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趣题大观园
红楼对联赏析

红楼对联赏析红楼对联赏析大观园宝玉联对浅析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引众清客进园观看,一路暂拟题咏,因闻得宝玉专能对对联,便命他同往,以试其才情。
从曲径通幽处为入石洞,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向北,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俯仰视之,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白玉为栏,环抱池沼,石桥有亭(沁芳亭是大观园中主要交通枢钮):沁芳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浅析】沁芳--水渗透出芳香。
绕堤柳借三篙翠--水光澄碧,好像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
隔岸花分一脉香--泉质芬芳,仿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
绕堤、隔岸,水在其中。
三篙,从深度上说;一脉,从溪形上说水,但不着于“水字”。
此联句法特殊,是诗词对联炼句修辞的一种技巧。
潇湘馆(黛玉居所)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浅析】“宝鼎”两句--宝鼎煮茶的鼎炉。
本来茶沸热时,则有绿烟;棋在着时,指头觉凉。
现在却说“茶闲”“棋罢”之时,亦复如此,正是为了写竹。
翠竹遮映,所以疑尚有绿烟;浓荫生凉,所以似乎仍觉指凉。
小说中也写到潇湘馆“窗户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第三十五回)。
这一联与小说中提到的陆游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同属一路。
这是从琐事细节上体察物性事理,以表现一种闲雅情致。
人工田野山庄--稻香村(李纨所居)杏帘在望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浅析】杏帘在望--稻香村: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诗:“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香村”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诗“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枝头挂酒旗”。
新涨绿添浣葛处--新绿,新鲜之春水。
葛,蔓生植物,多长于山间,煮取它的纤维,在长流水中捶洗干净后,可以织布制衣。
《诗经?周南?葛覃》“薄浣我衣”。
旧说此诗颂“后妃之德”,元春后来就赐名此地为“浣葛山庄”,后观黛玉诗中有“十里稻花香”之句,遂终名之为稻香村。
好云香护采芹人--此句暗喻元春为贵妃,如祥云庇护着贾府。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沁芳》原文及赏析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沁芳》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沁芳》原文及赏析【导语】:《题大观园诸景对额》沁芳贾宝玉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在那大观园里,真是处处有奇景,时时有妙事。
我呀,一翻开看到这,就像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满是诗意与才情的大宝藏里。
你想啊,一群年轻的公子小姐们,聚在那美轮美奂的大观园里,就着眼前的景致,你来一句,我接一句地联句。
这可不是简单的游戏,那简直就是一场才情的大比拼。
李纨、香菱她们这些人啊,围坐在一起。
香菱呢,眼睛亮晶晶的,她满心都是对诗词的热爱。
她可能在想:“哎呀,这大观园的景色这么美,要是能用诗句把它们都描绘出来,那得多棒啊!”李纨呢,她向来稳重,可在这联句的时候,也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就像是一个严谨的舵手,把控着这联句的大方向。
开始联句了,一个人说一句,就像接力赛一样。
每一句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珠子,串联起来就成了一条华丽无比的珠链。
“一夜北风紧,”这是王熙凤说的。
嘿,你可别小瞧这一句,虽然王熙凤平时大大咧咧,管理着贾府上下的杂事,可这一句起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联句的大门。
大家听了,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露出惊喜的神色。
然后就轮到其他人了。
他们一个个搜肠刮肚,把自己心中的锦绣词句都拿了出来。
“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这几句啊,我仿佛看到那雪花飘落在泥地里,洁白的雪花变得脏兮兮的,让人怜惜。
这写的哪里只是雪花啊,分明就是那些在贾府里命运漂泊不定的女子们。
她们就像这雪花,原本纯洁美好,却可能被这贾府里的各种事儿给弄脏了。
在这联句的过程中,也有小争执呢。
比如说谁的句子用词不够精妙啦,谁的意境差了那么一点儿啦。
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争论哪个明星更帅,哪个游戏更好玩一样。
不过他们可都是文绉绉地争。
有人会皱着眉头说:“你这句子虽说对仗工整,可少了几分灵动呢。
”另一个人就会不服气地反驳:“我这可是费了好大心思的,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随着联句的进行,那诗句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大河。
一句句描写着大观园里的角角落落。
从那亭台楼阁到花草树木,从那冬日的雪景到园子里的小动物。
这大观园仿佛就在这诗句里活了过来。
大观园题匾额对联作文题

