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导学案
《丑小鸭》导学案

《丑小鸭》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童话的自传色彩)2.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社会意义。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回顾作者及作品: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其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有哪些不幸的遭遇?养鸭场————小屋(老太婆家)————农夫家四.研读赏析(一)探究形象丑小鸭在不幸的遭遇面前,有什么态度,它是如何做的?请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的丑小鸭”的格式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语句: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
《丑小鸭》导学设计

《丑小鸭》导学设计府东街小学石嘉第一课时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14个生字:烘、卧、欺负、讨厌、孤、篱、讥、苇、僵、亏;会写生字: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认会本课生字。
2、自读课文,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童话的童真、童趣。
导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工整地书写生字。
导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有关安徒生的个人资料。
导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中有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兔子等,今天我们跟随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丑小鸭》。
让我们跟他打声招呼吧。
(生齐读)。
请小朋友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丑小鸭》。
“鸭”(贴生字卡片)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生字。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他的?鸭子在很早以前,像鸟一样,可会飞了,所以他的部首是“鸟”字旁。
后来我们人类把他养到家里来,就慢慢地没有以前那么会飞了。
鸭字左边是一个甲字,我们一起再把课题读一遍《丑小鸭》。
2、介绍安徒生。
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徒生?(课件出示课后提示)对了课后“我知道”的资料卡里告诉我们安徒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丹麦是一个国家的名字),他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下168篇童话,他童话故事中告诉我们的道理对我们的成长可有帮助了。
很多人都很喜欢他的童话,石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看安徒生的童话。
大家课后还可以通过看课外书、上网、问家长等办法查找关于安徒生的资料和他的童话故事。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丑小鸭》,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哪些问题?过渡:现在请同学带着这问题来看动画片好吗?请看-----3、看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激发学习兴趣。
(1)生看动画片。
(2)动画片你们看完了,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现在你们一定也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要想读好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这故事中的生字的读音读准。
丑小鸭导学案

《丑小鸭》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读浏览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2、揣摩丑小鸭的语言、心理,分析“丑小鸭”形象,领悟其形象的深刻内涵,学会正确对待逆境中的自己和他人。
学习重点:通过揣摩丑小鸭的语言、心理,分析“丑小鸭”形象。
学习难点:领悟“丑小鸭”形象的深刻内涵。
学习准备:字典、教材、学案、资料、多媒体。
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搜集作者有关资料。
安徒生:二、读课文3遍。
第一遍默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生字生词。
第二遍:带着感情朗读。
第三遍:找找你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积累字词:初读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字词不认识,请自己查字典解决。
你遇到的生字词有:考考你:你能读准下面加黑体的字音吗?你能理解下面的词语吗?1)读准字音:讪笑()吐绶鸡()啄食()篱笆()()木屐()沮丧()缝隙()嫉妒()崩裂()沼泽()火钳()2)解释词语:来历不明:兴高采烈:来势汹汹你再考考别人:四、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列出来,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一起探讨。
课堂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概括故事。
课堂活动1、————读一读、说一说:训练我们的概括能力。
问题1:在阅读中那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丑小鸭,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括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概括童话故事的内容。
2语言力求准确、简洁。
可以借鉴下面的句式,你也可以采用更好的句式来概括。
这是一只的丑小鸭,作者写了一个的故事。
二、自主阅读,体会情感:课堂活动2、————圈点,勾画,批注:训练我们的分析理解能力。
问题2: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打动了你,在这些句子你中能体会出作者对丑小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吗?学习要求:1选择一处打动你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2把批注写在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
批注示例:文中第三段:一个“啄”字,尽显兄弟姐妹的嫌弃,欺侮!一个句子:“我希望你走远些!”尽显鸭子一族的冷漠。
提示:这些“欺侮,冷漠”的描写更能激起读者对丑小鸭的同情。
再以第46段为例,圈点、勾画,批注:你的批注是: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你发现作者对丑小鸭充满的感情。
小学二年级《丑小鸭》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丑小鸭》导学案«丑小鸭»导学案学习目的(一)、知识才干: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闹哄哄、讪笑、又惊奇又羡慕〞〝除了鸭妈妈心疼他,谁都欺负他〞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会围绕重点词句,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积聚好词佳句。
(二)、进程方法:运用自主探求的学习方法,经过创设情境、想象说话研读课文,了解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丑小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懂得和蔼待人、相互尊重和正确看法自己的道理。
2、初步体会丑小鸭对美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一)识字写字(二)、研读重点词句了解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
(三)、以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对课文的了解。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和蔼待人、相互尊重和正确看法自己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话、导入课题1、同窗们,你们见过刚出生的小鸭子吗?(出示图片,先生说一说)2、刚出生的小鸭子毛茸茸的,很心爱,小冤家都很喜欢它。
明天,教员也想给大家引见一只小鸭子,不过,它长得一点儿也不美观,你们想看法它吗?(先生发言,让先生们知道:小鸭子虽然丑,但我们也不能厌弃它,要跟它做冤家。
)3、好,既然大家都情愿看法它,那我们就来学一个有关丑小鸭的故事。
板书«丑小鸭»,教员作出评价。
指点书写:鸭〝甲〞写的小一点,鸟要写的大一点。
二、初读课文,看法生字。
1、自在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出示重点生字词语,反省读音。
冷飕飕又大又丑讪笑钻出欺负剩下厌恶芦苇冻僵又惊奇又羡慕3、交流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认的字,不要面面俱到)4、稳固要认的字A二人小组互认B指名读难读的句子。
(1)、太阳冷飕飕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他的孩子出生(2)、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渐渐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大家都叫他〝丑小鸭〞(3)、丑小鸭离开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厌恶他丑小鸭感到十分孤独,就钻出篱笆,分开了家(4)、丑小鸭离开树林里,小鸟讪笑他,猎狗追逐他(5)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离开湖边的芦苇里,悄然地过日子。
【教育资料】《丑小鸭》导学案学习精品

