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习得的发展程序与外语学习之比较

合集下载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田式国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有着许多联系和类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掌握外语学习的特点,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很有必要。

一、母语习得理论简介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所以,该过程称为“母语习得”。

母语习得包括获得母语听和说的能力和掌握母语中若干相当复杂程度的句子结构,并较为自由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

母语习得的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the babbling stage);独词话语阶段(the holophrastic stage);联词成句阶段(the word-combining stage);语法形成阶段(the grammar stage)。

母语习得理论主要有三种,它们是:行为主义理论;“天性”论;认知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其代表人物是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和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和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和对它作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

儿童学话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步骤。

他们模仿周围的语言,对环境和成人的话语作出反应。

如果反应是正确的,成人就给予赞扬或物质鼓励等,这就是强化,即肯定了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儿童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便会重复说过的话。

这样,就逐步形成习惯,并将其巩固下来。

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直到其习惯与成人说话的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虽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和心理特点,但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反映了母语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N. Chomsky)和马克奈尔(D. McNeill)。

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不同方式分析

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不同方式分析

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不同方式分析梁 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507)摘要 外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它有自己的学习规律,但又受母语学习的影响和支配,从二者的差异角度进行分析,以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外语 母语 学习方式 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学生由于受最具东方语言特性的母语的影响和支配,对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特别是西方语言)学习感到困难重重。

许多学生不掌握外语的特殊规律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碰到各种学习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事倍功半。

笔者就两者的差异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引起同行的关注及学习者的兴趣。

1 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差异分析1.1 习得者本身接受能力的不同一个人的学习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习得者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不一样,掌握新内容的速度不一样,性格特征不一样,认知方式不一样,年龄大小不一样,接受能力更不一样。

因此,学习效果就不同。

其中习得者的年龄差异及接受能力占主要地位。

幼儿时期的初级语言习得与对世界的认识和生理的发育几乎同步。

不管是学习母语,还是学习第二语言,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在生理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对外界的认知、认同方式,对自己的情感、动机、心理和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和对学习策略、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是完全不同的情形[1]。

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我们清楚地看到外语学习开始得越早,最终就越成功。

成人和少年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同样进步很快,甚至大孩子会比小孩子进步更快。

但从长远来看,儿童在成长期间,会接受越来越多的信息。

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交际技巧的不断熟练,加上惊人的模仿能力及接受能力,儿童认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口语方面的熟练程度,终会超越成人,所以早学优于晚学。

但人们普遍认为并非任何人都适合学外语,外语学得好的学生似乎有一些特殊的素质。

这些特殊的、适合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就叫做语言学习能力[2]。

小孩学英语与母语的差别在哪里?

小孩学英语与母语的差别在哪里?

小孩学英语与母语的差别在哪里?每次提到小孩子学英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问到,小孩子学英语太早会不会把两者弄混淆,影响母语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小E今天来分享下小孩学英语与母语的差别。

首先,小孩子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听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母语根本不用刻意学啊,听起来好像是这样,每个人都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自己的母语,然而母语的习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母语习得需要有大量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也即大量的活语言。

有意义的语言不是背景音乐里的磨耳朵,不是随便听一耳朵的八卦闲聊,要是磨耳朵有用的话学外语就不会那么辛苦了……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是真正的语音和意义建立连接,比如吃饭的时候告诉宝宝,我们今天吃苹果,“苹果”这个词同具体的苹果这件事物,以及苹果的色香味形联系在一起,就是有意义的语言。

此外,语言有生成性,宝宝听到的语言不是刻板的句子,而是活的语言,比如我们说“一个苹果”、“两个草莓”,某一天宝宝可能会说出“一个香蕉”,这是宝宝内在的语言机制在归纳规则,生成新的语言。

其次,母语习得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

宝宝大概六个月以后开始对语言的意义有兴趣,经过漫长的观察思考模仿,当然还有大脑发育不断完善,大约一岁左右能开口说第一个词,到两岁左右大概知道两百多个词,之后语言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学龄前的孩子应对日常的表达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通常只看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说话,却忽视了这一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在宝宝开口说话之前,他已经听过、模仿过无数次了,在他能系统表达之前,更是练习了无数次。

小孩学英语怎么学?因为在中国我们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所以需要给孩子创造学英语的环境。

