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与急救课件
合集下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4. 情况严重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情况严重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中暑情况严重时,如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确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通风和降温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中暑的家庭急救
04
2. 迅速降低体温
脱去衣物
使用冷水湿敷或擦拭
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3.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中暑后,应尽快补充水分。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稀释的运动饮料,以帮助体内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饮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如患者无意识,请勿强行给患者喂水,以免误吸窒息。 若情况严重,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结论与建议
06
1. 提高中暑预防意识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活动。
1. 避免高温环境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
4. 食物与睡眠
外出时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涂抹防晒霜。
2. 防晒措施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风油精等。
5. 备用药品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可饮用淡盐水或其他电解质饮料。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观察患者尿液颜色,以判断脱水程度。如尿液呈深黄色,可能存在脱水风险。
观察患者心率,以评估中暑是否引起心血管问题。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
保持与患者沟通,观察他们的意识状态。中暑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恶心、口渴、疲劳等症状。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 遵循预防措施,降低中暑风险
3
3. 保持室内凉爽
情况严重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中暑情况严重时,如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确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通风和降温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中暑的家庭急救
04
2. 迅速降低体温
脱去衣物
使用冷水湿敷或擦拭
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
3.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中暑后,应尽快补充水分。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稀释的运动饮料,以帮助体内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饮水,以免稀释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如患者无意识,请勿强行给患者喂水,以免误吸窒息。 若情况严重,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结论与建议
06
1. 提高中暑预防意识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活动。
1. 避免高温环境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
4. 食物与睡眠
外出时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涂抹防晒霜。
2. 防晒措施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风油精等。
5. 备用药品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可饮用淡盐水或其他电解质饮料。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观察患者尿液颜色,以判断脱水程度。如尿液呈深黄色,可能存在脱水风险。
观察患者心率,以评估中暑是否引起心血管问题。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
保持与患者沟通,观察他们的意识状态。中暑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恶心、口渴、疲劳等症状。
4.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 遵循预防措施,降低中暑风险
3
3. 保持室内凉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2. 中暑的危害
1 1. 高热
人体体温调节失衡, 导致高热,严重可引 发热射病。
2 2. 呼吸系统
高热引发肺部充血,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3 3. 心脑血管
高热引起心率加速, 血压上升,可能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
4 4. 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 流失,可能出现低钾 血症,引发肌肉无力、 恶心等症状。
第0一6章 总结与展望
1. 中暑预防与急救的重要性
1. 预防中暑
2. 急救中暑
3. 预防与急救 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防止高 温带来伤害的有效 手段,可采取适时 补充水分、保持通 风散热、避免阳光
直射等措施。
中暑可能导致严重 后果,如昏迷、休 克等,需要立即采 取急救措施,如迅 速将患者转移至阴 凉通风处、降温、
中暑预防与急 救措施
目录
01. 中暑的定义与危害
02. 中暑的预防
03. 中暑的急救
04.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普及
05.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误区
06. 总结与展望
第0一1章 中暑的定义与危害
1. 中暑的概念
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未能适应并适当散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常, 造成体内高热而发生疾病。中暑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中暑表现为出汗多、 口渴、头晕、心悸、乏力;重度中暑则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高热、昏 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5 5. 神经系统
高热可能导致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受损,出 现昏厥、意识障碍等 症状。
6 6. 消化系统
中暑可能导致消化系 统功能紊乱,出现恶 心、呕吐等症状。
第0一2章 中暑的预防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中暑的关键措 施。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 高温环境中。建议在炎热天气中,每天至 少喝2-3升水,包括果汁、汤等。避免在 剧烈运动前、后或大量出汗后立即大量饮 水,以免导致水中毒。尽量在炎热的天气 里待在阴凉的地方,并保持充足的通风。 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如出现口渴、 乏力、多汗、头痛等中暑先兆,应立即离 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A.
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
水传
导较空气快240倍。
A•. 在C.高蒸温发作每业蒸的发车1间g水工,作可,散如发果2.再4k加j(上0.通58风kc差al,)的则热极量易。发生中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
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 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 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 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 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 12.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 13.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 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14.其他预防中暑的方法
①.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 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 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 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惟
•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 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 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9.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 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 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03
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02
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避免脱水
04
避免过度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导致脱水
穿着合适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吸汗性强的衣物
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
穿着浅色衣物,减少阳光吸收
穿着帽子或遮阳帽,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
2
中暑的症状与判断
轻度中暑症状
演讲人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01.
02.
03.
04.
