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合集下载

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设计

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设计

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设计陈伟;吕红芝;张晓琳;殷兵;刘松;张英泽【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487-489,490)【关键词】骨关节炎;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作者】陈伟;吕红芝;张晓琳;殷兵;刘松;张英泽【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据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20.2亿,我国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

中国2012年约20万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不明,且国内尚无大样本相关调查[3]。

为此,本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这是在我国首次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综合性调查。

结合我国地形地势、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原则抽取3万人,使纳入人群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本研究将首次建立并完善“中国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旨在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学术界及社会公众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膝骨性关节炎病理、流行病学、疼痛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分期及治疗措施

膝骨性关节炎病理、流行病学、疼痛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分期及治疗措施

膝骨性关节炎病理、流行病学、疼痛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分期及治疗措施概述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急、慢性关节损伤、年龄、肥胖及代谢性骨病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关节畸形甚至肢体障碍为常见症状,其中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是病人就医的主要因素。

流行病学中老年人是KOA发病的高危群体,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群接近1/3患有K0A。

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症状性KOA的患病率为8.1%,随着老龄化趋势逐年加剧,KOA的患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膝关节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KOA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的致残率,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负担。

疼痛机制1、诱发KOA疼痛发生的病变组织诱发KOA疼痛的病变组织有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骸骨下脂肪垫、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病变组织诱发疼痛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血管和神经生成、力学负荷增加和骨重塑等方面。

关节软骨的退化与损伤关节软骨是KOA最早发生病变的部位之一,正常关节软骨结构上是无血管和神经的,故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疼痛,但血管的生成和相关的感觉神经生长是诱导疼痛出现的主要原因。

目前存在生物学与生物力学两种机制使关节软骨损伤:①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过程之间的持续失衡引起软骨被侵蚀;②生物力学因素:关节软骨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负重组织,能够承受密集的机械应力,但胫股关节承重接触面移动到不频繁承重的关节软骨区域时,异常的生力学负荷导致局部软骨缺损,随之增加膝关节在该区域的应力,进一步导致关节软骨的丢失。

软骨下骨的损伤软骨下骨损伤是诱发KOA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软骨下骨骨重塑、骨髓水肿和骨赘生成等。

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关节软骨损伤导致局部软骨缺损,整个关节在软骨缺损部位的应力不断增加,导致周围软骨下骨的骨小梁断裂,软骨下骨和骨髓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诱发疼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存在差 异,可能与环境因素、生 活习惯等有关。
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 诊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01
02
03
04
疼痛
膝关节疼痛是骨性关节炎最常 见的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缓解。
僵硬
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尤其在 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
肿胀
关节肿胀,积液,局部温度升 高。
畸形
随着病情发展,关节可能发生 畸形,如关节变形、膝内翻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步态、关 节活动度、肿胀程度等来判断
病情。
X线检查
X线片可以观察关节间隙狭窄、 骨质增生等骨性关节炎的典型 表现。
MRI检查
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关节内 部结构,有助于诊断早期骨性 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部情况,
对诊断和治疗均有帮助。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常有膝关节 扭伤史,表现为关节间 隙压痛、弹响和交锁。
滑膜炎
滑膜炎主要表现为关节 肿胀、积液,活动后加
重,休息后缓解。
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患者常有膝 关节前方疼痛,尤其在
特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表现为膝关 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 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炎症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失去 水分和弹性,导致关节摩擦增加,引 发炎症反应。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 炎症细胞增多,导致炎症反应,进一 步加重关节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1. 引言1.1 疾病背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受损或磨损而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承受着全身体重的压力,因此容易受到损伤和炎症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导致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疾病的发展也会导致关节退化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研究。

【字数:214】1.2 发病因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遗传因素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更容易患上该疾病。

研究表明,某些特定基因的变异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易感性有关,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了软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加速软骨退行性变化,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关节间隙狭窄。

生活方式因素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肥胖、长时间站立及膝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都可能加速关节软骨退化,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体力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

【内容结束】2. 正文2.1 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族聚集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家族性疾病,显示了遗传因素在疾病发展中的重要性。

中国有症状的膝部骨关节炎患病率

中国有症状的膝部骨关节炎患病率

中国有症状的膝部骨关节炎患病率2016-07-13本文介绍了一项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研究的结果。