大观园题匾额对联作文题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观园中的对联

大观园中的对联有很多,例如: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藕香榭对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元妃题大观园)
凝晖钟瑞(薛宝钗)(匾额)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林黛玉)(匾额)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幽窗棋罢指犹凉(贾宝玉)(有凤来仪)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麝薰兰麝溢清芳(贾宝玉)(蘅芷清芬)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绿竹入幽径(林黛玉)(蘅芜苑)奇草仙藤映石栏,名花瑶草喷香泉。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烟霞闲骨格(探春)(秋爽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寒雪梅中尽(李纨)(栊翠庵)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苔石随人古(薛宝琴)(蘅芜苑)山光拂面香。
独鹤归孤霁(湘云)(枕霞旧友)空山鸣涧音。
以上是大观园中的对联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
昆明大观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
园内。
昆明大观园楼长联是一幅对联,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撰写。
对联原文如下:
紫禁寒松听箫声,玉阶仙韵汲琼芳。
一楼天地垂衣帛,千古文章动洛阳。
这道对联分为上下两句,上联描述了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和景观,
下联则表达了园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典故。
上联中的“紫禁寒松”是指皇宫里的寒松,表示园林的景致与皇宫风范相得益彰;“玉阶仙韵”是指仙境中的音乐,表达了园林的音乐喷泉和景观;“一楼天地”是指一楼的宽敞空间和宏伟气势,寓意着大观园是一方天地,充满了想象
力和创造力。
下联中的“垂衣帛”是指古代的锦缎,可以用来制作衣服,也象征着园林的奢华和富贵;“千古文章”是指千古文章,表达了
园林中丰富的文学典故和历史价值;“动洛阳”是指洛阳是中国古代
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这句表达了昆明大观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
影响力。
这道对联不仅展现了昆明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还寓意
着园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楼梦》大观园对联

《红楼梦》大观园对联1. 大观园里的对联啊,那可真是一绝!就说“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对联就像一幅画似的,你看啊,堤上的柳树像是借了湖水的翠色才那么绿,对岸的花把一脉香气分给了这边。
这就好比两个人互相分享好东西一样。
你想啊,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像这对联里的景色一样互相给予,那世界该多美好啊!2. 大观园中的对联都很有韵味。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你听听,多有意境。
宝鼎里煮完茶了,那烟还是绿的,在幽静的窗边下完棋,手指还感觉凉丝丝的。
这感觉就像你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仙境,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奇妙。
这对联难道不让你好奇大观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奇地方吗?就像你看到一本很神秘的书的封面,就特别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
3. 嘿,“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这大观园的对联,说的就像一个世外桃源。
新涨的绿水增添了洗衣的地方的生机,祥云好像在守护着采芹的人。
我就想啊,那时候在大观园里的人,是不是就像生活在一个童话世界里呢?就像我们小时候幻想的有魔法保护的地方,真让人羡慕不已啊!4. 再看这“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
”哎呀,这对联可真妙。
就像是在说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写好了豆蔻诗之后才情更加艳丽,睡在荼蘼花下连梦都是香的。
这要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又有诗意的生活,简直太贴切了。
你身边要是有这样充满才情的人,你是不是也会特别钦佩呢?就像星星在夜空中特别耀眼一样。
5. 大观园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这对联就像是在描绘一幅黄昏和夜晚的美景图。
斜阳下的院子里弥漫着麝香兰的香气,明月照着的小洲上杜若的香气飘散着。
这感觉就好像你能闻到那股子香味似的。
你说,古人怎么就能写出这么美的对联呢?就像他们的眼睛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绝美景色一样。
6. 有一副对联是“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你想象一下,小路上香风阵阵,吹着玉蕙花,整个庭院里明月照着金兰。
这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各种美好的事物都聚在一起。
昆明大观楼对联摘要

