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会计专业总复习-完整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4、P62:分配数列(构成要素)
3
第二、三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5、P64:变量数列的编制
(组限-开口式、闭口式 上限不在本组内原则
组距-等距、异距 组数 组中值等概念的理解)
6、P70:统计表的构成: (从形式上由总标题、横栏标题、纵栏标题和统计数 字构成)
4
第四、五章 综合指标
1、P81:总量指标的概念 2、P82:总量指标的种类
Kq
q1 p0 q0 p0
K p
q1 p1 q1 p0
13
第七章 统计指数
4、P194:平均指标指数(计算)
Kq
kqq0 p0 q0 p0
K p
q1 p1 q1 p1 kp
14
第七章 统计指数
5、P201:指数体系 (会进行两因素分析,分析每个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
指数体系中的因素推算)
5、P155: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计算、定基与环比之间的关系) 算题类型: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定基与环比之间的关系
12
第七章 统计指数
1、P184:指数的概念 (理解: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
2、P185:指数的种类 (个体指数、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3、P188:综合指数 (计算)
⑹P253 计算题4:计算应抽查油井数(不重复抽样)
26
例题:
x xf 6.94, s
xx
2
f 1.989, p 70%
f
f
x
s 0.066 n
Ft 0.9545,t2
x t x 20.0660.132
x 6.940.132 x 6.940.132
p
0.7 0.3 1.528% 900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

下限公式: 上限公式:
计算公式
中位数
下限公式: (向上累计时) 上限公式: (向下累计时)
3.标志变动度
n 全 距 R n 四分位差 Q.D. n 平 均 差 A.D. n 标 准 差 S.D.(σ) n 离散系数 Vσ
标志变动度
全距 四分位差 Q.D.=Q3-Q1
计算公式
平均差
标准差
¨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即考虑长期趋势的存在,剔除其 影响后再进行计算,故常用此法
第五章 统计指数
n 综合指标指数 n 平均指标指数 n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1. 综合指数


2. 平均指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3.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n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 发展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平均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 计算方法 n 几何平均法
n 方程法
平均增长速度
n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00%)
3.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
¨ 动态数列的影响因素: ¨ 长期趋势T ¨ 季节变动S ¨ 循环变动C ¨ 不规则变动I
¨ 对于闭口组
¨ 对于开口组
累计次数分布
某班某次考试成绩次数分配
考分
次数
向上累计次数 向下累计次数 (较小制累计) (较大制累计)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50-60
2
5.0
2
5.0
40
100.0
60-70
7
17.5
9
22.5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
2、抽样调查具有的优越性:经济性;时 效性;准确性;灵活性。
3、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1、抽样方法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 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抽样方法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 的检查和控制。
4、抽样方法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 检验。
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方面具有 以下的特点: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
二、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三、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 研究事物的全体。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 的基本单位。
3、总体和单位的关系
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 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 目的的转变,它们是可以转换的。
四、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1、单位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例如:姓名、性 别等都是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例如:工龄、工 资水平等都是数量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
5
25
8
40
3
15
20
100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分类 二、相对指标的分类 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四、变异指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五、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
一、总量指标的分类(1)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 又称单位总量。

E、 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 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01
02
解:(1)40名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表:
按学生成绩 分组
学生人数 (人)
各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重(%)
60以下
4
10.0
60---70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0
70-80
20
80-90
14
90-100
2
合计
50
=9.80
说明甲班平均分数代表性强
1、乙班学生平均成绩、标准差分别为:
因为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为81分,平均成绩不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衡量它们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而要计算其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通过变异系数大小来说明其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7 300 22 800 28 800 17 000 3 700
5 15 18 10 2
合 计

79 600
50
试计算50名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例4 2008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请计算说明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品 种
价格(元/公斤)
合 计
426
21000
30268
1481000
b=
=-454.5
a=
-b
-b
+454.5×
=35769.5
=
=
=
=
y倚x的直线回归方程式为: 斜率b的含义是:
y =35769.5-454.5x
(2)当产量 y = 6000件时,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 复习提纲(含答案)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 复习提纲(含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和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与两项要素。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和。

