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培训内容
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一、导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锅炉设备的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进行专业的管理知识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培训内容概述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锅炉基本知识•锅炉的分类和工作原理•锅炉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锅炉的运行原理及特点2. 锅炉运行管理•锅炉的启停操作流程•锅炉的监控和调整•锅炉的维护保养3. 锅炉安全管理•锅炉的安全防护措施•锅炉事故应急处理•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4. 燃料管理•燃料的种类和特性•燃料的储存和处理•燃料的节能利用5. 环境保护•锅炉废气排放的控制•锅炉废渣处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三、培训方法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理论课程教学:通过讲授锅炉相关理论知识,使学员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实践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操作锅炉设备,加强学员对于锅炉操作的掌握能力。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锅炉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评估:•考试和评定:通过考试考核学员对于锅炉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际操作评估:通过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锅炉设备的评估,评判其操作技能水平。
•满意度调查: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建议。
五、结语通过提供全面的锅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锅炉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提供的内容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锅炉培训资料

锅炉培训资料1.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液体(通常是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即是通过燃料的燃烧,将水加热蒸发为蒸汽。
蒸汽量与燃料的燃烧量成正比,所以在使用锅炉时需要严格控制燃料的使用量,避免过多的燃料造成资源浪费。
2.锅炉的分类按使用场合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特种锅炉等几种类型。
在工业生产中,工业锅炉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种类又有多种,比如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热风炉等。
根据燃料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煤炭锅炉、油燃气锅炉等分类。
3.锅炉的安全操作锅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锅炉时,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比如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严格控制燃料的使用量,定期清洗锅炉和管道等。
4.锅炉的节能环保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节能环保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使用锅炉时,为了降低耗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调整燃烧参数,提高余热利用率等手段。
5.锅炉的常见故障处理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都可能出现故障情况。
比如温度压力过高、燃烧不正常、水位异常等问题。
在发现故障时,需要迅速排除,并且需要做好记录,以便后续的修理和分析。
总体来说,锅炉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生产过程非常重要。
因此在使用锅炉前,必须要接受培训,掌握锅炉的基本知识,合理运用锅炉,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大家在锅炉培训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6. 锅炉的日常维护为了保证锅炉的持续运行,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管道及阀门是否正常,保护锅炉设备不受腐蚀和磨损,以及检查燃烧系统的工作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锅炉的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等安全装置的灵敏性,保证安全装置的可靠性。
7. 锅炉的安全防护在进行锅炉培训时,学员一定要充分了解锅炉的危险性,掌握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比如要经常检查锅炉的燃烧室和管道是否漏气,封闭燃烧室和管道检漏。
