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分类与启蒙
国学的内容分类

国学的内容分类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内容上,国学一般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1.经部:经部是指儒家经典,包括《易经》、《书经》、《礼记》、《春秋》等。
这
些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基石。
2.史部:史部是指历史类著作,包括《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这些
著作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记录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3.子部:子部是指儒家经典之外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庄子》、《老
子》等。
这些文献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4.集部:集部是指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各类杂著的文集,包括《全唐诗》、
《宋词三百首》、《红楼梦》等。
这些文集以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
摘要:
1.国学简介与起源
2.国学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3.国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途径
4.国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5.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国学简介与起源
国学,又称“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积累的宝贵财富。
它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二、国学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1.经部:包括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如《论语》、《道德经》、《金刚经》等。
2.史部:主要研究我国的历史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3.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及后世学者著作,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说。
4.集部:文学作品集,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5.小学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研究,如《说文解字》、《尔雅》等。
三、国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途径
1.传统研究方法:考据、训诂、音韵、校勘等。
2.现代研究方法:文献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等。
3.学习途径:阅读原著、研究注释、参加讲座、交流学艺等。
四、国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1.提升个人修养: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社会价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支持。
3.应用领域:教育、文化产业、心理咨询、企业管理等。
五、总结与展望
国学知识内容大全,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国学,挖掘其现代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入门的国学知识

入门的国学知识
国学是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多种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入门的国学知识。
1.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它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正义等价值观。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
2. 道家思想是另一种哲学流派,它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而治等理念。
道家经典包括《道德经》、《列子》等。
3.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被誉为古代中国诗歌的代表。
4.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将领、文化名人等,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曹操、诸葛亮等。
5. 中医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学,强调平衡、调理、调理气血、脏腑等,并运用草药、针灸等治疗疾病。
6.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了社会万象、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自然生态。
7. 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形式。
古筝、二胡、琵琶等是传统的弹拨乐器。
8.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有名的建筑包括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9. 中式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强调品茶的艺术、礼仪和文化内涵。
10. 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小学启蒙国学资料

国学释义:古意: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今意: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涉及内容:,《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
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数、术。
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
大六艺,就是六经。
任何时候,经总是排在首位的。
这就是中国的精神,是国学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东西。
第二部分:诸子百家。
诸子如同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职。
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
国学是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历代有《黄帝阴符经》、《老子》、《庄子》、《郁离子》和《素书》等诸子百家的经典。
第三部分:诗赋。
诗和赋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体裁。
《汉书"艺文志》里有《诗赋律》。
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赋,而我们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书。
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术数。
譬如作为占筮的《周易》。
第六部分:方技。
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三字经学习目标:• 1.第一篇解决孩子为什么要学习,明白学习的意义,阐述自身需要与环境的关系,树立起较好的认识。
• 2.第二篇孝悌学习,穿插讲述《弟子规》,明白基本礼仪,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3.第三篇常识学习,帮助孩子认清世界,增强动手能力。
• 4.文学学习,让孩子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大概了解,主要从诸子百家、儒墨道、儒释道等代表人物的介绍,使孩子了解古代先贤以及其文化主旨。
• 5.历史学习,从孩子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大致了解,知道朝代更替的顺序以及其中一些著名人物,相关故事。
• 6.综合之前所学,明白读书的意义,以及如何学习古代文化。
国学入门读什么书_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

国学入门读什么书_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小编整理了国学入门读什么书_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化,主要从西方吸收新思想。
然而吸收到达某个阶段,还要反过来研究我们的文化。
用现代话来说,国学包括中国文化的各类学问,大致可以分成三类:1、义理之学2、辞章之学3、考据之学这三者大体对应今天的哲学、文学、史学。
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国学入门最好从义理入手。
而如今大家的时间都非常的宝贵,如何以最少的阅读量通达义理呢?我们的看法是,至少要阅读以下三类书籍:1、中国哲学史2、四书3、其它重要典籍在这三类书里,中哲史是今人的总结,后面两类是古人的原典。
古人的原典又分两类:四书及其它。
四书是宋元明清科考的标准教材《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中庸因篇幅较少,通常合成一本使用。
而其它重要典籍则选取了《老子》(又名道德经)、《周易》、《孙子兵法》、《传习录》4本。
这就构成了国学入门书单最少的8本书。
下面我们看看这8本书的介绍吧!第1本中哲史类《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一本好的中哲史是国学入门的基石。
中国的哲学家大多是文人,不愿意细致而条理分明地将一套学说整理并剖析给你看。
他们宇宙论里夹带点人生论,人生论里夹带点致知论。
总之要玄而又玄,才能让你取乎中。
好像你如果确实得出个什么结论,他们就嫌你落了下乘。
当然,上乘的中哲史好书仍有很多:比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中哲史。
胡适作为学贯中西的近代名家,白话文运动倡导者,首开中哲史风气之先。
全书采用白话文写成,行文平实,结构细致,给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展示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
可惜的是,胡适只写了上半部。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也很好,特别是下半部的《宋明理学片论》公认极佳,与胡适书的上半部倒是可以搭成一部较完美的中哲通史。
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则是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中哲史。
国学书籍分类

