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泉,济南,价值]济南名泉的突出普遍价值

合集下载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

济南七十二名泉简介1、趵突泉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灵魂的话,济南的灵魂便是趵突泉。

自古至今,趵突泉就是济南的象征。

号称“泉城”的济南,以“七十二泉”名闻天下,趵突泉居“七十二泉”之首。

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历来就有“不到趵突泉,空负济南游”之说。

奔突腾涌的趵突泉三股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喷涌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透出一种灵气,一种神秘,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历史沧桑。

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代,迄今长达3000多年。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在所著的《齐州二堂记》中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意跳跃腾起的泉水。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观看并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故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2、金线泉在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中最奇的应数金线泉了。

金线泉奇就奇在:水盛时,若光线合适,可以看到泉水从池的两旁对涌而出,在水面相交,形成一条漂浮移动的水线,时隐时现,阳光一照,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金线泉由来已久,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对金线泉描写到“齐州城西张意谏议园亭有金线泉,澄澈见底。

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

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

”明清两代,经常能够清晰地看到泉中金线,后来金线泉水面缩小,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

后在金线泉东约 20米处的一个小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

3、皇华泉皇华泉,一个听起来非常气派的名字。

听泉名便能猜到,皇华泉内涵的故事中必然与帝皇有些关联。

皇华泉的名字,“皇华”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皇华”为古时对国王派出使臣的尊称。

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国君派使者外出,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因为使臣是带着国君的光华而来,人们因此称颂国君派出的使臣为“皇华”。

济南新评审出72名泉

济南新评审出72名泉

济南新评审出72名泉
新评选出的济南七12名泉分别是: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王府池(濯缨泉)、玉环泉、芙蓉泉、舜井、腾蛟泉、双忠泉、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玉泉、濂泉、华泉、浆水泉、砚池、甘露泉、林汲泉、斗母泉、无影潭、白泉、涌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泥淤泉、大泉、圣水泉、缎华泉、玉河泉、百脉泉、东麻湾、西麻湾、墨泉、梅花泉、净明泉、袈裟泉、卓锡泉、清泠泉、檀抱泉、晓露泉、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

济南十大泉群分别是:
趵突泉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白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群、百脉泉群、袈裟泉群、洪范泉群。

自1998年9月开始历时五载的济南七12名泉及十大泉群评审结果今天(4月2日)揭晓。

济南七12名泉的评审,依照尊敬历史,尊敬古人,与时俱进,有益管理,重在维护,以市区为主,兼顾郊县(市)区的原则,对历史上金、明、清三代所列七12名泉,进行全面考察,能够保存的尽量予以保存。

对历史上未被列入七12名泉的泉水,拥有优良自然人文环境和游览价值的,也被列入新七12名泉。

十大泉群的划分,除市区内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外,依据泉水散布、数量、地质结构和泉水流径,新划定出白
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群、百脉泉群、袈裟泉群、洪范泉群,构成市区内外十大泉群。

七十二名泉的文章

七十二名泉的文章

七十二名泉的文章
济南以泉水闻名,七十二名泉就是济南的代表。

其中,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溪亭泉等都是著名的泉眼。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是七十二名泉之首。

它的泉水清澈甘甜,日夜涌出,常常吸引人们前来品尝。

趵突泉的景色优美,周围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珍珠泉则位于趵突泉的东南面,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泉水从池底涌出,形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泡,宛如珍珠般美丽。

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泡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令人流连忘返。

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南岸,泉水源源不断,水质清澈,据说喝上一口能延年益寿。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泉水的壮观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溪亭泉位于珍珠泉的东假山下,泉水清澈见底,周围景色宜人。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在此留下了《如梦令》等不朽诗篇。

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此外,还有散水泉、濋泉等名泉,各具特色。

这些名泉不仅给济南带来了美丽和独特的风光,也成为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

总之,七十二名泉是济南的瑰宝,每个泉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背景。

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济南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济南趵突泉公园之园内名泉的调查报告