锅炉安全运行培训知识(三篇)

锅炉安全运行培训知识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发热设备,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错误操作和维护不当可能导致锅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进行培训。
本文将重点介绍锅炉安全运行培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大家对锅炉安全的重视和防范意识。
一、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锅炉的结构、性能、操作程序和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责任心;2. 锅炉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设备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其他危险因素;4. 锅炉应设置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和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高温服装等;(2)检查锅炉的水位、压力、温度等工作参数是否符合要求;(3)清理锅炉及周围的杂物和物品,确保设备的通风和漏水情况;(4)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等;(5)检查供气、供水、电源等供应系统是否正常。
2.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锅炉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2)严禁超过锅炉的额定工作参数,如超压、超温等;(3)严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随意停机和启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4)严禁私自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控制装置,必须由专业人员或经授权人员进行调整;(5)压力容器和管道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无裂纹、渗漏等问题;(6)严禁擅自拆除、更换或更改安全保护装置和监测系统。
三、锅炉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1. 预防措施(1)加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2)建立健全的锅炉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3)定期检查和维修锅炉及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4)加强对锅炉安全保护装置和监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灵敏和可靠;(5)及时处理锅炉的异常情况,如泄漏、燃烧不良等;(6)加强对锅炉供气、供水、电源等供应系统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锅炉安全操作规范培训

时处理。
停炉操作及维护保养要求
正常停炉
先停止供燃料,然后关闭送风, 降低引风,逐渐降低负荷,最后
关闭主汽阀。
紧急停炉
遇到严重缺水、满水、超压等异 常情况时,应立即停炉并采取相
应措施。
维护保养
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洗、除垢、防 腐等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锅炉处 于良好状态。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检查燃烧设备
确认燃烧器、点火装置、油枪 等是否正常,燃油、燃气管道
是否畅通。
检查给水设备
检查给水泵、给水管道、阀门 等是否正常,水箱水位是否充
足。
点火、升压、并汽过程注意事项
点火操作
按照燃烧器使用说明书进 行点火操作,注意先通风 再点火,防止发生爆燃。
升压过程
缓慢升压,防止因升压过 快导致锅炉受损或安全阀 起跳。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锅炉安全操作规范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为 确保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01
02
03
设备保护
按照规范操作锅炉能减少 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
生产效率
保障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 停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维护成本降低
合规的操作能减少设备故 障,进而降低维修和更换 零件的成本。
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法规遵守
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锅炉安全操 作的法律法规是企业的基本义务
送风量不足
应调整送风量,确保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合适。
点火系统故障
应检查点火电极、点火变压器等部件是否正常, 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锅炉学员培训计划

