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苏科课件学习PPT文档
合集下载
苏科版生物七下5.12.2《昆虫》课件 (共48张PPT)

大批东亚飞蝗在沿黄河的市县大面积滋生蔓延。
24
史上最大的蝗灾
25
2004年11月21日,数百万只蝗虫 蜂拥来到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 拉特,毁坏了这个以色列南部城 市的大量庄稼和鲜花。以色列政 府动用了飞机喷洒杀虫剂灭蝗。 据路透社报道,这是1959年以来 以色列首次遭受如此严重的蝗灾。 当地居民说,成批蝗虫遮天蔽日
一、五彩缤纷的昆虫
各种各样的昆虫
8
二、观察蝗虫
讨论: 1、如果给你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你能快速
准确地判断它是不是昆虫?说出你的理由。
9
二、观察蝗虫
1、把蝗虫放在白 纸上,观察它的外 形。看一看,蝗虫 的身体可以分为几 个部分?2、摸一摸 它的体表,有什么 感觉
蝗虫的外形
10
3、数一数蝗虫有几对足?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 不同?那一对足比较发达,适于跳跃?数一数,蝗 虫有几对翅?
12
想一想:
通过观察,你能说出蝗虫有哪 些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特征吗?
13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是传粉媒介(蜜蜂)
14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萤火虫与冷光
15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3、昆虫是食品和药品(冬虫夏草)
16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昆虫具有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蝴蝶)
17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5、当某些昆虫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 危害,如蝗灾等。
18
•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 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 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 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19
• 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 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 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 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 们产卵。
苏科版生物七下5.12.2《昆虫》课件(共50张PPT)

• 蝗虫的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 虫一生要蜕皮5次,每蜕皮一次,叫“一龄”, 由受精卵孵化成若虫到第一次蜕皮,是一龄, 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三龄以后,翅芽 显著.五龄以后,就成为能飞的成虫 。
• 蝗虫的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也就 是说若虫总共有5龄。幼虫在最初 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 但头部 和身体不成比例.
二、观昆虫
活动:观察蝗虫
4人小组,结合课本85页文字和信息库 知识,观察蝗虫,设计表格并填写。
蝗虫的身体分部
大显身手
单眼(3只) 头◆头部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复眼(1对)
触角
• 有哪些器官? (请在此图指出各器官)
• 说出各器官的功能?
• 头部与蝗虫的哪些 生理活动有关?
口器
视觉
感光
嚼
再考你
当你再次漫步花丛 中,遇到不知名的小动 物,你能准确判断它是 否为昆虫 了吗?
知识补给站
• 昆虫的变态毛发毛育虫也是昆虫
三、论昆虫
益处
农业、工业 食用、药用 观赏等
害处
农业、林业 传播疾病等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随堂反馈
1、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B )
A.口器 B.气门 C.触角 D.足
气门
◆呼腹吸部器是官呼内吸部结中构心
两只蝗虫去春游,蹦蹦跳跳 地来到湖边嬉戏…… 一不小心,它们都落水了! 一只头部浸没在水中,一只 腹部浸没在水中!
谁会窒息而死?
此外,腹部还是蝗虫的繁殖中心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胸部具有(2对翅、3对足)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胸部具有(3对足)
• 蝗虫的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也就 是说若虫总共有5龄。幼虫在最初 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 但头部 和身体不成比例.
二、观昆虫
活动:观察蝗虫
4人小组,结合课本85页文字和信息库 知识,观察蝗虫,设计表格并填写。
蝗虫的身体分部
大显身手
单眼(3只) 头◆头部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复眼(1对)
触角
• 有哪些器官? (请在此图指出各器官)
• 说出各器官的功能?
• 头部与蝗虫的哪些 生理活动有关?
口器
视觉
感光
嚼
再考你
当你再次漫步花丛 中,遇到不知名的小动 物,你能准确判断它是 否为昆虫 了吗?
知识补给站
• 昆虫的变态毛发毛育虫也是昆虫
三、论昆虫
益处
农业、工业 食用、药用 观赏等
害处
农业、林业 传播疾病等
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随堂反馈
1、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B )
A.口器 B.气门 C.触角 D.足
气门
◆呼腹吸部器是官呼内吸部结中构心
两只蝗虫去春游,蹦蹦跳跳 地来到湖边嬉戏…… 一不小心,它们都落水了! 一只头部浸没在水中,一只 腹部浸没在水中!
