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试-2009

合集下载

未完待续研友提供的09化工真题答案

未完待续研友提供的09化工真题答案

未完待续]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试卷答案注:这是我自己做的答案,有什么问题或疑问请跟贴提出。

如问其他年份的答案,也欢迎,但由于知识能力局限不保证所有答案正确)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题(50分)1、某设备内真空表的读数为375mmHg,其绝压等于0.0513MPa,(设当地的大气压为1.013×105Pa)。

2、流体在圆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阻力损失与管内流速u一次方成正比。

3、边长为0.5m的正方形通风管,该管道的当量直径为0.5m。

4. 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工作时,其工作点是由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的_特性曲线_共同确定。

5. 其他条件不变,被输送流体的温度提高,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_下降;提高上游容器的操作压强,离心泵允许安装高度__降低_。

6. 球形颗粒在20ºC空气中沉降(设沉降过程符合stocks定律),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温度上升时,沉降速度将_降低_; 若该颗粒在水中沉降,当水温升高,其沉降速度将_增加_。

7. 用压滤机分离悬浮物,忽略过滤介质阻力,滤饼不可压缩。

过滤时间增加一倍,滤液量增加到原来的_根号2倍___;过滤面积增加一倍,滤液量增加至_2倍_。

8. 有一套管换热器。

环隙中1200C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小管内空气,空气呈湍流流动状态,其对流传热系数为70 W⋅m-2⋅℃-1,若将上述套管中空气流量增大一倍,其他条件和物性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套管的总传热系数约等于_70的0.8次方__ W⋅m-2⋅℃-1。

上述套管换热器内管壁温度接近于____70__ oC。

9.为了减少高温物体热辐射损失,往往在高温物体周围设置热屏障,热屏障材料的黑度减小,则热辐射损失增加10、当管子由水平放置改为垂直放置,其他条件不变,其能量损失C。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11、并联管路的阻力损失等于C。

A. 各并联支管损失之和B. 各并联支管阻力损失的平均值C. 任一并联支管的阻力损失D. 不确定12.传热速率方程中的传热面积与热流方向B;A.相互平行; B. 相互垂直; C. 斜交 ; D.相对位置不确定13.一台换热器,管内、管外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60 W⋅m-2⋅℃-1和10000 W⋅m-2⋅℃-1,换热管为φ25×1.5mm的紫铜管,若污垢热阻不计,则该换热器的控制热阻约为D m2.0C.W-1。

0mxt-化学076077化工原理试卷(A卷)

0mxt-化学076077化工原理试卷(A卷)

系、班 姓 名 座 号…………………密……………封……………线……………密……………封……………线…………………嘉应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工原理及实验 课程考试题A( 2009 年 1 月 12 日) 076 ,077班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复核人得 分评卷人一:填空题(40分)1、如图所示,水从内径为d 1 的管段流向内径为d 2 管段,已知122d d =,d 1 管段流体流动的速度头为0.8m 水柱,h 1 =0.7m,忽略流经AB 段的能量损失(即可按理想流体处理),则h 2= ,h 3 = 。

(4分)2、流体在圆形等径直管中呈湍流流动时,管中心处的点速度约为截面平均速度的______倍。

若流动处于完全湍流区,平均流速增大至原来的2倍时,能量损失约为原损失的______倍。

3、实际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气体质量流量一定,当气体温度升高时,Re 值将________________。

5、U 形压差计用水作指示液,测量气体管道中的压降,若指示液读数R =20mm ,则表示压降为______Pa ,为使R 读数增大,而△P 值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______的指示液。

6、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系统中:层流区:压强降与速度______次方成正比。

完全湍动区:压强降与速度___________次方成正比。

7、流体机械能衡算式如衡算基准以J/kg 表示, 则该方程可表示为 ,若用J/N表示则可表示为 。

(无外加机械能)9、减少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Σh f 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应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级化工原理试卷A