锅炉学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2. 掌握锅炉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3. 提高学员的维护和维修能力;4. 强化学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1) 锅炉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 锅炉的组成和结构;(3) 锅炉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4) 锅炉的操作原则和安全规定;(5) 锅炉的维护和维修知识。
2. 操作技能培训(1) 锅炉的启动、停止和调整;(2) 锅炉的燃料添加和配料操作;(3) 锅炉的水处理和排污操作;(4) 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的操作;(5) 锅炉异常情况处理和应急处置技能。
3. 实际操作训练(1) 学员进行锅炉的日常操作练习;(2) 学员进行锅炉的维护和维修操作练习;(3) 学员进行锅炉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操作练习。
4. 安全意识培训(1) 锅炉操作中的安全危险源及预防措施;(2) 锅炉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处理流程;(3) 锅炉安全知识测试及培训反思。
三、培训方法1. 理论知识讲解采用课堂教学、图文说明、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2. 操作技能培训采用实地实操进行,辅以视频演示和实例教学;3. 实际操作训练采用模拟操作和实际设备操作相结合;4. 安全意识培训采用案例分析、安全知识测试和讨论交流形式进行。
四、培训流程1.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讲解和操作技能培训(3天)(1) 第一天:锅炉基本原理和结构的讲解;(2) 第二天:锅炉操作技能的培训;(3) 第三天:操作技能训练和测试。
2.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训练(2天)(1) 第一天:模拟操作训练;(2) 第二天:实际设备操作训练。
3. 第三阶段:安全意识培训(1天)(1) 安全危险源的识别和预防知识;(2) 锅炉安全应急处理流程的讲解;(3) 安全知识测试和培训总结。
五、培训评估1. 知识测试:学员需要通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测试;2. 实操评估:学员需通过实际操作训练的表现评估;3. 成绩分析:根据学员的知识测试成绩和实操表现情况进行评分;4. 培训总结及反思:学员和培训师进行培训总结和反思。
锅炉岗位安全培训知识

锅炉岗位安全培训知识
锅炉岗位安全培训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锅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熟悉锅炉的操作流程,掌握正常运行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方法。
2. 锅炉的安全控制系统: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锅炉的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各个安全控制装置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如水位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等。
3. 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启动、停止、检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要点,如锅炉的预热、补水、排污等。
4. 锅炉的维护与检修: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锅炉的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掌握锅炉的日常维护工作,如清洗、润滑、更换零部件等。
5. 锅炉的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培训人员需要了解锅炉事故的类型和原因,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如急停、紧急排放、紧急停机等,还要学习事故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保养、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
6. 锅炉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公司或单位的锅炉安全管理制度,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锅炉运行安全。
7. 锅炉安全知识的考核:培训结束后,应进行锅炉安全知识的考核,确保培训人员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锅炉岗位安全培训知识,具体的培训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电厂锅炉学员培训计划

电厂锅炉学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掌握锅炉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了解锅炉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2. 熟悉锅炉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掌握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 掌握锅炉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培养学员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协作能力。