一般小孩子学英语需要专业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来引导,因为低年龄阶段孩子还没有很大的学习意识,要想让孩子学习英语更多地需要把英语融入生活和玩乐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在专业幼儿英语培训师的帮助和引导之下,语言的难度把握、层级呈现、内容趣味都能控制得很好,这个时候孩子学英语的效率是比较高的,通常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对十几、二十个场景会话是不成问题的,如果家庭教育环境再好一些,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补充的话,深入的话题探讨也不是不可能的。

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对比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对比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对比研究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强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需求,我国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小开始抓起。

从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强化英语学习。

外语学习也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为外语学习无非是母语习得的延续,和母语习得没有多大差异。

然而随着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有许多不同,不能简单地把母语习得的方法套到外语学习上面。

为了提高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教学及学习效率,有必要了解一下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课程学习条件的不同之处。

?一、所学语言特征的比较?母语教学这里指的是语文教学,而外语教学指的是英语教学。

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在很多地方有不同之处,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语言特征不同。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基本上是分析性的语言,英语基本上是综合性的语言。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汉语是世界上独具特点的一种丰富?发达的语言,是非形态语言,不同于形态语言的英语。

汉语在词汇、语音、汉字、语法较之英语有以下特征:?(一) 语汇方面?1. 以单音节语素为主。

绝大多数单音节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2. 构词法简易灵活。

最基本的构词法是合成法,组合关系有并列?偏正?陈述?支配?补充。

?3. 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

双音节词能产性大。

古成语?歇后词?惯用语等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二)语音方面?1. 有声调。

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区别单音节的意义。

?2. 没有复辅音。

一个音节里不会出现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的复辅音,音节结构比较整齐。

?3. 元音占优势。

一个音节必须有元音;有的韵母由两三个元音构成,元音结尾的音节多,又没有如英语中的闭音节,发音洪亮持久。

?(三)汉字方面?1. 汉语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信息量大。

母语习得与中国人英语学习的异同

母语习得与中国人英语学习的异同
(3 )语言环境 任何语言学习都是在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语
英语, 当然是外语, 而不是二语。
研究者把二语与外语做出区别的主要理由在于二语与外 语学习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 ,而这种环境的区别可能导致语 言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然而, 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并不做出如 此的区分。 特别是近些年来, 由于研究者认为学习过程中的社 会语言学条件对于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确 定, 因而对二语与外语不再作很严格的区分。这样, 无论你所 学的语言是由于居住在某个国家而自然习得的,还是在课堂 中通过教学而获得的, 都可以说是“ 第二” 语言的获得。因此, “ 第二语言的获得” 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学习一种除母语之外的 另一种语言, 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 自 然情景下。这里的“ 第 二” 是相当于“ 第一” 或母语而言的, 因此可以指在母语习得后 所学的任何语言, 如第三或第四语言的学习。 二、 影响语言学习结果的因素 几乎所有正常儿童六一 七个月时就开始唯呀学语 ,到了五 岁左右, 就能掌握相当复杂的句子结构, 而且可以比较自由地 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而大多数 中国人学习英语都觉得困难
上, 乔姆斯基的观点与 Lenneberg提出的 语言习 得临界期假设 是一致的。Lenneberg认为, 语言是大脑的产物, 语言能力的发
展要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他把儿童习得语言的优
势归因于生理因素, 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在2岁至青春 发育期之前这段时间, 过了这个阶段, 语言学习就会变得困难
(4 ) 关键期 儿童习得母语与成人学习二语是迥然不同的。正常情况 下, 儿童五岁左右就基本完有如此非凡的表现, 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语 言习得机制, 它由普遍语法和一些学习操作程序组成。儿童学 习语言既快又好, 靠的就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但是, 普遍 语法在成人身上却不再发生作用。在语言习得的生理性这点

不同语言的母语与外语习得差异

不同语言的母语与外语习得差异

不同语言的母语与外语习得差异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不同语言的母语与外语习得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母语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最早学习并习得的语言,而外语则是指个体在非自己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和使用的语言。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以及词汇等方面具体探讨母语与外语习得的差异。

一、语音差异母语从婴儿期开始陆续习得,因此婴儿时期的母语习得更加自然而有效。

在母语习得中,孩子会接收到周围环境中的语音输入,并且通过模仿来发展自己的语音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准确地模仿家人和周围人的说话方式,因此母语习得中的发音几乎没有明显的难度。

