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埠的名泉(柳埠涝峪刘善华)
济南桃花源,大美涝峪(柳埠涝峪刘善华)

五、济南桃花源—大美涝峪张希舜“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来世人向往的理想境地。
殊不知,在济南就有一处胜过桃花源的美丽乡村,这就是大美涝峪。
出柳埠镇,沿着省道304东南行约十五里左右,山峪突然扩大,豁然开朗,犹如进入宝葫芦的大肚部分,山峦河溪,花木姗姗,映入眼帘。
在刘善华老师引领下,来到涝峪村党建中心,热情好客的王传友书记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吴延进早已在门前广场上等待我们。
虽初次相见,却如老朋友一样。
在宽敞明亮的办公会议室里接待了我们,并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了涝峪村的风貌景点。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走出办公室,首先看到一弘清池,平静如镜,水清深蓝,方圆有亩余。
源泉即是有名的三眼老鼠洞泉,泉水常年喷涌,大旱之年也从未干涸过,泉池内布置网箱养鱼。
周边亭榭廊台供人们休憩。
据介绍仅此一泉之水就供全村人使用,村里把供水管道铺设到每一户村民家,吃水十分方便。
此处的泉水也抽到前北坡、后北坡,让富硒樱桃树也都喝上甘冽的山泉水,所以涝峪村的富硒樱桃个头大、口感好。
接着我们爬上村南的南沟山坡,看到南园泉,由于保护水源,泉眼做了封闭,但从旁边一眼水井中可以见到水很丰盛,井水映着蓝天,映着我们的笑脸,像是久藏深山里的美女,欢迎我们来欣赏她的美颜。
在层台高低错落的山地上,分布着一些土坯草房,大都已有几十年历史。
我们走进一户农家,房内温暖宜人,地面保持着原土状,很接地气。
据已是古稀老人的主人讲,这茅草房已有七十多年历史。
房顶是厚厚的山茅草,不烂不漏,几十年间仅换过两次山草。
厚厚的土墙足有半米宽,是极好的保温材料,纯天然的土结构,茅草斜屋面,就是一个极好的空调房。
堂外是优美的山景,新鲜的空气,农户如回归自然。
顺坡而下,又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房舍、庭院和豪车,足见村民之富庶也。
路遇了一位老者--刘延贞闲步走在村中,健康硬朗,悠然自得。
与之搭讪,知其已九十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笑容憨厚,令人称奇。
济南72泉

西营镇:(52处)滴答泉、砟呼泉、铁峪泉、南龙泉、黄鹿泉、拔槊泉、饮马泉、灰泉、小北泉、积米泉、历甲泉、雪花泉、智公泉、曲家峪泉、大泉、红岭泉、盛泉、三江泉、枣林泉、白炭泉、九龙泉、藕池泉、虎啸泉、朝阳泉、葫芦泉、黑峪泉、会仙泉、秦口泉、鸭子泉、永盛泉、鞭抽泉、小泉、石佛泉、虎啸泉、龙吟泉、下罗伽泉、长泉、玉泉、老泉、围泉、甘泉、大石梁泉、杏行泉、石灰峪泉、箭杆泉、马蹄泉、胭脂泉、王家泉、王家南泉、洪泉、南泉、寒泉锦绣川:(22处)枯泉、杨家泉、南甘露泉、老庄泉、百花泉、凤凰泉、无名泉、道士泉、陈家老泉、豆腐泉、林泉、灰泉、柳泉、车泉、琵琶泉、药泉、迎客泉、分水泉、四清泉、圣水泉、大泉、悬泉仲宫镇:(15处)泉子峪泉、密脂泉、青龙泉、簸箕泉、黄泉、南泉、朱家峪泉、崔家泉、小峪泉、醴泉、程家泉、西泉、圣水泉、西老泉、梨峪泉柳埠镇:(37处)鹿跑泉、怪泉、锡杖泉、滴水泉、涌泉、神异泉、泉子峪泉、突泉、凉湾泉、金牛泉、丰乐泉、龙门泉、康泉、石窑泉、熨斗泉、凤来泉、金乐泉、苦犁泉、枪杆泉、水帘洞泉、淘米泉、朱砂泉、圣水泉、水泉、冰冰泉、试茶泉、砟呼泉、苦苣泉、观山泉、黄路泉、避暑泉、赵家三泉、龙居泉、泥淤泉、三龙潭、尼姑庵泉、琴泉涌泉:位于柳埠四门塔西侧,白虎山之阳的涌泉庵遗址东侧,三面环山,附近有一片青青的竹林。
泉水从池南壁流出,经过明万历六年建造的涌泉桥下,依山向南三迭而下,一迭注入石砌方形“青龙潭”,二迭流入山石砌岸的不规则小池,最后一迭由10余米高的悬崖上落至“卧龙洞的小石潭”,称“悬崖飞瀑”泥淤(印度)泉:位于柳埠镇西南7.5公里处的泥淤泉村中,距泉5米处有一株胸围2.8米的“唐槐”。
该泉为三个“品”字形泉池,最深的一处达10米,池中泉源分两股涌出,一股流向东南,一股流向西北,全村皆饮用此水。
圣水泉:位于锦绣川水库南约4公里处的兴教寺遗址。
泉水从岩逢中流出,流入长方形池中,常年不涸,泉水清冽美。
柳埠:山东最美小镇

文/黄勉华柳埠:山东最美小镇Liubu: The Most Beautiful Town in Shandong柳埠,和她的名字一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山东省最美乡镇之一。
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盛唐艺术奇葩——龙虎塔、构筑奇异唐代浮图——九顶塔、精妙绝伦佛世界——千佛崖 。
这就是柳埠最为著名的“三塔一崖”;古齐长城遗址、黄巢起义纪念地、天齐庙,再配上唐王李世民操兵训练、黄巢起义驻军黄草峪、朗公和尚建寺布道等美丽传说。
这是柳埠深厚的文化底蕴;12座中小型水库、塘坝65道、截流50道,总蓄水量800万立方米。
济南泉水的命脉、南部山区山泉最多的乡镇,涌泉、突泉、泥淤泉、苦苣泉、避暑泉和缎华泉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128处名泉星罗棋布于一川四峪之中。
这是柳埠丰沛的水资源;坐拥柳埠、药乡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
林木覆盖率高达63%,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树3株,500年以上的237株,100年以上的上万株。
茂密的森林,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2万至2万个,是市区的300倍,噪音比市区小30-50分贝。
这是柳埠的林木资源;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水帘峡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四门塔风景区、山青世界、槲树湾度假风景区等景区,是省内外广大游客和济南市民旅游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形成了“春赏花、夏戏水、秋摘果、冬滑雪”四季有景观的大美乡村生态旅游格局。
这是柳埠令人目不暇接的景区;王家峪大樱桃、三岔山楂、黄巢板粟、闫家核桃。
这是柳埠献给城里人的绿色健康果品;采用当地原生态原材料烹制而成的原浆豆腐、柳埠煎饼、媳妇宴等各色美食,这是柳埠舌尖上的诱惑;深厚底蕴的人文历史,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醉人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绿色健康食品,这些,是上天对柳埠的恩赐。