济南趵突泉公园之园内名泉的调查报告
《园林绿化设计规范》
作为公园设计的指导文件,该规范明确了公园内水体、植被、建筑 等各个元素的设计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园内名泉的保护和利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 综上所述,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名泉在水质、文化价值和保护利用方面 均具有较高的评价。未来,应继续加强对这些名泉的保护力度,合理利 用资源,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
05
建议与展望
加强名泉保护与修复的建议
制定全面保护计划
针对园内名泉的现状和保护需求,制定 综合性的保护计划,确保各名泉得到有
效保护。
修复受损名泉
对受损的名泉进行全面修复,恢复其 原始面貌和泉水品质。
强化监管机制
加大对名泉保护区的监管力度,严防 未经授权的开发和破坏行为。
增加科研支持
加强对名泉的科研支持,深入了解泉 水形成机理,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名泉文化价值的策略与措施
增强文化体验
通过建设泉水文化体验区、开展泉水文化 主题活动等方式,增强游客对名泉文化的
园内名泉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济南趵突泉公园内分布着众多名泉,如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等。这些名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趵突泉 就被誉为“济南第一泉”,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咏史怀古的对象。黑虎泉则以其神秘的传说和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游客。五龙 潭作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说。
历史底蕴深厚
趵突泉公园内的名泉,多 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与济南的历史文化紧密相 连。
文学作品中的描绘
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中对园内名泉有生动描绘 ,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 涵。
民间传说与故事
围绕着这些名泉,还流传 着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 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 体验。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济南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同时也以其丰富的泉水资源而闻名于世。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作为济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泉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济南名泉文化景观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进行活态保护与发展。

本文将围绕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展开讨论,旨在提出有效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实现名泉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一、名泉文化景观的特点与价值济南作为泉城,拥有着丰富的泉水资源,因此也形成了独特的名泉文化景观。

这些名泉包括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等,它们以其清澈见底的泉水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了济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名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趵突泉便是中国四大名泉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名泉文化景观不仅是城市的重要景观之一,更是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文化传承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名泉文化景观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济南名泉文化景观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发频繁,导致了济南部分泉水的枯竭和水质的恶化,严重影响了名泉文化景观的原有风貌。

旅游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和旅游设施的盲目扩张,破坏了部分名泉的环境,使得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

名泉文化景观的管理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管理混乱和保护不力的现象出现。

名泉文化景观面临着来自于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两方面的双重压力,亟需进行活态保护与发展。

三、活态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为了实现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应该建立健全名泉文化景观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名泉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名泉文化景观的保护投入,增强对泉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扭转泉水资源的消失和水质恶化的趋势。

要加强对名泉文化景观的规划,合理控制旅游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旅游设施过度扩张,最大限度地保护名泉文化景观的原始风貌。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济南72名泉
泉城概述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闻名天下,是我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是黄河下游最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闻名天下,是我国文化历史名城之一。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 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 泰山之阴。 滨、泰山之阴。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元·于钦《汇波楼记 2000多年的历史 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齐多甘泉,甲于天下( 于钦《 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 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 略》)”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刘鹗) 的美誉。 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刘鹗)”的美誉。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 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 齐多甘泉, 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 冠于天下。 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 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 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 145处 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 总一百五十一泉” 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 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 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 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 者奚啻百数。 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 1964年调查 108处 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 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 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 119处泉池 月间和1997 月至10 1997年 10月 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7年8月至10月,市园林局编志人员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 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 139处 截至1997 10月 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 1997年 103处泉池基本完好 查,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7年10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 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 41处 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 30处无名称的泉池 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 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 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 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 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 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 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頫、王守仁、李攀龙、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 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頫、王守仁、李攀龙、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 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 17~ 摄氏度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 18摄氏度, 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 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 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 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经国 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 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 (Li)0.12毫克 650, 毫克、 (Sr)0.99毫克 毫克、 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锂(Li)0.12毫克、锶(Sr)0.99毫克、 (Zn)0.13毫克 毫克、 (Mg)35.55毫克 毫克、 (Br)0.5毫克 毫克、 (Ca)62.68毫克 偏硅酸(H2SiO3)76毫克。 毫克、 (H2SiO3)76毫克 锌(Zn)0.13毫克、镁(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钙(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市中心,是泉城特色标志区核心景区,由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及护城河、大明湖组成,总面积3.1
平方公里,是济南首家国家AAAAA级景区。