5. 提高学员对环保和节能的认识,推动电厂节能减排工作。
二、培训内容1. 锅炉基本原理和结构(1)燃烧理论与燃烧过程(2)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油燃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锅炉主要设备及其作用(4)各种燃料的特性和应用2. 锅炉操作与维护(1)启停操作流程(2)运行参数及其调节(3)锅炉水处理(4)设备维护保养3. 锅炉故障处理(1)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故障检修流程(3)应急处理能力培训4. 锅炉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法规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2)锅炉安全操作规程(3)事故案例分析与应急预案5. 环保与节能(1)环保政策及公司的环保要求(2)锅炉废气处理与排放标准(3)节能减排相关技术和措施6. 团队合作与沟通(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2)沟通技巧与协作能力(3)团队建设活动三、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采用专家授课和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深入理解锅炉原理和操作规程。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在实际的锅炉操作岗位进行轮岗实习,熟悉锅炉的实际工作流程。
3. 模拟演练:结合各类故障案例,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锅炉故障应急演练,检验学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5. 知识竞赛:组织锅炉相关知识竞赛,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训要求1. 培训对象:公司新入职的锅炉操作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
2. 学习态度:学员要严肃认真对待培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
3. 学习成绩:根据培训内容设置考核科目和考核标准,对学员进行考核评定。
4. 勤工俭学:学员在培训期间要结合实际工作,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五、培训时间安排1. 培训周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般为3-6个月的培训周期。
锅炉专业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锅炉专业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1. 提高锅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掌握锅炉的操作原理及操作技术,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2. 增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对锅炉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3. 使锅炉操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准确了解锅炉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增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及协作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次专业培训对象主要为从事锅炉操作工作的人员,包括:锅炉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锅炉基础知识a)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b) 锅炉主要构件及其功能c) 锅炉的分类及应用领域等2. 锅炉操作技术a) 锅炉的启停操作流程b) 锅炉水处理及水质监测c) 锅炉燃烧调整及燃气控制d) 锅炉压力、温度及流量的调节控制3. 锅炉安全管理a) 锅炉的安全装置及保护措施b) 锅炉事故的预防和处理c) 锅炉现场安全操作规程d) 紧急情况处理及逃生自救知识4. 锅炉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a) 锅炉巡检及维护工作b)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c) 锅炉检修及设备保养5. 现代化检测设备的应用a) 锅炉在线监测系统的操作及使用b) 锅炉故障分析及处理c) 现代化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6. 团队协作与沟通a)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b) 团队协作技巧培训c) 团队协作案例分享四、培训方式本次专业培训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操作、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并且在培训期间将邀请资深工程师进行授课辅导,以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五、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锅炉基础知识培训时间:3天内容:锅炉结构与工作原理、锅炉分类及应用、锅炉主要构件及功能介绍等。
2. 第二阶段:锅炉操作技术培训时间:5天内容:锅炉启停操作流程、水处理与质量监测、燃烧调整与燃气控制、压力、温度及流量的调节控制等。