这项研究旨在估计中国有症状的膝部骨关节炎(OA)的患病率。

研究方法作者使用了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

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进行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研究中,作者根据性别、年龄、农村/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区域评估有症状的膝关节OA的患病率。

年龄45岁及以上的居民和其配偶在他们自己的家中受访,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收集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数据。

如果参与者声称有关节的疼痛,同时有医生给予的关节炎诊断,则认为其患有症状性的膝部骨关节炎。

研究发现研究共纳入17128例个体(8367例男性和8761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9.8岁)进行分析,8.1%的个体患有有症状的膝关节OA。

1.男性vs 女性与男性(5.7%)相比,女性中有症状的膝关节OA的患病率较高(10.3%)(调整后的比值比[OR] 1.88 [95%置信区间1.64-2.17])。

表1. 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2011年CHARLS全国基线调查中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调整后比值比*模型1为调整年龄和性别。

模型2为调整所有变量(性别、人均年龄、地区、教育、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地区)。

值是比值比(95%置信区间)。

CHARLS5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不同年龄段有症状的膝关节OA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趋势P <0.01),70岁之后趋于平稳。

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重体力活动减少,从而减轻了膝关节的症状。

表2. 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2011年CHARLS全国基线调查中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调整后比值比*模型1为调整年龄和性别。

模型2为调整所有变量(性别、人均年龄、地区、教育、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地区)。

值是比值比(95%置信区间)。

CHARLS5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从流行病学浅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从流行病学浅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从流行病学浅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姚兴璋;李兴勇【摘要】Current states of epidemiology on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elucida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e, gender, obesity, occupation and injury, inheritance, life styles, environment and others, aiming at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tudy.%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年龄、性别、肥胖、职业与损伤、遗传、生活方式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2(025)009【总页数】4页(P132-135)【关键词】关节炎;膝关节;流行病学;综述【作者】姚兴璋;李兴勇【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疾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形式和引起慢性残疾的首要因素,又称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或增生性关节炎。

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临床特点主要是关节疼痛、变形和功能受限。

K O A对人类的威胁正在迅速增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骨关节炎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学问题。

1.1 年龄 K O A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

汤敏生等[1]调查发现骨关节炎(O A)在<20岁年龄组中,男女均未发现O A患者,随年龄上升,40岁以后明显增高,在60~70岁及>70岁年龄组段达高峰。

陈维等[2]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龄人群患O A的风险是低龄人群的2.225倍。

我国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我国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我国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廖德发【摘要】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明显增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其相关危险因素,对防治本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以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山区等不同区域分析患病率,从年龄、性别、体重或体重指数、创伤、家族史等方面进行危险性分析,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7(012)004【总页数】4页(P521-524)【关键词】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综述【作者】廖德发【作者单位】广西江滨医院暨广西第三人民医院,南宁市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病因不清,除了与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体质、遗传有关,还与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1]。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不但居高不下,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另外,随患者病情发展可导致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社会和家庭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有效地防治该病不仅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国内外重大的公共卫生学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价值。

目前,我国已有大部分地区关于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的调查报道,现就国内对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本文将从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山区三个不同地域对骨性关节炎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以上的患病率则为10%~17%,60岁以上达50%,而在75岁以上则高达80%。

1.1 沿海地区李宁华等[2]从我国六大行政区(西北、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选出六大城市(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六城市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病率为15.6%,各城市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上海的患病率为9.8%,广州的患病率为30.5%。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

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一、引言骨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病,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的痛苦。

作为临床医生,对于如何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骨关节炎,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而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的发布,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就该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骨关节炎的诊疗方法。

二、病因与流行病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骨关节炎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

据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指出,骨关节炎的病因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芳龄、肥胖、关节损伤等。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骨关节炎患病率随着芳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后续的诊疗提供了依据。

三、诊断与评估在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对于骨关节炎的诊断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方法。

诊断骨关节炎首先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

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X线、CT、MRI等。

指南还强调了对于不同部位骨关节炎的诊断要点,这对于我们准确诊断和评估骨关节炎至关重要。

四、治疗原则在治疗部分,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治疗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体重控制、适量运动、热敷等,这些都是对患者非常有益的建议。

而药物治疗方面,则提及了一些对疼痛和炎症起效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关节内注射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对于手术治疗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六、总结与展望我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科学的诊疗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