2009年9月10日,济南名泉凭借数量多、水质优、形态美、地质结构独特、历史文化深厚,具有突出、普遍观赏价值,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和濒危性的优势,被住建部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泉水为主题的申遗项目。

2011年11月,护城河泉水游览景观带被《求是》杂志推选为“中国十大休闲胜地”;12月,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以趵突泉为核心,囊括三大泉群之70余处名泉,形成了泉、湖、河、城为一体的独特园林景观。

还拥有泺源堂、李清照纪念堂、遐园、古历亭旧址、铁公祠、南丰祠、稼轩祠和秦琼祠等多处承载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名园。

近年来天下第一泉景区不遗余力地打造楹联文化,加大了对楹联文化的挖掘开发力度,一方面对原有楹联进行了精修维护,另一方面广泛征集墨宝,请名家撰写制作新楹联,使楹联文化得到较快发展,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成为地域文化的亮点。

2014年,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名园”称号,成为全国首家获此称号的园林景区。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济南是一座拥有丰富名泉资源的城市,这些名泉为济南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也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如何进行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价值济南的名泉文化景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价值。

济南的名泉与济南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每一处名泉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久远的文化。

名泉景观的形成也离不开济南独特的地质环境,泉水与山川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济南的名泉文化景观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价值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济南的名泉文化景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名泉文化景观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过度的开发和商业化也给名泉文化景观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些名泉变得商业味浓重,原本清澈的泉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现状值得深思和重视,在保护和发展名泉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

要实现济南名泉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健全名泉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规范名泉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名泉文化景观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名泉文化景观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其的保护意识。

也需要加强学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对名泉文化景观的认识,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改善名泉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加强对水源地和周边环境的保护,保持泉水的清澈和洁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名泉的突出普遍价值
泉水是济南具有独特性的景观资源,是济南的风景核心和景观载体。

几千年的地质演替和文化传承,使泉城成了济南的代名词。

近30年来泉水遇到了气候变化、城市扩展、开发过度的严重挑战。

制定申遗战略,启动泉水保护行动计划,是提升城市品质,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接轨国际发展潮流,融入全球自然保护发展目标的战略对策。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在联合国世界遗产目录与水有关的28项中,涵盖了江、河、湖、海、瀑布、潭的各个方面,泉水至今还没有一项入选。

济南以泉水众多闻名于世,自古就有泉城的美誉,素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自然景观享誉中外。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白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涌泉泉群,袈裟河泉群,百脉泉泉群,洪范池泉群等十余处泉群、名泉640处之多,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众多泉水将城市滋润得有如江南,一城山色半城湖成为最好的注释。

老舍曾经说过:若没了泉,济南将失去一半的美。

过去的济南城每天最多可涌出泉水100万立方米。

它不仅是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更是济南市的园林名片和市民赖以自豪的生态本底,只要有了泉水,济南才独具魅力。

1典型的地质结构
济南南依泰山隆起,北临齐河广饶大断层,大地构造上处于鲁中南隆起与鲁西北坳陷的衔接地带,是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该区早期以东西向构造为基础,后期发育一系列北西向断层构造。

在单斜构造的北部,由于处在鲁中南隆起和鲁西北坳陷的过渡带,有广泛的岩浆岩活动并发育较多的东西向小型褶曲和断层。

济南地区发育多条规模较大的北北西向断层和少量北北东向断层。

北西向断层自西向东有马山断层、炒米店断层、千佛山断层、东梧断层、鸡山断层等,章丘城西有文祖断层。

北东向断层有港沟断层。

这些断层自东向西大致等距分布,将单斜构造分割成若干个断块,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起控制作用,形成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几大泉群因此形成。

2独特的地貌特征
济南地区南部为泰山山脉的北翼,地势南高北低的低山丘陵,海拔3001500m;中部为山前平原,海拔100北部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分布于沿黄及黄河以北,自新生代以来处于长期缓慢下降的断陷区,地势平坦。