昆明大观园内对联摘要
1、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2、千秋环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清朝同治云南省提督
马如龙(建水人)提于昆明大观园
3、史载千秋资借鉴,书读万卷启文明。
袖珍椰子、银叶合果芋、
4、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云仪,北走蛇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团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欢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碌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孙髯翁先生旧句
光绪十四年戊子春正月二日西林岑毓英重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趣题大观园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许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寻味的。
下面六道趣题都是围绕着对联展开的。
同学们,趁着明媚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对联趣题大观园逛逛。
一、巧配对联
有四副对联,每副对联的纸张一样大,字数一样多,字体也是一样的,可惜现在弄乱了。
你能把它们一对一地搭配好吗?
(1)松竹梅岁寒三友(5)春夏秋冬春为首
(2)绿竹别具三分景(6)梅花到时自然红
(3)梅桃李杏梅占先(7)桃李杏春风一家
(4)芳草春来依旧绿(8)红梅正报万家春
二、巧解妙联
巧用“一字多义”来吟诗作对,妙趣横生。
据传,有一年,明代著名大画家唐伯虎从苏州来到无锡东亭。
第二天,他就去东亭街上理发。
理发师傅久闻唐伯虎的大名,便请他为店堂题写对子。
唐伯虎满口应诺,接过纸,拿起笔,随即写来:
发长发长发长长长发长发长长发
理发师傅先是一愣,既而看出了里面的玄机,连声称妙。
唐伯虎笑着问:“妙在何处?”
理发师傅也不回答,只是大声地把这副对子吟诵了一遍。
之后,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小读者,你看出其中的玄机了吗?如果看出来了,就把这副对子吟诵一遍吧!
三、请你按要求完成对联拾趣
1. 补充回文联:学勤尤知少,少知尤勤学;书读不怕多,□□□□□。
2. 补充拆字联:鸿是江边鸟,少水沙即现;□为天下虫,是土□方成。
3. 补充谐音联:蚂蚁树下马倚树,鸡冠花前□□花。
4. 读联猜谜:三人口中吞扁担,一夫胯下骑太阳。
(上
下联同猜一个字。
)
四、巧填缺字联和数字联
1. 有这样一副对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得很妙,耐人寻味,使很多人一时为难,填不上对联中的缺字。
请你仔细想一想,在下面括号里应该填一个什么字最合适?
青山原不老,为()白头;绿水本无忧,因()皱面。
2. 以下两副寿联分别是苏轼和乾隆写给寿星的,猜一猜,这两位寿星分别是几岁?
①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岁
②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岁
五、店铺妙联迎宾客
结合行业特点所撰写的对联,称为行业联。
许多行业联既抒发了主人的豪迈情怀,又反映了时代风貌,令人叫绝。
你知道下列每副对联是哪种店铺门前的迎宾语吗?请选择
店名填入括号内。
A.裁缝店
B.旅行社
C.乐器店
D.理发店
E.照
相店 F.刻字店
1.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
2. 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
3. 美好回忆永驻,当年形象犹新。
()
4.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
5.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
6. 匠心独运花样翻新人人温暖,妙手不停裁剪入时件件称心。
()
六、读对联故事,根据情景在横线上补全对联
(一)蔡锷买笔
蔡锷是湖南省宝庆(今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人,6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邵阳名人樊锥,12岁中秀才。
1895年春,蔡锷跟随父亲蔡正陵从乡下来到宝庆城里,参加岁试。
一天,他到著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
老板见他小小年纪,便来府城应试,十分高兴,拿着一束笔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上,这束笔就送你。
”
老板的上联是:“小学生三元及第。
”
蔡锷摆着小脑袋,对曰:
“”
说完,拱手作揖,接过笔束,笑嘻嘻地离开了文具店。
(二)郭沫若妙改对联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
他在潮音洞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还有个横批: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是写于当天的一首绝命诗。
郭老看后,心急火燎,马上让秘书去寻找失主。
从字迹上看,可能是个少女。
秘书和随行的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了这个少女。
这位姑娘名叫李真真,考大学三次落榜,爱情也遭受挫折,于是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郭老耐心开导李真真后,十分关怀地问道:“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老随即在笔记本上改写道:
年年失望年年
望,。
横批也改为:。
当姑娘知道为自己改对联的竟是著名的郭沫若老人时,十分激动,把绝命书撕个粉碎,对郭老说:“谢谢您!我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
小朋友,你能根据情景补全对联和横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