5.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和所决定的。

二、判断题1.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 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

( )三、单选题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3.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l08%×107%)—100%B.102%×105%×l08%×107%C. 2%×5%×8%×7%D. (2%×5%×8%×7%)—100%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z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含答案)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含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一、不定项选择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 A 、随之扩大、随之扩大 B 、随之缩小、随之缩小 C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无法确定2、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 、广告费支出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广告费支出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3、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 、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首末折半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指数的作用、简述指数的作用2、统计分组可以进行那些分类?、统计分组可以进行那些分类?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4、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 )5、国家统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信息、咨询及监督三种职能。

( )四、技能题: 1、某企业资料如下:、某企业资料如下:指标指标 1月 2月 3月 4月 产值(万元)产值(万元) 180 160 200 190 月初工人数(人)(人) 600580620600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2、某校5位学生统计学学习时间与成绩如下位学生统计学学习时间与成绩如下学习时间(小时)x成绩(分)y4 40 6 60 7 50 1070 13 90要求:(1)建立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2018本学期《统计学》期末考试说明满分100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必须同时达到50分以上才可以及格,期末考核内容涉及了教材的每一章,第6章是推断统计基础,不做单独考核内容,本次考核侧重对统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一些简单计算的基础上,侧重考核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整体来看,计算量不大,但不带记忆功能的计算器还是必备神器(考试期间不要随意传送计算器哦),最后,祝愿大家顺利过关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四、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10分,共18分)五、应用题(即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六、选做题(任选一题,不重复计分,12分)应用题考核内容:1.数据特征指标的计算和应用;2.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的计算;3.均值或成数的参数估计;4. 均值或成数的假设检验.选做题(二选一)考核内容:1.统计指数的因素分析(两因素);2.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不考公式)特别强调:选做题部分,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学,二选一作答,如果写了两题的答案,只针对第一题给分,第二题不重复计分,请各位同学注意!《统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本章知识体系如下:一、单选题1.为了了解X市的人均居住面积,统计总体是( A)A.X市所有的住户B.X市每一个住户C.X市下辖的所有区、县D.X市所有的住房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B )A. 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工业企业全部生产设备C. 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D. 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3.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身高5.语种属于( A )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6.居民住房状况调查中,属于定序尺度测量的是( C )A.居住区域B.居住面积数大小C.是否满意D.有几套住房7.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B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8. 为了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B )A.技工等级B.固定资产净值C.经济类型D.工业企业数量9.下列的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C )A.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B.企业增加值C.人均销售收入D. GDP10.已知5名同学的某课程考试成绩,其平均成绩为80分,则( A )A.这是5个变量值的平均数B.这是5个指标的平均数C.这是5个变量的平均数D.这是5个指标值的平均数二、多选题1.为了确定失业率,我国统计部门调查了10000个家庭,(AB )A.总体是我国全部劳动力人口B.样本是10000个家庭中的全部劳动力人口C.总体是我国全部人口D.样本是10000个家庭中的全部人口E.样本是10000个家庭2.要了解浙江省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BD )A.浙江省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统计总体B.浙江省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浙江省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 )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三、判断题1、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统计学是一门什么学科?2、统计学的分类3、掌握统计学几组基本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如何确定总体总体单位和总体单位数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误差(这些误差是否可以计算和控制)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统计分组的作用(1)划分现象的类型(2)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统计数据的显示方法统计表统计图3、组距分组的组中值的计算4、箱线图的分析第四章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1、集中趋势度量有哪些?哪些受极端值的影响?2、离散程度的度量有哪些?3、哪些是位置平均数?哪些是数值平均数?4、总体标准差样本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5、两组数据如何比较各平均数的代表性、均衡性、稳定性?(1)平均数相同时,比较它们的标准差的大小,谁小就谁的平均数就具有代表性、均衡性、稳定性。

谁大谁的平均数就不具有代表性、均衡性、稳定性,也就是数据更加分散(2)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它们的离散系数的大小,谁小就谁的平均数就具有代表性、均衡性、稳定性。