然而,对于外语习得者来说,语音的学习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

不同语言间存在着不同的发音规律和音素系统,外语学习者需要通过刻意的练习和耳朵的训练来掌握外语的语音系统。

很多外语学习者可能因为习得较晚或者没有接触过外语的语音,导致在发音上存在困难。

母语与外语习得者在语音的准确性上会有一定的差异。

二、语法差异语法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的组成。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各异,因此母语与外语习得者在语法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母语习得中,婴儿从出生开始通过接收输入学习语法。

他们通过观察和倾听,逐渐掌握自己母语的语法规则。

这个过程是潜意识的,而且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因此,母语习得者在使用母语时,往往能够自然而准确地运用语法规则。

相比之下,外语习得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外语的语法规则。

由于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外语习得者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以掌握外语的语法规则。

外语学习者可能在应用语法规则时出现错误或者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词汇差异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也会导致母语与外语习得者的差异。

在母语习得中,孩子从小到大逐渐习得各种词汇。

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扩展词汇量,并通过不断使用来巩固记忆。

母语习得者在使用母语时,能够自如地选择和运用词汇。

作文外语与母语范文

作文外语与母语范文

外语与母语对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已经变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

然而,外语和母语之间有着不同的学习和应用场景,以及不同的优缺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外语和母语的区别与关联,阐述两者分别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外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它的语音、语法、辞汇以及使用场景等多方面与母语存在较大差异。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堂学习、口语练习、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来掌握并运用它。

而母语则是孩子自然而然地获取,并随着成长而不断熟练掌握的语言。

相比外语,母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应用,而无需特别强调学习过程。

从这一点来看,外语和母语的学习方式以及使用场景是有很大差别的。

外语和母语的学习与应用对于个人的能力提高与素养培养有着不同的贡献。

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接触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开拓视野,增加见识。

同时,由于外语和本国语言的差异,学习外语也能够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学会更好地表达和理解文本、增强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等。

而母语的学习与应用则能够培养人们对于本国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现实的理解和认知。

对于学生来说,在母语的学习中,准确、清晰、流畅地表达思想是其核心技能之一。

从这一点来看,外语和母语的学习能够为个人的素养提升带来不同的贡献。

外语和母语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必要性也有所不同。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已经成为人们求职、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资本。

比如,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具备跨国沟通和协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员工能够运用流利的外语与国际伙伴交流。

而母语的应用则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文化传承、社会交往、媒体沟通等。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场中,母语的运用都显得至关重要。