目录
中暑的预防
中暑的症状与判断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注意事项
1
中暑的预防
避免高温环境
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穿着适当的衣物,如透气、吸汗的衣物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
补充水分和盐分
01
预防中暑的关键是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穿着适当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紧急情况下的求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
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保持冷静,向急救人员说明情况
给患者补充水分,如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观察患者情况,如有恶化及时通知急救人员
专业医疗救治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01
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2
给患者降温,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袋
03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04Fra bibliotek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PPT课件

-
4
-
5
-
6
高温防暑
35℃!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 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 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中暑预警线
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 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 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 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 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 舒适。
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
10
中暑的种类及症状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高温环境中,大量 出汗、口渴、头昏、 耳鸣、胸闷、心悸、 恶心、四肢无力、 注意力不集中,动 作不协调,体温不 超过37.5℃ ,如及 时转移到阴凉通风 处,补充水和盐分,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 状,同时体温在 38.5℃以上,并伴 有面色潮红、胸闷、 皮肤灼热等现象; 或者皮肤湿冷、呕 吐、血压下降、脉 搏细而快的情况 , 经治疗后,一般4~ 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除轻度症状外, 发生昏厥或痉挛; 或皮肤出汗停止、 干燥、灼热而绯 红,体温在40℃ 以上
-
11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 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如果 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 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出行躲避烈日
1
热!热!热!
昨日“大烤”极端最高温达到 40.3℃!又出现在衡阳县,刷新今年以 来全市最高温纪录。据查实,这是我市 气象史上高温排位第7位,我市“史上” 最高温出现在2013年8月10日,为 41.3℃。
-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4. 充足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恢 复正常状态,降低中暑风 险。
2. 急救知识的普及
01
1. 学会识别中 暑迹象
高温环境下出现乏 力、口渴、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02
2. 掌握急救措 施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 阴凉通风处,补充 水分。若患者出现 休克,需立即拨打 急救电话。
03
3. 急救技能培 训
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
3. 充足的水分补充
充足的水分补充 为预防中暑,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至少 为2升,如果可能,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水以帮助补充失去的 水分和电解质。确保活动期间经常休息,并在高温环境中穿着 透气衣物以帮助散热。在高温天气外出时,携带水壶或水杯, 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曝晒。
3.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中暑恢复后,应补充足够营养以增强体质。食物中应含有优质 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新鲜 蔬果、全谷物、鱼、瘦肉、奶制品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在康复期 间,尽量选择温和、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辣刺激。
4. 适度 运动与休
息
调整居室温度, 保持空气流通, 创造一个适宜 的生活环境。
06
总结与注意事项
1. 中暑预防的重要性
1. 避免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易导致中暑,预 防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3. 合理饮食
保证饮食均衡,补充电解 质,提高身体耐热能力。
2. 充足水分补充
保持水分平衡,高温天气 应常饮水,预防脱水导致 中暑。
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恢 复正常状态,降低中暑风 险。
2. 急救知识的普及
01
1. 学会识别中 暑迹象
高温环境下出现乏 力、口渴、头晕、 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02
2. 掌握急救措 施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 阴凉通风处,补充 水分。若患者出现 休克,需立即拨打 急救电话。
03
3. 急救技能培 训
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
3. 充足的水分补充
充足的水分补充 为预防中暑,我们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至少 为2升,如果可能,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水以帮助补充失去的 水分和电解质。确保活动期间经常休息,并在高温环境中穿着 透气衣物以帮助散热。在高温天气外出时,携带水壶或水杯, 并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曝晒。
3.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保持身体恢复,补充营养
中暑恢复后,应补充足够营养以增强体质。食物中应含有优质 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新鲜 蔬果、全谷物、鱼、瘦肉、奶制品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在康复期 间,尽量选择温和、清淡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
辣刺激。
4. 适度 运动与休
息
调整居室温度, 保持空气流通, 创造一个适宜 的生活环境。
06
总结与注意事项
1. 中暑预防的重要性
1. 避免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易导致中暑,预 防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3. 合理饮食
保证饮食均衡,补充电解 质,提高身体耐热能力。
2. 充足水分补充
保持水分平衡,高温天气 应常饮水,预防脱水导致 中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

06
总结
1. 中暑预防与急救的重要性
1. 中暑的高发人群
2. 中暑对健康的影响
3. 预防与急救的益处
在炎炎夏日,户外工作者、老人、 儿童等群体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需要加强预防与急救措施。
中暑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失衡、 血液循环障碍、脏器功能损害等,
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正确的预防与急救措施能有效减 轻中暑症状,避免不良后果,提
低室温。
6. 身体状况不佳时避免外出: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高温环 境下更容易中暑,应尽量避免
外出。
2. 健康生活方式
1. 充足饮水
每日足量饮水,多喝白开水, 避免含咖啡因饮料。
3. 适量运动
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运动,选 择早晚或阴天进行户外活动。
5. 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 劳累。
2. 健康饮食
升生命安全。
2. 掌握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方法,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
预防:避免高温户外活动,补充足够水分,保持良好作息。 急救:如发现有人中暑,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松解衣物,头部 垫高。用冷水擦拭皮肤,或用冷毛巾敷于头部、颈部和腋下。补充 电解质饮料,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严重者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谢谢观看
2. 误区二:认为中暑是小事
中暑并非小事,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虽然中暑症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但若未给予及时的救 治,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神经和循环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3. 误区三:只喝水就能缓解中暑
误区三:只喝水就能缓解中暑
只喝水不足以缓解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血液粘稠 度升高,可能引发缺血和脱水。过度饮水反而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 担,严重时可引发水中毒。在中暑情况下,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 处,避免阳光直射;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中暑急救措施》课件

中暑急救措施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中暑的成因、症状、紧急救治措施、药品使用方法、应急 处理、预防建议,让您了解中暑并做好应对准备。
中暑的定义和成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 高湿度、剧烈运动以及饮水不足。
中暑的常见症状
头痛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中暑后的应急处理
中暑后,应及时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多饮水、多休息, 努力保持身体的湿润和凉爽,有助于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在高温天气,适当增加室 内温度,避免突然进入高 温环境造成体温骤变。
2 穿着透气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 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和汗 液蒸发。
恶心和呕吐
中暑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头晕
中暑会导致头晕,站立时会感到眩晕。
乏力
中暑会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紧急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受
提供足够的水分
2
暑。
让中暑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补充体液。
3
湿毛巾降温
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敷上湿毛
寻求医疗帮助
4
巾,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中暑者意识丧失,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
口服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口服含盐水 分的药物,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的丧失。
冰袋敷凉
将冰袋或冷水敷在中暑者身体的 敏感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清凉喷雾
使用专业的清凉喷雾,喷洒在中 暑者的身体上,帮助降低体温。
3 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中暑的成因、症状、紧急救治措施、药品使用方法、应急 处理、预防建议,让您了解中暑并做好应对准备。
中暑的定义和成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 高湿度、剧烈运动以及饮水不足。
中暑的常见症状
头痛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中暑后的应急处理
中暑后,应及时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多饮水、多休息, 努力保持身体的湿润和凉爽,有助于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在高温天气,适当增加室 内温度,避免突然进入高 温环境造成体温骤变。
2 穿着透气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 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和汗 液蒸发。