《丑小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家作品;认识这篇童话作品的自传特色;分析文中丑小鸭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通过复述和辨析,提高文学欣赏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内在因素,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
学习难点: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二、课前预习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充满趣味和睿智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它的作者是──安徒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作品《丑小鸭》。
1、知识链接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
一生共有童话作品一百六十余篇。
《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童话名篇。
课文的“研讨与练习”里讲到,本文是作者自我写照。
的确,安徒生一生境况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
他最初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
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
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断追求,终于成为一名世界级的童话大师。
他这段经历为他创作丑小鸭这一形象积累了深厚的素材,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正如作者所说“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我知道的安徒生还有:2、学法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生字、词。
⑵ 先扫除生字新词的阅读障碍,再反复诵读课文,顺着丑小鸭的流浪足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研讨与练习中提到的句子含着的意义,再思考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同时,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二、知识预习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讪()笑吐绶()鸡姊()妹篱笆()沮()丧沼()泽恭恭()敬敬铰()链木屐()2、解释词语讪笑:来势汹汹:沮丧:嫉妒:三、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丑小鸭流浪的足迹。
2023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导学案优秀5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导学案优秀5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导学案篇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
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前准备】1.准备好写有生字词的黑板;2.四幅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一百多年以前,丹麦有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
他写了很多童话。
2.(出示挂图)就是他的著名童话《丑小鸭》。
3.(板书,丑小鸭)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1.(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图)哪个是丑小鸭?2.教师问: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些什么?3.四幅图连起来说说是什么意思?三、初读课文1.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图(不看书)。
2.请学生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初读情况1.请7个同学给课文分段。
2.出示小黑板,纠正易读错的字音:五、图文对照,初步理解课文1.请一个同学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请同学们图文对照,找找每幅图和课文的哪段相对应?(第一幅图——课文第2自然段第二幅图——课文第3自然段第三幅图——课文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课文第7自然段)六、再读课文1.请4个同学分别读(1—2)段,(3)段、(4—6)段、(7)段。
2.全班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让同学们带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图文对照,带着四个问题理解课文问题一:“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1.请一个同学读(1~2)段课文。
2.教师提问:“太阳暖烘烘的”中“暖烘烘”是说什么季节的?3.看图一(教师指“丑小鸭”):这只鸭子跟别的鸭子有什么不一样?4.看书:书上哪些词说明了他是只丑小鸭?找出来读一读。
《丑小鸭》导学案

3、《丑小鸭》导学案
一、课前预习
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早年曾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自幼酷爱文学和音乐,并对舞台产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4岁时,为追求艺术,他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本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作品以《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野天鹅》、《皇帝的新装》、《小锡兵》为代表。他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150多种语言和文字。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登塞市的居民赠他以“奥登塞市荣誉公民”的称号。安徒生被世人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丹麦童话大师”。很多作品被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
2、学生学法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生字、词。
⑵先扫除生字新词的阅读障碍,再反复诵读课文,顺着丑小鸭的流浪足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认真体会研讨与练习中提到的句子含着的意义,再思考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同时,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二、研读赏析,展示风采
1、“研读与练习”第二题,分组思考题中的三句话的含义,然后展示。
2、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丑小鸭“丑”呢?你认为他丑吗?
丑小鸭(导学案)