济南市区处于中部冲积扇倾斜平原区,属上升的山区和相对下降平原区的过渡带,地形坡度较大,冲积扇物质颗粒较粗,沟谷发育。

南部低山丘陵,群山环绕,地势起伏较大,山峰高度一般在海拔300900m,比高200500m之间,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唯平阴的大寨山、大顶山,长清的马山、莲山,章丘的长白山为南北走向。

全市低山和丘陵面积为3266.8km2。

济南泉水是由独特的地貌形成的,造化神奇,气势磅礴、形态各异、绚丽多彩。

山泉湖河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迁,形成点状泉、簇状泉群、散点泉群、面状泉群、混生泉群的骨架景观体系,经小清河汇入渤海,体现了涓涓细流汇入大海的地形地貌体系。

3神奇的城市融合
泉水孕育了济南城市的历史,城市沿革、社会发展、民风民俗无不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

城市的兴建和发展,是与泉水密不可分的。

济南地区先人依泉而居,因泉建城,在泉水边创造和发展了济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泉水是济南的城市血脉,泉水绘就了济南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瑰丽画卷。

即泉水遍市域,绿水绕古城,城市以泉兴,泉水因城秀的格局。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中国山水城市的经典蓝本,是山环水报抱的自然恩赐。

4丰富的泉水文化
自古以来,济南居民择泉而居,泉水是济南的根和魂。

泉水与历史文化的发展和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泉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士,引来了众多皇家贵族、文人墨客。

济南泉水富有灵性灵感。

养育和吸引了郦道元、李白、杜甫、曾巩、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刘鹗等众多名人雅士乃至清代康熙、乾隆两代皇帝,他们于泉边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赞美济南泉水的诗文碑刻和轶事佳话。

大舜文化、齐鲁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财富文化、殖民文化、政治文化、饮食文化、书法文化、绘画文化、考古文化、风水文化都是泉水文化的延伸和拓展。

5完善的生态系统
济南地区的山岭属于泰山山脉北支,东西向绵延百余公里的分水岭为本区最高处,也是整个济南泉域的南部边界。

南部山势陡峻,沟谷切割深邃,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区。

中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以构造剥蚀为主,古生界地层向北成单斜产状,发育单面山地形。

区内石灰岩地层广布,地表、地下裂隙岩溶发育,有溶沟、溶槽、溶蚀裂隙、溶孔、溶洞及岩溶干谷等。

它们是大气降水入渗和地下水运动的主要通道,也是地下岩溶水汇集储存的主要空间。

6结语
今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举了19项提名地供专家评估,其中自然遗产9项,混合遗产4项,文化景观6项。

自然遗产有肯尼亚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海,新疆天山、印度大喜马拉雅国家公园、菲律宾哈米圭坦山脉野生动物保护区、塔吉克斯坦塔吉克国家公园、越南凯田国家公园、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墨西哥厄尔尼诺祭坛。

混合遗产是法国比甲哥群岛、马伦哈吉格座右铭,莱索托塞拉巴铁国家公园、加拿大匹马奇汶亚希、俄罗斯西维亚自可历史、建筑、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6项中国的红河哈尼水稻梯田名列其中,在19项中,只有中、俄、加申报了2项。

世界遗产的申报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对提名地的精确描述,这一方面离不开风景园
林、城市规划、建筑、地质、气象、水温、植物、动物、环境、生态、文化等专家的深度研究。

例如:泉水形成机制的研究,济南市植被格局与乡土植物分布的研究,南部山区水土保持的研究,泉水的自然喷涌和生态管控的研究,济南泉水与名人文化、民风民俗、历史遗迹相关性研究,泉水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城市推进与泉城特色强化的技术对策研究,气候变化特征与泉水可持续喷涌的研究等。

齐鲁大地素以一山、一水、一圣人而著称,在泰山、孔庙相继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后,若济南名泉能够申遗成功,山东泰山苍苍、泉水茫茫、三位一体、孔孟思想的世界遗产格局就会形成,中国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价值认同通过泉水的国际认知而健全完善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