谁会窒息而死?
此外,腹部还是蝗虫的繁殖中心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胸部具有(2对翅、3对足)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胸部具有(3对足)
苏科版生物七下5.12.2《昆虫》课件 (共22张PPT)

蚯蚓对刺激 有 (填“有”或“无”)反应,并 且反应 灵敏 (填“灵敏”或“迟钝”),身体各部分 对刺激的反应程度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前端 的触觉最灵敏。
土壤里的小动物
肠
脑
腹
神
口
经 索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 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经,因此,蚯 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家鸽的呼吸
用 肺 呼吸,用气囊辅 助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 是 肺。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 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 做 双重呼吸 。
肺(发达)
气囊
家鸽的消化
家鸽的消化系统
与吃进的砂粒
腺胃
一起磨碎食物 肌胃
小肠
很短,不储存
粪便,随时排 出,减轻体重
直肠
泄殖腔
喙 无牙齿 食管
昆虫类 蜘蛛类 甲壳类
2f.15对足以上
蜈蚣、马陆、蚰蜒 多足类
土壤里的小动物
2. 蚯蚓属于什么动物?为什么?
蚯蚓属于 环节 动物,因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
3.蚯蚓的生活环境、习性、食物。 蚯蚓一般生活在 潮湿 、 疏松 、富含 有机物 的土壤中。 白天在土壤中 穴居 ,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
家鸽的外形
身体呈__流__线___型;并被 覆_羽__毛___,最大的正羽 在 翼 和 尾端 ,用于飞 行,绒羽有 保温 作用; 前肢变成_翼___,十 分宽大 ,有利于飞行。
家鸽的骨骼和肌肉
头骨、胸骨很 薄 , 尾骨 愈 合, 长骨 中空,轻而坚固, 使身体异常轻盈。
发达的__胸__肌___可以驱动双翼 上下煽动。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 减少 身体与土壤表面 的摩擦。
前端 的触觉最灵敏。
土壤里的小动物
肠
脑
腹
神
口
经 索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 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经,因此,蚯 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家鸽的呼吸
用 肺 呼吸,用气囊辅 助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 是 肺。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 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 做 双重呼吸 。
肺(发达)
气囊
家鸽的消化
家鸽的消化系统
与吃进的砂粒
腺胃
一起磨碎食物 肌胃
小肠
很短,不储存
粪便,随时排 出,减轻体重
直肠
泄殖腔
喙 无牙齿 食管
昆虫类 蜘蛛类 甲壳类
2f.15对足以上
蜈蚣、马陆、蚰蜒 多足类
土壤里的小动物
2. 蚯蚓属于什么动物?为什么?
蚯蚓属于 环节 动物,因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
3.蚯蚓的生活环境、习性、食物。 蚯蚓一般生活在 潮湿 、 疏松 、富含 有机物 的土壤中。 白天在土壤中 穴居 ,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
家鸽的外形
身体呈__流__线___型;并被 覆_羽__毛___,最大的正羽 在 翼 和 尾端 ,用于飞 行,绒羽有 保温 作用; 前肢变成_翼___,十 分宽大 ,有利于飞行。
家鸽的骨骼和肌肉
头骨、胸骨很 薄 , 尾骨 愈 合, 长骨 中空,轻而坚固, 使身体异常轻盈。
发达的__胸__肌___可以驱动双翼 上下煽动。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 减少 身体与土壤表面 的摩擦。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昆虫课件

VS
传播疾病
一些昆虫如蚊子、苍蝇等,能够传播疾病 ,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人类对昆虫利用和防治策略
利用昆虫
防治策略
人类通过饲养昆虫获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 物质,同时也利用昆虫制作药品、化妆品等。
针对有害昆虫,人类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包括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杀灭害虫)、 物理防治(利用光照、温度等物理因素杀灭 害虫)等。同时,也提倡生态农业、有机农 业等环保农业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
昆虫特点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 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分为 三节,每一节都有一对足,腹部没有 足,但有外生殖器和肛门。
昆虫在自然界中地位
生态作用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食物链的构成,促进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
经济意义
昆虫对人类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如蜜蜂酿蜜、蚕吐丝等。同时,昆虫也是许多 害虫的天敌,对于农业生产和森林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生殖系统
昆虫的繁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等雌性生殖器官和精巢、输精管等 雄性生殖器官。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与昆虫的繁殖行为和生殖方式密切相关。
03
常见昆虫及其生活习性
蝴蝶与蛾类
蝴蝶
昼行性昆虫,以花蜜为食,拥有两对色彩斑斓的翅膀,善于飞翔。蝴蝶的幼虫称为“毛虫”,以植物叶片 为食。
蛾类
大多数蛾类为夜行性昆虫,也有部分种类在黄昏或黎明活动。它们同样以花蜜为食,但相较于蝴蝶,蛾类 的翅膀通常较为朴素,且体型较大。蛾类的幼虫称为“蚕”,以植物叶片或其他有机物为食。
有益昆虫:传粉、天敌控制等
传粉昆虫
如蜜蜂、蝴蝶等,它们通过采集花蜜或花粉的过程中,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促进植 物的繁殖。
苏科版生物七下5.12.2《昆虫》课件 (共21张PPT)

2.摸一摸蝗虫体表,有什么感觉?这是什么特殊结构? 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重点观察:蝗虫的各部分有哪些主要器官?各器官有什么作用?