2009级化工原理试卷A
2.(10分)
一套管换热器,用196kPa的水蒸气加热某料液,料液在φ54×2mm的管道中流动,水蒸气在管外冷凝,己知料液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60℃,流量为4000kg/h,已知料液对管壁的传热系数为500w/(m2·K),蒸汽对管壁的传热系数为10000W/(m2·K);管内壁的污垢热阻为0.0004 m2·K/W,忽略管壁及管外污垢的热阻。求以上换热器的管壁平均温度为多少?
A.液膜或液相阻力B.气膜或气相阻力C.气液双膜D.不确定
6.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增大,系统有相对挥发度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7.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绝热饱和温度为tas,露点为td,当空气的相对湿度 时,则这三个温度关系为:。
A. t=tas=tdB. t>tas>tdC. t<tas<tdD.t>tas=td
8.精馏塔操作中,保持F、xF、q、L不变,而增大提馏段V,精留段L/V。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9.夏天我们踩在地板上比踩在地毯上感觉凉一些,是因为地板的传热系数地毯的传热系数。
A.<B.=C.>D.不确定
10.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
A.离心力B.重力C.静电场力D.惯性力
7.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增加时,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
数m,溶解度系数H。
8.理想溶液的t-x(y)相图上有两条曲线,下面一条为线,上面一条为线。
9.气、液两相在设备内呈连续接触的是塔,呈逐级接触的是塔。
10.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1)冷液进料;(2)泡点液体进料;(3)汽液混合物进料;(4)饱和蒸汽进料;(5)过热蒸汽进料。
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2009级《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2009级《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2009级《化工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某流动体系,Re=5000,其流动形态是……………………………………()①滞流②层流③湍流④过渡流2、湍流时管内的平均流速约为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的……………………()①0.5倍②0.56倍②0.8倍④0.9倍3、某系统内绝压为40mmHg,大气压为760mmHg,其真空度为……………()①40mmHg ②720mmHg③-40mmHg ④800mmHg4、流体因被压缩而能向外膨胀作功的能力称为……………………………()①位能②动能③静压能④内能5、当Re准数小于2000时,流体在平滑管内的流动形态为…………………()①层流②过渡流③湍流④紊流6、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①U=3/2U max②U=0.8U max③U=1/2U max④U=1/4U max7、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①工作点②设计工况点③操作点④控制点8、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①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②位能③静压能④机械能9、重力降尘室通常可分离的颗粒粒径大于…………………………………()①40µm ②50µm③60µm ④70µm10、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①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②沉降面积③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④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11、板框压滤机中………………………………………………………………()①板有两种不同的构造②框有两种不同的构造③板和框都有两种不同的构造④板和框都只有一种构造12、滤液通过滤饼层内的细微孔道时的流动形态为…………………………()①层流②过渡流③湍流④紊流13、用于深层过滤的过滤介质是………………………………………………()①织物介质②高分子膜③多孔性介质④堆积的颗粒介质14、下列材料中导热系数最小的物质应是……………………………………()①金属②建筑材料③气体④水15、表示流体的物理性质对给热系数的影响的准数是………………………()①努塞特准数②雷诺准数③普兰德准数④格拉斯霍夫准数16、两种不同的流体在进行热交换时,在各种流向中,传热温度差最大的是()①并流②逆流③错流④折流17、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α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是()①提高小的α值②提高大的α值③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④提高大的α值,同时降低小的α值18、稳定传热是指传热系统内各点的温度……………………………………()①既随时间而变,又随位置而变②只随位置而变,但不随时间而变③只随时间而变,但不随位而变④既不随时间而变,又不随位置而变19、传热速率公式Q=KAΔt m中,Δt m的物理意义是…………………………()①器壁内、外壁面的温度差②器壁与流体的温度差③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差④器壁两侧流体对数平均温度差20、混合气体中溶解度大的组分被称为………………………………………()①吸收质②惰性组分③吸收剂④溶剂21、属于微分接触式的塔设备是………………………………………………()①填料塔②筛板塔③泡罩塔④浮阀塔22、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①回收率趋向最高②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③操作最为经济④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23、双膜理论指出,两相之间存在的相界面是………………………………()①不稳定的②稳定的③瞬间的④不断更新的24、要使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得到较彻底的分离的操作方法是………………()①简单蒸馏②精馏③水蒸汽蒸馏④平衡蒸馏25、蒸馏操作属于………………………………………………………………()①动量传递操作②热量传递操作③质量传递操作④热质传递操作26、精馏塔进料时,若q=0,则表明进料状况为………………………………()①冷料②饱和液体③气液混合料④饱和蒸汽27、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所需的理论塔板数………………………()①逐渐增多②逐渐减少③不会改变④无穷大二、判断题1、理想流体是指不具有粘性,因而流动是不产生摩擦阻力的流体…………()2、静止的流体内部,在液面下任一点的压强仅仅是深度的函数……………()3、流体作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只是Re的函数,而与管壁的粗糙度无关()4、流体在等直径的导管中作稳态流动时,由于流动有摩擦阻力损失,因此流体的流速沿管长而逐渐变小………………………………………………………()5、测速管测得的是流体的点速度………………………………………………()6、以大气压为基准所测得的压力称为表压…………………………………()7、泵的铭牌上标明的数值是该泵在效率最高点上的性能…………………()8、泵内部分高压液体泄漏到低压区造成的功率损失称为水力损失………()9、离心泵开泵之前要先灌液,目的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10、恒压过滤的特点是过滤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11、轴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中叶轮获得的有效能量………………()12、离心沉降一般处于斯托克斯区……………………………………………()13、旋风分离器压力损失与其大小无关………………………………………()14、恒压过滤的特点是,过滤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15、换热器的导热管,应选用导热系数值大的材料……………………………()16、金属和非金属的导热系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少…………………………()17、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8、强化传热过程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传热面积……………………………()19、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传热边界层…………………………………()20、对于不同的吸收质,亨利系数越大,越难溶解……………………………()21、在正常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内,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相……………()22、当气体溶解度很大时,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上………………………()23、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组分不再在两相中传递………………………()24、不同的吸收质,亨利系数越大,越易溶解…………………………………()25、增大吸收剂用量会增加操作费用…………………………………………()26、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塔板数减少…………………………………………()27、精馏操作中,在塔顶得到的是纯轻组分…………………………………()28、相对挥发度a值越大,则表示此混合液越难分离………………………()29、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决定了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三、名词解释题1、相对密度——2、局部阻力——3、静压能——4、管路特性方程——5、泵的扬程——6、设计工况点——7、热负荷——8、定性温度——9、传热速率——10、平衡溶解度——11、吸收质——12、理论塔板——13、蒸馏——14、相对挥发度——四、简答题1、如何选择液体输送过程中管道的管径?2、简述流体流动形态的判断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熟悉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独立完成化工流程图的绘制;(3)具备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设计和操作能力;(4)能够进行化工生产的安全评估和环保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2)使学生认识到化工原理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关注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导论: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化工流程图:讲解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操作单元:分析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安全环保:讨论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2009-2010-2化工原理B卷试题