国学书籍分类
1. 经典国学类呀,这就像是一座蕴藏无尽智慧的宝库!《论语》就是个超级棒的例子,里面的话语能教我们好多做人的道理呢。
2. 史学国学类,哇哦,那可相当于是历史的时光机!《史记》不就是嘛,带我们穿梭在过去的岁月中,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
3. 哲学国学类,嘿,这简直就是让我们思维放飞的广阔天空!就像《老子》,那深邃的思想真能让人琢磨好久呀。
4. 文学国学类,哟呵,这可是文字的奇妙花园呀!《诗经》不就是里面最美的花朵之一嘛,读起来韵味十足。
5. 医学国学类,咦,这可不就是守护健康的秘籍嘛!《黄帝内经》就是典型啊,它里面好多养生知识呢。
6. 术数国学类,哇,这有点像神秘的魔法世界哟!像《周易》,那深奥的道理和神奇的预测让人惊叹不已呀。
7. 蒙学国学类,哈哈,这就是小朋友们的智慧启蒙伙伴呀!《三字经》谁小时候没读过呢,对我们的成长帮助可大啦!
我觉得国学书籍真的是太丰富太有趣啦,每一类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索和学习呀!。
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

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国学启蒙教育。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
国学启蒙教育,是指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感、文化自信和道德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教育引导。
国学启蒙教育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下面就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展开讨论。
首先,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学经典的学习。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还有《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以及《墨子》、《韩非子》等墨家和法家经典。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培养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还包括古诗词的学习。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对培养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人的豪迈、清婉、婉约之美,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和文学素养。
此外,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经典故事的传承。
中国古代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这些故事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讲解这些经典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还包括传统文化技艺的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如书法、绘画、剪纸、剪纸、民间音乐等,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技艺,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创作潜能。
总之,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国学经典、古诗词、经典故事和传统文化技艺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感、文化自信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启蒙教育国学有哪些