3. 第三阶段: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培训时间:3天内容:锅炉的安全装置及保护措施、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及逃生自救知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培训内容第一讲一、介绍锅炉本体设备和附件1、什么是锅炉“锅”——省、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汽水系统;“炉”——炉膛、烟道、燃烧器、空气预热器等燃烧系统;2、锅炉的分类A、按锅炉容量分:小、中、大B、按锅炉压力分:低压(1.27MPa)、中压(2.4—3.8MPa)高压(9.8MPa)、超高压(13.7MPa)亚临界(16.7MPa)超亚临界(≥22.1MPa)(什么是临界状态:液体与饱和汽重度现相等,水的临界压力是22.1MPa)C、按燃用燃料分:燃煤、燃气、燃油D、按燃烧方式分:层燃炉、室燃炉(煤粉炉、燃油炉)、旋风炉、沸腾炉等E、按布置方式分:屋内式、半露天式、露天式F、按工质的流动特性即水循环特性分: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复合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循环倍率K)K小和大的问题 K大安全,过大会使循环流速低(0.5-1.5m/s)G、按排渣方式分:固体排渣锅炉、液体排渣锅炉3、水变化为汽的过程锅炉内的水变成过热蒸汽经历了加热、汽化、过热三个阶段给水—等压升温—饱和水—等温等压汽化—饱和蒸汽—等压升温—过热蒸汽(省煤器内完成,液体热;水冷壁内完成,汽化潜热;过热器内完成,过热热;)4、锅炉三大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二、各设备规范及作用1、汽包用钢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和冷弯性好;焊接性能好;看规程记住汽包长度、壁厚等作用:教科书上有干锅时间计算(近似长方体体积+近似圆柱体体积)×13.7MPa下水的比重(0.625)=汽包内水的重量(X)X÷440/3600=Y秒汽包内径1.6米筒身长15.6米汽包封头半径=(17.55-15.6-0.095×2)÷2=0.88米正常水位到极限低水位高度=0.3米(15.6×1.6+3.1416×0.882)×0.3×0.625=5.14吨5.14÷440/3600=42秒2、汽包内部设备的工作原理旋风分离器、清洗孔板、波形板分离器和顶部多孔板、及排污管、加药管、事故放水管等位置3、水冷壁分类(光管、膜式、刺管优缺点)属于辐射式受热面,看规范作用教科书上有有的书上还介绍凝渣管(费斯登管)、折烟角等优缺点。
4、过热器、再热器(要记住辐射式受热面、对流式受热面的工作特性)布置方式等主要说一下过热器A、按布置方式分立式(水平烟道)和卧式(垂直烟道);B、按蒸汽和烟气流向分:顺流、逆流、双逆流、混流四种C、按传热方式分:对流式过热器(对流冷热段)辐射式过热器(水冷壁、前屏、顶棚)半辐射式过热器(后屏)5、一、二、三次风的作用A、一次风:是用来输送加热煤粉,使煤粉通过一次风管送入炉膛,一次风量应满足煤粉挥发分的着火燃烧为宜。
B、二次风:一般是高温风,配合一次风搅拌混合煤粉,提供煤粉燃烧所需要的氧量。
C、三次风:一般是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乏气送粉),由制粉系统的乏气从单独布置的喷口(三次风口)送入炉膛,以利用未分离掉少量煤粉燃烧产生热量。
(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第二讲燃料何谓燃料——一般是指能与氧发生强烈放热化学反应的物质。
燃料按物态分:固、液、气三种状态火力发电厂所用燃料一般只能取其热量,故一般采用劣质燃料——指挥发分、灰分或含硫较多,燃烧较困难,在其他方面没有多大经济价值的燃料。
一、煤的组成及性质元素分析法 C、H、O、N、S、A(灰分)、M(水分)煤的组成工业分析法水分(M)、挥发分(V)、固定炭(Fc)、灰分(A)元素分析法1、碳(C)是煤中最主要的可燃元素,40—90%,煤中碳一部分与氢、氮、硫结合成挥发性的化合物,另一部分呈游离状态,称为固定碳。
碳的燃烧:不易着火、燃烧缓慢、火焰短、碳含量越多着火和燃烧越困难。
2、氢(H)煤中单位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含量3—6%,煤中氢一部分与氧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不能燃烧,一部分存在有机物中,加热是挥发出来燃烧放出热量。
氢的燃烧:极易着火燃烧,燃烧速度快。
3、氧(O)是煤中的杂质,不能产生热量,游离态可助燃,化合态不能助燃,含量越多,煤的发热量降低。
4、氮(N)是煤中杂质,既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并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氮化物污染空气。
5、硫(S)有机硫、黄铁矿硫、(均称可燃硫Sy),硫酸盐硫(不可燃)可燃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与水蒸汽结合生成亚硫酸和硫酸蒸汽,达到露点腐蚀尾部受热面,排大气污染空气。
6、灰分(A)是煤中主要杂质,是煤中不可燃的矿物质,煤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矿物质残渣。
危害:A、灰含量大,煤发热量降低,增加制粉电耗;B、灰分易隔绝可燃质与氧化剂的接触,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受热面磨损;C、灰含量大易结焦,影响传热;D、灰含量大,排渣、灰量多带走热量多,热损失增加;等等。
7、水分(M)是煤中杂质表面水分-外在水分(自然风干除去),固有水分-内在水分,(必须加热到102℃-105℃,保持2小时才能除去)和称全水分。
危害:A、使煤中可燃元素相对减少,燃烧时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煤的实际发热量降低;B、使煤粉着火困难,延长燃烧过程,降低炉膛温度,增加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热损失,同时增加吸风机电耗;C、对制粉系统影响:堵煤仓、粉仓,煤粉细度大,制粉出力降低;总之:碳是煤中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是煤中单位发热量最高的元素,硫是部分可燃而有害的元素,氮、氧、水分、灰分是杂质。