不管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和应用都需要志愿者热情和积极性。

尽管学习母语较为简单,但母语没有必然能力,需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和磨练才能够得到提高。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试谈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韩明
【期刊名称】《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卷),期】2002(000)035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韩明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4
【相关文献】
1.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外语学习的比较及启示 [J], 廖元娇
2.母语习得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J], 伏红霞
3.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过程及其逻辑问题的异同 [J], 龚玉苗
4.论儿童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异同 [J], 文敏琳
5.从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异同看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 [J], 井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单 词语 阶段 .
然人在出生后的前几年都在设法学说话 , 但是需
要 十 年 以上 的 时 间才 能 使 语 言 达 到成 年 人 的水 平 。人们 注意 到 , 言 的习得 是 按一 定 的 阶段顺 语
序进行的。 研究发现儿童语言的发展可分前语言
阶段 、 词句 阶段 、 单 双词 句 或 电报语 阶段 、 法发 语 展 阶段和 全面 掌握 阶段 。
Mihl K n 观察 发 现在 幼儿 说 出第 一个 t e和 et c l 字 以前 ,有 一 段 数 个 月 的 前 语 阶 ̄(rl gii pei usc n t
p ae。这 时 期 , hs) 婴儿 的发音 主 要先 为哭 声 , 次 其
再 出现笑声 或单 一 的母 音 如 [ 音 ; u J 而子 音 的 出现 则在六/ 个月 到一 岁间 , 母音 并 同 出现 类似 像 七 与 b b a a或 db a 的 声 音 。 这 种 牙 牙 学 语 a db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8卷第 ol g o r a h o u C l eJ u n l e
N … o..0 6 o4 V 1 2 0 8 G n rlS r l .9 e ea ei 7 a No
母语 习得的发展程序与外语学 习之比较
曹 玲
(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 安徽 合肥 203 ) 30 9
摘 要: 从母语 习得与发展 的角度描述儿童习得母语 的过程及特 点, 并对母语 习得与外语学
习在年 龄 、 认知 能力 、 心理 因素、 社会 因素及 母 语干 扰几 方 面的 异 同进 行探 讨 , 最后 提 出母 语 习得 对外 语教 学的启 示 。 关键 词 : 展程 序 ; 语 习得 ; 发 母 外语 学 习 中图分 类 号 : 0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6 2 26 (o 6o 一 l9 o H A 17— 882o )4O 1一 5
1 . 前语 阶段
婴儿 在前 语 阶段后 接着 进入单词 阶段 。所谓 单词 此 时指 婴儿 对某 一 事物 、 作或 状态 能 用一 动 致 的声音 所 做 的表 达 。在这 个 阶段 的初 期 , 婴儿 只有 语 言和 环境 这 两个 平面 的联 系 , 而没 有 语言 内部 的联 系 。通常 诱发 婴儿 说 出单 词 的一 、 二情 境, 也局 限 在生 理 的需 求如 想要 喝 牛奶 或 亲子互 动 关 系上 。 : 如 一个 十六个 月 的幼 儿 的词 汇 包 含 m m 。aan ,p dghy lo ,i a app ,ou ,o ,e,ok h 等等 。 , 我们 可 以看 到 幼儿 词 汇 的语 义范 畴 比较狭 窄 , 会超 过 不 自己的直接 生 活 经验 。 而且 单 词 的语 义成 份 不像 成 年 人语 法 那 样 固定 , 比如 , 儿 单词 句 的语 用 幼
拟 语 气 、 义疑 问句 和状 语从 句 等难 度 较大 的句 反
子结构还很少会用 , 至于被动式( s v o s p s ef m ) a i r 的
学 习较慢 , 、 岁 的儿 童仍 不 甚 了解 , 五 六 同样 地 附
情态助动词等很少出现。 这一阶段幼儿话语的词
类构 成大 多 为 宴义 词 , 比如名 词 、 词 和形 容 词 。 动


母语 习得 的发 展程 序
力 到 了十 二个 月 时逐 渐 消失 , 要原 因为 此时 他 主
学说 话被 认 为是 人 类最 困难 的技 能 之一 。 虽
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具有语意 区别的语音及语
音与语意的结合[ 。总而言之 , 前语阶段婴儿由了
解 个 别 词 汇 的 意 思 , 即 所 谓 的 接 受 性 语 言 (cpi agae, 而 到 学 习 开 口说话 , r etel ug)进 e v n 即所 谓 的表 达性语 言(xrsv agae epes el ug) i n .
加 问句(gq etn) t usos a i 或合并子句的学 习则更慢 。
儿 童 对语 言结 构 更全 面 的掌握要 到 五岁至 十岁 。 5全 面掌握 阶段 .
以后随着个体发展 的成熟 ,幼儿将 出现三字、 四
字 或更 为复 杂 的句 子 如 :htta?A de at w a ht nrw w n
起来”“ 、妈妈起来” 等等 。
3双 词语 或 电报语 言阶段 . 幼儿 通 常 在 十八 至 二 十 四个 月 大 后 会 出 现 两个单 词( 合 并 而成 的字 串 。双 词句 的阶段 幼 字) 儿 语 言 的特点 是 功 能 词 比如冠 词 、 词 、 动词 、 介 助
yutet u m u o f l , o yb s ym m gt o f ” 不过像虚 h o ri e
f bl g的现象 。 b b n) a i 是婴儿在学 习语调类 型 , 以便
在 出现单词 (od) 确 辨别 音差并 掌握 语 调 的 w rs 前精
升降变化。 研究也指出婴儿这种很特殊的辨音能
收 稿 日期 .06 0 一 8 _ 0 - 2 O 2
作 者 简介 :f (9 1 )女 ,  ̄ ̄ 18 一 , 安徽 巢 湖 人 。 安徽 大 学 外语 学 院 2 0 0 4级 硕士 研 究 生 。
l9 l
维普资讯
意 义往 往 有好 几 个 , 比如 “p 可 以表 示 ,把 我 抱 u” “
儿 童 可 以 说 出这 类 句 子 :Isw yu s n te “ a o i i h t rol、Idntk 【U hr h s 、I hw on” “ o ’ I w w eesei” “Ⅷs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