保护好这些原生态的资源、是柳埠人的责任。
留得住青山绿水,就等于留住了未来。
要保护好南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柳埠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编制生态建设发展规划。
济南七十二名泉地址

“畅游济南七十二名泉赢大奖”活动名泉名称及地址日期:2010-8-31 17:27:54序号名称地址1 趵突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2 金线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3 皇华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4 柳絮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5 卧牛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6 漱玉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7 马跑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8 无忧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9 石湾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0 湛露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1 满井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2 登州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3 杜康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4 望水泉济南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15 珍珠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6 散水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7 溪亭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8 濋泉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19 黑虎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0 琵琶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1 玛瑙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2 白石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3 九女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24 五龙潭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5 古温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6 贤清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7 天镜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8 月牙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29 西密脂泉济南市历下区共青团路(五龙潭公园西南侧关帝庙内)30 官家池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1 回马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2 虬溪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3 玉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4 濂泉济南市历下区江家池(趵突泉北门对面)35 百脉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6 东麻湾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7 墨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8 梅花泉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39 濯缨泉济南市历下区王府池子街中段西侧40 玉环泉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中段西侧(山东省人民政府南侧)41 芙蓉泉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69号42 泮池济南历下区明湖路248号43 腾蛟泉济南市历下区王府池子街北首东侧44 双忠泉济南市历下区双忠祠西街45 华泉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南侧)46 五莲泉济南市历下区黑虎泉路47 砚池济南市历下区姚家村48 灵岩寺甘露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49 林汲泉济南市历下区姚家镇龙洞村南50 斗母泉济南市历城区十六里河镇斗母泉村西首51 无影潭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东部(无影山公园)52 迎仙泉济南市天桥区顺河东街53 涌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苏家庄54 苦苣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袁洪峪度假村内)55 避暑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袁洪峪度假村内)56 突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突泉村(柳埠镇政府西)57 