恶心和呕吐
中暑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头晕
中暑会导致头晕,站立时会感到眩晕。
乏力
中暑会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紧急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受
提供足够的水分
2
暑。
让中暑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补充体液。
3
湿毛巾降温
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敷上湿毛
寻求医疗帮助
4
巾,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中暑者意识丧失,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
口服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口服含盐水 分的药物,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的丧失。
冰袋敷凉
将冰袋或冷水敷在中暑者身体的 敏感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清凉喷雾
使用专业的清凉喷雾,喷洒在中 暑者的身体上,帮助降低体温。
3 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 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 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 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 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3.中暑表现
在中暑的时候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 兆
中暑”,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先兆中暑: 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
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 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 抽搐。 • D.热射病 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 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 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这是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 降,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 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 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患 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
2.中暑的分类
• A.热痉挛 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 过低,引起肌肉痉挛.
• B.热衰竭 由于水盐的大量丢失,使得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发生低血容量休克.集 体为了散热,心输出量大大增加,使得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血管 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
• C.日射病: • 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
FHP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中暑的预防与急 救
2009年8月20日(第一版)
FHP – EHS 作成:GA- HWTO 培训时间:1.5H中暑的预防与急救Fra bibliotek培训内容
一、中暑的定义和症状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三、预防中暑的招法
四、药物预防中暑 五、中暑的急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一、中暑的定义和症状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 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 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了高温、 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 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轻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 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
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 以上。 (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 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B. 传导与对流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 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 导较空气快240倍。
C. 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
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 病因与机制
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扩张
心跳加快,心 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散热增加↑
经皮肤血管 的血流增加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老人、儿童、 孕产妇容易 中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 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 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 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 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 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2.轻症中暑症状
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 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 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 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西安持续高温2人中暑死亡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高温发生火灾,某部官兵救火中暑
运动员中暑
炎热夏天户外活动中暑
沙中漠暑的探预险防与者急被救困1人中暑身亡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1.人的散热的方式 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A. 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 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 零。
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 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 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3.中暑表现
在中暑的时候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 兆
中暑”,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先兆中暑: 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
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 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 抽搐。 • D.热射病 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 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 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这是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 降,而且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深层,体内热量不能发散, 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 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患 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
2.中暑的分类
• A.热痉挛 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 过低,引起肌肉痉挛.
• B.热衰竭 由于水盐的大量丢失,使得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发生低血容量休克.集 体为了散热,心输出量大大增加,使得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血管 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
• C.日射病: • 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
FHP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中暑的预防与急 救
2009年8月20日(第一版)
FHP – EHS 作成:GA- HWTO 培训时间:1.5H中暑的预防与急救Fra bibliotek培训内容
一、中暑的定义和症状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三、预防中暑的招法
四、药物预防中暑 五、中暑的急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一、中暑的定义和症状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 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 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了高温、 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 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轻度中暑: 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 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
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 以上。 (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 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B. 传导与对流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 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 导较空气快240倍。
C. 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
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 病因与机制
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扩张
心跳加快,心 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散热增加↑
经皮肤血管 的血流增加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老人、儿童、 孕产妇容易 中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 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 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 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 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 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2.轻症中暑症状
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 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 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 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西安持续高温2人中暑死亡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高温发生火灾,某部官兵救火中暑
运动员中暑
炎热夏天户外活动中暑
沙中漠暑的探预险防与者急被救困1人中暑身亡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1.人的散热的方式 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A. 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 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