丑小鸭(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了解安徒生和他的童话,通过阅读文章,能复述故事内容。
2.通过合作,揣摩语句含义,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
3.激发学生坚韧、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复述课文,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难点: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学法指导】1.朗读法。
可以为电视画面配音,也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
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学会运用。
2.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自学互助】1.自学要求(1)勾画“教材助读”中的重要内容并识记。
(2)大声朗读课文两遍以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勾画文中重要的语句,自主批注。
2.教材助读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
一生共有童话作品一百六十余篇。
《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均为脍炙人口的童话名篇。
3.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啄()讪笑()灯芯()木屐()嫉妒()脖颈( )篱笆()吐绶鸡()迸出()(2)给加线的词语解释。
讪笑:嫉妒:骇人:来势汹汹:(3)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内复述故事,把握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4)细读课文思考:丑小鸭遭遇了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什么追求?4.我的疑惑【展示互导】(请教师根据学生学情,结合“自学互助”环节,确定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温馨提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情节紧凑、故事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小鸭》导学案上课时间:主备人:唐玲备课组长签字:学生: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理解运用词语。
2、把握故事情节,知道丑小鸭遭受的不幸遭遇及它面对不幸遭遇的态度,明确童话的主题;体会其现实意义。
3、把童话故事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在逆境中成才的经历结合起来理解丑小鸭就是作者的自身写照。
4、学习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拟人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知道丑小鸭遭受的不幸遭遇及它面对不幸遭遇的态度,明确童话的主题;2、学习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拟人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学前导航:1.走进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1、清除阅读障碍:讪()笑吐绶()鸡篱笆()()灯芯()铰()链迸()出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弥()漫2、解释下列词语沉沦:讪笑:3、看了学案后面有关安徒生的经历,你有何感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知道丑小鸭遭受的不幸遭遇及它面对不幸遭遇的态度,明确童话的主题;体会其现实意义。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一、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读课文,圈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有哪些不幸的遭遇?地点:养鸭场沼泽地农家小屋(老太婆家)灌木林农夫家大花园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
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
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
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
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
可见,不幸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
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
2、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
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
3、文章为何用许多篇幅写丑小鸭遭受的歧视和打击?更能突出丑小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精神,从而激励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去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的生活。
4、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5、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他在农家生活安定下来,但他渴望到水里去游泳,渴望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
当他看到美丽的天鹅,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丑小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
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感到非常空虚。
春天来了,当他又看到三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便不顾生死飞向他们。
正因为丑小鸭的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幸福。
二、链接生活:6、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7、你有与丑小鸭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吗?和同学老师说一说。
三、揣摩重点语句的意义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他把头低低的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
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丑小鸭之所以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自己也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丑小鸭感到难为情,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卑微、无力和渺小,另一方面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还是原来的他,只是环境不一样了。
“一颗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心。
四、布置作业在前进之路上,你是一只“丑小鸭”吗?要变成一只“白天鹅”,你还有哪些路要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随笔“丑小鸭和我”。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童话故事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在逆境中成才的经历结合起来理解丑小鸭就是作者的自身写照。
2、学习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拟人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一、走进文本,对话作者读课文,讨论探究1、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如果他不被鸭妈妈赶走,就是在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
你同意哪种看法呢?(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明确: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自己不懈追求的结果,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
丑小鸭离家出走是被迫的,因为不仅周围的人不喜欢他,就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欺负他。
他在野鸭群中受排挤,又目睹了雁被猎人打死的悲惨场面,最后死里逃生。
在农家小屋,他虽然也受嘲弄,也被人看不起,但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生存的“温暖的屋子”,“有了一些朋友”,他应该满足了。
但它并不满足,他不愿意享受这种“安逸”,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
于是他走了,他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了,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
后来,严冬到了,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他虽然几乎被冻死,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望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她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
试想,在已经有了相对安逸的生活以后,他如果不思进取,不再追求,他怎么能得到最终的幸福生活呢?关键句子:A、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难道一只天鹅蛋一定能变成一只天鹅吗?在天鹅蛋与天鹅之间,还需要什么呢?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必须有对美好生活,理想境界的向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追求才可以。
启发: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就不能让自己也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奇迹。
3、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或愤懑,或欣喜,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课后练习说本文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成才经历来谈谈作者与丑小鸭的相同之处。
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
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
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
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
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
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
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
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5、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是一只“丑小鸭”,是否也想变成“白天鹅”,请你穿越时空与安徒生交流一下吧!请用“安徒生爷爷,您好!我也是一只丑小鸭……”开头说一段话。
二、学习童话的写法1、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拟人来塑造形象,本文是如何塑造“丑小鸭”这一形象的,请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个方面来谈谈。
2、现学现用请你也用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兽等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