启蒙教育国学有哪些
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启蒙教育国学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国学中的经典著作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著作,内容简洁易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文化内涵,适合用来启蒙孩子的认知和学习。
其次,国学中的诗词歌赋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
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国学中的传统故事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观念。
此外,国学中的书画艺术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中国书法和
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也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最后,国学中的思想哲学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儒家思想、道家
思想、佛家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启蒙教育国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经典著作、诗词歌赋、传统故事、书画艺术、思想哲学等多个方面,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国学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之洞提出“中学经学 • 魏晋玄学 • 隋唐佛学 • 宋明理学 • 清代朴学 • 唐宋诗词 、 元曲、明清小说。
《四书五经》
•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 称《四书五经》 。 • 《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 起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 教材。 • 儒家的五种经典,指《易经》、《尚书》、 《诗经》、《礼记》、《春秋》
国学研究对象
• 传统经史子集 • 由此延伸的朴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 字学、古典文献学、图书版本及辩伪学、 文物鉴定等古典国学体系。
• 经史子集之外,如《西厢记》、《牡丹亭》 之类可归集部,又是艺术门类,也是国粹 内容,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
国学奠基人——孔子像
外延
• 现在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 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 数术等等,是国学的外延。
• ⑵、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 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 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 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 “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 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 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 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 鉴》。最低标准是五部。学有余力的可加《晋 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总 计五部至十部。
钻木取火
• 关于燧人氏取火的事,商丘有一种说法。 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 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 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 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 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 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 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 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 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 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 悦,号日燧人。”
《四库全书》
• • •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书目 “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 “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四库全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 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
经部
• ——儒学经典 •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 类”、“春秋类”、“孝经类 古籍”、“群经总 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 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 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 《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还有《弟子规 引》
国学启蒙
目录
• • • • • • • • • • 国学定义 大师标准 必备书目 启蒙阶段 攻读阶段 经史子集 国学名家 国学大师没女性 称谓汇总 三从四德
中华国学奠基人——伏羲
• 国学定义:又称“汉学” 或“中国学”,指传统的 中华科学、文化与学术。 燧人氏根据天文观察做 《河图》《洛书》,一般 连称《河洛》或《河图洛 书》,是国学的奠基者; 伏羲据《河图洛书》推演 出八卦五行,即由《河图》 推演出八卦,据《洛书》 抽象出五行,是国学体系 创立的完成者。
国学延革二
• 第四部分:兵书。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 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 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 • 第五部分:术数。譬如作为占筮的《周 易》。 • 第六部分:方技。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相对于洋学,而有国学
• 国学一个特点是概念模糊。 •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 学严格定义,目前为止,学界没统一界定。 • “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所以“国 学”又称“国故”。据胡适说,所谓“国 故”是包含着过去中国的一切历史与文化, 包含着“国粹”,也包含着“国渣”。研 究这些历史与文化的学问,就叫“国故 学”。国故学是中国学、汉学。
启蒙阶段 六本书
• • • • • • 《三字经》 高度浓缩文史资料 《百家姓》 中国姓氏大全 《千字文》 对仗韵文,音律感 《千家诗》 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 《朱子家训》 进业修身指南,启思增智 《幼学琼林》 古代文化知识,音律感
《三字经》的读书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小学 三百千 四书 孝经 六经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论语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孟子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大学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孝经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始可求。 六经 诗书易,礼春秋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 易,三易详。 周易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书经 即 尚书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周礼!!!!!!!!!!!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礼记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经 国风雅颂四诗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春秋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三传 公羊 左氏 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诸子百家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5史
• ①通读:《史记》、《汉书》,同目比较参读。《史记》、 《汉书》列传,精读,可树正确历史观、确立是非观念。 • ②选读:《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 ③参读:《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清朝部分除外,尚可)。 • <;二十五史>;(不包括新元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浓 缩在书里,帝王将相家谱,必读了。前四史必读之纪传体 史书的经典代表。现当代作史传,远远未汲取前四史的精 华。《史记》,可读遍。<;水经注,通典,文史通义>; 分别是地理书,政书,史评书。通典,唐以前典章制度仪 礼。<;四库全书总目,书目问答>;,目录学是入门要旨。
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治学方法
• 最初分为象数派自然科学和义理派人文学术,就是今天的 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的雏形,道家和儒家分别是两大学派 的代表和核心。 • 从明代起,国学详细分为质测、通几、宰理三学,质是区 分,测是测量,质测就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通是通达, 几是根本,通几就是哲学和人文科学;宰是主持,理是管 理,宰理就是社会科学。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 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自然技术科学、人文和 哲学、社会科学,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 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 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 清代国学退化为义理考据辞章,仅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哲学 史学文学。可以说,清代以后的国学已经无法代表中华学 术的广阔视野和基本精神。
西学东渐诞生国学
• 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 转型的历史时期。 •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 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 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 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 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 中国的绘画称国画; • 中国的武术称国术; • 中国的戏剧称国剧; • 中国的中医称国医。 • 国乐 国文 国音 国药 国语
儒学十三经
• 《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 《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 <;十三经>;儒家核心著作,历代注释的书---魏晋古注取 郑玄较准。先解经文义,再在某种程度上,探究乾嘉朴学。 <;说文解字>;、<;广雅>;,读先秦两汉的工具书, 亦有误。但,段玉裁和王念孙的注本上乘。台湾学者南怀 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与《孟子旁通》微言大义。 • 宋代学者兼儒家大师二程曾说:“学者须先读《论》、 《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其它 经则省力也”(《近思录》)。经部书是国学精华,语言 文字之学是基础。
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
•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 根本。总计九部。 •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常读,反复。《论 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孟子》民本思想, 爱民思想。 • ②节选阅读的:《易经》、《诗经》、《尚书》、《礼 记》、《春秋》。《易经》: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 爻辞。熟读《系辞》。《诗经》国风为重。《尚书》、 《礼记》可节选。《春秋》:《公羊》、《谷梁》、《左 氏》对照并读,可节选。 • 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 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 《近思录》、《传习录》)。苦涩死板又诘屈聱牙的前五 书,是国学必读最低书目。
国学
• 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 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以学 科分为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礼俗 学、宗教学、考据学、版本学等,以儒家 哲学为主流;
百家之言
• 国粹派邓实1906年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 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 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 章太炎--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也就是阅 读古籍基本的学科,再学经、史、子、集四部。这就、是 国学。吴宓:“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 而言”。 • 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 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 学’,省称为国学”。 • 胡适: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 问都叫国学。
史部
• ——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 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 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 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 类”、“史评类”、“汇编类” • 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 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