2009-2010-2化工原理B卷试题

广西工学院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考核课程化工原理( B 卷)考核班级生物081、制药081学生数70 印数75 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120 分钟一、选择题(2分/题,共34分)1.如图1所示,连接A.B两截面间的压差计的读数R表示了( )的大小。

A. A.B间的压头损失H fABB. A.B间的压强差△PC. A.B间的压头损失及动压头差之和D. A.B间的动压头差u A2-u B2/2g2.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应使离心泵内的最低压力()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A.大于B.小于C.等于3.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

A.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B.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C.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D.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4.已知圆筒壁(外半径为r3)上两层保温材料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2示:A 层的导热系数( 大于)B层的导热系数;应将(B 层)放在内层保温效果好。

(A,B 两层厚度相等)。

A.等于B.大于C.小于D.A 层E.B 层5.在稳定流动的并联管路中,管子长,直径小,而摩擦系数大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A.与主管相同B. 大C. 小6.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之值。

A.大者B.小者C. 两者7.如图3,U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A.B间的阻力损失B. A.B间的压强差C. A.B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D. A.B间位头差8.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A.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B.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C.由管路特性所决定的点图.3图1图2D.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9.在吸收塔某处, 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1,气相总传质系数K y =1.5kmol. m -2.h -1,平衡关系y=0.5x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 )。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9045( A )卷课程编号:H5801001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考试形式:闭卷适用班级:应用化学姓名:学号:班级:学院:理学院专业:应用化学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