谁大谁的平均数就不具有代表性、均衡性、稳定性,也就是数据更加分散(3)如果比较两组数据中同一个人的哪个成绩好,则需要使用哪个度量值?参考教材p1294、计算:简单算术均值加权算术均值几何均值5、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比较分清在哪种情况下:x <e m <0m x =0m =e m x > e m >0m(1).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有( ) A.x > e m >0m B.x <e m <0m C.x >0m >e m D.x <0m <e m 6、数据分布向左右偏,意味着分布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参考教材p133分析例题:下面是3个不同班级的考试得分人数分布草图,横轴是分数,纵轴是各分数的人数所占比率。

得分是从0到100分;假设及格分数是50分。

a 班b 班c 班025507510002550751000255075100请简析并得出结论:(1).对于每一个班级,及格的百分数大约是50%,还是大大地超过50%或大大地低于50%?(2).有一个班级中有两个非常不同的学生组,一组在考试中考得相当差,而另一组则非常出色。

这是哪一个班级?(3).图中b 班,有较多的人得分在40-50范围内还是在90-100范围内?答案 (1)、c 班及格的百分数大约是50%,a 班大大地超过50% b 班大大地低于50% (2)、b 班(3)、b 班,有较多的人得分在90-100范围内6、正态分布的两组数据什么是表示数据的中心位置 ?什么是表示数据分布的分散与集中程度?(使用符号表示。

)7、书上p113作业题(5).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30267855654则该产品销售量的中位数为( )。

A .5 B .45 C .56.5 D .7.5 8、掌握各种情况下中位数的计算(6).某车间三个班生产同种产品,6月份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2.3.4(件/工日),产量分别为400.500.600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应为()。

A.33432=++B.13.31500600450034002=⨯+⨯+⨯C.88.24323=⨯⨯ D.9.24600350024001500=++(7).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A.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B.离散程度越大C.稳定性越高 D.上述三种都不对P115计算题(6).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厘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成年组166 169 1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68 69 68 70 71 73 72 73 74 75 (1)要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测度值?为什么?(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答案:(1) 离散系数,因为它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地的影响。

(2)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024.01.1722.4==sv;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032.03.713.2==sv;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一般由时间和统计指标两个基本要素构成2、时期数与时点数的确定3、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时可建线性模型,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可建指数模型,对吗?4、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5、发展速度与总速度的关系6、计算题p151-152(1)、某公司2009年一季度职工人数和总产值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月初工人数(人) 500 515 530 560工业总产值(万元)1600 1650 1850 2000(1)计算一季度的月平均工人数;(2)计算一季度的月平均工业总产值;(3)计算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4)计算一季度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3)、某地历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产量(万吨)241 246 252 257 262 276 281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线性模型;(∑=0t)(2)预测2012年的粮食产量。

7、季节指数的分析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70%,二季度95%,三季度110%,四季度125%。

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一季度B.二季度C.三季度D.四季度8、季节指数的和是多少?第六章统计指数分析1、总指数与个体指数2、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3、综合指数:总量指标指数公式数量指标指数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公式4、同度量因素、指数化指标相互关系5、CPI 通货膨胀率货币购买力6、计算题1).随着零售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零售商不断推出新的促销策略。

某商场利用“十一黄金周”采取部分商品的大幅度降价策略,旨在通过降价赢得顾客、提高商品的销售额,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调整商品的结构。

为分析降价对销售额带来的影响,公司收集了降价前一周和降价后一周的主要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表几种主要商品的销售数据商品名称计量单位价格(元)p 销售量q降价前p0 降价后p1 降价前q0 降价后q1甲台300 200 50 80乙套800 500 100 180丙件90 50 150 300要求:(1)降价后与降价前相比,三种商品的总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是多少?销售额增长的绝对额是多少?(2)以降价后的销售量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平均降价幅度是多少?由于降价而减少的销售额是多少?(3)以降价前的价格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增长幅度是多少?由于销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是多少?2)某企业2018年5月份产品销售额为1000万元,比4月份增长10%,剔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其产品销售额实际增长6%,试计算:(1)该企业产品销售额5月份比4月份增加多少万元?(2)与4月份比较,5月份该企业由于产品销售量提高而增加多少万元产品销售额?(3)该企业5月份比4物价上涨多少?由于物价上涨而增加多少万元产品销售额?(要求:写出计算公式).某地区生活品零售价格上涨6%,生活品销售量增长8%,那么生活品销售额是()。