泥淤泉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淤泥村58 大泉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大泉村59 圣水泉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红叶谷景区60 缎华泉济南市历城区仲宫柳埠镇秦家庄九顶塔民俗风景区61 玉河泉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玉河泉村62 西麻湾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西郊(眼明泉大桥桥南)63 净明泉济南章丘市西麻湾北端(眼明堂文化院内)64 袈裟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65 卓锡泉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66 清泠泉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67 檀抱泉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第四峪村68 晓露泉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积家峪村北首69 洪范池济南平阴县洪范镇70 书院泉济南平阴县书院村71 扈泉济南平阴县机耕路(洪范池南约l公里处)72 日月泉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南3公里处(云翠山名胜风景区内)。
济南72名泉资料大全(含地图)

济南72名泉资料大全(含地图)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
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一、趵突泉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
居“七十二名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北魏《水经注》称“泺水”;“趵突泉”名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熙宁六年(1072年)曾巩撰《齐州二堂记》。
趵突泉泉水喷涌达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
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
周围建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及历代名人题咏趵突泉诗文碑刻等名胜古迹。
1956年,依泉建园称趵突泉公园。
二、白石泉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河中。
清道光《济南府志》载:“白石泉,乾隆甲寅江方伯因旱浚泉雨后涌出,曲阜桂馥有记。
”因泉周有许多白石出没于水面而得名。
池以自然石驳岸。
长6米,宽5米。
水由池岸石隙流出,汇入护城河。
三、百脉泉百脉泉位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百脉泉公园内,为明水诸泉之冠。
百脉泉水从许多看不见的脉孔中涌出,似百条大脉,泛出参差错落的颗颗“珍珠”。
百脉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
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所以当地人也称为“珍珠泉”。
泉壁和梵王宫大殿墙上镶嵌着多方诗词、楹联、花卉石刻。
其中有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
四、避暑泉避暑泉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袁洪峪度假村,泉因气候凉爽,宜于盛夏避暑而得名。
泉池为半露崖处的封闭式圆池,水由池壁涌出,经塘湾状石池,婉蜒流入亓城峪茶臼河。
五、濋泉濋泉位于珍珠泉宾馆大院内,珍珠泉东30米处。
泉池呈方形,长宽各1.45米,深2.5米,由块石砌垒。
山东巡抚刘芳躅(字增美)人工挖掘而成,著名学者朱彝尊据《尔雅释水》中“济为濋”之意,起名为濋泉。
济南72名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总录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 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 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 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 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载的金 名泉碑》 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 代《名泉碑》,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石 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 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望 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 水、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 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 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 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 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醴 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合章丘百脉,总七十二。 泉、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合章丘百脉,总七十二。 