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与社会需求调查
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的调研报告班级:电信1303组员:*** 1307050320陈少飞 1307050321段学义 1307050319潘明秀 1307050310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该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就业前景,本次调研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二、背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技术学科,涵盖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个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学习电路分析、通信原理、数字电路等基础知识,培养相关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并邀请了10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1.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公司、计算机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等行业。
2.薪资待遇根据调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薪资待遇较为可观,初级岗位的月薪普遍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一些顶尖企业的毕业生月薪甚至可达到2万以上。
3.发展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未来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学科领域。
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高薪就业机会,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建议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育中,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七、参考文献[1] 张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调研分析[J].科技导报,2021,(3):20-24。
[2] 李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策研究[J].高校职业教育研究,2020,(2):50-55。
电子信息工程的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的调查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关键的学科和技术领域,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现状、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定义与范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其范畴涵盖了电路与系统、通信工程、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多个领域。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1、技术创新不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进步,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不断提升,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同时,软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信息处理和系统控制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2、应用领域广泛电子信息工程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最为显著,从传统的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 5G 技术的大规模商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医疗领域,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了医疗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如远程医疗诊断、医疗影像处理等。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都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持。
3、产业规模庞大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众多电子信息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三、电子信息工程的关键技术1、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得芯片性能持续提升,同时成本逐渐降低。
2、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如 5G、WiFi 等)和有线通信技术(如光纤通信),为信息的高速传输提供了保障。
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用于对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压缩等处理,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
4、嵌入式系统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四、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需求1、专业技能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电路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编程语言、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促进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推动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优化教师结构
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 体素质和水平。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要点一
王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研究[J]. 中国教育报, 2020, 13(2):14-18.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将各种数据进行归纳和分组,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 。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 得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业者对专业的需求和建议,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和趋势等信息。
03
调查结果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新能力的人才更受欢迎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企业强调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希望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发 挥创新精神,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均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且该专业也在不断壮大 和发展,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
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专业发展建议
加强实践教学
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实验室建设,提 高实验教学质量。
更新课程设置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增加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新 课程,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开设相 关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育改革建议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共建实践基地、开展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 素养。
要点二
李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9, 26(3):34-3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拓展专业视野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 用领域,从而拓展专业视野。
针对专业学习的改进建议
1 2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供更多的实验、 课程设计和实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 作。
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前景
具体就业方向包括电子工程师、通信工程师、嵌入式 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 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毕业生可在通信、计算机、 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该 专业也是考研和出国深造的热门专业之一。
01
通过社会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02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获得理
想的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
社会实践对专业教学的启示
03