完成记录单一 :
触角 单眼
头胸
复眼
口器
前足
腹 中足
外观
前翅 后翅
后足 气门
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
身体表面的坚韧的
外壳,有保护和支持 内部柔软器官、防止 水分蒸发的作用。
第二节 昆虫
➢你认识哪些昆虫?或你对 昆虫有哪些认识?
P89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昆虫
①
天牛 ④螳螂
⑦ 蚊子
蝴蝶② 蜜蜂⑤
③
蜻蜓
⑥蝉 苍蝇⑧
七星瓢虫
蝼骷
蚱蜢
蜣螂
……
➢昆虫纲是动物界种类和数量最 多的一类动物,约有100多万种。
(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
活动二:观察蝗虫
按下面提示结合书本P85、P87相关内容,观察蝗虫,并完成以下填 空(括号中填数量,方框中填名称) 全面观察:1.观察蝗虫的身体外形,分为几部分?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外形 头、胸、腹
有益 有害
体色 绿色或黄褐色
体表 有一层外骨骼
适 应
节肢 动物
与人类关系 典型
属于 昆虫 代表
主要特征
蝗虫
感觉 触角、单眼、复眼等
取食 咀嚼式口器
陆 地 生 活
头 胸
3 对
2 对
一 个 口
一一 对对 复触
腹 足 翅器 眼角
运动 3对足、2对翅
呼吸
气管
身体 分部
触角 复眼 口器
翅 足
头胸腹 头胸腹 头胸腹头头、胸胸腹、头腹胸腹
1对 1对 1对 1 对1对触 角1对 1对 1对 1对 1 对1对复 眼1对 1个 1个 1个 1 个1个口 器1个 2对 2对 2对 2 2对对 翅 2对 3对 3对 3对 3 3对对 足 3对
完成记录单一 :
触角 单眼
头胸
复眼
口器
前足
腹 中足
外观
前翅 后翅
后足 气门
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
身体表面的坚韧的
外壳,有保护和支持 内部柔软器官、防止 水分蒸发的作用。
第二节 昆虫
➢你认识哪些昆虫?或你对 昆虫有哪些认识?
P89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昆虫
①
天牛 ④螳螂
⑦ 蚊子
蝴蝶② 蜜蜂⑤
③
蜻蜓
⑥蝉 苍蝇⑧
七星瓢虫
蝼骷
蚱蜢
蜣螂
……
➢昆虫纲是动物界种类和数量最 多的一类动物,约有100多万种。
(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
活动二:观察蝗虫
按下面提示结合书本P85、P87相关内容,观察蝗虫,并完成以下填 空(括号中填数量,方框中填名称) 全面观察:1.观察蝗虫的身体外形,分为几部分?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外形 头、胸、腹
有益 有害
体色 绿色或黄褐色
体表 有一层外骨骼
适 应
节肢 动物
与人类关系 典型
属于 昆虫 代表
主要特征
蝗虫
感觉 触角、单眼、复眼等
取食 咀嚼式口器
陆 地 生 活
头 胸
3 对
2 对
一 个 口
一一 对对 复触
腹 足 翅器 眼角
运动 3对足、2对翅
呼吸
气管
身体 分部
触角 复眼 口器
翅 足
头胸腹 头胸腹 头胸腹头头、胸胸腹、头腹胸腹
1对 1对 1对 1 对1对触 角1对 1对 1对 1对 1 对1对复 眼1对 1个 1个 1个 1 个1个口 器1个 2对 2对 2对 2 2对对 翅 2对 3对 3对 3对 3 3对对 足 3对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5.12.2昆虫 课件(共24张PPT)

取食
功能。
咀嚼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蝗虫是如何呼吸的呢?