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其中有13个不同于《名泉碑》 个不同于《 明代,山东按察司企事、诗人晏壁为济南七十二泉各咏诗一首,其中有13个不同于 名泉碑》 中所列泉名,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 中所列泉名,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清代 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 文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 名泉碑》 个泉名别于《 七十二泉诗》所增13 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文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所增13 泉仅录3 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 改名称1 个名泉, 泉仅录3泉,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改名称1处。 新近评出的“七十二名泉”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 新近评出的“七十二名泉”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 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 十大泉群” 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十大泉群” 分别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脉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 分别是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白泉、涌泉、玉河泉、百脉泉、袈裟泉和洪范池泉群。 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洒落在这“十大泉群”之中。 “七十二名泉”好似珍珠般洒落在这“十大泉群”之中。
涝峪村刘洪武老爷爷的故事(柳埠涝峪刘善华)

六、涝峪村刘洪武老爷爷的故事柳埠街道涝峪村刘善华刘洪武,我父亲的爷爷,我的老爷爷,是远近有名的大夫。
刘洪武老爷爷都是免费看病,不要钱。
看了病就叫病人到别的地方去拿药,他自己不开药房卖药,也不赚钱,假设他要卖药的话早发大财了。
我父亲的学医好像是遗传他的基因,但是我父亲的医道和老爷爷比还是差很多的。
刘洪武老爷爷是赌气学的医。
那时候,有一个大地主,是一个给富人看病的先生,什么病也能治。
他只招富人做他的徒弟,传授给他医学知识。
刘洪武老爷爷也想做他的徒弟,但是这个地主先生对他说:“洪武啊,你今后啊,不要再把这些穷人叫到这里看病了。
给他们看病赚不到钱啊!”从此,老爷爷就和这个地主断了交,发誓要学医给穷人治病。
刘洪武老爷爷从三十多岁开始学医,他发誓学好了之后,一定要免费为穷人治病。
不光为他们治病,还要管吃管住。
学成之后,实现了他的愿望。
刘洪武老爷爷只开药方子,不卖药。
一辈子,他为病人开了许许多多的药方子。
刘洪武老爷爷用蓝布把写着药方的折子都保存起来。
写着药方的折子一堆一堆的。
有时,他也拿出的折子哄小孩们玩。
刘洪武爷爷写的字非常漂亮了。
他开的药方的折子都装到箱子里边,一箱子一箱子的摞在屋里很高很高。
后来,由于我的父亲和大伯都出去当兵了,刘洪武老爷爷只得把药方子传给刘延曾叔叔,由于他的不慎,这些药方子大部分都遗失了,真是可惜。
假设父亲和大伯在家的话,这些药方子交给谁也能流传下去,也能为穷人更好的服务,那么,这些药方子就太有价值了。
现在保存下来的药方折子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他从三十多岁才开始学医,真是一个神人呀。
老爷爷临死的时候,埋怨了刘延曾叔叔三天三夜,同时也在哭我的父亲和我的大伯,他们都出去参军了,没有在他的跟前。
刘洪武老爷爷的朋友知道他学医之后,他们纷纷地把手里的医学书送给老爷爷看,他们知道洪武爷爷是有天分的,他一定能学成一个好大夫。
后来,老爷爷都死了好多年了,各地的病人还都来找他看病呢。
刘洪武老爷爷活到88岁,从学成医之后,就一直不间断的为穷人免费看病。
济南七十二名泉介绍

XX七十二名泉介绍1趵突泉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
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XX 七十二名泉之冠。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有"温泉"、"瀑流泉"、"槛泉"等名称。
"趵突"之名始见载于北宋文学家曾巩《齐州二堂记》。
今泉池呈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深2.2米。
泉水恒温18℃,最大涌水量达16.2万立方米/日,是城区涌水量最大的泉。
三股泉水从地穴喷涌而出,雪浪腾空,声若雷鸣,其景观奇秀而壮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元代赵孟頫有诗赞之曰:"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趵突腾空"被古人列为历城八景之一。
历代雅士如曾巩、苏辙、元好问、张养浩、李攀龙、蒲松龄等多有题咏。
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后题字撰诗,刻石立碑。
趵突泉水质清洌甘美,相传乾隆皇帝品尝后以为胜过北京玉泉水,封其为"天下第一泉"。
泉畔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双御碑等胜景。
2金线泉金线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
1956年扩建公园时发现。
泉水盛时自池底两边涌出,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成一条水纹,漂浮移动,阳光下宛如金线,故名。
其西约20米处有老金线泉,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XX七十二名泉。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即有描述,曾巩亦有诗咏之曰:"玉甃常浮灝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