高校应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支持,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 接触到前沿的科研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 能力。
加强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的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对未来专业发展的展望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方向的发展,如智能信号处 理、智能控制系统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摘要】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如何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IT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调研,对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提出了分析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IT;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一、调研背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对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特别是需要高级IT 人才(即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开发人才)和IT蓝领(即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二、调研目的和人才需求分析通过调研,了解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找出本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调查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和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情况,结合我院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在人才层次、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方面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该专业人才方面的要求,为本行业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促进了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
确定高职IT类(制造业)专业的设置;明确高职IT类(制造业)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高职IT类(制造业)专业的课程结构与专业实训环境建设标准。
1.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预测数据,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将达到725万人,从2008~2011年,每年新增人才需求近百万人。
未来4年内,深圳电子信息行业开发、设计、管理、销售、服务类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1.8万人以上,而电子制造业每年将需要数十万具有电子制造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信息。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网络调查和面对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网络调查问卷了解更多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关注重点,采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获取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就业前景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岗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市场也趋于广阔。
2. 专业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此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涉及到软件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3. 就业方向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电子行业、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等。
其中,电子行业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电路板设计和生产、电子设备维修等领域;通信行业主要包括无线通信、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等领域;互联网行业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四、调研结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能够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和通信原理基础,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软件编程和数据分析技能。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电子行业、通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
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作出合理的选择,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
五、建议1. 学生在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时需考虑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并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要求。
2. 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相关的实验和项目,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查报告引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学科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在该领域就业的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了12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实习实践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
调查结果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调查结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包括了电路原理、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核心课程。
学生普遍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意见较少,认为这些课程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实践训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注重实践训练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实践训练课程表示满意。
学校提供了实验室设备、软件工具等实施实践训练所需的资源,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实践项目。
实习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了实习实践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习实践的安排较为满意,大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实践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就业岗位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各个方向,包括通信网络、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等。
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综合能力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结论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全面,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 实践训练和实习实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202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五, 赵六. (202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科技导报, 25(2), 100-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与社会需求调查
一.社会需求调查
信息与电子类人才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深圳、浙江、江苏、福建这些沿海发达地区。
就福建省而言,相对于其他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这些沿海城市的发展较快。
电子、信息、IT业的发展是福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像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而厦门、泉州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城市,加上经济政策的扶持,吸引了许多大企业的投产,如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来说,福州、厦门地区由于相关的中小型企业较多(多为产品开发型公司),具有一定能力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较为乐观;而内陆的龙岩、南平等地几乎很难有就业岗位,或只有一些小型企业。