小实验:谁先死?为什么?
把蝗虫的头部 浸没在水中
甲 乙
把蝗虫的腹部 浸没在水中
腹部第一节
观察梳理总结:蝗虫的结构特征
支撑 身体和保护 内部器官, 外骨骼 可以 1.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_______ 干燥陆地 生活.不能随身体的生长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更好地适应 蜕皮 而长大,所以有__ _ 现象. 腹 2.身体可分为 __、胸 __、 __三部分。 头 触觉 和_____ 嗅觉 的功能,有1对复眼是 视觉器官 头部有1对触角有_____ __ _____,3 感光 个咀嚼式口器 个单眼只能_____.1 后足发达,适于跳 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前足和中足适于行走,____ 跃,____ 后翅 很薄,适于飞翔. 前翅 坚韧。 气门 ,是气管的开口,呼吸器官是 气管 。 3.腹部有____
A
B
• 4.当你在南美洲的树林里观察时,有一个长着三对足.两 B 对翅的小动物从眼前掠过,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动物是: ( ) • A.鸟类 B.昆虫 C.蜂鸟 D.能够爬行 • 5.将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的原因是: ( C ) • A.可以通过口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氧气 • B.可以长时间不呼吸,吸收水中的氧 • C.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 • D.可以通过头.胸部的体表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 • 6. 蜻蜓落在叶片上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腹部在不 停地收缩和舒张,这是蜻蜓在 ( B ) • A.休息 B.呼吸 C.消化 D.排泄
蝗虫成虫的食量大,繁殖力高,成群 迁飞,所到之处,禾草皆光. 灭蝗最好在 幼虫期 进行.最好利用 蝗虫的 天敌 ,以虫治虫的 生物防治的
苏科版生物七下5.12.2《昆虫》课件 (共19张PPT)

活动一、昆虫知识小调查
天牛
蝴蝶
蜻蜓
鼠妇 蚯蚓
螳螂
蜘蛛
蜈蚣
蜜蜂
蝗虫
小组合作活动(3min): 1.图示10种动物哪些是昆虫? 2.思考什么样的动物可以称作昆虫,总结昆虫的特征。
昆虫的共同特征:
身体 头部 胸部
分为:头、胸、腹 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3对足, 2对翅
活动二、探究蝗虫的特征
自主学习——观察蝗虫
认真阅读课本第85和87页有关蝗虫的介绍 和图示,认识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小组互助式学习(4min)
在认识蝗虫结构的基础上,将所有结构简要 得画在下图中,并完成活动单,做好阐明蝗 虫的结构和功能的准备。
头
胸
腹
注:只画蝗虫的一侧
1、蝗虫身体的外面包着一层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 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 应陆地生活。
2、蝗虫的单眼和复眼有什么区别?
复眼产 生视觉
一对复眼
三个单眼
单眼仅 能感光
复眼上 的小眼
3、蝗虫用什么呼吸?
