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美国经济学家,南加州大学教授,供应学派代表人物。

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线”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

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生于1941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曾担任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经济学家。

也许冥冥之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起作用,当拉弗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就预言里根会在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竞选中获胜,他的同学对此颇为怀疑,但事实证明拉弗是对的。

经过拉弗的努力,拉弗成为里根的好友,这对日后供给学派理论成为“里根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也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里根政府时期,他是总统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

拉弗之所以引人注目,最主要的还是他所提出的描述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拉弗曲线”,尽管这一曲线最初是画在华盛顿饭店餐巾纸上的,但由于其对税收政策影响经济的解释更形象、更形式化,从而确立了“拉弗曲线”作为供给学派思想精髓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