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每题3 分,共30 分)得分评阅人1. 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1) 若 p*>p 或 C>C*则属于_____过程(2) 若 p>p*或 C*>C 则属于_____过程2.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4.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q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5.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6. 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①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______;②所得残液浓度______;③馏出物总量______。

7.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 。

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和______。

t;塔底某理论板上气8. 若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气相露点温度为1t,液相泡点温度为2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得分评阅人1.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亨利系数E将()。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2.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 )。

2009《化工原理》(上)试题答案

2009《化工原理》(上)试题答案

2009级《化工原理》(上)试题答案一、填空题(25分)1.《化工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化工生产中的____单元操作__。

2.N2在内径为150mm的管道中流动,流速为20m/s,密度为1.379 kg/m3,则其体积流量Vs=_0.3534_m3/s,质量流量Ws=__0.4874_kg/s,质量流速G=__27.58_kg/s·m2。

3.某设备的真空度为2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该设备绝压为_80_KPa。

4.串联的两段管路的直径之比d1/d2=1:3,则其中不可压缩流体的流速之比u1/u2=__9:1__。

5.边界层分离会使阻力损失_增大_。

阻力损失的直观表现为__压力降__。

6.离心泵启动时,应先_关闭_出口阀门,使得__启动电流最小_____。

7.为防止_汽蚀_____现象发生,必须限制泵的安装高度。

当地大气压越_大___,液体的密度越_小__;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__小__则泵的允许安装高度越大。

8.板框过滤机其过滤、洗涤、卸渣、整理过程是_分阶段在整个过滤机__进行的。

9.某降尘室高和宽均为2m,含尘气体气流速度为2m/s,某一粒径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8m/s,为保证该种颗粒完全沉降下来,则降尘室的长至少应为_5__m,该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_8___m3/s。

10.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为_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_。

11.灰垢、钢板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5和37.5W/m·℃,则1mm灰垢相当于_30____mm钢板的热阻。

12.对流传热阻力主要集中在___滞馏层__,所以__加大速率__可加强传热。

13.列管换热器主要有_固定管板式,浮头失,U型管式_三种。

14.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将蒸发分为_单效_和_多效___。

15.蒸发设备中的温度差损失是指__最大传热温差与有效传热温差之差_。

16.在单效蒸发中,每小时将2000kg的某种水溶液从10%连续浓缩到30%,水分的蒸发量为_1333.3_kg/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
学号:__________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试卷:考试形式:闭卷
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化工学院考试日期: 2009年 7月5日试卷共 4 页_____ 级_____ 班
一、板式塔设计部分(40分)
1.(8分)论述板式塔设计中,板间距设计偏大的优点和缺点是
什么?
2.(8分)论述塔板中溢流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溢流堰堰高过
大、过小各有何缺点?对于单流型塔板,堰长与塔径的比值
范围是多少?
3.(8分)板式塔负荷性能图有几条线?说出其名称?你所设计
的筛板塔或浮阀塔每条线推导的依据是什么(不必写具体公
式)?
4.(16分)用流程框图描绘出塔板设计的计算过程?
二、再沸器设计部分(40分)
1. 简述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
2.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传热管根据管内流体的相态可分为两段,分别是什么?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3.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循环推动力是什么?如在再沸器设计工程中,循环推动力小于循环阻力,应如何调整出口汽含率?
4. 课程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再沸器的热负荷?
三、画图部分(20分)
1.请在相应位置上正确画出精馏塔的常规接口和附属设备,标出名称。

2. 请画出工艺流程图中以下设备或仪表的图例:
(1)输送液体乙烷或乙烯用的离心泵
(2)单管程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
(3)存放液态乙烷或乙烯的储罐
(4)集中仪表盘面安装仪表
3.填空:
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中,工艺物料管线用线画出;
辅助物料管道用线画出;仪表控制线用或线绘制。

(中实线,粗实线,细实线,细虚线,中虚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