用气管呼吸
气门
归纳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头
胸
腹
单眼 触角
复眼
前翅 后翅
后足
前足
身体分为头胸腹,
气门 两对翅膀三对足,
中足
眼分单复一对触,
里头是肉外是骨。
归纳蝗虫生活习性的特点
食量大,食用禾本科植物 繁殖力高 适应性强(外骨骼) 咀嚼式口器 能够飞行,善于跳跃
活动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 一层“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 A.蝉属于昆虫,具有3对足,2对翅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 蝉蜕是一种生物,能产生后代 D.蝉的身体内没有骨骼,因此
天牛
蝴蝶
蜻蜓
鼠妇 蚯蚓
螳螂
蜘蛛
蜈蚣
蜜蜂
蝗虫
小组合作活动(3min): 1.图示10种动物哪些是昆虫? 2.思考什么样的动物可以称作昆虫,总结昆虫的特征。
昆虫的共同特征:
身体 头部 胸部
分为:头、胸、腹 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 3对足, 2对翅
活动二、探究蝗虫的特征
自主学习——观察蝗虫
认真阅读课本第85和87页有关蝗虫的介绍 和图示,认识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小组互助式学习(4min)
在认识蝗虫结构的基础上,将所有结构简要 得画在下图中,并完成活动单,做好阐明蝗 虫的结构和功能的准备。
头
胸
腹
注:只画蝗虫的一侧
1、蝗虫身体的外面包着一层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 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 应陆地生活。
2、蝗虫的单眼和复眼有什么区别?
复眼产 生视觉
一对复眼
三个单眼
单眼仅 能感光
复眼上 的小眼
3、蝗虫用什么呼吸?
用气管呼吸
气门
归纳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头
胸
腹
单眼 触角
复眼
前翅 后翅
后足
前足
身体分为头胸腹,
气门 两对翅膀三对足,
中足
眼分单复一对触,
里头是肉外是骨。
归纳蝗虫生活习性的特点
食量大,食用禾本科植物 繁殖力高 适应性强(外骨骼) 咀嚼式口器 能够飞行,善于跳跃
活动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 一层“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 A.蝉属于昆虫,具有3对足,2对翅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 蝉蜕是一种生物,能产生后代 D.蝉的身体内没有骨骼,因此
苏科版初一下册生物5.12第2节昆虫PPT课件(4)

2019/11/13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 哪些昆虫是有益的? 哪些昆虫是有害的?
2019/11/13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蚕丝可以织成绸缎 蛹可以吃,也可以作饲料 蚕沙可以作肥料,还可以入药 僵蚕也可以入药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目的: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交流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危
害及其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2.观察图,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讨论: 1.蝗虫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2.什么时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为什么?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目的:说出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器材:纸盒,蚕种,桑叶,稻草等。
指导:
1.学生4~6人一组,搜集、交流有关家蚕的 资料。
2.用蚕卵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 25℃,孵化时间需要10d左右,采摘桑叶饲 养,并且每天清理用于饲养的纸盒。
2019/11/13
2019/11/13
3.观察并记录家蚕生长、发育的主要变化特点。 4.观察并记录雌、雄家蚕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讨论: 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每个发 育时期有哪些主要特征? 2.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 相同?
2019/11/13
2019/11/13
殖家 和蚕 发的 育生
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的发育过 程。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 哪些昆虫是有益的? 哪些昆虫是有害的?
2019/11/13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蚕丝可以织成绸缎 蛹可以吃,也可以作饲料 蚕沙可以作肥料,还可以入药 僵蚕也可以入药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目的: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交流所了解的有关蝗虫的危
害及其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2.观察图,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讨论: 1.蝗虫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2.什么时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为什么?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2019/11/13
目的:说出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器材:纸盒,蚕种,桑叶,稻草等。
指导:
1.学生4~6人一组,搜集、交流有关家蚕的 资料。
2.用蚕卵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 25℃,孵化时间需要10d左右,采摘桑叶饲 养,并且每天清理用于饲养的纸盒。
2019/11/13
2019/11/13
3.观察并记录家蚕生长、发育的主要变化特点。 4.观察并记录雌、雄家蚕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讨论: 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每个发 育时期有哪些主要特征? 2.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 相同?
2019/11/13
2019/11/13
殖家 和蚕 发的 育生
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的发育过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蝇这样的复眼有什么作用?