"3皇华泉皇华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
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XX七十二名泉。
泉名取自《诗经·小雅·皇华》篇,《毛诗小序》谓为君遣使臣之作,后遂以"皇华"代指使臣。
晏璧《皇华泉》诗赞曰:"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者耀齐川。
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4柳絮泉柳絮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柳埠的名泉
柳埠街道涝峪村刘善华
1.涌泉
涌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四门塔西白虎山南麓,旧名涌腾泉。
清代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泉水由白虎山半腰岩溶缝隙中涌出,经暗渠从一石雕兽头口中吐入长方石池。
石池建于明天启三年,池畔今存明代《重修涌泉庵碑记》。
池水由南壁流出,穿过建于明万历三年之涌泉桥,依山势向南三迭而下,先跌入崖下之青龙潭,再下泻入小石池,继而由10余米高之悬崖落入名为“卧龙洞”之小石潭,形成“悬崖飞瀑”之景观。
潭周石矶卧波,古树蓊笼,巨藤缠绕,虬曲龙蟠。
泉畔原有涌泉庵,年代久远,据记载隋开皇年间曾重修,今尚存吕祖祠、送衣塔及宋代摩崖造像等。
2.苦苣泉
苦苣泉又名莴苣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北侧崖下。
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泉名虽冠以苦字,实则水质甘甜。
原泉池呈井状,今已用石板覆盖,泉畔立当代诗人孔孚所书“苦苣泉”石碑。
泉水经暗渠流出,飞泻而下,形成瀑布,跌落石池中。
萵苣泉
泉名萵苣一河清,萬事咸由清苦成。
寤寐不忘冰蘖操,菜根咬得見高情。
3.避暑泉
避暑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南岭西侧山坳中。
清代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因此处谷幽林茂,宜于避暑而得名。
今泉为圆形石池,半露于地上,泉水注入自然水湾中。
4.突泉
突泉又名都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都泉村内。
金、明、清三代均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七十二泉记》载曰:“都泉在中宫,为岱北诸泉之聚也。
水之所聚,曰都。
”实则泉水从池中突涌,故当以“突泉”之名为是也。
泉池以乱石砌就,约1米见方,深达7米,水澄澈甘美,四季涌流不息,由池壁石洞外泄,沿暗渠东流而南折,至街旁注入明渠西去,形成“溪抱渠”之势,故古时此村曾名“溪抱村”。
泉畔原有唐代所建皇姑庵,庵中有唐代所造龙虎塔,俗称小唐塔,久毁。
突泉又名都泉,位于柳埠镇突泉村内,村以泉而名。
泉在村子的中部,泉池1米见方,以乱石砌就,泉水澄澈甘美,四季涌流不息。
水经池壁暗渠流至街旁注入明渠西流,沿村街民居形成溪抱渠绕之势,泉边村妇浣衣嬉笑,处处彰显着济南近郊的淳朴民风。
突泉泉水旺盛,水势很大,从不干涸。
因泉水从洞穴中涌出呈凸起状,后人以形为名,称其为突泉,但也有聚诸泉于此而得名"都泉" 的说法。
乾隆《历城县志》载:"都泉,在中宫东南皇姑寺,溪抱村,流为岱北诸泉之总。
"
朱倬在《都泉诗》里描写到:"稻池林壑太幽偏,柳埠人家近市廛。
最是都泉好风景,山花如绣锦阳川。
" 突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都泉
遥望中宫廿里余,清泉都汇佛山湖。
齐城大旱作霖雨,一滴能使万物枯。
5.泥淤泉
泥淤泉(印度泉) 在柳埠镇西南7.5公里处的泥淤泉村内。
以前多次被山洪冲积的泥沙淤塞,经人们掏挖复又成泉,故名。
据村中老者介绍,此村历史悠久,早年称印度泉村,后称缄泉庄,再后来才称泥淤泉村。
该村皆因泉取名,而泉之名亦屡有更替。
泉被淤塞后,缄而不涌,所以才改称"缄泉庄";当泉挖浚复涌后,又改称"泥淤泉村"。
因此,此泉当即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称之"印度泉"。
崇祯、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印度泉,在梨峪庞家庄。
"县志又载:"阎家河在梨峪中,源出印度泉,流入锦阳川。
"除庞家庄今为何村已不详外,泥淤泉村恰处于梨峪的东侧,其北有阎家河村。
泥淤泉旁有一株高大粗壮的古槐树,胸围2.8米,高30多米,树干洞穴累累,人称“唐槐”。
古槐枝干已经枯落,主干顶端却又长出旺盛的新枝。
古槐旁边5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品”字型泉池,最深一处达10米,池中泉水哗哗有声。
这就是当年的“印度泉”,现称泥淤泉。
泉水涌出后分为两股,一股流向东南,一股流向西北,有时明渠流淌,有时潜入地下。
弯弯曲曲流过街巷,流过村民门口,到处可见落差水和小石桥,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村民们用泉水洗衣、做饭、浇灌田园,尽得其便,自称“赛江南”。
此泉为2004年新命名的济南72名泉之一。
泥淤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泥淤村内,旧名印度泉。
清代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因泉常被山洪所挟泥沙淤塞,故名。
村亦常以泉之状态而更名,初名印度村,泉淤,缄而不涌,更名为缄泉村,再改为泥淤村。
泉在村中街旁,有三眼,各相距不足5米,呈品字形,四季常涌,夜间可闻“突突”喷涌之声。
其东眼为主泉,池深10米,底部有洞穴,北斜而下,深不可测,传与海相通,俗称“海眼”。
泉侧曾有“九圣堂”庙,久毁。
今仅存庙前古柏五株,其树干4、5人牵手始围;另有古槐一株,传为“唐槐”,老干新枝,依旧生机盎然。
6.缎华泉
缎华泉亦称段华泉,位于历城区柳埠镇齐城峪南侧。
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及清道光《济南府志》均有载。
泉池呈井状,片石砌岸,水澄碧柔润如绸
缎,故名。
此泉常年不涸,盛水时漫溢四流。
泉北有九顶塔,为唐代所建,一塔而九顶,造型精巧独特,享盛名于海内外。
7.龙门泉
(明)晏壁
西望龙门海藏画,香泉一脉透齐东。
桃花浪暖春三月,鹃化鹏程九万风!
注:龙门泉在神通寺东,一名龙泉。
洞门半掩,石龙半露,水自中出,流入锦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