A.下降114.48%B.下降14.48%C.增长114.48%D.增长14.48%3).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5%,则本年的1元()。

A.只值上年的0.85元B.只值上年的0.87元C.与上年的1元钱等值D.无法与上年比较第七章抽样分布1、随机抽样与随机原则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直接抽选部分单位构成样本的方法。

也称概率抽样特点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某一总体单位能否被抽中,与其它单位是否被抽中没有关联2、抽样的方法与抽样的组织形式中抽样误差存在的区别(比较他们的误差大小)3、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4、随机抽选样本的方式: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复习本章课件幻灯片7-95、中心极限定理6、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特征(1)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2)样本均值的方差及标准差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不作为重点)7、总体正态分布的表示方法、抽样分布的正态分布表示方法8、z分布、t分布9、z 分布的概率与z 值的对应关系(需要记住的6个置信度的z 值)概率度z 1 1.65 1.96 2 2.58 3 置信概率φ(z) 68.27%90%95%95.45%99%99.73%第八章 参数估计1、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点估计和区间估计2、理解点估计的评价标准: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3、区别抽样的平均误差(抽样的标准差)抽样的极限误差(边际误差)4、置信水平(置信度)与精确度的关系5、计算题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1) 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分布状态和标准差已知的条件下1)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以生产袋装食品为主,为对产量质量进行监测,企业质检部门经常要进行抽检,以分析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食品中采用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了25袋,测得其平均重量为105.36克,包装重量的合格率为96%。

已知产品重量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标准差为10克。

试估计:(Z α=1.65 Z α/2=1.96)①该批产品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参考参数估计ppt43-44) ②该批产品包装重量的合格率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2) 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分布状态和标准差未知的条件下1) 已知某种灯泡的寿命服从正态分布,现从一批灯泡中采用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16只,测得其平均使用寿命为1490小时,标准差为24.77小时。

试建立该批灯泡平均使用寿命95%的置信区间。

(参考参数估计ppt48-492).某企业生产一批灯泡10000只,采用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和合格检验,测算结果,平均使用时间为2000小时,标准差为12小时,其中有20只不合格。

要求:(1)确定该批灯泡平均耐用时间95%的置信区间;(Z α=1.65 Z α/2=1.96 t α(n-1)≈1.65t α/2(n-1)=2.131)(2)确定该批灯泡合格率95.45%的置信区间;(Z α=1.69 Z α/2=2 0.005(4001)(1)22.582n t t α--=≈(1)0.01(4001) 2.325n t t α--==)6、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p226第九章假设检验1、假设的设定原假设与备选假设决策中的假设、研究中的假设、声明中的假设2、假设检验的逻辑思维是什么?3、两类错误是什么?他们的关系是什么?4、显著性水平α、临界值、检验的统计量、拒绝区域、接受区域5、双侧检验、单侧检验(左检、右检)6、显著性水平α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的zα或zα/2是如何取值的?7、假设检验计算题σ2 未知的总体均值检验(特大样本)【例1】某企业职工的月均收入均值为2400元,方差未知、分布状态未知的条件下,近来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为调查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否有变化,从该企业随机抽取100人,得出其月平均收入为2450元,标准差为300元,试以=0.05检验该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否有显著性变化?【例8】某企业职工的月均收入服从均值为2400元,方差未知的正态分布,近来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为调查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否随之提高了,从该企业随机抽取100人,得出其月平均收入为2450元,标准差为300元,试以=0.05检验该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否有显著性提高?(课件例题)书上作业题3、一项调查显示,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6.5小时,该调查中包括200个家庭,α=0.01,样本标准差为2.2个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