对于深圳、广东、浙江这些电子、IT类行业很发达的地区,虽然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应聘者要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很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毕竟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
这对于跨省去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有很大的挑战,需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技能才有可能被招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对软件或者硬件的开发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般的本、专科毕业生对任职要求望而却步,或经常被拒之门外。
从总体上看,软件工程涉及面很广,就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也是各类专业中最大的。
一般要求为计算机、信息类相关专业,具备一年以上的相关软件开发经验。
目前,社会上关于JAVA/J2EE、VC++、NET、数据库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另外,熟悉Windows、Linux应用平台和内核的开发是在应聘时的一个优势。
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熟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软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
而硬件方面的职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经验越丰富的应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应届毕业生硬件调试经验偏弱,很难得到招聘单位的赏识。
从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型企业要求求职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如嵌入式系统、DSP、FPGA等(基本的如画板、调试)。
网络及通讯行业作为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着上升的趋势,网站的设计、维护、管理成为公司对外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侧面增加了该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但该技术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通过自学都能掌握,对于毕业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而通讯行业的要求比较高,GPRS/CDMA/3G等技术都属于高新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应届毕业生如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一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该门技术,在一些比较大型的通讯技术公司当中任职还是有相当宽阔的前景的。
二.嵌入式系统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可谓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嵌入式行业。
甚至针对于手机软件开发,还曾经衍生出‚泛嵌入式开发‛这样的新词汇。
一方面,手机得到了大规模普及,另一方面,手机的功能得到了飞速发展,3、4年前的手机功能与价格与现在就不能同日而语。
随着国内3G时代的脚步日益临近,可以预料到手机领域的软硬件都必将面临一场更大的变革。
功耗、功能、带宽、价格等都是手机硬件领域的热门词汇。
从软件技术角度来看,我认为手机的软件操作系统平台会趋于标准化和统一化。
手机的应用会愈加丰富,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逐渐会包括目前PDA、数码相机、游戏机等功能,更加趋向于成为个人手持终端。
所谓的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
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实现智能手机的智能化是因为在手机内安装了相应开放式操作系统,而无论是何种智能化手机,嵌入式系统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嵌入式系统是指硬件以一个高性能的处理器(通常是32位处理器)为基础,软件以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为基础的综合平台。
我们就以目前最火的iphone手机为例来介绍嵌入式系统在手机中的应用。
iphone手机使用的是ios操作系统。
ios(原名iphoneOS)是由苹果公司为iPhone开发的操作系统。
就像其基于的Mac OS X操作系统一样,它也是以Darwin为基础的。
i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层(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可轻触层(the Cocoa Touch layer)。
操作系统占用大概240MB的内存空间。
iOS在用户界面的概念基础上是能够使用多点触控直接操作。
关于智能手机的大脑——cpu,iPhone4 使用的是Apple自家的 A-4处理器集成独立显卡,频率为 1GHZ=1024Mhz/1000Mhz,架构为ARM Cortex A9,而iPhone 3GS的ARM处理器则为Cortex-A8核心,频率600MHz。
强大的高性能处理器加上苹果公司在开源系统linux基础上自行研发的ios操作系统,构成了iphone手机的嵌入式系统,再配置与操作系统相兼容的各种应用软件,就使得iphone的功能变得智能强大,再加之人性化的硬件设计和苹果公司强大的推广能力,让iphone在智能手机领域里所向披靡。
作为三网融合到一个终端典范的智能手机,除了实现通讯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很多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而且体积小,具有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双重优势,通过安装应用软件后,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因而具有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IC技术的进步为智能手机的技术进步、功能实现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撑。
3G 启动后,带宽的显著提升,为智能手机的许多新功能流畅实现、性能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如拥有DMB(数字多媒体广播)功能的智能手机在2G和2.5G上很难实施,即使实施,效果也会差很多,画面清晰度、播放流畅性都令人质疑,而这一切在3 G网上都不是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消费者在选购手机的时候也越来越理性化,除了关心价格和外观之外,手机的性能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因素,大家都知道,处理器是影响手机性能的最关键的因素,像德州仪器、高通、英伟达以及三星等主流的处理器厂商,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它们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同一个架构——ARM架构。
以ARM9 处理器系列为例:
ARM9系列于1997年问世,ARM9处理器系列包括ARM926EJ-S、ARM946E-S和ARM968E-S 处理器。
ARM926EJ-S™ 处理器具有一个采用Jazelle®技术的增强型32位RISC CPU、灵活的大小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紧密耦合内存(TCM)接口和内存管理单元(MMU)。
它还提供单独指令和数据AMBA®AHB™ 接口,适合基于多层AHB的系统。
ARM926EJ-S处理器可执行ARMv5TEJ 指令集,其中包括功能得到增强的16 x 32位乘法器,可进行单周期MAC运算,以及16位定点DSP指令,可增强多个信号处理应用程序的性能并支持Thumb® 技术。
智能手机当中,诺基亚的大部分Symbian S60系统的智能手机,索尼爱立信K系列以及LG部分手机都采用了ARM926EJ-S内核。
在Cortex-A9双核处理器初见端倪之后,ARM再次给大家带来惊喜,那就是ARM可能会推出一款四核芯片,最快处理速度能够达到2.5GHz,这款处理器型号为Cortex-A15。
在上市的智能手机芯片当中,Cortex-A15可能是目前听说的主频最高的双核芯片了,这款芯片除了将手机CPU运行速度提升至2.5GHz以外,还可以支持超过4GB的内存,能力相当的惊人,当然如此强劲的芯片的只有在更加强悍的硬件、软件的支持下,才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RM架构也发展的越来越快,采用Cortex-A15的四核处理器已经和大家见面了。
手机不再是通讯发烧友的设备,而是他们拥有的最个性化的电子消费类产品,用于管理他们的线上和线下生活。
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执行各种任务,包括:访问整个 Internet,包括社交网站Facebook、人人网。
创建和使用包括高清晰度视频在内的多媒体内容,使用Adobe Flash Player 10.1 访问所有在线内容。
GPS 导航定位服务和游戏,包括使用最新的OpenGL ES 2.0 技术的游戏。
除了嵌入式处理器和应用程序处理器外,ARM 还提供各种市场领先的 Mali 图形和视频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设备的界面更加炫酷,可以顺畅玩游戏,同时支持流式多媒体和 DVC 功能。
此外,由于智能手机是最彰显个性的设备,为数众多的 ARM 合作伙伴开发了各种 SoC 和软件平台,从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不同的手机产品。
消费者可以尽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个性气质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和便利,随着消费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使用习惯的养成,智能手机在整个手机市场销售份额将显著提升,伴随而来的将是智能手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巨大商业机会。
不仅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上,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发现嵌入式系统的痕迹,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