• 苍蝇的复眼包含 4000个可独立成像 的小眼,能看清几 乎360度范围内的 物体。
蝴蝶的翅本来和蜻蜓、蝉的翅膀一样是 膜质、透明和无色的,但它们的翅面上密密 地覆盖着一层粉末。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这 种翅,就会显出透明的一块。这些粉末在放 大镜下观察,是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昆虫 学上将其称为鳞片,每个美丽的鳞片上都有 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簇上的鳞片 窝里,每个鳞片有几十条到一千多条脊纹, 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烁出美丽光芒。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们的鼻子, 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们的鼻子灵敏 得多。
4.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我们可以 在10倍放大镜下看清蚜虫的肢体,蚜虫喜欢 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 组成,这些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 小眼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不同的昆虫的 触角形状(不同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 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 (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 草蛉 )。
昆虫的特点
• 身体可分为三部分:头、胸、腹 • 头上有一对触角 • 胸部有三对足
用肉眼直接观察昆虫
• 只能看清昆虫的外形 • 发现有些昆虫的翅膀是透明的 • 有些昆虫的足部有钩刺 • 有的昆虫眼睛小,有的眼睛非常大
六年级科学下
放大镜下的昆虫许苍Fra bibliotek多 六
蝇 的
角 形 的
复
小 眼
眼
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 数目不同,例如,有种工蚁只有一只小眼,蝴蝶有1.2 万~1.7万只小眼。蜻蜓则有1万~28万只小眼,家蝇 有4千只小眼,每只小眼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整个 眼睛看到的物体就像一个拼凑物。昆虫的复眼虽有很多 的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很差,只能看到几米外的物 体,但是对于移动物体的反映却很灵敏。
用 十 倍 的 放 大 镜 看 到 的 蚜 虫
草蛉——灭虫能手
草蛉
草蛉卵
草蛉卵
草蛉幼虫
草蛉成虫
草蛉的成虫和幼虫都能捕食蚜虫以及其他危害农作物
的小虫,尤其是幼虫十分擅长捕食蚜虫,素有“蚜狮”之 称。
其口器外形像两把镰刀,左右和上下分别合成刺吸式 构造。
草蛉捕食蚜虫,它把蚜虫的体液吸干后,还会把蚜虫
如二化螟的触角,可凭借水稻的气味刺激寻找到它的食 物水稻,菜粉蝶的触角可根据接受到的芥子油气味很 快发现它的食物十字花科植物。嗅觉最灵敏的是印第 安月亮蛾,能从11千米以外的地方察觉到配偶的性外 激素。有些姬蜂的触角可凭借害虫体上散发出的微弱 红外线,准确无误地搜寻到躲在作物或树木茎杆中的 寄主。对于某些昆虫,触角还有其他作用,例如水生 的仰蝽在仰泳时,将触角展开有平衡身体的作用;水 龟虫用触角帮助呼吸;蝇蚊的幼虫用触角捕捉猎物;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 )6月份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
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 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 看清它们的肢体。
科学概念:
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 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2.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 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蝴蝶的触角
天牛的触角
蝗虫的触角
蚕蛾的触角
家蚕羽状触角
苍蝇的触角呈具芒状
腮 状 的 触 角
丝状的触角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昆虫的触角 像“天 线”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
能平衡身体。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 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 呈“丝状”,蚂蚁的触角呈“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呈 “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触角 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 重要特征。
昆虫的足
放大镜下的昆虫
苍蝇的脚
脚上有“爪”, 下面有披一排茸 毛遮住的爪垫盘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 璃上,不但不滑落,而 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 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的肉眼只能 看到密密麻麻的一片
蚜虫刺吸植物的汁液的
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 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 是密密麻麻的一片。
昆虫的“嗅觉”很灵敏,科学研究表明: 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雄蛾的触角
呈羽状
蝗虫的触角 成丝状
蝴蝶的触角 呈棒状
天牛的触角 呈鞭状
苍蝇的触角 呈具芒状
蚂蚁的触角 呈膝状
蜻蜓的触角 呈刚毛状
瓢虫的触角 呈锤状
昆虫的触角只是有“嗅觉”
作用吗
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与触角窝内的许多感觉 神经末梢相连,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非常灵敏, 既能感触物体、感觉气流,又能嗅到各种气味,甚至 是远距离散发出来的。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 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
蝴蝶的翅膀
• 蝴蝶的翅膀上 布满彩色小鳞 片,这些鳞片 其实是扁平的 细毛。
• 蝴蝶的翅膀上 布满彩色小鳞 片,这些鳞片 其实是扁平的 细毛。
构造奇特的蟋蟀:
“耳朵”长在足的 内侧。
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 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如蝉的耳朵 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夜蛾的耳朵长在胸、腹部 之间凹处,雄蚊和蚂蚁的听觉毛发在触角上,螳 螂的听觉毛发在尾须上。蟋蟀的耳朵则是长在前 足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