工业分析法元素分析法很复杂,所以火电厂一般采用工业分析法(比较简单,同时通过工业分析了解煤在燃烧方面的特性)。
工业分析法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以去掉表面水分的煤作为试样进行分析。
1、水分(M)把试样放入烘干箱内,保持102℃-105℃2小时,失去重量占原试样百分数。
2、挥发分(V)把失去水分的试样置于不通风的条件下,加热到850℃±20℃,这时挥发气体不断析出,约7分钟。
挥发分不是现成状态存在煤中,而是煤在加热时才形成的,它不是煤中含有挥发物质的多少,而是加热到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生成的挥发物的数量。
3、固定碳(Fc)和灰分(A)当水、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是焦炭,将焦炭在空气中加热至815℃±10℃灼烧至基本烧烬,剩下的是灰分,烧掉的就是固定碳。
二、煤成分基准及其换算煤成分有各种不同的基准:应用基ar(收到基)、分析基ad (空气干燥基)、干燥基d、可燃基daf(干燥无灰基)四种。
基准关系:收到基准可以理解成电厂所收到的原煤所处的状态;空气干燥基准是测定煤质特性指标时试样所处的状态;干燥基准是除去了全部水分的干燥所处的状态;干燥无灰基准是假想不计算不可燃组分即只有可燃组分的煤所处的状态。
基准差异:收到基与空气干燥基的差异即相差煤的外在水分;收到基与干燥基的差异,则是相差煤的全水分;收到基与干燥无灰基的差异,则是相差煤的全水分和收到基灰分。
空气干燥基与干燥基的的差异,即相差煤的空干基水分;空气干燥基与干燥无灰基的的差异,则是相差煤的空干基水分及空干基灰分。
干燥基与干燥无灰基的差异,即相差煤的干燥基灰分。
实际上不同基准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差水分或灰分,有时则同时相差水分和灰分。
当一种煤质特性指标用不同基准表示时,就有不同的数值,收到基的数值最小,空气干燥基次之,干燥基较大,干燥无灰基最大。
无论何种基准煤炭各成分之和一定是是100%,不同基准特性指标不可以直接相加减。
干燥无灰基Vdaf=100/(100-Mad-Aad)×Vad三、煤的主要特性1、发热量单位重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煤的发热量。
有高位、低位之分。
高位发热量(Qgr)一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热。
低位发热量(Qnet)高位发热量中扣除水蒸气凝结成水放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往往相差很大2000大卡/公斤-7000大卡/公斤,机组的经济性单看耗煤量是不确切的,引入标准煤概念。
规定: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7000大卡/公斤(29310kj/kg),煤耗要换算成标准煤来算。
Bb=B×Qnetar/7000(要记住其他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2、挥发分燃料中的挥发物质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挥发出来,即燃料的挥发分――主要由一些可燃气体组成,极易着火,它着火后对煤未挥发部分进行强烈加热,使其迅速着火燃烧,同时挥发分逸出后煤会变的比较松散,孔隙较多增加了煤的燃烧面积,也增加了与氧接触面积,加速了燃烧过程。
V越大越好,燃烧越完全,燃烧效率越高。
3、焦结性煤加热——挥发分逸出后剩下的是焦炭,有的较松散,有的则结成不同硬度的焦块,焦炭这种不同焦结程度的性质称煤的焦结性。
当燃用焦结性强的煤时极易形成坚实的焦粒,焦粒内部的可燃物质又很难与空气接触使燃烧困难,损失增大。
(细度要小、单耗增加)4、煤灰的熔融性是指煤中灰分熔点的高低灰分熔点的测定采用(角锥法)即等边三角锥体(底边7mm,高20mm)T1——灰锥尖端弯曲时温度——变形温度-1240℃T2——灰锥变成球状时温度——软化温度-1400℃T3——灰锥完全熔融成液态并能流动时温度——融化温度-1400℃控制炉膛出口温度比T1低50℃-100℃不同的煤具有不同的灰熔点,就是同一种煤其灰熔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的因素有:灰的化学成分、灰周围介质性质及煤中含灰量。
5、可磨性是表明煤的机械强度的大小,即煤是否易于磨成煤粉的特性,它用可磨性系数Kkm表示,某种煤的可磨性系数通常是指标准煤(k=1)与所测定煤在风干状态下,由相同粒度磨制成同样细度时所耗电能的比值,或消耗同样的电能所得煤粉细度的比值。
Kkm=Eb/Ex(Eb磨标煤电量) Kkm越大煤越易磨四、煤的分类1、无烟煤碳化程度高、挥发分低、不易燃烧 V=10﹪以下2、贫煤碳化程度比无烟煤稍低、较易燃烧V=10﹪-20﹪(烟煤)3、烟煤碳化程度较高、挥发分较高、易燃烧 V=20﹪-40﹪4、褐煤碳化成度低、挥发分高、易燃烧易自然V=40﹪以上第三讲制粉系统及设备一、煤粉的一般性质流动性自然性爆炸性煤粉细度和均匀性1、流动性要求制粉系统严密性要好短期堆放煤粉重度约0.45-0.5t/m3,长期堆放煤粉重度约0.8-0.9 t/m3,平均可取0.7 t/m3。
―(测算出粉仓内煤粉重量,确定滑停时停运制粉系统的时间)2、自燃及爆炸长期存积的煤粉受空气氧化作用,缓慢地发出热量当散热条件不好时,煤粉温度逐渐上升到其燃点就会发生自燃,煤粉自燃常引起周围气粉混合物的爆炸而形成煤粉爆炸。
因素:挥发分含量 煤粉细度 气粉混合物的浓度 流速 温度 湿度和输送煤粉的气体中氧成分的比例。
措施:制粉系统无死角、无水平管道流速不要太低一般16-30m/s加强原煤管理以防易燃易爆混入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①中间储仓式(无烟煤不受限制、 贫煤130℃、烟煤80℃、褐煤70℃)②直吹式( 贫煤150℃、烟煤130℃、褐煤100℃)3、煤粉细度和均匀度煤粉细度:煤粉经过专门的筛子筛分,残留在筛子上的煤粉重量占筛分前煤粉总重量的百分数叫煤粉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